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飛天夢
字數:7078 加入書籤
很久以前,文藝複興時期的全才列奧納多·達·芬奇在他繪製的飛機設計圖旁留下了這樣的注釋:
“你隻要嚐試過飛,日後走路時也會仰望天空,因為那是你曾經到過,並渴望回去的地方。”
這句名言完美詮釋了人類渴望飛翔的夢想。
正如希臘羅馬神話中伊卡洛斯的故事所示,人類對天空的向往既悠久又深切。
雖然人類已經征服了陸地和海洋,但對於鳥兒飛翔的蔚藍天空,卻一直未能掌控。
然而,人類是永不言棄的種族。
為了觸及唯一未被探索的未知領域,無數冒險家不斷挑戰天空,雖然屢戰屢敗,卻從未放棄。
直到18世紀,法國的蒙哥爾費兄弟發明了熱氣球,人類才第一次踏入天空的領域。
進入因工業革命而文明飛速發展的19世紀後,人類已經不再滿足於乘坐熱氣球懸浮於空,而是希望像鳥兒一樣,自由翱翔。
於是,人們開始關注“飛機”。
無數發明家為了實現飛行這一人類的夢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
然而,直到20世紀的開端,天空依然不屬於人類。
盡管如此,這些嚐試並非毫無成果。
尤其是現代航空學的先驅——德國的奧托·李林塔爾otto iient),他成功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機,並實現了飛行。
但李林塔爾已不在人世。
早在1896年,他因進行飛行實驗時不幸發生事故,頸椎骨折而去世。
可李林塔爾追逐飛天的努力並非徒勞。
因為受到他深遠影響的兩位美國兄弟,正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小村莊基蒂霍克,持續致力於飛機的研究。
他們就是威爾伯·萊特ibur rige right),即“萊特兄弟”rigyer 1)的發明者,也是人類曆史上首次成功駕駛飛機飛行的偉大人物。
萊特兄弟的飛行者1號第一次成功飛行是在1903年12月17日,距離現在已不足幾個月。
有人可能已經猜到了漢斯為何會突然提起飛機。
沒錯,漢斯打算招攬萊特兄弟為己用,並搶先掌握飛機這一技術。這是他早就有的計劃,隻是一直未付諸行動,而現在是時候了。
“考慮到萊特兄弟在發明飛機後的境遇,隻要資金充足,吸引他們應該不難。”
小時候讀的萊特兄弟傳記,總是以他們成功試飛飛行者1號為結尾。
但之後的故事卻少有提及。
隻知道他們繼續從事飛機研究,最終兄長威爾伯·萊特先去世,弟弟奧維爾·萊特後來也過世。
等漢斯長大一些,才明白為何傳記沒有詳細描述飛行者1號成功後的故事。
因為那之後的經曆,就算用網絡小說的方式來描述,都是“拉了一坨大的”。
萊特兄弟取得了震撼世界的偉大成就,但在他們的家鄉美國卻完全得不到認可。甚至,他們曾向其請教過的塞繆爾·蘭利saue angey)及其學生領導的史密森學會,不僅嫉妒萊特兄弟,還處處阻撓。
他們指控萊特兄弟剽竊了蘭利的研究成果,甚至動用學術人脈網絡抹黑兄弟倆和他們的飛機。
此外,美國陸軍也僅將飛機視為一種“有趣的玩具”,毫無興趣購買。萊特兄弟的飛機在美國根本無人問津。
諷刺的是,比起美國,曾經建立世界上首支空軍的奧斯曼帝國和日本等國家反而對萊特兄弟的飛機表現出更大的興趣。
最終,萊特兄弟離開美國,在好友兼支持者、法國航空學家奧克塔夫·沙努特octave chanute)的幫助下,在法國建立了首個飛機生產工廠。
然而,他們再度遭遇背叛。
沙努特將萊特兄弟的技術泄露給法國,導致法國單方麵終止與萊特兄弟的合作,開始獨立生產飛機。萊特兄弟與沙努特的關係破裂,他們被迫離開法國,返回美國。
並且,等到萊特兄弟回到美國,等待他們的,卻是一場與格倫·柯蒂斯genn curtiss)的漫長訴訟戰。柯蒂斯聲稱萊特兄弟盜用了他的技術。
事實上,盜用萊特兄弟飛機設計的反而是柯蒂斯一方,但他通過媒體操控輿論,將美國公眾的意見拉到了自己這邊。
盡管萊特兄弟在美國人的指責聲中勉強贏得了與柯蒂斯的訴訟,但這場勝利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
即使事實證明萊特兄弟是正確的,美國人依然站在柯蒂斯一邊。而萊特兄弟中的哥哥威爾伯·萊特因為訴訟帶來的壓力和過度勞累,在年輕時便不幸去世了。
“盡管後來奧維爾·萊特通過收購柯蒂斯的公司實現了複仇,但那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萊特兄弟的飛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未能得到任何認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這對漢斯來說,卻是一個機會。
在原曆史中,歐洲最先掌握飛機技術的是法國,且最早將飛機用於戰鬥的也是法國。
但在這個世界中,搶占飛機技術的將是德意誌帝國。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因為這段曆史,與存在感不高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空軍可以說是德意誌帝國空軍uftstreitkr?fte)的強勁對手。作為“法國天空的守護者”,法國空軍培養了包括勒內·豐克rene fonck)在內的眾多頂尖飛行員。
而勒內·豐克與另一位法國傳奇飛行員喬治·吉內梅gees guyneer)所在的“鸛鳥中隊”escadrie 3 es cigognes),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著名的部隊之一,可以與德意誌帝國的“第2戰鬥機中隊”jasta 2)相媲美,是協約國最精銳的空軍部隊。
“當然,如果要評選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強的飛行員,那毫無疑問是‘紅色男爵’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anfred von richthofen)。”
曼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是1892年出生,和漢斯算是同齡人。
想到這裏,漢斯覺得如果將來有機會見到他,一定要好好聊聊。
“總之,一定要獲得萊特兄弟的信任,絕不能讓法國率先掌握飛機技術。”
而在飛機開發取得一定進展後,一定要先製造客機。
漢斯實在是受不了暈船的折磨了。
“不過,論安靜性,飛艇比飛機要出色得多......”
