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經緯上)

字數:3265   加入書籤

A+A-


    第一幕:菌紋迷蹤
    蘇阿婆的繡花針在菌絲布料上挑起半寸金線,ar投影儀在布料表麵映出《清明上河圖》紋樣。突然,繡繃上的菌絲無風自動,原本規整的汴河商船圖案扭曲成猙獰鬼臉。
    "這料子成精了?"洗衣店張姐嚇得倒退兩步,撞翻了晾衣架。菌絲旗袍落地瞬間,袖口金線突然收緊,將路過野貓的後腿纏成粽子。林小滿衝進裁縫鋪時,正看見陳墨教授用液氮噴槍凍結瘋狂生長的菌絲。
    "有人篡改基因序列。"顯微鏡畫麵裏,菌絲細胞核內漂浮著熒光標記的病毒載體,"他們給共生菌加了動物神經突觸蛋白基因!"
    智能茶櫃的監控錄像顯示,昨夜兩點零七分,新茶坊送貨車在裁縫鋪後門停留了四分三十秒。周奕然在排水溝找到半截冷凍管,管壁上凝結的水珠折射出青禾實驗室的門禁二維碼。
    包子鋪王老板突然舉著漏勺衝進來:"蒸籠長毛了!"本該分解廚餘的菌群處理器裏,灰白色菌絲正沿著不鏽鋼蒸屜蔓延,在高溫蒸汽中開出肉瘤狀花朵。
    第二幕:線香緝凶
    吳奶奶從樟木箱底翻出宣統年間的線香,混著艾草與雄黃的煙霧在社區實驗室彌漫。晚舟操控無人機群攜帶香爐升空,七十二道青煙順著氣流鑽進新茶坊的通風管道。
    "溫度異常!"ar熱成像顯示三樓儲物間有片不規則低溫區。修表匠陳師傅用聽診器貼著外牆移動,忽然按住某塊瓷磚:"空鼓聲帶金屬回響!"
    林小滿的黑客程序正在破解通風係統,突然彈出二十七個偽裝成消防警報的病毒彈窗。周奕然趁機將改裝過的掃地機器人塞進通風口,機器人在管道內噴灑的熒光粉,暴露了隱藏的指紋密碼鎖。
    "讓專業的來。"老楊頭掏出光緒年間的萬能鑰匙,銅匙插入鎖孔的瞬間,牆內傳出齒輪轉動的哢嗒聲。暗門滑開時,冷霧中浮現出三排培養艙,每個艙內都懸浮著融合動物基因的變異菌株。
    智能茶櫃突然集體黑屏,街麵所有電子廣告牌開始播放新茶坊宣傳片。畫麵裏的菌絲抱枕溫柔纏繞著模特的脖頸,卻在特寫鏡頭裏突然收縮勒緊。
    第三幕:基因蛛網
    法醫實驗室的離心機嗡嗡作響,陳墨教授盯著電泳圖譜皺眉:"這些基因片段來自不同物種——蜘蛛絲蛋白、章魚吸盤受體、甚至深海管蟲的金屬富集酶。"
    晚舟用ar畫筆在基因圖譜上標注,線條逐漸構成青禾ogo的輪廓。林小滿調取生物專利數據庫,發現某境外空殼公司上周注冊了"仿生神經菌絲"技術。
    "他們在造生物武器!"周奕然掀開培養艙的瞬間,灰色菌絲突然彈射而出,在防化服表麵腐蝕出蜂窩狀孔洞。老楊頭眼疾手快潑出雄黃酒,菌絲遇酒精蜷縮成球狀物,落地竟蹦跳著逃向排水口。
    吳奶奶突然咳嗽著展開《茶社日誌》,泛黃紙頁上的驅蟲配方在紫外線照射下,顯露出分子結構式。林小滿將配方輸入3d打印機,納米級的艾草微粒與雄黃晶體在試管中組合成鏈式結構。
    "要快!"蘇阿婆扯開正在蠕動的菌絲窗簾,"這些鬼東西在往電路板裏鑽!"
    智能茶櫃的警報聲突然變成尖利嘯叫,所有屏幕開始倒計時:距離菌絲神經網絡完成自主進化還有47分32秒。
    第十五章 經緯下)
    第四幕:斷網行動
    社區電路總閘爆出青紫色火花時,七十二戶人家的智能家電集體死機。菌絲順著電纜井攀爬,在變電箱外殼上織出神經突觸般的網狀結構。晚舟的手電筒光束掃過樓道,牆壁裏的網線正像腸子般蠕動。
    "它們在搭建生物神經網絡!"陳墨教授用激光筆圈住配電箱,ar掃描顯示菌絲正在模仿人腦皮層結構,"進化完成會接管整個社區的電力係統!"
    吳奶奶摸黑翻出1953年的煤油燈,昏黃光暈裏展開《茶社日誌》末頁。茶漬斑駁的"鎮"字在火焰烘烤下,顯露出銀朱砂描畫的滅蟲陣法。林小滿突然奪過煤油燈,將燈油潑向蠕動的菌絲網絡。
    "滋啦——"
    燃燒的菌絲發出類似動物哀嚎的尖嘯,焦糊味中混著詭異的肉香。周奕然趁機剪斷主電纜,老楊頭用銅絲編織的捕鼠籠扣住核心菌株,籠內雄黃粉燒得劈啪作響。
    "還剩七分鍾!"晚舟的平板電腦突然恢複信號,倒計時投影在濃煙彌漫的樓道。林小滿的黑客程序強行啟動備用電源,智能茶櫃的製冷係統反向運行,噴出的液氮瞬間凍結整條電纜溝。
    包子鋪王老板掄起擀麵杖砸開冰層,菌絲神經網絡在零下196度的極寒中脆化成冰渣。蘇阿婆帶著繡娘們拋出桑蠶絲網,黏住最後一段逃向排水口的活性菌絲。
    第五幕:經緯新生
    晨霧中的梧桐街飄著艾草香,被菌絲侵蝕的電路箱覆蓋著蠶絲生物膜。林小滿將3d打印的納米雄黃粒子注入修複液,導電塗層在破損線路表麵生長出金色紋路。
    "這才是真正的生物芯片。"陳墨教授舉起顯微鏡載玻片,改良菌絲與銅線完美融合,神經網絡狀的結構自發避開危險電流,"能自主修複電路損傷的活體材料!"
    青禾實驗室的監控畫麵突然切入社區大屏,穿白大褂的研究員正在銷毀文件。晚舟的ar標記鎖定某個加密硬盤,數據恢複後跳出"仿生戰甲"研發計劃書。畫麵戛然而止時,智能茶櫃彈出青禾的道歉聲明,滾動播放著菌絲材料專利無償轉讓書。
    吳奶奶在修複好的八仙桌上鋪開《茶社日誌》,納米級的共生菌液在宣紙上勾勒出三維經絡圖。蘇阿婆的繡花針穿梭其間,金線沿著菌絲脈絡繡出梧桐街全息地圖,每道褶皺都藏著驅邪配方。
    地鐵勘探隊再次進駐時,鑽頭在觸及地下菌網時自動偏轉。林小滿的黑客程序顯示,青禾持有的勘探公司股份已全部轉入社區基金。包子鋪的新菌革蒸籠騰起熱氣,王老板掀開籠蓋的瞬間,菌絲在高溫中綻放出防偽的茶花烙印。
    夜深人靜時,老井台的青苔突然集體轉向東方。ar地圖上浮現出新的加密坐標,定位顯示在黃浦江對岸——那裏矗立著青禾資本即將竣工的智能大廈。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