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時代下的縮影 57
字數:3874 加入書籤
日本本土,硝煙尚未散盡。趙山河站在臨時指揮部裏,手裏捏著剛破譯的密電,那是王傑從新京發來的指令。
窗外,美軍的吉普車正沿著海岸巡邏,遠處的港口停靠著南洋聯合王國的艦隊——一個滿編師的地麵部隊已在此部署,配合美軍完成占領區的清剿任務。
密電上的字跡清晰:“即刻起,全麵接管日本境內所有工廠、倉庫及物資,凡可移動之設備、儲備,盡數控製。行動需隱蔽,避免與美軍正麵衝突,勿讓其察覺真實意圖。”
趙山河眉頭微蹙,指尖在地圖上劃過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工業城市。他抬頭對身旁的參謀長道:“讓各團以‘清點日軍殘餘物資’為名義,分散行動,重點盯住軍工廠和港口倉庫。跟美軍的聯絡官打好招呼,就說我們負責後方清理,讓他們專心往前線推進。”
參謀長應聲而去,指揮部裏隻剩下電扇轉動的嗡嗡聲。趙山河重新拿起密電,目光停留在最後未讀完的部分,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王傑的命令總是這樣,看似簡單,卻藏著足以攪動局勢的分量。
王傑坐在王宮的書房裏,指尖劃過九州島的地圖,對身旁的通訊官下令:“給趙山河發報,讓他對九州島實施嚴格管控。所有工廠的機器設備、倉庫裏的物資,能拆運的全部打包運回新京,動作要快,一周內給我第一批清單。”
通訊官剛離開,外交部部長便被召了進來。王傑指著地圖上的大阪和琉球區域:“華夏那邊國共局勢緊張,抽不出兵力接管他們的分配區。我已經通過密電和他們達成一致,由我們的外交人員和駐軍暫時替他們行使管控權——這是他們簽署的授權文件。”
他將一份文件推過去:“你安排人手,以‘協助華夏代管’的名義進駐大阪共管區和琉球。表麵上要維持各方平衡,和美軍、蘇軍的占領區劃清界限;暗地裏,把屬於華夏的那部分利益牢牢抓在手裏,尤其是大阪的工廠和琉球的港口,不能讓旁人占了便宜。”
外交部長接過文件:“那和美軍、蘇軍的交涉……”
“就說華夏委托我們暫代管理,有正式授權。他們若有異議,讓他們直接去找華夏方麵談。”王傑語氣篤定,“趙山河的艦隊會配合你們,在琉球周邊海域巡邏,確保萬無一失。”
指令很快傳達到前線。趙山河的部隊在九州島加緊清運物資,一列列滿載機器的火車駛向港口;而南洋的外交人員則帶著授權文件,登上前往大阪和琉球的艦船——在華夏無暇他顧的間隙,南洋聯合王國正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替盟友守護著戰後的利益版圖。
深夜的暗影署總部,隻有陳默的辦公室還亮著燈。王傑的密電剛送到,他拆開看了一遍,指尖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
“讓行動處的人進來。”陳默按下內線電話,聲音低沉。
片刻後,兩名身著黑色製服的特工站在桌前。陳默將密電推過去:“國王的命令,從現在起,調配人手滲透咱們控製的大阪、琉球、九州區域。目標是年輕女性,要健康、無傳染病,秘密運送回國。”
他頓了頓,補充道:“國內光棍太多,尤其是軍隊裏的士兵,得先給他們安排。記住,這事要隱蔽,不能驚動當地人,更不能讓美軍、蘇軍察覺。用運物資的船做掩護,每艘船夾帶二十到三十人,分批走。”
特工遲疑了一下:“數量……有上限嗎?”
