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陣法的組件
字數:5113 加入書籤
平康坊,夜深。
空氣裏沒有尋常的脂粉香氣,隻有一種壓抑的靜默。狄仁傑和林琛的馬車停在一條巷口,巷子深處,燈火昏暗,金吾衛和官差已經圍住了一處宅院。
“狄公,林寺丞。”領頭的金吾衛校尉迎上來,聲音低沉,“死者……是琴師袁樂。”
琴師袁樂,平康坊有名的樂人,技藝超絕,一曲難求。
宅院不大,布置雅致,卻被緊張的氣氛籠罩。死者在內院的一間靜室裏,這裏通常是袁樂撫琴的地方。
林琛走進靜室。房間中央,一張胡床上,躺著一具屍體。
和王遠、安多一樣。
幹癟,扭曲,蠟黃的皮膚緊繃在骨骼上。麵部表情凝固在極度的驚恐中,嘴巴張開,似乎在臨死前發出了無聲的尖叫。
林琛走到床邊,戴上麻布手套。他看到死者的胸口,在蠟黃的皮膚下,黑色的線條清晰地浮現出來,勾勒出那個熟悉的圖騰。
“是同一種圖騰。”林琛說,聲音裏聽不出情緒。他仔細比對圖騰的每一處細節,和之前兩具屍體上的圖騰,以及他在白雲觀見到的神秘人手臂上的圖騰,甚至王遠羊皮紙上的符文。
完全一致。
圖騰的中心位置,一塊皮膚顏色稍淺,像是什麽東西被強行剝離。
“玉石符文。”林琛肯定地說,“這裏也被取走了。”
他檢查屍體的其他部位。沒有外傷,沒有掙紮的痕跡,隻有胸口的圖騰和緊繃幹燥的皮膚。他注意到袁樂的手指,常年撫琴,指尖有厚繭,但此刻也一樣幹癟。
林琛翻過屍體,查看背部。脊柱位置的皮膚顏色異常,帶著一種青紫,像是強烈的能量衝擊留下的痕跡。
“脊柱這裏。”林琛指著,“和安多一樣,能量匯聚或抽離的通道。”
他站起身,環顧靜室。房間裏的陳設整齊,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難以形容的奇異氣息,不是香料,不是腐敗,而是一種冰冷、空虛的感覺。
“房間裏沒有搜查的痕跡。”林琛說,“不像安多那裏。他們進來,直接取走了想要的東西。”
“他們要的不是財物。”狄仁傑沉聲說,“是……生機,或者別的什麽。”
“以及玉石符文。”林琛補充。
金吾衛校尉上前匯報:“袁樂,平康坊有名的琴師,為人孤僻,很少與人來往。坊內鄰居說,昨夜戌時左右,聽到靜室裏傳來一聲琴弦斷裂的悶響,之後就安靜了,以為是琴出了問題,沒在意。”
“戌時……”林琛重複時間點。王遠和安多是子時。袁樂是戌時。
時間點不同。但都是深夜,人最疲憊鬆懈的時候。
“不是同一時間動手。”狄仁傑的眉頭皺得更緊,“是按照某種順序?還是有其他因素?”
林琛開始檢查靜室的門窗。門鎖完好,窗戶從裏麵鎖著。沒有強行闖入的跡象。
“他們是如何進來的?”林琛不解。
他走到靜室的角落,目光落在袁樂的琴架上。上麵放著一張七弦琴,琴弦斷了一根。琴案上,除了茶杯和筆墨,還有一本翻開的琴譜。
林琛拿起琴譜。上麵記載的是一首古曲,曲調晦澀難懂。在琴譜的空白處,袁樂用小字記錄了一些心得和感悟。
林琛仔細閱讀那些小字,大部分是關於音律和指法的,但其中幾行引起了他的注意。
“……音隨心動,氣入骨髓……龍吟九霄,魂魄共鳴……”
“……聲波凝形,引動虛空……玉石通靈,共振天地……”
“……終南之音,灌注於此,可得大神通……”
林琛的心跳漏了一拍。終南之音?玉石通靈?龍吟?
