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商戰·香江金融暗戰:財閥

字數:4703   加入書籤

A+A-


    1972年1月22日,香港中環畢打街的半島酒店頂層套房,落地窗外是陰雨蒙蒙的維多利亞港。
    王傑穿著定製的深灰色西裝,袖口別著一枚緬甸紅寶石袖扣,指尖敲擊著鍍金桌麵,聽著電話裏傳來的英文冷笑:\"r. ang,匯豐控股恒生61的股權,您連董事會門檻都摸不到。\"
    他掛斷電話,目光轉向坐在對麵的兩位關鍵人物:
    沈柏年:香港華人銀行公會前主席,西裝內袋露出半張廣安銀行創始人梁季彝的舊照;
    約翰·摩根:華爾街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的亞太區代表,指間轉動著永亨銀行1971年財報複印件。
    \"先啃廣安,再吞永亨。\" 王傑推過去兩個牛皮紙袋,裏麵是兩疊瑞士銀行本票,\"沈老,廣安銀行的梁氏家族還欠著您1967年暴動時的救命錢吧?\"
    沈柏年瞳孔微縮,指尖摩挲著紙袋封口:\"梁定邦那小子想把銀行轉型做投資,但家族股東不同意賣樓套現。\"
    \"告訴他,我替他們賣。\" 王傑摸出鋼筆,在便簽紙上寫下一串數字——那是九龍塘別墅區三棟洋房的收購價,\"再送他一張匯豐總行的信貸擔保函,前提是讓出35股權。\"
    約翰·摩根突然笑出聲,將永亨銀行的財報拍在桌上:
    \"歐文信托正在重組東南亞資產,永亨那28的公眾股散在37個小股東手裏。\" 他用鋼筆圈出幾個名字,\"其中三個是我的客戶,隻要您能吃下15,剩下的......\" 他做了個鈔票摩擦的手勢。
    下午三點,廣安銀行總行會議室。
    梁定邦盯著桌上的匯豐擔保函,手指捏皺了王傑遞來的股權收購書。窗外的雨越下越大,落地玻璃映出王傑身後站著的兩名西裝保鏢——左邊那位腰間別著的,是前英國軍情六處特工常用的伯萊塔手槍。
    \"梁醫生,您父親1941年在重慶幫過戴老板的忙。\" 沈柏年突然開口,聲音低沉,\"戴老板的門生現在掌管著香港70的當鋪生意,他們的現金流......需要更安全的存放處。\"
    梁定邦猛地抬頭,看見沈柏年袖口露出的青色刺青——那是軍統青龍山訓練營的標誌。他咽了口唾沫,目光轉向收購書末尾的簽字欄,那裏已經蓋上了\"香港華資企業聯合會\"的鋼印。
    當晚十點,永亨銀行股東晚宴。
    約翰·摩根舉著香檳杯,走到新加坡船王陳永年的侄子陳嘉誠身邊:\"聽說您在聖淘沙的度假村缺資金?我們摩根可以牽頭銀團貸款,但需要一點誠意......\"
    陳嘉誠掃了眼他身後的王傑,壓低聲音:\"永亨的2股權換500萬貸款?\"
    \"再加1,送您一張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席位邀請函。\" 王傑突然插話,將黑色燙金信封推過去,\"明年這個時候,您可以在華爾街敲鍾。\"
    淩晨兩點,半島酒店套房的傳真機突然吐出兩張紙:
    廣安銀行:梁氏家族同意轉讓35股權,附帶條件:保留董事會席位;
    永亨銀行:陳嘉誠等七名股東簽署《股權代持協議》,合計轉讓18股權。
    王傑將兩份文件疊好,塞進防火保險箱,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中環的霓虹在海麵上投下碎金般的光。 他摸出電話,撥通倫敦號碼:\"格林斯潘先生,明天開市後,幫我在香港股市掃入永亨銀行的散股——用百慕大群島的匿名賬戶。\"
    電話那頭傳來鋼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需要觸發強製要約收購嗎?\"
    \"暫時不需要。\" 王傑望著牆上掛著的香港地圖,手指劃過維多利亞港東側,\"先讓歐文信托以為我們隻是財務投資......等廣安銀行的股權過戶完成,再給他們驚喜。\"
    1972年6月20日,恒生銀行上市當天,香港聯交所外的電子屏跳動著紅色數字。
    王傑站在永亨銀行總行大廈頂層,手中握著最新的股權報告:
