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魚燈照夜
字數:1623 加入書籤
第一幕晨霧籠塘
周曉寧推開裁縫鋪的門時,簷角垂下的露珠正滴入牆根的陶甕,驚醒了甕底酣睡的幾尾紅鯉。立體菜園邊的野塘浮著薄霧,沈芳蹲在塘邊淘米,米糠順著竹篩漏進水裏,漾起一圈圈金黃的漣漪。陳立秋蹲在修車鋪前修補破漁網,尼龍線纏在生鏽的齒輪上,扯出“咯吱咯吱”的響動,驚得塘邊白鷺倏地掠空而起。王奶奶挎著竹籃來撈螺螄時,發現塘麵漂著層詭異的油花。“昨兒還好好的……”老人枯指蘸了蘸水,指尖殘留的滑膩感讓她皺眉。周曉寧用粗布兜起一捧水,陽光透過布紋,竟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暈——分明是有人偷倒化學藥劑。
街尾新開的釣具店正促銷“特效誘魚劑”,玻璃瓶上的骷髏標誌被撕去半邊。陳立秋拆開魚餌包裝,腥臭味裏混著刺鼻的工業香精,遇水膨脹成膠狀物。深夜,夏琳舉著手電蹲守,拍到釣具店夥計往塘邊傾倒廢水,桶身上印著“生物降解”的標簽早被泥汙糊住。
第二幕:草魚騰飛
林建國翻出泛黃的《漁經》,書頁間滑落片幹枯的魚腥草——合作社時期用來淨化水質的土法子。周曉寧從後山采來辣蓼草,混著藍染缸的沉澱渣撒入野塘,水麵油花竟聚成團,被陳立秋用破漁網一兜撈起。
“得放批‘清道夫’!”王奶奶顫巍巍端來木盆,裏頭遊著十幾尾鯽魚苗,“這魚祖宗八代都吃塘泥。”九旬的李爺突然拄著拐棍出現,從懷裏掏出個粗陶罐——1965年的塘泥樣本裏,竟藏著休眠的藻種。
第三幕:燈影蝶舞
中秋將近,老街坊們照例要紮魚燈。西頭新開的工藝品店卻掛滿塑料燈籠,ed魚眼閃著詭異的紅光。周曉寧翻出師傅留下的竹篾模子,篾條上“丁亥年製”的墨跡已淡如煙痕。陳立秋用報廢車燈改裝燈籠架,鐵絲彎成的魚骨在暮色中泛著冷光。
衝突爆發在孩童間。當塑料魚燈因短路冒煙,王奶奶紮的紙燈卻被夜風托起,魚尾輕擺似要遊進星河。沈芳偷偷往糨糊裏摻了糯米汁,燈麵綿紙吸足夜露,竟透出當年合作社魚燈遊街的老照片。
第四幕:照夜之約
暴雨突襲那日,塑料燈籠在積水中漏電,老街的青石板路跳動著危險的藍光。周曉寧將魚燈紙浸了桐油,陳立秋把自行車輻條改成避雷針。當西式燈籠鋪的霓虹招牌被雷劈碎,王奶奶的紙魚燈卻飄過塘麵,燭火映出偷排管道的暗影。
九旬的李爺突然敲響銅鑼,渾濁的眸子映著火光:“六五年發大水,魚燈引著災民找到幹糧垛!”仿佛應和他的話,野塘裏沉睡的藻種突然爆發,綠波吞沒了化學油汙。
第五幕:魚躍歸園
中秋夜,最後一隻魚燈放入野塘。陳立秋用廢漁網兜住偷排管道口,沈芳將糯米糍掰碎撒進水裏。當釣具店主簽下“禁售化學藥劑”承諾書,塘麵突然躍起一尾紅鯉——正是周曉寧陶甕裏養的那條,魚尾掃過ed殘骸,濺起的水珠在月光下凝成半個世紀的悲歡。
王奶奶的竹籃沉入塘底,老螺螄吸附著管壁啃食汙漬。夏琳的鏡頭裏,魚燈倒影與星月交融,恍如1965年的那場燈會穿越時光重現。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