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手段狠辣,一把好刀

字數:5150   加入書籤

A+A-


    裴東和狄鶯都愣住了。
    替王甫請功?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王甫在大理寺地牢裏殺了兩個獄卒,行刺朝廷欽犯,這是罪上加罪,死一百次都不夠。
    怎麽到了林琛嘴裏,反倒成了“忠心護主”、“其心可嘉”?
    “林少卿,這……”裴東一時沒能轉過彎來,“我們若是這麽上奏,陛下恐怕會雷霆大怒,認為我們是在……是在嘲諷東宮。”
    “我就是要嘲諷他。”林琛的語氣平淡無波,“不,我不是嘲諷,我是在‘誇獎’他。”
    他看向狄鶯,慢慢解釋“王甫為什麽要去殺那個刺客?因為他怕,怕那個刺客在含元殿上說出真相,牽連到太子。所以,他的行為,從太子的角度看,是不是忠心耿耿?”
    狄鶯順著他的思路想下去,心頭豁然開朗。
    “王甫是太子的家奴,他的忠心,隻對著太子。他殺人滅口,是為了維護太子的體麵。這份‘忠心’,我們替他擺到台麵上,擺到文武百官麵前,擺到陛下和天後麵前。”
    “我要讓所有人都看看,東宮的奴才,為了‘護主’,可以何等無法無天。可以在大理寺這種地方,公然行凶殺人。一個奴才尚且如此,那他的主子呢?”
    “這份奏折,就是一盆髒水。我們不潑向太子,我們反過來,用這盆髒水給他洗臉,把他洗得‘幹幹淨淨’,洗成一個被忠奴連累的可憐儲君。”
    裴東聽得瞠目結舌,後背滲出一層細密的汗珠。
    這一招,比直接指控太子還要狠毒百倍。
    直接指控,太子尚可辯駁,說是王甫自作主張。
    可林琛這封“請功”的奏折遞上去,就等於把太子架在了火上烤。
    他認,還是不認王甫這份“忠心”?
    認了,就等於承認自己與刺殺案有關,所以才需要奴才去殺人滅口。
    不認?那他就是個涼薄無情的主子,連為自己豁出性命的家奴都可以隨意拋棄。
    無論怎麽選,太子都輸了。
    “我明白了。”裴東重重點頭,眼中閃動著興奮的光,“下官這就去寫!”
    “不急。”林琛叫住了他,“奏折要寫得情真意切,要為王總管的‘忠勇’扼腕歎息,要為太子殿下有如此忠仆而感到‘欣慰’。用詞要懇切,姿態要放低,我們是‘體諒’東宮的難處。”
    “是!”裴東領命,快步退了出去。
    屋子裏,隻剩下林琛與狄鶯二人。
    “你這一手,是徹底斷了太子的後路。”狄鶯的聲音裏,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是他自己選的路。”林琛咳了兩聲,臉色又蒼白了幾分,“他以為派出‘夜梟’是第一步,讓王甫動手是第二步。可他不知道,從他動了殺心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輸了。”
    “現在,該輪到他睡不著了。”
    ……
    東宮,書房。
    天色將明未明,李顯一夜未眠。
    當心腹太監將大理寺地牢發生的事情,顫抖著稟報上來時,他整個人如遭雷擊。
    “他……他怎麽敢!”李顯的聲音嘶啞,他抓住太監的衣領,“他怎麽敢在大理寺動手!他是瘋了嗎!”
    “殿下……殿下息怒……王總管他……他也是為了您……”
    “為了我?”李顯一把將他推開,狀若癲狂,“他這是要把我往死路上推!蠢貨!徹頭徹尾的蠢貨!”
    他原以為,王甫會在獄中自盡,用最幹淨的方式了結一切。
    他甚至安排了“夜梟”去皇城司,作為雙重保險。
    可現在,皇城司的人沒殺成,王甫這個本該是死棋的棋子,卻自己跳了起來,在大理寺的地盤上,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
    這下,全天下都知道了。