但漢斯總是聯想到興登堡號空難,心裏對飛艇有些不安。
再加上,飛艇就算沒有他的投資,熱愛飛艇的德國人自然也會自掏腰包,他也沒必要花自己的錢。
“漢斯,剛回德國就這麽忙,寫什麽呢?”
“寫信給那些想飛向天空的人。”
逐漸脫去少女稚嫩模樣,魅力初顯的維多利亞·路易絲聽到漢斯的話,歪著頭一臉疑惑。
不過在漢斯看來,她依然還是個孩子。
“飛向天空?”
“是啊,這是全人類的夢想。”
漢斯一邊這樣回答,一邊用鋼筆認真書寫著即將寄給萊特兄弟的信。
這筆不菲的投資將是其中附加的禮物。
......
“威爾伯哥,有信來了。”
1903年秋天。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基蒂霍克kitty hak)。
為了即將在冬天進行的飛行實驗,專心改良“飛行者1號”的威爾伯·萊特,聽到弟弟奧維爾·萊特的話後轉過頭來。
“信?”
“是從德國寄來的信。”
“什麽?你說是從德國寄來的?”
聽到弟弟說信是從德國寄來的,威爾伯疑惑地歪了歪頭。
因為據他所知,德國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給他們寄信。
萊特兄弟所認識的德國人中,唯一一位就是對他們走上飛機研究道路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奧托·李林塔爾。
然而他幾年前已因不幸的事故去世了。
因此,威爾伯·萊特感到非常好奇,到底是德國的誰給他們寄了信。
難道是像他們一樣沉迷於飛機的怪人?
“信上寫了是誰寄的嗎?”
威爾伯滿懷著對方可能對飛機開發有所幫助的期待,問了這樣一句話。
然而,弟弟口中報出的名字卻讓威爾伯完全意料不到。
“是一個叫漢斯·馮·喬男爵的人。”
“漢斯·馮·喬?”
這誰啊?
這句話湧到威爾伯·萊特的喉嚨,卻沒有說出口。
自1900年以來,按照弟弟奧維爾的說法,他們一直待在“雖美麗卻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基蒂霍克,專心進行滑翔機和飛機的實驗。
自然,他們對這位“漢斯”毫無了解。
“奧維爾,你知道嗎?”
“不知道,不過既然是貴族,應該很有錢吧?或許我們能得到資助呢。”
雖然兄弟倆的經濟狀況並不算太糟,但為了研究資金,他們一直在靠弟弟妹妹們工作的收入補貼。能得到資助,對飛機研究無疑會有很大幫助。
隻是,與滿懷期待的奧維爾不同,威爾伯顯得頗為消極。
“我們還沒取得值得資助的成果,哪裏來的資助?這不過是個對飛機感興趣的貴族,偶然聽說了我們的名字,出於好奇隨便寫了封信罷了。”
“哎呀,試試也不虧本不是嗎?”
說著,奧維爾毫不猶豫地拆開了信封。
雖然威爾伯這麽說,但顯然他並非毫無興趣,便伸長了脖子看向信件。
“讓我看看......‘致威爾伯·萊特先生和奧維爾·萊特先生:我是漢斯·馮·喬男爵。我對飛機一直很感興趣,聽聞兩位的事跡,因此寫信給你們。’”
“你看吧,我說了吧,隻是出於興趣寫的信。”
“閉嘴,還沒讀完呢。”
奧維爾揮手製止了像早有預料似的威爾伯,繼續讀下去。
“‘我認識許多飛機研究者,但從未見過像你們這樣展現出飛行潛力的人。我相信,人類飛翔的夢想將由你們實現。’嘿嘿,這話有點肉麻啊。我們難道意外地有名了?”
“別廢話,把信讀完,後麵還有呢。”
奧維爾點了點頭,繼續將視線投向尚未讀到的句子。
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奧維爾的眼睛開始劇烈顫動。
“呃......”
“奧維爾?”
“哥,他說要投資我們,而且還說,如果我們成功飛行,希望我們能與他合作,在德國製造飛機。”
“什麽?你剛才說什麽?投資?真的?”
威爾伯·萊特難以置信地再次確認。
然而,當奧維爾從信中抽出一張他們從未敢想的巨額支票時,威爾伯頓時啞口無言,隻是呆呆地看著那張支票。
“哇哦。”
片刻後,威爾伯·萊特隻吐出了這一句話。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