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蒲草韌心

字數:1845   加入書籤

A+A-


    第一幕:斷筐
    周曉寧將泡軟的蒲草攤在青石板上時,簷角垂下的露珠正一滴一滴砸入染缸。立體菜園的南瓜藤蔓纏住晾衣繩,葉片上的絨毛沾著晨霧,像撒了一把細碎的玻璃碴。陳立秋蹲在修車鋪前修理裂開的藤編筐,筐底漏出的幹草屑被風卷到沈芳的餛飩攤前,混著蔥花香氣打了個旋兒。王奶奶捧著裂成三瓣的藤條食盒找上門時,盒底的"合作社1965"烙痕已模糊如老人斑。"現在連補筐的人都沒了……"老人枯指摳著斷裂的藤條,碎屑簌簌落進周曉寧的圍裙兜。街尾網紅店正直播粉碎"過時藤器",電鋸轟鳴中,陳立秋瞥見垃圾堆裏閃過半截發黑的藤剪——刃口刻著"李"字,是失蹤多年的老藤匠遺物。
    深夜,周曉寧用藍染液浸泡藤條斷口,褪色的染料下竟顯出一串繩結暗碼,繩紋走向與老槐樹氣根如出一轍。
    第二幕:藤紋暗戰
    夏琳將ar鏡頭對準藤筐,全息影像顯示手工藤紋如葉脈般交錯生長。網紅店的"古法藤椅"卻在鏡頭下暴露激光雕刻的規整紋路——藤條接縫處藏著熱熔膠的刺鼻味。林建國翻出《藤編考工》,指出"以藤為骨"需順應天然曲度,陳立秋拆解仿品發現藤芯竟灌著水泥增重。
    市集日暴雨突至,仿品藤椅在潮濕中扭曲開裂,而王奶奶的舊食盒吸足水汽愈發柔韌,裂縫處鑽出幾根嫩綠的南瓜藤須。沈芳將裂開的仿品墊在灶下,夜半竄起的藍火驚醒了半條街——膠水遇熱釋放出毒煙。
    第三幕:蒲草新生
    立體菜園邊的野塘突然浮滿死魚,陸川在水底撈出網紅店丟棄的染色劑膠囊。周曉寧按老藤匠筆記將蒲草根埋入汙泥,三天後塘邊竟冒出星星點點的綠芽。陳立秋用報廢車門改裝采藤架,齒輪轉動聲驚飛了啄食的翠鳥,卻讓老藤剪找回了修剪的節奏。
    深夜,夏琳將ar教程投影在磚牆,虛擬的老藤匠突然"奪"過藤條演示"三纏一繞"。網紅店主偷錄視頻時,老槐樹的氣根突然垂落纏住攝像機,鏡頭裏隻剩晃動的綠影。
    第四幕:韌心顯形
    周曉寧將裂藤筐改造成燈罩,隙間漏下的光影在藍染布上淌成溪流。夏琳策劃的"藤影裝置展"上,陳立秋用自行車鏈條與蒲草編成風鈴,夜風掠過時響起《采菱曲》的零散音符。網紅店搬來"全息藤海",虛擬藤蔓卻在ar鏡頭下顯形成塑料管的條形碼。
    展覽夜暴雨傾盆,當電路故障引發黑暗,老藤燈罩在潮濕中舒展纖維,漏下的雨絲被燭火映成跳動的琴譜。九十歲的李爺爺指著光影喃喃:"這調子,是老李頭當年在塘邊哼的采藤謠……"
    第五幕:韌心之約
    簽約儀式在老槐樹下舉行,周曉寧展開靛青布麵的《藤紋譜》。陳立秋將報廢齒輪熔成新藤剪,夏琳把ar防偽碼編入蒲草。當網紅店主簽下"禁用化學粘合劑"承諾書,一隻翠鳥銜著藤條落在他肩頭,羽尖沾著六十年前的塘泥。
    最後一根蒲草編入燈罩時,所有風鈴同頻震顫,藤紋在月光下泛起漣漪。王奶奶的破食盒重新盛滿桂花糕,裂縫處鑽出的南瓜藤須纏住網紅店熄滅的霓虹,像在編織一張未完成的網。新采的蒲草在陰涼處自然彎曲,藤剪上的藍染漸成包漿。周曉寧知道,當秋雨浸透野塘時,那些鎖在藤紋裏的往事會隨蒲草返青。
    陳立秋將仿品藤椅熔成金屬藤蔓,網紅店主偷偷撿回半截蒲草當書簽。沈芳的銅勺攪動南瓜粥,甜香漫過快消店的電子菜單,像在溫一碗未涼的舊謠。 晨霧漫過藤架,昨夜未編完的燈罩上,一隻蝸牛正緩緩爬過,黏液拖出的痕跡泛著虹光,似要續寫那曲未盡的《采菱謠》。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