    他東宮的總管,為了殺一個刺客滅口,不惜血洗大理寺地牢。
    這比刺客當堂指證的後果,還要嚴重!
    “完了……全完了……”李顯失魂落魄地跌坐在椅子上。
    就在他心如死灰之際,另一名太監連滾爬爬地跑了進來,聲音裏帶著哭腔。
    “殿下!殿下!不好了!”
    “還有什麽事能比現在更糟!”李顯怒吼。
    “狄……狄仁傑和林琛,聯名上了一道奏折!”太監將一份抄錄來的奏折呈上,“他們……他們在為王總管請功!”
    “什麽?”
    李顯一把奪過奏折,隻看了一眼,便氣得渾身發抖,一口氣沒上來,猛地噴出一口血來。
    “噗——”
    鮮血染紅了那份寫滿了“忠心可嘉”、“其情可憫”的奏疏。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李顯指著奏折,氣得說不出完整的話。
    殺人誅心,莫過於此。
    狄仁傑和林琛,這是把他當成傻子一樣戲耍!
    他們把他最後一塊遮羞布,用最屈辱的方式,狠狠扯了下來,還做成了一麵“忠義”的錦旗,要敲鑼打鼓地送到他麵前。
    書房裏的瓷器、古玩,被他發瘋似的砸了個遍。
    直到再也沒有東西可砸,李顯才喘著粗氣,癱倒在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
    甘露殿。
    天後武則天看著狄仁傑與林琛聯名遞上來的奏疏,久久沒有言語。
    殿內熏香嫋嫋,氣氛卻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上官婉兒垂手立在一旁,連呼吸都放得很輕。
    良久,武則天發出一聲輕笑,隻是那笑聲裏,聽不出半分暖意。
    “為王甫請功?真是好手段。”
    她將奏疏輕輕放在案上。
    “他們這是在告訴朕,太子已經黔驢技窮,隻能用這種最愚蠢的方式來垂死掙紮。”
    “陛下,那……含元殿的對質……”上官婉兒小心翼翼地問。
    “還有必要嗎?”武則天反問。
    王甫在大理寺的所作所為,就是最無可辯駁的證據。
    它證明了,太子心虛。
    一個儲君,連這點城府和擔當都沒有,麵對危機,隻會用更肮髒的手段去掩蓋,這讓她如何能將這萬裏江山,放心地交到他手上?
    “傳朕旨意。”
    武則天的聲音恢複了往日的威嚴與冷漠。
    “東宮總管王甫,罔顧國法,罪大惡極,著大理寺嚴審,三族之內,盡皆流放三千裏。”
    “太子李顯,治下不嚴,用人不明,禁足東宮三月,閉門思過,抄錄《孝經》百遍。”
    “著中書省擬旨,告諭天下。”
    上官婉兒心頭一震。
    這個處置,看似嚴厲,實則……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流放王甫三族,是徹底斬斷了線索,也安撫了大理寺和朝臣。
    禁足太子,罰抄經書,對於一個儲君而言,這更像是一種保護,讓他暫時從這場風波中脫身。
    陛下,終究還是顧念著母子之情。
    或者說,她還不打算,現在就廢掉這個太子。
    “婉兒。”
    “奴婢在。”
    “你覺得,林琛這個人,如何?”武則天忽然問道。
    上官婉兒沉吟片刻,謹慎地回答“智計過人,手段狠辣,是……一把好刀。”
    “是啊,是一把好刀。”武則天拿起那份“請功”的奏疏,在燭火上點燃,看著它化為灰燼。
    “隻是,太鋒利的刀,容易傷到持刀人。”
    她的聲音幽幽響起,飄散在甘露殿的空氣中。
    “傳林琛,來見朕。”
    喜歡大唐仵作筆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仵作筆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