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上三國誌注表
字數:1801 加入書籤
臣裴鬆之奏言臣聽說,智慧能通達周全,世間所有道理自然會主動歸附;見識能深遠廣闊,任何事物都不會遺漏在視野之外。就算是那些深入探究本性、窮盡精微道理的境界,常人難以理解,但凡是其中能傳遞出來的零散思路,也必然要依托具體可見的痕跡才能讓人感知。
所以,就算是德行完備、氣度宏大的人,也還會說 “要留心觀察身邊人的言論”;就算是積累德行深厚的人,其修養的關鍵也在於多了解過去的行事經驗。臣深知陛下您的學識能涵蓋深遠至極的學問,精神超越世間精妙的萬物,您的光輝像太陽一樣每天都有新的提升,那繁盛的氣象真是令人讚歎。
您就算已經能融會貫通古代的典籍,在深奧的學問中自得其樂,卻依然願意放下身段關注近代的曆史,廣泛考察曆代王朝的興盛與衰亡。這都是為了總結前人的曆程,給後世留下教誨啊。
此前臣接到陛下的詔令,讓臣搜集三國時期不同的史料記載,來為陳壽的《三國誌》做注釋。陳壽這部書,敘事條理清晰,值得一讀,記載的事情大多詳實準確,確實是供人研讀的史料寶庫,也是近代難得的優秀史書。
但它也有明顯的缺點,就是記載過於簡略,時常有遺漏的內容。臣遵照陛下的旨意,仔細尋訪、詳細考證,力求讓注釋周全完備。既向上搜集過去的傳聞,也從旁采摘散落在民間的遺聞逸事。
要知道,三國時期雖然距離現在不算久遠,但相關的事情卻關聯著漢朝和晉朝,前後涉及的時間跨度,足有一百年。各種記載紛亂繁雜,常常出現互相矛盾的情況。
凡是陳壽書中沒記載,但按道理應該留存記錄的事情,臣沒有不全部收集起來,用來補充原書的缺漏;有些情況是不同史料記載同一件事,措辭卻雜亂不一,還有些情況是不同史料對同一件事的源頭記載就不一樣,臣沒法判斷哪種說法正確,就把這些不同的記載都抄錄進來,供讀者了解不同的觀點;要是有些記載明顯錯誤,說法不合常理,臣就會順著它的錯誤之處加以糾正,以此懲戒那些虛妄不實的記載。
另外,對於當時一些事情處理得是否恰當,以及陳壽書中一些細微的失誤,臣也會憑著自己淺薄的見解,做一些議論和辨析。
從臣開始整理這些材料到現在,已經快一個月了。如今抄寫和校對工作剛剛完成,臣恭謹地把注釋好的《三國誌》封存起來,呈獻給陛下。
臣私下認為,繪畫能靠多種顏色搭配形成精美的圖案,蜜蜂能靠采集多種花粉釀成甘甜的蜂蜜。正因為這樣,才能讓黑白兩色搭配出條理,讓甜味超過食材本身的味道。
臣實在是資質愚鈍、能力不足,跟繪畫和蜜蜂這兩件事比起來,實在慚愧。就算臣自己盡力去做,也根本達不到繪畫那樣的精妙水準 —— 既沒有淮南王劉安 “吃飯時就能完成著作” 的敏捷才思,也寫不出像 “狂放簡略卻文采斐然” 那樣的作品。
這麽長時間過去,也沒做出什麽像樣的成果,隻是白白弄髒了筆墨,實在不足以回報陛下的旨意,也沒法稍微彌補自己的過失。臣心中的愧疚和恐懼太深了,就像要掉進深淵峽穀一樣。
現在臣恭謹地呈上這道表章,讓陛下知曉情況,寫這篇表章時,臣已經汗流浹背。臣裴鬆之恭敬惶恐,叩首再叩首,冒死奏報。
元嘉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書侍郎、西鄉侯臣裴鬆之上呈。
【《三國誌》全文完】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