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簷下冬至
字數:1707 加入書籤
第一幕:灶糖驚變
冬至前夜,五金店老王在清理閣樓時摔落一壇陳年麥芽糖。琥珀色的糖漿順著木梯蜿蜒而下,凝成一道粘稠的時光河,裹住了劉建軍送來的冬至包子。鍾伯的拐杖尖挑起糖絲,對著晨光眯眼:"這糖熬了有三十年,當年供銷社憑票領糖……"
"哎喲!這可是非遺!"社區文化幹事小程舉著手機衝進來,"抖音上老手藝熬糖視頻能火!"他的補光燈架起時,糖漿已爬上裴秀娘的繡花繃子,金線牡丹成了琥珀裏的標本。周曉梅的非洲菊沾了糖霜,花瓣在鏡頭前詭異地卷曲起來。
第二幕:麵塑江湖
社區冬至麵塑大賽的海報剛貼上,整條街的麵粉就遭了殃。劉建軍的老麵缸被少年宮孩子挖走半缸,捏出會眨眼的生肖兔;蘇葉的分子料理機將麵團解構成納米絲,織成透光的《清明上河圖》。馬大姐的直播間架在麵案上,酒紅色卷發別著麵塑牡丹:"家人們雙擊666,看我這招‘千層酥手’!"
衝突在評審時爆發。非遺傳承人吳老捏的「八仙過海」敗給3d打印的「賽博財神」,老人顫巍巍舉起麵塑呂洞賓:"這劍穗裏藏著三十六道褶,你們機器懂個屁!"突然劍穗斷裂,露出半截1978年的糧票——那是當年比賽獎品。
第三幕:暗窖秘辛
寒潮預警拉響那日,劉建軍修繕包子鋪地窖時鏟到硬物。青磚下埋著陶甕,甕口封著褪色的「廣和居」酒封,甕底沉著二十四枚冬至通寶。鍾伯的放大鏡停在錢幣的"宣統三年"字樣上:"這是前清冬至宴的壓桌錢,怎麽……"
"廣和居是我太爺爺的字號!"裴秀娘突然出聲,螺鈿首飾盒裏抖出張泛黃的股權書。眾人驚覺陶甕正對舊書店方位,少年宮孩子的金屬探測器順著牆根掃去,竟在地下繪出消失百年的冬至宴席布局圖。薑奶奶的藍印花布袋突然漏出艾草灰——正與甕中殘留的祭酒成分吻合。
第四幕:宴影重重
冬至正午,複原宴席的蒸汽驚醒了老街。劉建軍按古方蒸的"五辛盤"嗆得無人機亂竄,蘇葉的分子機將祭酒解構成彩虹霧。鍾伯捧著《燕京歲時記》當菜譜,指揮陳師傅焊製青銅溫酒器。裴秀娘的繡帕成了餐巾,金線牡丹裹著3d打印的素鵝。
最燙的菜是爭議。文保局要收走陶甕,小程舉著直播杆喊"文化共享"。吳老的麵塑八仙突然坍塌,露出中空的腹腔——裏麵塞著1985年的比賽抗議信。正當眾人嘩然,供電所突然拉閘,整條街陷入帶著麥芽糖香的黑寂。
第五幕:燭照千年
黑暗中的梧桐街突然星火點點。鍾伯翻出供銷社時代的馬燈,劉建軍點燃老灶糖當蠟燭,裴秀娘的金線牡丹在幽光裏流淌。吳老就著微光捏麵人,指尖的褶皺比白晝更分明。
"冬至陽生春又來——"張慧芳老師領著少年宮孩子唱起數九歌。歌聲中,陳師傅的焊槍在青銅器上濺出銀河,蘇葉的彩虹霧凝成二十四節氣光鏈。小海的無人機因斷電墜落,鏡頭最後拍到青磚下的陶甕裂縫——內壁刻著"薪火相傳"的篆文。
晨光初現時,文保局的車默默調頭。陶甕留在包子鋪當醒麵缸,冬至通寶穿成門簾。劉建軍掀開新籠屜,蒸汽裏騰起半透明的麵塑八仙,每個褶皺都映著吳老夜半偷傳的指紋。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