第11章 劉禪傳(二)
字數:3809 加入書籤
建興四年春天,都護李嚴從永安回到江州駐紮。李嚴這人,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到了江州,二話不說,開始大興土木,修建起一座規模宏大的城池。這座城修得特別結實,就是後來的巴郡故城。
轉眼到了建興五年春天,丞相諸葛亮又有大動作,他親自率領大軍,離開成都,前往漢中駐紮。到了漢中,他精心挑選地點,在沔水北邊的陽平關和石馬一帶安營紮寨,為北伐曹魏做準備。
就在諸葛亮出兵漢中的時候,劉禪專門下了一道詔書,這詔書裏的話,句句都透著決心。劉禪說“我聽說,老天爺定下的規矩,一直都是讓善良的人得福,讓作惡的人倒黴。好事做得多,日子就越過越興旺;壞事幹多了,早晚得完蛋,從古到今,都是這個理兒。你看商湯、周武王,因為堅持做好事,愛護老百姓,最後當上了天下的王;夏桀、商紂,殘暴到了極點,最後落得個亡國滅身的下場。
前些年,漢朝的國運越來越差,朝廷裏出了不少壞家夥,董卓就是第一個跳出來搗亂的,把京城攪得天翻地覆。曹操更是踩著董卓的爛攤子,趁機掌握了大權,在全國到處欺負老百姓,心裏壓根沒把皇上放在眼裏。他兒子曹丕,更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居然敢謀反,搶了皇位,改了國號,幹盡了壞事,一代比一代壞。
那個時候,漢朝的江山眼看就要保不住了,天下沒了正經的主人,劉家的江山都快塌了。多虧我爹昭烈皇帝劉備,他天生聰明,又有本事,還會帶兵打仗,就像老天爺專門派來拯救天下的。他帶著大夥兒四處征戰,上至神靈,下到百姓,都盼著他成功,老百姓更是死心塌地跟著他。後來,大家一看各種祥瑞都在暗示我爹該當皇上,就一起擁戴他登基,恢複了漢朝的國號,扛起了振興漢室的大旗,這才沒讓祖宗的基業徹底完蛋。可惜,天下還沒完全平定,我爹就早早地去世了。
我年紀還小,啥都不懂,卻要扛起這麽重的擔子,繼承祖宗留下的大業。我從小沒受過什麽好的教育,也沒人好好教我治國的本事,卻要麵對這麽大的困難。現在天下亂糟糟的,國家也不穩定,我每天都在琢磨,到底該怎麽才能把國家治理好,把祖宗的基業發揚光大。可想來想去,還是沒啥頭緒,我心裏別提多著急、多害怕了。
所以,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到半夜才睡覺,一刻都不敢偷懶。平時生活特別節儉,把省下來的錢都用在國家大事上;鼓勵大家好好種地,多打糧食,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富裕;重用有本事的人,讓他們幫我出謀劃策;放下私心,一心想著怎麽讓將士們吃飽穿暖,能安心打仗。我一直想著,哪天能親自帶兵,殺向曹魏,把那些壞蛋都消滅幹淨。可惜,還沒等我出兵,曹丕就死了,這就好像還沒等我點火,他們自己就先燒起來了。可曹丕死了,他手下那些壞家夥還在搗亂,在河洛一帶胡作非為,仗著手裏有兵,就是不肯消停。
諸葛丞相這個人,心胸寬廣,對國家忠心耿耿,為了國家大事,連自己的命都能豁出去。我爹臨終前,把整個國家都托付給了他,還讓他好好輔佐我。現在,我把最重要的兵權交給他,讓他能放開手腳,帶著二十多萬大軍,替天行道,去教訓那些壞蛋,把咱們的舊都洛陽奪回來。
你們知道吧,當年項羽手下兵強馬壯,地盤也大,可最後在垓下被打得大敗,死在了東城,連整個家族都跟著遭殃,被後人笑話了上千年。為啥?還不是因為他不講道義,欺負老百姓,不把皇上放在眼裏!現在曹魏那幫家夥,幹的壞事跟項羽一樣,老天爺和老百姓都恨透他們了。咱們出兵討伐他們,正是時候!隻要有老天爺保佑,有祖宗在天上護著,咱們肯定能打勝仗!
吳王孫權也願意和咱們一起對付曹魏,他會在後麵偷偷出兵,和咱們前後夾擊。涼州那邊的各個部落首領,也派了月支、康居的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多個人來聽候調遣,等咱們大軍向北進發,他們就會帶著兵馬,衝在前麵當先鋒。老天爺把福氣都給了咱們,各種有利條件也都湊齊了,咱們的軍隊既正義又強大,肯定誰都打不過!
