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私藏軍械,聯絡匪首
字數:5462 加入書籤
馬車最終停在了大理寺的側門。
狄仁傑沒有再多言,隻是對著車外候著的管家吩咐了一句“取一盞風燈來,為林評事照亮。”
林琛捧著那厚重的卷宗,下了車,對著車廂深深一躬。
“狄公,保重。”
車簾落下,隔絕了視線。
林琛轉身,看著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衙門。
夜色下的理寺,比白日裏更添了幾分森然。
他沒有走正門,而是持著風燈,沿著牆根,走向了那座關押重犯的監牢。
大理寺的監牢,建在地下,終年不見天日,潮濕陰冷。
守門的獄卒看到林琛深夜到訪,先是一愣,隨即認出了他,連忙躬身行禮。
“林大人。”
“打開牢門,我要提審錦繡綢緞莊的掌櫃。”
林琛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喙的命令口吻。
獄卒不敢怠慢,連忙取下鑰匙,打開了通往地下的沉重鐵門。
一股混雜著黴味、血腥味和絕望氣息的空氣撲麵而來。
林琛提著風燈,一步步走下石階。
兩旁的火把在石壁上投下搖曳的光影,將他的影子拉得忽長忽短。
他要審的那個活口,被關在最深處的單人牢房裏。
那是一個四十歲上下的男人,曾經的綢緞莊掌櫃,此刻卻像一灘爛泥,蜷縮在鋪著發黴稻草的角落裏。
聽到腳步聲,他隻是微微動了一下,連頭都懶得抬。
“把他帶到審訊室。”林琛對獄卒吩咐。
很快,那掌櫃被兩個獄卒架著,拖到了審訊室。
這裏隻有一張桌子,兩把椅子,牆上掛著幾件已經發黑的刑具。
林琛揮退了獄卒,審訊室裏隻剩下他和那個抖得像秋風中落葉的掌櫃。
他將風燈放在桌上,昏黃的光暈,將兩人的臉都照得有些模糊。
“姓名。”
“……張……張德。”掌櫃的聲音嘶啞幹澀。
“你可知,魏王武承嗣,已經倒了。”
林琛沒有看他,隻是自顧自地整理著袖口。
張德的身體劇烈地一顫,猛地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裏滿是驚恐和不敢置信。
魏王……倒了?
怎麽可能!那可是權傾朝野的魏王!
“就在今天傍晚,”林琛的語氣平淡得像是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陛下親臨狄國公府,將魏王府私兵盡數下獄,魏王本人,褫奪差事,禁足府中。”
張德的嘴巴無聲地張大,喉嚨裏發出“嗬嗬”的聲響。
他比誰都清楚,錦繡綢緞莊背後真正的靠山是誰。
魏王,就是他們的天。
現在,天塌了。
“你以為,你替他扛下所有罪名,他日後還能撈你出去?”林琛終於抬起眼,看向他,“他現在自身難保,你這顆棄子,還有什麽用處?”
張德的心理防線,在這一刻,徹底崩潰了。
他“噗通”一聲滑下椅子,跪在地上,涕淚橫流。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啊!小的……小的一切都招!都是魏王!都是魏王指使我們幹的!私藏軍械,聯絡匪首,全都是他的主意!小的隻是個傳話的啊!”
林琛靜靜地看著他哭嚎,沒有打斷,也沒有安撫。
直到張德的聲音漸漸弱了下去,隻剩下粗重的喘息。
“這些,我已經知道了。”林琛開口,“我現在問你的,是另一件事。”
他將狄仁傑給的那份卷宗,放在了桌上。
厚厚的一遝,發出一聲悶響。
“錦繡綢緞莊,明麵上是做綢緞生意,暗地裏,是魏王聯絡黨羽、轉運錢財的據點。”
“這個賬,我算得對不對?”
張德跪在地上,不敢抬頭,隻是一個勁兒地點頭。
“對……對……大人明察秋毫。”
“你們的賬本,我都看過了。”林琛的手指,在卷宗上輕輕敲擊著,“每一筆見不得光的銀錢往來,都記在一本特製的暗賬上。”
張德的身子抖得更厲害了。
“但是,”林琛話鋒一轉,“我發現,有一筆賬,很奇怪。”
“每個月的初三,都有一筆固定的,數額巨大的銀子,從你們的賬上劃走。這筆錢,沒有去向,沒有名目,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這筆錢,去了哪裏?”
張德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
他趴在地上,頭抵著冰冷的地麵,一個字也不敢說。
那不是恐懼,而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對某個存在的敬畏。
林琛也不催促,他站起身,走到張德的麵前,蹲了下來。
“你是個聰明人。魏王倒了,你替他扛罪,是死路一條。你把所有事都推到他身上,或許還能留條活路。”
“可這筆錢,你不敢說。”
“因為給你這筆錢,讓你轉交出去的人,比魏王,更可怕。對不對?”
張德的牙關在打戰,發出“咯咯”的聲響。
“我再猜猜。”林琛的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種蠱惑人心的魔力,“能讓魏王都心甘情願,每個月送出一大筆錢,還不敢留下任何痕跡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放眼整個神都,除了宮裏,還能有誰?”
“是東宮,對嗎?”
他猛地抽搐了一下,整個人癱軟了下去。
“說吧。”林琛站起身,重新坐回椅子上,“是誰,每個月初三,去你店裏取錢?”
“說了,你和你一家老小,或許還有條活路。”
“不說,今晚,你就會暴斃在這大牢裏。而你的家人,會因為牽涉逆匪之案,男的充軍,女的為奴。”
“你選一個。”
漫長的沉默。
審訊室裏,隻能聽到風燈裏燭火燃燒的嗶剝聲,和張德越來越急促的呼吸聲。
許久,一個幾乎細不可聞的聲音,從地上飄了起來。
“……是……是太子詹事府,主簿,趙泉。”
“每次都是他,一個人來,拿了錢就走,從不多說一句話。”
趙泉。
林琛將這個名字,在心底默念了一遍。
他打開卷宗,翻到了太子詹事府官員名錄的那一頁,手指順著一行行小字滑下,最終,停在了“主簿趙泉”的名字上。
履曆清白,家世普通,在詹事府熬了十年,才坐上主簿的位置。
一個毫不起眼的人物。
卻牽著一根,能要了太子命的線。
林琛合上卷宗,站起身,不再看地上的張德一眼,提著風燈,走出了審訊室。
他沒有回自己的值房,而是徑直走向大理寺的卷宗庫。
推開厚重的木門,一股陳年紙張的味道撲麵而來。
林琛點亮了庫內的油燈,從書架上,取下了另一份卷宗。
那是三年前,一樁懸而未決的舊案。
工部一名郎中,舉家被滅門,家中錢財被洗劫一空,卷宗上寫著,疑為流竄的匪寇所為,至今未曾破案。
林琛翻開泛黃的卷宗,直接翻到最後。
負責勘驗現場的,是當時的大理寺丞。
他在卷宗的末尾,留下了一句批注。
“現場無搏鬥痕跡,門窗完好,不似匪寇劫掠,更像熟人作案,開門揖盜。”
而那位工部郎中,在死前,正負責督造東宮的一處別苑。
林琛將兩份卷宗並排放在桌上,一份是東宮的用度開支,一份是三年前的滅門血案。
他看著趙泉的名字,又看了看那位工部郎中的名字。
風燈裏的燭火,輕輕跳動了一下。
林琛拿起筆,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寫下了三個字。
趙泉。
喜歡大唐仵作筆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仵作筆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