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張顧諸葛步傳(六)
字數:3486 加入書籤
部下將士都親近依附他。邊境沒有戰事時,秋冬季節他就組織打獵、講授軍事,春夏季節就邀請賓客舉行盛大聚會,讓官吏士兵休假,有的人不遠千裏趕來參加。每次聚會他都會逐一詢問賓客,了解每個人的特長,然後安排座位、湊對比賽,有的下棋,有的玩摴蒱,還有投壺、射箭等項目,門類分明。這時甘甜的水果接連送上,清醇的美酒慢慢傳遞,諸葛融在席間四處走動觀賞,一整天都不覺得疲倦。他的父親和哥哥生活簡樸,即使在軍旅之中,身上也沒有華麗的裝飾;而諸葛融卻穿著錦繡綢緞,生活奢侈華麗,獨樹一幟。孫權去世後,諸葛融調任奮威將軍。後來諸葛恪征討淮南,授予諸葛融符節,讓他率領軍隊進入沔水,攻打西邊的魏軍。諸葛恪被誅殺後,朝廷派無難督施寬會同將軍施績、孫壹、全熙等人去捉拿諸葛融。諸葛融突然聽說軍隊來了,惶恐猶豫,拿不定主意,軍隊到後包圍了城池,他隻好喝毒藥自殺,三個兒子都被處死。(《江表傳》記載在此之前,公安有靈鼉鳴叫,童謠唱道“白鼉鳴,龜背平,南郡城中可長生,守死不去義無成。” 等到諸葛恪被誅殺,諸葛融果然刮下金印上的龜形裝飾,佩戴在身上死去。)
步騭,字子山,是臨淮郡淮陰縣人。(《吳書》記載晉國有位大夫楊食,封地在步邑,後來有個叫步叔的人,和孔子的七十位弟子一起侍奉孔子。秦漢年間有位做將軍的人,因功被封為淮陰侯,步騭就是他的後代。)天下大亂時,步騭到江東避難,孤身一人、生活貧困,和廣陵人衛旌是同齡人,關係很好,兩人靠種瓜維持生計,白天辛勤勞作,晚上研讀經傳典籍。(《吳書》記載步騭廣泛研究儒家道藝,沒有不貫通博覽的,性格寬厚文雅、沉穩深邃,能夠放下身段、忍受屈辱。)
會稽郡的焦征羌,是郡裏的豪強大族。(《吳錄》記載焦征羌名叫焦矯,曾經擔任征羌縣令。)他家的門客放縱不羈。步騭和衛旌到他的地盤謀生,擔心被他們欺負,就一起準備了名帖、捧著瓜,去獻給焦征羌。焦征羌正在屋裏躺著,讓他們在門外等了很久。衛旌想放棄離開,步騭阻止他說“我們來這裏的原因,就是畏懼他的勢力;現在如果離開,想以此顯示清高,隻會結下怨恨罷了。” 過了很久,焦征羌打開窗戶看見他們,自己卻靠著幾案坐在帳中,在地上鋪了席子,讓步騭、衛旌坐在窗外。衛旌更加感到恥辱,步騭卻言辭神色泰然自若。焦征羌準備飯菜,自己坐在大案前享用,菜肴豐盛多樣,卻用小盤子給步騭、衛旌盛飯,隻有一些蔬菜而已。衛旌吃不下去,步騭卻大口吃飯直到吃飽才告辭離開。衛旌生氣地對步騭說“你怎麽能忍受這樣的待遇?” 步騭說“我們本來就貧賤,所以主人用對待貧賤者的方式對待我們,本來就很合適,有什麽可羞恥的呢?”(《吳錄》記載衛旌,字子旗,官至尚書。)
孫權擔任討虜將軍時,征召步騭為主記。(《吳書》記載一年多後,步騭因病免職,和琅邪人諸葛瑾、彭城人嚴畯一起在吳中交遊,都獲得了名聲,成為當時的傑出人才。)後來步騭被任命為海鹽縣長,回來後被征召為車騎將軍東曹掾。(《吳書》記載孫權擔任徐州牧時,任命步騭為治中從事,並舉薦他為茂才。)建安十五年,步騭出京擔任鄱陽太守。當年,又調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率領一千名擅長射箭的士兵,順路南下赴任。第二年,被追授使持節、征南中郎將。劉表任命的蒼梧太守吳巨暗中懷有二心,表麵歸附、內心背離。步騭放下姿態安撫引誘,邀請吳巨見麵,趁機斬殺了他示眾,威名大震。士燮兄弟相繼前來歸順聽命,南方地區歸附吳國,就是從這時開始的。益州大族雍闓等人殺死蜀國任命的太守正昂,派人聯絡士燮,請求歸附吳國。步騭於是秉承孫權的旨意派遣使者宣揚恩德、安撫接納,因此被加授平戎將軍,封為廣信侯。