“沒上限,越多越好。”陳默拿起另一份文件,“國王說了,咱們沒法律限製一夫一妻,先緊著士兵挑,剩下的再分給普通國民。你們隻管弄人,後續安置有民政部接手。”
特工們點頭應下,轉身準備離開。陳默忽然叫住他們:“告訴下麵的人,不準強搶,多用些‘自願’的名義——給點錢,或者承諾給她們家人更好的生活,手段幹淨點。”
門關上後,陳默看著窗外的夜色。他知道,這道命令背後是王傑對國內穩定的考量——士兵有了家,才更有歸屬感;國民成了家,社會才能更安穩。隻是這手段,終究見不得光。
幾天後,九州島的港口夜色中,幾艘掛著“運輸物資”旗號的貨船悄悄離岸。甲板下的船艙裏,擠滿了眼神惶恐又茫然的年輕日本女性,她們不知道,自己即將被送往一個陌生的國度,成為南洋聯合王國解決光棍問題的“補給”。
海軍部的會議室裏,幾位主官正圍著海圖討論近期的巡邏航線,一名通訊兵推門而入,遞上一份標著“絕密”的密電。
艦隊司令拆開電報,目光掃過內容時,眉頭驟然收緊。他將密電傳給身旁的幾位副手,沉聲道:“國王的命令:即刻起,全麵風控東海、黃海、渤海海域,重點攔截從華夏返回日本的日軍降兵。”
“怎麽處置?”一位艦長追問。
“密電裏說得清楚。”艦隊司令指尖重重敲在海圖上的航線節點,“這些人都是手上沾過血的戰犯,一個都不能放回去。遇上來船,核實身份後秘密處決,不準留活口,更不能讓任何一艘載有日軍的船靠近日本本土。”
“若是美軍的船護航呢?”有人顧慮道。
“繞開正麵衝突,用魚雷艇打伏擊,事後清理痕跡。”艦隊司令語氣堅決,“國王說了,放漏一人,咱們都擔待不起。傳令各艦,從今晚開始,所有巡邏艦隻進入靜默狀態,雷達24小時開機,發現目標直接按最高權限處理。”
命令迅速下達到各艦隊。當夜,幾艘偽裝成漁船的魚雷艇悄然駛入黃海海域,探照燈在黑暗中劃出隱蔽的光軌——一場針對日軍降兵的秘密攔截,已在華夏與日本之間的海域拉開序幕。
九月底的華夏南部,硝煙已漸漸散去。南洋聯合王國派駐福建、廣東、貴州的三個師,在日本投降後仍留駐了一個多月,此刻正接到王傑的撤軍令。此前清理日軍時,他們執行的“不留活口”策略曾讓國府士兵咋舌——街巷裏的殘敵、據點裏的俘虜,盡數被肅清,連隨軍的醫護兵都未曾手軟,這般狠厲讓旁觀的國府部隊私下議論不休,卻也無人敢上前置喙。
十月初,撤軍行動正式啟動。福建的部隊率先從廈門港登船,緊接著是廣東的駐軍撤離廣州灣,貴州的隊伍則沿陸路南下,一路無阻地抵達南海港口。三個師的兵力帶著繳獲的日軍裝備,悄無聲息地撤回南洋聯合王國。登船時,有士兵回頭望了眼這片剛褪去戰火的土地,而甲板上的軍官正對照著王傑的命令清點人數——國王隻說“全員撤回”,卻未提半句與國府的告別,仿佛這場協助抗戰,本就是一場無需留痕的秘密行動。
10月初的新京王宮,王傑看著外交部送來的電報,指尖在老撾、緬甸、泰國等國的地圖上劃過。英法正通過外交渠道施壓,要求南洋聯合王國從這些國家撤軍,以便他們恢複殖民統治,雙方已商定撤軍期限——10月20日前完成全部撤離。
“給東南亞駐軍的主官發密電。”王傑對通訊官下令,“在10月20日前撤軍,但撤軍前,必須把這幾個國家的物資、礦產悄無聲息地運回來。不管是日軍遺留的倉庫,還是當地的礦山、工廠設備,能拆的拆,能運的運,動作要隱蔽,不能讓英法察覺,更不能驚動當地民眾。”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用夜間運輸,船隊偽裝成商船,陸路上的車隊走隱蔽路線。10月15日前要完成大部分物資轉運,剩下的五天專門清尾,務必在20日前幹幹淨淨撤出,別留任何把柄。”
命令傳至各駐軍營地,夜色成了最好的掩護。緬甸的玉石礦、越南的橡膠園設備、老撾的木材儲備……一批批物資通過秘密通道流向港口,再由南洋的船隊運回國內。士兵們默契地避開英法的先遣隊,連搬運時都刻意放輕聲響,仿佛隻是在夜色中完成一場無聲的告別。
截止10月20日清晨,最後一支南洋部隊登船駛離柬埔寨港口,身後的土地上,隻留下被搬空的倉庫和即將到來的殖民勢力——而南洋聯合王國的船艙裏,早已堆滿了從這片土地上“取走”的沉甸甸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