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槐花巷的告別

字數:1501   加入書籤

A+A-


    1992年的槐花巷還裹著青石板路,巷口那棵百年老槐每到五月就抖落一地香雪。我至今記得小英子說這話時,窗外的槐花正簌簌落在我們宿舍的搪瓷臉盆裏。
    "那天晌午的蟬鳴比往常都躁。"小英子攥著褪色的紅頭繩,眼睫在煤油燈下投出細碎的影子。那年她剛升初二,紮著兩個歪歪扭扭的羊角辮,總愛蹲在村口青石板上看趕集回來的騾車。
    她大伯陳德福是村裏有名的篾匠,能用竹篾編出會轉動的蟈蟈籠。每年端午前,他都會給小英子編個新竹籃,籃底總藏著用油紙包著的麥芽糖。出事那天清晨四點,灶屋的柴火劈啪聲驚醒了睡在閣樓的小英子。她赤腳扒著木窗欞往下望,正看見大伯蹲在院裏的老梨樹下係草鞋。
    "市集新進了紮風箏的棉紙。"大伯抬頭衝閣樓笑,眼角的褶子堆成菊花。他背上的竹筐裏碼著十幾個蟈蟈籠,籠子上的露水在月光下泛著銀光。小英子記得拖拉機突突開動時,車頭掛的馬燈在晨霧中晃成昏黃的圓點,像顆墜落的星星。
    日頭西斜時,村口老槐樹下納鞋底的七姑開始嘀咕:"德福這趟去得久了。"小英子蹲在井台邊洗野莓,井水涼得浸骨頭。暮色爬上屋簷時,她忽然覺得小腹脹痛——西牆根的茅廁這兩天被暴雨衝塌了角,得去東院新砌的磚廁。
    磚廁是去年秋收後蓋的,白灰牆還泛著潮氣。小英子攥著卷草紙小跑過去時,晚風正卷著曬場的麥殼往人臉上撲。離廁所還有十步遠,她猛然刹住腳——月光把那個佝僂的影子拉得老長,灰布衫的下擺被夜風掀起一角。
    "大伯!"脆生生的呼喚驚飛了槐樹上的夜梟。影子頓了頓,側臉在月光下泛著青白。小英子看見他轉身時腰間晃動的銅煙鍋,那個磨得發亮的黃銅煙嘴,是她去年用壓歲錢給換的。
    磚廁的木門吱呀合上時,小英子還在嘀咕:"準是又偷喝王叔家的米酒了。"她踢著石子數到第三百顆,茅草堆裏的蛐蛐突然噤了聲。月光把磚廁的影子投成巨大的棺材,門縫裏滲出陰慘慘的風。
    "大伯!大伯!"小英子拍門的手僵在半空。門閂分明是朝裏插著的,可推開門隻見糞坑上飄著幾片槐葉,後牆的透氣窗隻有巴掌大。母親聽完後打翻了醃芥菜的陶甕,褐色的汁液順著磚縫爬成猙獰的樹杈。
    報信的是村尾的劉瘸子。他跛著腳衝進院門時,手裏攥著的帆布帽還在滴血。"在衛生院捱到申時三刻..."劉瘸子喉嚨裏像塞了棉花,"臨了攥著個蟈蟈籠不撒手。"小英子母親衝出門時被門檻絆了個踉蹌,發髻上的木簪在青石板上斷成兩截。
    後來小英子再沒吃過麥芽糖。每年清明,她總要在墳前燒個新編的竹籃。去年我陪她上墳時,看見褪色的墓碑前擺著個黃銅煙嘴,晨露凝在上頭,像永遠擦不幹的淚。
    "那天他筐裏裝著給我的風箏紙。"小英子摩挲著墓碑上的苔蘚輕聲說。山風掠過墳塋後的竹林,萬千竹葉沙沙作響,恍惚間竟像極了篾刀破開青竹的脆響。
    喜歡民間故事錄合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錄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