自古以來,正義之師出征,往往不用打硬仗,敵人就會投降。就像當年商湯在鳴條打仗,幾乎沒流血就贏了;周武王在牧野出兵,商朝的士兵直接倒戈,幫著周武王打紂王。咱們這次出兵,也不想濫殺無辜。要是有人願意棄暗投明,帶著好吃好喝的來迎接咱們的軍隊,朝廷肯定會按照規矩,給他們封官加爵,好處絕對少不了。就算是曹魏的皇親國戚,隻要能看清形勢,知道跟著曹魏沒好下場,來投降咱們,以前的罪過都可以一筆勾銷。就像以前輔果和作惡的智氏斷絕關係,最後保全了整個家族;微子離開商朝,項伯投奔漢朝,都得到了豐厚的賞賜,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但要是有人執迷不悟,非要跟著曹魏那幫壞蛋作亂,不聽朝廷的命令,到時候,不光他自己要倒黴,老婆孩子都得跟著遭殃,絕對不會得到半點寬恕!咱們這次出兵,既要讓敵人知道咱們的厲害,也要讓老百姓感受到咱們的恩德,要拯救那些被曹魏欺壓的百姓。具體的政策,都寫在詔書和律令裏了,丞相你把這些內容向天下公布,讓大家都知道我的意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建興六年春天,諸葛亮親自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殺向祁山,打算一舉拿下曹魏的地盤。可曹魏那邊早有防備,諸葛亮的這次進攻沒能成功,隻好帶兵撤回。到了冬天,諸葛亮不服輸,又帶兵從散關出發,把陳倉城圍了個水泄不通。但打仗最要命的就是糧草,蜀軍糧草很快就見底了,沒辦法,諸葛亮隻能下令撤軍。曹魏這邊一看機會來了,大將王雙帶著軍隊就追了上來。諸葛亮也不含糊,立刻指揮軍隊反擊,一場大戰下來,蜀軍把魏軍打得大敗,還把王雙給斬殺了,之後蜀軍順利撤回漢中。
轉過年,也就是建興七年春天,諸葛亮派陳式帶兵去攻打武都、陰平這兩個郡。陳式也挺爭氣,沒費多大勁兒,就把這兩個地方給打下來了。到了冬天,諸葛亮把丞相府和軍營都搬到了南山下的平原上,還在那兒修建了漢城和樂城兩座堅固的城池。這一年,孫權在東吳正式稱帝,還專門派人來和蜀漢結盟,雙方約定好了,以後要是打敗了曹魏,就把天下瓜分了。
建興八年秋天,曹魏這邊坐不住了,派出三路大軍,打算進攻漢中。司馬懿從西城出發,張合走子午道,曹真走斜穀道,浩浩蕩蕩殺奔而來。諸葛亮早有準備,在城固、赤阪一帶嚴陣以待。沒想到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道路都被衝毀了,曹真他們根本沒法前進,隻能灰溜溜地撤軍回去。這一年,蜀漢大將魏延也沒閑著,在陽谿這個地方,把曹魏雍州刺史郭淮打得落花流水。因為魯、梁兩地和東吳的地盤挨著,為了避免以後扯皮,劉禪把魯王劉永改封為甘陵王,梁王劉理改封為安平王。
建興九年春天二月,諸葛亮又一次出兵,把祁山圍了起來。這次他用上了新發明的木牛來運送糧草,想著能解決後勤問題。曹魏趕緊派司馬懿、張合帶兵去救援祁山。到了夏天六月,蜀軍的糧草又不夠了,諸葛亮隻能再次撤軍。張合覺得有機可乘,一路追到青封,結果中了蜀軍的埋伏,交戰時被亂箭射死。秋天八月,都護李平因為犯了大錯,被革職查辦,流放到了梓潼郡。這一年冬天十月,從江陽到江州,出現了一件怪事,好幾千隻鳥從江南往江北飛,結果中途體力不支,掉進水裏淹死了。
建興十年,諸葛亮決定讓士兵們好好休息一下,在黃沙這個地方一邊種地,一邊打造流馬木牛,還經常組織士兵們練兵,研究兵法,為下次出征做準備。
建興十一年冬天,諸葛亮讓各路軍隊把糧食運到斜穀口,還在那兒修建了存放糧食的倉庫。這一年,南方的少數民族部落出了亂子,首領劉胄起兵造反。將軍馬忠臨危受命,帶著軍隊去平叛,很快就把叛亂鎮壓下去了。
建興十二年春天二月,諸葛亮又一次帶兵出征,這次他用上了流馬運送糧草,從斜穀出兵北伐。可惜天不遂人願,到了秋天八月,諸葛亮在渭濱前線突然病逝。諸葛亮一死,蜀漢軍隊內部就亂了套,征西大將軍魏延和丞相長史楊儀為了爭權,竟然各自帶兵打了起來。魏延沒打過,隻能逃跑,最後被楊儀派人追上斬殺。楊儀這才帶著大軍撤回成都。劉禪得知消息後,下令大赦天下,還任命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讓他拿著符節,負責鎮守漢中;又讓丞相留府長史蔣琬擔任尚書令,把國家大事都交給他處理。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