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是儀胡綜傳(二)
字數:3747 加入書籤
“天地剛形成時,天、地、人三才就誕生了。天上的狼星、弧星呈現出象征兵戈的星象,這其實是精銳軍隊的預兆。聖賢觀察這些天象,效仿天意經營天下,開始製作兵器,力求成就大業。黃帝、神農開創朝代,奠定帝王的基業,對上順應天意,對下消除百姓的災禍。高辛氏誅殺共工,虞舜征討有苗部落,夏啟在甘水之濱出兵,商湯在鳴條大敗夏桀,周武王在牧野擊敗商紂,漢高祖在垓下消滅項羽 —— 這些成就沒有一個不是靠軍隊實現的,都是靠武力平定天下、延續大業。
我們聖明的大吳,實在是承受天命、擁有德行的國家,以神武之道治理天下,遵循帝王的準則。追溯往昔,我們以黃帝、虞舜為祖先,曆經五個朝代,如今在南方崛起,承接天命開創基業。我們要弘揚治國大道,改變天下的格局。順應天時,組建神聖的軍隊,效仿太一神的陣法,設置五將三門的軍陣;軍隊行動快時像閃電,慢時像行雲,進退都有章法,簡約而不繁瑣。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的旗陣已經布好,黃龍旗處在中央,像周朝製度裏象征君主的日月太常旗一樣,高高豎立,是六路大軍敬仰的標誌。仙人在天上,俯瞰觀察四方,黃龍旗其實是神靈所使,為國家帶來吉祥。軍隊想要轉向,黃龍旗會先移動,不用敲響金鼓,軍隊就能安靜地變換陣形,其中的謀略像神靈一樣玄妙,可稱得上是隱秘神奇。
從前周朝時,有赤烏銜著丹書飛來,預示周朝興盛;如今我們大吳,有黃龍吐出符瑞,象征天命所歸。這與河圖洛書的預言相合,行動都與天道相符,上有上天相助,下得百姓擁護,眾人都說這是美好的征兆。”
蜀漢聽說孫權登基稱帝後,派使者來東吳,重新鞏固之前兩國訂立的盟約。胡綜奉命撰寫盟約文書,文中文辭優美、義理清晰,詳細內容記載在《孫權傳》裏。
後來孫權把都城遷回建業(今江蘇南京),徐詳和胡綜都被任命為侍中,進封為鄉侯,還兼任左右領軍,手裏掌握了兵權。當時有從魏國投降過來的人說,魏國的都督、河北振威將軍吳質,在魏國很受猜疑,日子不好過。胡綜覺得這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就偽造了三篇吳質的投降文書,想以此擾亂魏國軍心。
第一篇投降文書是這樣寫的“如今朝廷的法紀已經鬆弛斷絕,天下四分五裂,百姓生活困苦,士人四處流亡。戰亂所到之處,城鎮裏沒有常住人口,到處都是戰火留下的煙塵,這種景象從夏、商、周三代以來,大亂的程度沒有像現在這麽嚴重的。我吳質誌向淺薄,身處亂世卻沒有應對的辦法,被故土束縛,沒法脫身投奔明主,隻好給曹氏效力,擔任軍中職務,駐守在黃河以北的地區。我與您(指孫權)相隔遙遠,像被上天隔絕一樣,雖然我早就仰慕您的道義,想托付性命歸順大吳,卻可惜沒有機會,沒法實現這個心願。
每次有從南方來的人,我都會偷偷打聽大吳的教化德政,得知陛下您的德行與天地齊平,光明與日月等同,神武的姿態是天生的,您弘揚帝王的治國之道,教化傳遍萬裏,長江以南的百姓,都受到您的庇護。天下的英雄俊傑、有才能的士人,沒有不發自內心歌頌您,樂意歸附大吳的。今年六月底,我聽說陛下您在吉日登基稱帝,弘揚治國大道,整頓朝廷法紀,要讓流亡的百姓,看到穩定的君主。
從前周武王討伐商紂,商朝百姓反過來幫助周武王;漢高祖誅殺項羽,楚軍四麵唱起楚歌。拿這些事和現在相比,都不足以形容大吳的興盛。我吳質懷著對上天的最大願望,特意派親近的同鄉黃定,恭敬地獻上表章,借著假裝投降叛亂的名義,曆經艱險前來投奔。我想陳述的事情,都寫在下麵了。”
第二篇投降文書裏,胡綜繼續以吳質的口吻,把 “歸降” 的理由說得情真意切,還悄悄給孫權遞了 “破魏” 的關鍵信息“從前伊尹離開夏朝投奔商朝,陳平背棄楚國歸順漢朝,他們的功勞被寫在竹簡絹帛上,名聲流傳到後世。君主們沒說他們是背叛之人,反而認為他們懂得天命、選對了明主。我以前和曹氏打交道,表麵上是君臣,私下裏親如骨肉,恩情道義深厚,從來沒想過要分開。後來他們讓我負責一方事務,統領黃河以北的軍隊,那時候我誌向遠大,滿心想著要和曹氏同生共死,隻擔心自己立不了功、成不了事。
