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巷陌流金
字數:3164 加入書籤
第一幕:殘卷生輝
鍾伯用雞毛撣子掃過《隨園食單》封皮時,舊書店的木門被晨風撞出吱呀聲。玻璃櫃裏新添了盞暖黃射燈,照著修複好的線裝書頁,細看能辨出茶漬暈染的梅花暗紋。
"鍾老先生,這個函套需要換骨。"穿亞麻襯衫的年輕人蹲在樟木箱前,手裏托著本脫線的《芥子園畫譜》。古籍修複師林岸的帆布工具包攤在地上,金鑲玉裝訂用的瓷青紙在晨光裏泛著粼粼波光。
五金店小王扒著門框探頭:"這破書比我爺爺歲數都大吧?"他新染的藍發梢掃過門楣,驚得梁上燕子撲棱棱飛走。
"康熙四十年刻本。"林岸的鑷子尖挑起半片蠹蟲蛀蝕的紙頁,"你看這餖版拱花的雲紋......"
"能修成清明上河圖不?"小王晃著手機湊近,"我給直播間的老鐵們......"
話沒說完就被鍾伯的咳嗽聲打斷。老人把搪瓷缸往案幾上重重一放,陳年普洱的香氣漫出來:"修舊如舊,最忌賣弄。"
林岸卻笑著接過話頭:"鍾老說得對,就像您書店門前的貓,曬太陽的姿勢百年不變。"他忽然從工具包底層抽出個油紙包,"您上回說的糯米糨糊,我按古方加了白芨汁。"
陽光斜斜切進門內,將兩代人的影子投在《齊民要術》的書頁上,那些關於農耕時令的豎排字突然鮮活起來。
第二幕:二維碼迷霧
張慧芳老師第叁次把手機對準取件櫃屏幕時,額角已經沁出汗珠。智能櫃新裝的ed屏亮得刺眼,跳動的驗證碼像在嘲笑她握了四十年粉筆的手。
"張老師!"周曉梅抱著快遞從花店跑來,"我幫您......"
"不用!"退休教師猛地後退半步,灰綢襯衫蹭到爬滿淩霄花的鐵藝欄杆,"上周老年大學剛教過掃碼課。"她顫抖的指尖在屏幕上拖出虛影,微信小程序轉了半天彈出個哭泣的表情包。
街對麵爆發出哄笑。快遞員小趙倚著電動三輪車吹口哨:"老太太,要不我幫您刷臉?"他鑲著金牙的嘴還沒合攏,後腦勺就挨了記鍋貼——劉建軍拎著擀麵杖站在包子鋪門口,圍裙上沾的麵粉簌簌往下掉。
"小兔崽子,"鍾伯不知何時出現在取件櫃旁,枯瘦的手指劃過屏幕,"民國三十七年我學發電報那會兒,你還不知道在哪兒呢。"他忽然從中山裝內袋掏出老花鏡,對著掃碼攝像頭調整角度。
取件櫃突然"滴"的一聲,周曉梅瞥見老人鏡框邊緣貼著的銀色圓片——那是個精心裁剪的錫紙二維碼。
第三幕:暗香盈袖
春曉花坊的冷櫃深夜還亮著。周曉梅數到第99朵白菊時,終於發現訂單的蹊蹺:連續三十天,匿名客戶定購白菊、馬蹄蓮與紫羅蘭,要求每日清晨置於梧桐街23號信箱。
露水沾濕了第四十束花莖時,她尾隨送花小哥來到街角紅磚樓。老式鑄鐵信箱上積著經年塵埃,唯獨投花口泛著金屬光澤。三樓上懸著的藍印花布窗簾一動,晃過半個佝僂背影。
"那是薑奶奶家。"劉建軍遞來還??著熱氣的豆漿,"她老伴去年冬至走的,以前是郵局模範投遞員。"
周曉梅翻出訂單備注欄的蠅頭小楷:""請搭配七裏香,他喜歡這個味道"。"可是七裏香,在梧桐街的俗名叫做九裏香。
謎底在梅雨季揭曉。那日暴雨衝垮了快遞櫃電路,薑奶奶拄著拐杖來花店避雨。老人撫摸著失而複得的藍印花布袋——裏麵裝著三十封未寄出的信,每封信封都別著朵幹枯的七裏香。
"他說九裏香叫起來敞亮......"老人布滿褐斑的手指點在泛黃的信箋上,"可我們初見時,他自行車筐裏載的就是這個。"
第四幕:燈火可親
暴雨來得比天氣預報早了兩個鍾頭。劉建軍剛把最後一籠包子收進保溫箱,整條街突然陷入黑暗。雷聲碾過老梧桐樹冠,雨水在青石板上濺起銀箭。
"備用電源過載了!"美食節組委會的李主任在雨中喊。小趙的快遞車在積水裏漂移,車燈照亮了鍾伯書店裏搖曳的燭火——老人正在用古籍修複的糨糊補傘。
周曉梅的花店最先亮起來。她搬出婚禮布置用的ed燈串,纏繞在百年梧桐的枝椏間。光瀑順著樹紋流淌,映亮林岸修複古籍的側臉,他正在用鍾伯的紫銅鎮紙壓平受潮的《山家清供》。
最亮的還是包子鋪。劉建軍支起十屜蒸籠,滾水在爐膛裏咕嘟作響。水汽混著麵香蒸騰,竟在雨幕中架起道微型彩虹。少年宮的孩子舉著糖畫穿梭其間,龍形糖稀在蒸汽裏折射出琥珀光。
薑奶奶的藍印花布袋突然被塞進樣東西——是張慧芳老師手繪的梧桐街地圖,背麵用工楷寫著智能櫃使用指南。老人摸出老花鏡時,一枚七裏香書簽從夾頁裏滑落,帶著經年的墨香。
第五幕:見字如晤
梧桐街的蟬鳴開始拖著長音時,少年宮的白牆上掛滿了牛皮紙信封。孩子們用蠟筆在信封上畫彩虹郵戳,退休教師們在信紙上落下第一筆。
"給二十年後的自己寫信?"小海咬著冰棍湊近展板,"到時候早用腦電波發微信了。"他忽然瞥見鍾伯的字跡從牛皮紙邊緣滲出來——老人用的是鬆煙墨,字跡蒼勁如老梧桐的根。
周曉梅的信封上別著七裏香。她在信裏寫花店要添置古籍修複用的防潮櫃,這樣鍾伯那些帶茶漬的書頁就能和鮮花共享晨露。劉建軍往信封裏塞了粒老麵種,說明年此時還能發起來。
暴雨夜搶救出來的《山家清供》被林岸做成特裝書,此刻靜靜躺在時光郵局的玻璃櫃裏。翻開泛著樟木香的頁腳,能看到用隱形筆寫的附注:"致未來食客:若見木樨香餅做法失傳,請至梧桐街老劉包子鋪。"
薑奶奶的信最厚。三十封信被重新裝訂成冊,封麵是她老伴當年手繪的郵路圖。藍印花布袋現在裝著智能櫃鑰匙,和一枚錫紙剪的二維碼書簽。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