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陶韻流年
字數:1701 加入書籤
第一幕:陶窯餘燼
周曉寧推開裁縫鋪的木門時,簷角垂下的露珠正滴入牆根的陶甕。立體菜園的南瓜葉上凝著薄霜,陳立秋蹲在修車鋪前敲打一隻裂開的陶缽,碎屑濺到沈芳剛支起的餛飩攤布幌上,驚飛了覓食的麻雀。街角新開的連鎖陶藝店亮起霓虹招牌,電子喇叭循環播放著"3d打印陶瓷,半小時取件"。八旬的陶伯蜷在窯口添柴時,窯膛突然爆出悶響,半窯茶具裂成蛛網狀。"這龍窯……燒了六十年了……"老人捏著塊青瓷殘片,釉麵"1968"的刻痕已模糊如淚痕。夏琳掃描殘片生成ar修複方案,虛擬的茶壺卻在投影中扭曲成像素塊。陳立秋發現窯壁裂縫滲入雨水——連鎖店的排水管正對著老窯基。
深夜,周曉寧用藍染液浸透陶片,裂紋竟顯出一串數字坐標。循著坐標挖出個鏽蝕鐵盒,裏頭是陶伯父親手繪的《觀火訣》:"寅時添鬆柴,釉色帶霞光。"
第二幕:釉變暗湧
連鎖店推出"秘色瓷複刻品",釉麵在ar鏡頭下顯出化學塗層紋路。林建國翻出《陶說》,指出真秘色瓷需用後山黃黏土配草木灰。周曉寧按《觀火訣》采來鬆針灰,燒出的茶碗卻在窯變時炸裂——陳立秋發現後山黏土被連鎖店偷換成工業泥。
暴雨夜,連鎖店的排水管倒灌,泥漿淹沒老窯工坊。陶伯從水窪裏撈出塊碎瓷,突然大笑:"這釉色……是我爹燒壞的那窯!"原來六十年前的殘片浸透雨水後,竟析出孔雀藍的流霞紋。
第三幕:火舌低語
社區舉辦陶藝賽,連鎖店搬來電窯,宣稱"精準控溫,零瑕疵"。陶伯顫巍巍點燃龍窯,鬆柴劈啪聲裏,陳立秋用報廢排氣管改裝鼓風機,鐵鏽混入窯煙竟催出紫金釉色。夏琳將ar測溫儀對準窯口,數據曲線如群山起伏,而電窯的溫控線平直如刀裁。
轉折點在開窯時。電窯的茶具完美無瑕卻冰冷如屍,龍窯的殘次品在陽光下流轉虹光。沈芳將茶水注入瑕疵杯,裂痕處竟泛出鬆香,九十歲的李爺爺抿了一口:"這味道……是六八年合作社解散前最後一窯的滋味。"
第四幕:陶魂不滅
周曉寧將藍染液混入釉料,裂紋在窯變中化作藤蔓紋。陳立秋用連鎖店丟棄的3d打印機零件改造拉坯機,齒輪咬合聲應和著陶伯的腳踏轆轤。夏琳把ar教程刻入陶胚,掃碼即可見曆代匠人的手影。
暴雨再臨時,電窯因短路報廢,而龍窯的裂縫被陶泥自然填補。網紅店主偷師時,老窯突然竄出的火舌舔焦了他的假古風長衫——灰燼裏露出化纖材質的條形碼。
第五幕:窯火新約
簽約儀式在龍窯前舉行,周曉寧展開靛青布麵的《陶脈圖》。陳立秋將電窯殘骸熔成釉料添加劑,夏琳把區塊鏈認證碼燒入窯磚。當連鎖店長簽下"禁用化學釉"承諾書,一隻麻雀銜著陶泥落在他肩頭,爪印在契約上摁出梅花章。
最後一窯啟封時,瑕疵品上的藍染裂紋突然拚出合作社舊匾。陶伯將陶泥抹在匾額殘片上,裂痕遇濕愈合如初。新釉料在陶坊陰幹,窯壁的焦痕漸成包漿。周曉寧知道,當春雪化入陶甕時,那些鎖在窯煙裏的往事會隨水汽蒸騰。陳立秋將3d打印廢料熔成陶鈴,網紅店主偷藏塊龍窯殘片當鎮紙。沈芳的銅勺攪動醃菜壇,酵香漫過連鎖店的電子香薰機,像在煨一盅未涼的舊光陰。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