可等到曹氏去世,他的後代繼承王位,年紀輕輕就掌管朝政,朝堂上的讒言也越來越多。跟我地位相當的人,靠著權勢互相陷害;想法不同的人,趁機說我的壞話。我生來性格直率,不擅長討好別人,看那些人處處針對我,其實也有我自己的問題 —— 不該太剛直,沒給人留餘地。就這麽著,我被壞人的讒言牽連,招來曹氏的猜疑,還誣陷我想背叛。雖然有明白真相的人幫我擔保,可亂世裏讒言總能占上風,他們對我的疑心還是沒消。我整天擔心,說不定哪天就平白無故遭了禍,心裏又憂又痛,日子過得像踩在薄冰上、坐在炭火裏一樣難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從前樂毅幫燕昭王在齊國立功,燕惠王即位後,懷疑他還奪了他的兵權,樂毅隻好離開燕國去趙國,可他的功績和名聲一點沒受損。他哪是想三心二意,實在是怕功勞沒建成,災禍先落到自己頭上啊!之前我派魏郡人周光,以做買賣為借口,假裝叛逃到南方,想跟您傳達我的秘密計劃。那時候情況緊急,沒敢寫正式的奏表,隻讓周光口頭轉達。我心裏清楚,天下最終的歸屬已經很明顯了,天意要偏向的,除了大吳還能有誰?黃河以北的百姓,早就想歸順您做臣民,大家伸長脖子、踮著腳尖盼著,就怕您的軍隊來得太晚!
要是陛下能稍微相信我、接納我的歸順,我肯定會在黃河以北接應您的大軍,這份心意赤誠真實,天地日月都能作證。可周光走了一年多,我連他的一點消息都沒聽到,不知道我的心意到底有沒有傳到您這兒。我天天抬頭遠望、歎氣不已,日子一天天地過,心裏的急切,比魯國人盼望高子來救急還強烈!而且我現在在魏國的處境越來越差,那些詆毀我的話從沒斷過,這災禍早晚得落到我頭上。
我私下琢磨,陛下沒給我明確回應,說不定是覺得我吳質一向講究仁義,不會做叛逃這種事,認為周光傳的話大多是假的,也可能懷疑這裏麵有別的門道,卻不知道我是被讒言陷害、遭人猜疑,隨時可能大禍臨頭啊!再說,我要是真有罪,肯定會主動去受刑,束手待斃,這本來就是做臣子該有的本分。可現在我沒罪,卻平白被人詆毀,眼看就要遭遇商鞅、白起那樣的下場 —— 商鞅幫秦國變法卻被車裂,白起為秦國打仗卻被賜死,都是有功卻遭冤殺啊!
我仔細分析現在的形勢,離開魏國才是正確的選擇。要是為了不該堅持的道義死了,又不能成就功業,不離開還等什麽呢?樂毅離開燕國,吳起逃離魏國,君子們都為他們沒遇到明主而惋惜,沒人指責他們。希望陛下能拿古代的事對照現在,別對我吳質有疑慮。我也知道,臣子要是獲罪,該像伍員那樣,就算自己受苦也要為君主效力,不該趁機謀私利。可現在的情況和古代不一樣,南北相隔遙遠,中間又有江河阻隔,我不主動謀劃脫身,怎麽能逃過這災禍呢?所以我才放下誌士的氣節,想著要建功立業,再圖個好前程。
而且我還知道,曹氏的後代根本不是天命所歸的君主 —— 現在魏國朝政軟弱、刑罰混亂,大權被大臣奪走,外麵的將領各自專權,誰也不跟誰一條心,士兵人數減少、戰鬥力下降,國庫空虛,法令綱紀全被破壞,上下一片昏亂。我之前多次從投降過來的人嘴裏,聽到過這些情況。現在正是吞並弱小、攻打昏亂之國的好時機,順應天意的話,現在就是陛下進軍的最佳時候,所以我才敢冒昧地獻上我的計策。
要是您現在派兵進駐淮河、泗水一帶,占領下邳(今江蘇邳州附近),荊州、揚州的軍隊聽到消息,肯定會立刻響應。我從黃河以北率軍向南進攻,咱們形成夾擊之勢,局勢就能連成一片,根基也會永遠穩固。到時候,關西的魏軍得守著自己的地盤不敢動,青州、徐州的軍隊也不敢撤走防守,許昌、洛陽剩下的兵力加起來不到一萬,誰還能向東來跟陛下抗衡呢?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陛下能不仔細考慮、好好謀劃嗎?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