這些詞語,分明與他在終南山感受到的那股力量、與鏡子的反應、與祭壇的銘文隱約契合。
“狄公,看這裏。”林琛將琴譜遞給狄仁傑。
狄仁傑接過琴譜,仔細閱讀。他的臉色也變得凝重。
“終南之音……袁樂在研究某種與終南山古老力量相關的音律或秘術?”狄仁傑猜測。
“他不是普通的琴師。”林琛說,“他可能在用琴聲,或者某種特定的音律,與終南山的力量建立聯係。而‘燭龍之眼’的人,盯上了他。”
他看向袁樂的屍體胸口。圖騰。玉石。
“他們需要的‘引子’,似乎不是隨機選擇的。”林琛推測,“王遠是戶部官員,或許掌握了某些秘密或資源。安多是粟特商人,可能涉及絲綢之路的貿易或情報網絡。袁樂是琴師,他在研究古老的音律,可能與終南山的力量,甚至高陽公主的秘辛有關。”
“他們在尋找特定的人。”狄仁傑接話,“這些人在某種程度上,與他們圖謀的‘陣法’或‘力量’有關聯。”
林琛回到屍體旁,再次查看袁樂的身體。他注意到袁樂的耳朵,耳廓內側有一些細微的、像是被聲波震裂的痕跡。
“狄公,他的耳朵。”林琛指著,“像是被極強的音波震傷的。可能是在啟動圖騰,或者在吸取生機的過程中,袁樂發出了某種聲音,或者力量本身伴隨著強烈的音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想起終南山穀底聽到的那種低沉怪異的“龍吟”。
“那不是真正的龍吟。”林琛低語,“那可能是某種能量共鳴產生的聲響。袁樂可能試圖通過他的琴聲,去控製,或者幹擾那種力量。”
他再次檢查房間,尋找任何可能遺漏的線索。他的目光落在琴案下方的地麵。地麵鋪著木板,一塊木板似乎有些鬆動。
林琛蹲下身,嚐試撬開木板。木板下方是一個小小的暗格。暗格裏放著幾張紙,還有一塊被布包裹的東西。
他先拿出那幾張紙。紙上畫著一些複雜的符文和線條,與王遠羊皮紙上的圖騰有相似之處,但更加抽象,像是某種能量運行的軌跡圖。在圖旁邊,用朱砂寫著一些注釋,字跡潦草,像是匆忙寫下的。
林琛仔細辨認那些字跡,其中提到了“氣脈”、“節點”、“共振”、“引流”等詞語。
這些紙張,似乎是袁樂對那種古老力量和圖騰的研究記錄。
他拿起那塊被布包裹的東西。布很舊,打開後,裏麵露出一個扁平的、像是骨頭雕刻而成的物件。
陰陽魚骨鏡。
林琛的心髒猛地一跳。
他將手中的陰陽魚骨鏡與胸前的鏡子放在一起。胸前的鏡子沒有任何反應,依然冰冷,上麵的裂痕清晰可見。而手中的這塊,也沒有任何異常的能量波動。
隻是一個普通的骨製品?
不可能。
他想起王遠羊皮紙上提到“陰陽魚骨鏡殘頁”。難道這麵鏡子,或者這類鏡子,與那種古老力量有著更深的聯係?
他將那塊陰陽魚骨鏡收好。
“這些圖紙,是袁樂的研究筆記。”林琛將圖紙遞給狄仁傑,“他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接近真相。”
“氣脈、節點、共振……”狄仁傑低語,“這確實像是在描述某種陣法。長安城內的命案,就是這個陣法的‘節點’。”
“他們用玉石符文作為‘引子’,吸取特定人的生機,然後通過脊柱將力量匯聚或抽離,儲存在玉石中,或者輸送到陣法的核心。”林琛補充,“而袁樂,他可能通過音律感知到了這種力量的波動,甚至試圖逆向研究它。”
他想起王遠羊皮紙上標記的地點。城東、城北、城西、皇城附近。
王遠是城東,安多是城東。袁樂是城北。下一個會是哪裏?城西?還是直接皇城?
他再次拿出王遠的羊皮紙,仔細查看上麵的標記。城東有兩個標記,現在王遠和安多都死了。城北有一個,現在袁樂死了。城西有一個。皇城附近有一個。
“城西。”林琛指著羊皮紙上的下一個標記,“如果這是順序的話,下一個節點可能在城西。”
城西是西市和胡人聚居區。
“我們必須阻止他們。”狄仁傑說,“無論這個陣法是為了什麽,用活人獻祭,絕不是正道。”
“關鍵是,我們不知道這個陣法的全貌,不知道它需要多少節點,不知道它的最終目的是什麽。”林琛感到一種無力感。他們隻能被動地追逐,等待下一個受害者出現。
就在這時,金吾衛校尉再次匆匆走進來。
“狄公,林寺丞!”校尉臉色難看,“城西……西市附近,發現一具屍體!死狀……死狀與王遠大人等三人一模一樣!”
第四個!
城西,西市附近!正是羊皮紙上標記的下一個地點!
喜歡大唐仵作筆記請大家收藏:()大唐仵作筆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