    廣安銀行:持股51,成為控股股東;
    永亨銀行:通過離岸公司持股29,僅次於歐文信托的32;
    恒生銀行:持有0.7流通股,雖無控製權,卻如一根刺紮進匯豐眼皮。
    約翰·摩根推門而入,西裝內袋露出《時代》周刊最新一期——封麵是王傑在香港股市舉牌的照片,標題是《東方金融新貴:用美元買下香江》。
    \"歐文信托提出溢價30回購永亨股權。\" 他將電報遞給王傑,\"他們怕了。\"
    王傑輕笑,將電報丟進碎紙機:\"告訴他們,我要的不是錢。\" 他指向窗外正在舉行上市酒會的恒生銀行大廈,\"下一個目標,是讓整個香港知道,華資,也能站在金融食物鏈的頂端。\"
    1972年7月1日,香港回歸英國管製第100周年紀念日,中環街道飄著米字旗。
    王傑站在永亨銀行董事會會議室中央,手中握著歐文信托簽署的《股權交割書》——對方以1.2億港元轉讓32股權,徹底退出永亨銀行。落地窗外,維多利亞港的郵輪鳴響汽笛,與他腕表的滴答聲形成奇妙的共振。
    \"王主席,廣安銀行的黃金儲備已轉移至地下金庫。\"
    財務總監推來皮質文件夾,裏麵是剛剛更新的資產負債表:兩家銀行合並後,總資產突破50億港元,黃金儲備達18噸,外匯頭寸占全港小型銀行的37。王傑翻到最後一頁,目光停在\"戰略投資\"欄目——那裏赫然列著匯豐銀行0.7的股權憑證掃描件。
    \"通知媒體,下午三點召開新聞發布會。\"
    他將文件夾遞給秘書,指尖掠過永亨銀行新ogo——在傳統的中式方孔錢圖案旁,新增了一枚代表摩根財團的希臘海神三叉戟徽章。這是與約翰·摩根達成的秘密協議:美方資本占股49,華資控股51,共同組建\"遠東金融聯合體\"。
    發布會現場,閃光燈如暴雨般閃爍。
    當王傑宣布收購永亨銀行的消息時,後排突然站起《南華早報》的外籍記者:\"王先生,有傳言稱您收購銀行的資金來自東南亞鴉片貿易,是否屬實?\"
    \"香港是法治社會。\" 王傑微笑著舉起手中的股權書,\"所有資金均通過瑞士聯合銀行的合規渠道注入,並且......\" 他看向坐在貴賓席的沈柏年,\"得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默許。\"
    沈柏年輕撫胸前的紫荊花徽章,那是兩天前港督親自授予的\"太平紳士\"榮譽。會場響起輕微的騷動,記者們的筆尖在筆記本上飛速滑動——沒人敢深挖\"默許\"背後的政商紐帶。
    當晚八點,香港總督府的私人宴會上。
    港督麥理浩舉起雪莉酒杯,向王傑示意:\"王先生在金融領域的創新,讓倫敦的老爺們都很感興趣。\"
    \"不過是替香江的資本找個安全的家。\" 王傑回敬一杯威士忌,目光掃過宴會廳牆上的維多利亞女王畫像,\"聽說英國王室正在拋售殖民地資產?或許我們可以合作開發新幾內亞的金礦?\"
    麥理浩瞳孔微縮,隨即大笑出聲:\"王先生果然有魄力。我會安排殖民部的人與您對接。\"
    1972年12月31日,跨年煙火照亮香江夜空。
    王傑站在太平山頂的別墅露台上,俯瞰著山下的萬家燈火。手中的雪茄即將燃盡,助理遞來最新的資產報告:
    廣安永亨銀行聯合體:總資產突破70億港元,黃金儲備增至25噸,在東南亞開設17家分行;
    秘密布局:通過巴拿馬公司持有匯豐銀行1.2股權,成為其第十三大股東;
    政商網絡:資助的三位立法局議員成功當選,掌控香港華人商業總會80話語權。
    \"先生,摩根財團來電,詢問是否參與收購美國銀行在亞洲的業務。\"
    王傑將雪茄按滅在翡翠煙灰缸裏,看著火星濺落在桌麵上的世界地圖——東京、曼穀、新加坡的位置都貼著紅色標簽。
    \"回複他們,\" 他擦了擦指尖的煙漬,\"我們的目標不是收購,而是讓整個亞洲的金融版圖,都印上"ang"的姓氏。\"
    零點鍾聲響起時,維多利亞港的煙火炸開七彩光芒。
    王傑摸出懷表,表盤裏嵌著的正是從印度神廟帶出的\"恒河之眼\"碎鑽。寶石在火光中折射出金色紋路,宛如一張細密的金融網絡,正以香港為中心,向整個遠東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