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絲路疑雲
字數:2646 加入書籤
第一幕雲裳成衣店
晨霧在梧桐街的青磚路麵上流淌,蘇阿婆的繡花針在晨光中挑起金線,針尖懸著的水珠折射出對麵新開的"雲裳成衣店"。智能櫥窗裏,納米纖維正自動編織著當季新款,流光溢彩的衣料表麵隱約浮現青禾資本的ogo。
"阿婆!您家晾的衣裳成精啦!"
菜場劉嬸的驚叫驚飛簷下白鴿。二樓晾衣架上,那條月白色旗袍的袖口突然泛起金屬光澤,金線如同活物般遊走,在布料表麵編織出全新的纏枝紋。正在買早點的林小滿叼著生煎包衝進裁縫鋪,迎麵撞見陳墨教授用鑷子從旗袍下擺夾出一枚透明芯片。
"0.3毫米厚的柔性生物傳感器。"教授將芯片放入光譜分析儀,屏幕跳出密密麻麻的分子鏈結構,"他們在蠶絲蛋白裏嵌入了石墨烯和镓基液態金屬。"
包子鋪蒸籠騰起的熱氣中,周奕然蹲在智能垃圾箱旁擺弄改裝過的蓋革計數器。顯示屏突然劇烈跳動,他抬頭望向街角——雲裳成衣店的玻璃幕牆正泛著詭異的銀光。
第二幕智能試衣間驚魂
成衣店內冷氣開得很足,晚舟的ar眼鏡突然報警。試衣間牆體在熱成像中呈現蜂窩狀結構,三十七個溫度異常點組成青禾ogo的輪廓。她裝作整理貨架靠近牆麵,指縫間滲出的納米探測蟲悄無聲息鑽進通風口。
"歡迎體驗"天衣"係列。"導購小姐笑靨如花,指尖輕觸展示櫃,銀白色纖維立即纏繞成晚禮服裙擺。突然試衣間傳來尖叫,模特的智能手套突然收縮,將顧客手腕勒出蛛網狀血痕。
陳墨教授擠過人群時,嗅到空氣中淡淡的杏仁味。他撿起地上一截斷裂的纖維,液晶顯微鏡顯示內部中空管道殘留著苯胺衍生物:"高溫導致記憶合金失控,有毒物質正在揮發!"
第三幕地下蠶室
老楊頭用光緒年間的黃銅鑰匙打開電箱暗格,銀色膠質物順著他的袖口滑落。這些轉基因蠶絲原料接觸空氣後迅速凝固,在水泥地麵織出神經突觸般的網絡。吳奶奶的拐杖敲擊地磚,空鼓聲沿著特定頻率向承重柱延伸。
"讓讓!消防檢查!"周奕然舉著偽造的證件衝進儲物間,改裝過的掃地機器人撞向牆麵。暗門滑開的瞬間,冷霧中浮現出三排圓柱形培養艙,每個艙內都漂浮著異變的蠶蛹——它們的絲腺閃爍著金屬光澤,吐出的蠶絲正在自動編織電路板。
林小滿的黑客程序突然報警,青禾服務器的量子加密程序反追蹤到社區網絡。她在鍵盤上疾敲,量子計算機的模擬影像在ar投影中展開——那竟是用蠶絲神經網絡構建的生物量子比特!
第四幕午夜追擊
暴雨傾盆的深夜,包子鋪發酵箱裏的麵團正在瘋狂增生。王老板舉著菜刀後退,案板上的銀白色菌絲已爬上吊燈。陳墨教授用液氮噴槍凍結菌絲網絡,顯微鏡顯示這些變異小麥澱粉正與蠶絲蛋白結合,形成類似生物電池的結構。
"青禾的運輸車在複興中路出現!"晚舟的無人機群穿透雨幕,熱成像顯示車廂內二十七個熱源正在規律脈動。周奕然猛打方向盤,五菱宏光在濕滑路麵甩尾漂移,車廂裏的雄黃粉灑出刺鼻氣味。
當他們撞開倉庫鐵門時,三百個培養艙正在集體報警。蠶蛹外殼裂開細縫,帶有金屬倒鉤的蠶絲如箭雨般射來。吳奶奶突然撐開油紙傘,傘麵浸泡過艾草汁的蠶絲竟將攻擊盡數反彈。
第五幕經緯暗線
晨光微熹時,蘇阿婆的繡繃上鋪開《茶社日誌》殘頁。納米共生菌液沿著宣紙紋路遊走,在黴斑間勾勒出三維管網圖——民國時期的地下排水係統竟與青禾運輸路線完全重合。林小滿的黑客程序突然激活某個暗門,ar地圖上浮現出用蠶絲電路編織的密碼。
"這是紡織廠防空洞的坐標!"周奕然用改裝的金屬探測器掃描牆麵,七十年前的青磚縫隙裏滲出銀色絲線。當老楊頭的萬能鑰匙轉動機關,暗室裏的景象讓所有人屏息——三百台老式紡織機仍在自動運轉,梭子上纏繞的正是帶青禾標記的變異蠶絲!
陳墨教授觸摸織機,溫熱機身突然彈出全息投影。1943年的實驗記錄顯示,當年日軍的"金蠶計劃"竟然與現在的天衣係統使用同種基因編輯技術。吳奶奶的煤油燈照亮牆上的血字,泛黃字跡寫著"蠶不可食鐵,絲不可裹心"。
第六幕天衣之秘
智能大廈的奠基儀式正在直播,青禾ceo微笑著剪斷蠶絲彩帶。林小滿突然發現禮賓小姐的旗袍下擺有異——那些金線正在悄悄改變紋樣,將現場所有人的生物信息編織成數據網。
"快看服務器日誌!"晚舟將ar投影投射到梧桐樹冠,加密文件顯示青禾正在搭建"人體經絡捕捉係統"。每件智能服裝都是數據采集器,而天衣係列最終目的是將人類神經網絡外接至量子計算機。
暴雨再次降臨,蘇阿婆的繡花針突然懸停在半空。染坊舊址的地下傳來轟鳴,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青禾運輸車正在往智能大廈地基灌注銀色液體——那是數以億計的變異蠶蛹,它們在混凝土中吐絲築巢,逐漸形成覆蓋全城的生物量子網絡。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