延康元年,孫權派呂岱接替步騭治理交州,步騭率領交州一萬名俠義之士從長沙出兵。恰逢劉備率軍東下,武陵郡的蠻夷部族趁機騷動叛亂,孫權於是命令步騭進軍益陽。劉備戰敗後,零陵、桂陽等郡仍然動蕩不安,處處有兵馬據險作亂。步騭輾轉征討,把這些叛亂都平定了。黃武二年,步騭升任右將軍、左護軍,改封為臨湘侯。黃武五年,被授予符節,移駐漚口。孫權稱帝後,任命他為驃騎將軍,兼任冀州牧。這一年,他都督西陵軍事,接替陸遜治理荊州和西陵邊境。不久後,因為冀州在蜀國的地盤範圍內,就解除了他的冀州牧職務。
當時孫權的太子孫登駐守武昌,生性仁愛、喜愛賢才,給步騭寫信說“賢人君子是用來興盛教化、輔佐處理時務的。我天性愚昧不明,不通曉治國之道,雖然真心想在彰明德行上盡心,向君子們看齊,但對於遠近士人的任用先後次序,還是有些模糊不清,沒能詳細了解。經傳上說‘愛他能不讓他操勞嗎?忠於他能不教誨他嗎?’這其中的道理,難道不正是我對君子的期望嗎!” 步騭於是列舉當時在荊州境內任職的官員,包括諸葛瑾、陸遜、朱然、程普、潘濬、裴玄、夏侯承、衛旌、李肅(《吳書》記載李肅,字偉恭,南陽人。年輕時因才華聞名,善於議論,評價人物恰當中肯,能識別選拔奇才異能之士,推薦後進之人,品評人物等級條理清晰,眾人因此都佩服他。孫權提拔他為選曹尚書,選拔的官員被認為很有才能。他請求外任補授官職,擔任桂陽太守,官民都心悅誠服。後來被征召為卿,恰逢去世,認識和不認識他的人,都為他感到痛惜。)、周條、石幹共十一人,分別說明他們的品行事跡,趁機上疏鼓勵孫登說“我聽說君主不親自處理小事,百官各部門各自擔任其職。所以舜任命九位賢人,就無需費心,彈奏五弦琴,吟詠《南風》詩,不出朝堂而天下安定。齊桓公任用管仲,即使披散頭發、乘車出遊,齊國既得到治理,又能匡扶天下諸侯。近代漢高祖招攬三傑成就帝業,西楚霸王失去英雄俊傑而喪失成功。汲黯在朝廷,淮南王就停止謀反計劃;郅都駐守邊境,匈奴就逃竄躲避。所以賢人所在之處,能抵禦萬裏之外的敵人,確實是國家的利器,王朝興衰的關鍵。如今君王的教化還沒普及到漢北,黃河、洛水一帶還有叛逆的惡人,實在是招攬英雄、選拔賢才的時候。希望太子您重視此事,不要輕視,那天下就太幸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後來中書呂壹負責核查文書,多次舉報彈劾官員。步騭上疏說“聽說各典校官挑剔細微小事,吹毛求疵,用嚴厲的案情惡意誣陷,總想陷害他人來作威作福。無罪無辜的人,橫遭重刑,因此讓百姓感到處境艱難,誰不恐懼戰栗?從前的司法官員,隻任用賢能之人,所以皋陶擔任法官,呂侯製定贖刑,張釋之、於定國擔任廷尉,百姓沒有冤枉,吉祥的福運,實在由此興起。如今的小臣,行為與古代不同,案件靠賄賂定案,輕視人命,把過錯歸咎於君主,為國家招致怨恨。一個人歎息不滿,王道就有了缺陷,實在令人痛恨。彰明德行、謹慎刑罰,明智之人慎用刑罰,這是經傳所讚美的。從今往後審理案件,都城的案件應谘詢顧雍,武昌的案件谘詢陸遜、潘濬,讓他們平心靜氣、專心處理,務必弄清實情,我相信神明,即使因此獲罪也沒有遺憾。”
又說“天子以天為父、以地為母,所以宮室百官的設置,都效法天上的星宿。如果施行政令,恭敬順應時節,官員任用得當,就會陰陽調和,日月星辰遵循規律。到如今,官員缺額很多,即使有大臣,又不被信任,這樣天地怎能沒有異常變化?所以連年幹旱,是陽氣過盛的感應。另外嘉禾六年五月十四日,赤烏二年正月一日和二十七日,都發生了地震。地屬陰類,是臣子的象征,陰氣盛所以震動,是臣下專權的緣故。天地顯現異常,是用來警示君主的,能不深思其中的含義嗎!”
還說“丞相顧雍、上大將軍陸遜、太常潘濬,肩負重任、憂慮深切,立誌忠誠,日夜謹慎,寢食不安,一心想安國利民,製定長久之計,可以說是君主的心腹重臣、國家的棟梁。應該分別委以重任,不讓其他官員監督他們的職責,隻需考核他們的成效和過失。這三位大臣,思慮不周到是有的,怎敢專權作威作福、欺瞞君主呢?”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