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妃嬪傳(二)
字數:3914 加入書籤
吳主權王夫人,是琅邪郡人。(《吳書》記載夫人的父親叫盧九。)她通過選秀進入宮中,黃武年間得到孫權的寵愛,生下兒子孫和,受寵程度僅次於步夫人。步夫人去世後,孫和被立為太子,孫權準備立她為皇後,可全公主魯班向來討厭她,總是在孫權麵前說她的壞話。後來孫權生病臥床,有人說王夫人臉上有喜色,孫權因此非常憤怒地責備她,王夫人最終憂鬱而死。孫和的兒子孫皓即位後,追尊她為大懿皇後,封她的三個弟弟都為列侯。
吳主權王夫人,是南陽郡人,通過選秀進入宮中,嘉禾年間得到孫權的寵愛,生下兒子孫休。等到孫和被立為太子,孫和的母親地位尊貴,其他受寵的姬妾都被打發到宮外居住。這位王夫人被送到公安,後來在那裏去世,就安葬在當地。孫休即位後,派使者追尊她為敬懷皇後,把她改葬到敬陵。王夫人沒有後代,孫休就封她同母弟弟王文雍為亭侯。
吳主權潘夫人,是會稽郡句章縣人。她的父親本是官吏,因犯法被處死。潘夫人和姐姐一起被送進織室做工,孫權見到她後覺得她與眾不同,就把她召入後宮。得到寵愛後她懷了孕,夢見有人把龍頭遞給自己,她用圍裙接住,後來就生下了孫亮。赤烏十三年,孫亮被立為太子,潘夫人請求讓姐姐出宮嫁人,孫權答應了。第二年,潘夫人被立為皇後。她生性陰險妒忌,又擅長用美色諂媚,從進宮到去世,陷害了袁夫人等很多人。(《吳錄》記載袁夫人是袁術的女兒,有節操德行卻沒有兒子。孫權多次把其他姬妾生的孩子交給她撫養,可都沒能養活。步夫人去世後,孫權想立她為皇後,袁夫人因為自己沒有兒子,堅決推辭不肯接受。)孫權生病時,潘夫人派人向中書令孫弘詢問呂後專權的舊事。她因為侍奉孫權過於勞累,生了重病,宮裏的宮女們趁她昏睡時,一起用繩子把她勒死了,謊稱她是中了邪祟暴斃。後來事情敗露,因此被處死的有六七人。孫權不久後也去世了,潘夫人和他合葬在蔣陵。孫亮即位後,任命潘夫人姐姐的丈夫譚紹為騎都尉,給他兵權。孫亮被廢黜後,譚紹和家屬被送回原籍廬陵郡。
孫亮全夫人,是全尚的女兒。全夫人的堂祖母全公主很喜歡她,每次進宮都帶著她一起去。等到潘夫人母子受寵,全公主因為自己和孫和的母親有矛盾,就勸孫權為潘夫人的兒子孫亮娶全夫人,孫亮後來被立為繼承人。全夫人被立為皇後,全尚被任命為城門校尉,封為都亭侯,後來代替滕胤擔任太常、衛將軍,進封永平侯,錄尚書事。當時全氏家族有五人封侯,都掌管兵馬,其他族人擔任侍郎、騎都尉,在皇帝身邊擔任侍衛,從吳興郡出來的外戚,尊貴興盛程度沒人能比得上。後來魏國大將諸葛誕獻出壽春投降吳國,全懌、全端、全禕、全儀等人卻趁這個機會投降了魏國,全熙因謀反計劃泄露被處死,從此全氏家族逐漸衰落。等到孫綝廢黜孫亮為會稽王,後來又把他貶為候官侯,全夫人跟著他到了封地,住在候官縣。全尚帶著家屬被遷徙到零陵郡,後來被追殺。(《吳錄》記載孫亮的妻子賢惠聰慧有容貌,住在候官縣,吳國滅亡後才回到家鄉,永寧年間去世。)
孫休朱夫人,是朱據的女兒,也是孫休姐姐朱公主所生。(臣鬆之認為孫休娶自己的外甥女,這事和漢惠帝的情況一樣。荀悅已經對此做過恰當的批評,所以這裏就不再多說了。)赤烏末年,孫權為孫休聘娶她為妃。孫休做琅邪王時,她跟著住在丹陽。建興年間,孫峻專權,皇室家族都對他很不滿。全尚的妻子是孫峻的姐姐,所以隻有全公主得到庇護。當初,孫和做太子時,全公主誣陷陷害王夫人,想廢掉太子,改立魯王,朱公主不答應,從此兩人產生矛盾。五鳳年間,孫儀謀劃殺掉孫峻,事情敗露後被處死。全公主趁機說朱公主和孫儀同謀,孫峻就冤枉地殺了朱公主。孫休很害怕,把朱夫人送回建業,兩人握手哭泣著分別。朱夫人到建業後,孫峻又把她送回孫休身邊。太平年間,孫亮知道朱公主是被全公主害死的,就問朱公主死的原因。全公主害怕地說“我實在不知道,都是朱據的兩個兒子朱熊、朱損說的。” 孫亮於是殺了朱熊、朱損。朱損的妻子是孫峻的妹妹,孫綝因此更加猜忌孫亮,最終廢掉孫亮,立孫休為帝。永安五年,朱夫人被立為皇後。孫休去世後,大臣們尊奉朱夫人為皇太後。孫皓即位一個多月後,把她貶為景皇後,稱安定宮。甘露元年七月,朱夫人被逼去世,與孫休合葬在定陵。(《搜神記》記載孫峻殺了朱公主後,把她埋在石子岡。歸命侯孫皓即位後,想要改葬她。但那裏墳墓一個挨著一個,沒法辨認哪座是朱公主的。而宮女們還比較清楚朱公主去世時穿的衣服,就派兩個巫師分別住在不同的地方等候她的神靈,讓她們觀察辨認,不讓她們互相靠近。過了很久,兩人都報告說看見一個女子大約三十多歲,頭上戴著青錦束發,穿著紫白相間的夾衣,紅色的絲質鞋子,從石子岡上走到半山腰,然後用手撐著膝蓋長歎,稍作停留後,走到一座墳墓上就停了下來,徘徊了很久,突然就不見了。兩人的話,不約而同。於是打開那座墳墓,裏麵的衣服和她們描述的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孫和何姬,是丹楊句容人。她的父親何遂原本是名騎士。孫權曾經到各軍營巡視,何姬在路邊觀看,孫權遠遠看見她覺得與眾不同,就命令宦官把她召進宮裏,賜給兒子孫和。何姬生下兒子,孫權很高興,給孩子取名叫彭祖,就是後來的孫皓。太子孫和被廢後,後來成為南陽王,住在長沙。孫亮即位後,孫峻輔政。孫峻向來巴結討好全公主,全公主和孫和的母親有矛盾,就勸孫峻把孫和遷到新都居住,還派使者賜死孫和,孫和的嫡妃張氏也自殺了。何姬說“如果我們都跟著死了,誰來撫養孤兒呢?” 於是就撫養孫皓和他的三個弟弟。孫皓即位後,尊奉孫和為昭獻皇帝(《吳錄》記載孫皓起初尊奉孫和為昭獻皇帝,不久後改稱為文皇帝。),尊何姬為昭獻皇後,稱升平宮,一個多月後,又進封為皇太後。何姬的弟弟何洪被封為永平侯,何蔣被封為溧陽侯,何植被封為宣城侯。何洪去世後,他的兒子何邈繼承爵位,擔任武陵監軍,被晉軍殺死。何植官至大司徒。吳國末年政治混亂,何氏家族驕橫僭越,子弟橫行放縱,百姓都很痛恨他們。所以民間流傳謠言說 “孫皓早就死了,現在在位的是何氏的兒子”。(《江表傳》記載孫皓把張布的女兒封為美人,很寵愛她。孫皓問她“你父親在哪裏?” 張美人回答說“被賊人殺了。” 孫皓大怒,用棒子打死了她。後來又思念她的容貌,讓能工巧匠用木頭雕刻出張美人的形象,常常放在座位旁邊。孫皓問身邊的人“張布還有女兒嗎?” 身邊的人回答說“張布的大女兒嫁給了前衛尉馮朝的兒子馮純。” 孫皓立即把馮純的妻子搶進宮中,非常寵愛她,封她為左夫人,日夜和她在房裏宴飲,不理朝政,讓尚方用黃金製作華燧、步搖、假髻等首飾,數量上千。命令宮女們戴著這些首飾互相撲打玩耍,早上做好的首飾晚上就損壞了,總是拿出去重新製作,工匠們趁機偷盜,國庫都被掏空了。恰逢左夫人去世,孫皓悲痛思念,把她葬在苑中,建造了很大的墳墓,讓工匠雕刻柏木做人,放在墳墓中作為衛兵,還把金銀珍玩等物品用來送葬,數量多得沒法計算。安葬之後,孫皓在宮裏治理喪事,半年都沒出宮。國人看見葬禮太奢侈華麗,都認為孫皓已經死了,被安葬的就是他。孫皓舅舅的兒子何都相貌和孫皓相似,就有傳言說何都代替孫皓當了皇帝。臨海太守奚熙相信了謠言,起兵想要回來誅殺何都。何都的叔父何植當時擔任備海督,擊殺了奚熙,誅滅他的三族,謠言才平息,但人心還是很疑慮。)
孫皓滕夫人,是前太常滕胤的同族女兒。滕胤被誅滅後,滕夫人的父親滕牧因為關係疏遠被遷徙到邊郡。孫休即位後,大赦天下,滕牧才得以回來,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孫皓被封為烏程侯後,聘娶滕牧的女兒為妃。孫皓即位後,立她為皇後,封滕牧為高密侯,任命為衛將軍,錄尚書事。後來朝中大臣因為滕牧是尊貴的外戚,多次推舉他讓他勸諫爭辯。而滕夫人的寵愛逐漸衰減,孫皓越來越不高興,孫皓的母親何太後常常在旁邊勸說。另外太史說,從運數曆法來看,皇後不能更換,孫皓相信巫師的話,所以滕夫人才沒被廢黜,常常在升平宮供養。滕牧被派遣居住在蒼梧郡,雖然爵位沒被剝奪,但實際上是被流放了,最終在途中憂愁而死。皇後宮中的官員,隻是湊數而已,接受朝賀和上表奏疏還和以前一樣。而孫皓在宮內的各位寵姬中,佩戴皇後印綬的有很多。(《江表傳》記載孫皓又派黃門到各州郡巡視,挑選將吏家的女子。那些二千石大臣的女兒,都要每年上報姓名,年齡十五六歲的要經過挑選,挑選不合格的,才能出嫁。後宮有上千人,卻還在不停地挑選女子進宮。)天紀四年,滕夫人跟著孫皓遷徙到洛陽。
評論說《周易》說 “整頓好家庭,天下就能安定”。《詩經》說“給妻子做好榜樣,推廣到兄弟,進而治理好家和國。” 這話確實有道理啊!遠看齊桓公,近看孫權,都有識別賢士的明智,有超越常人的誌向,但是在嫡庶問題上不分清,後宮混亂,被古今人恥笑,災禍流傳到後代。由此說來,隻有把道義放在心上、以公平統一為根本的人,才能避免這樣的禍患吧!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