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宿命與巧合
字數:8642 加入書籤
“弗朗茨·約瑟夫,你這個近親繁殖的突下巴老頭,不知死活的頑固老登!”
漢斯實在忍不住心頭湧上的怒火,在心裏怒吼道。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尊嚴傲骨源於血脈,他怎麽敢在一個華夏人麵前如此口無遮攔,侮辱其父母與出身!?
“實在抱歉,男爵。我代他向您道歉。我叔叔一向如此,希望您寬宏大量,理解海涵。”
漢斯憋著怒火、努力平複情緒,而無辜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隻能一臉歉意的代某位叔叔向他道歉。
漢斯很清楚,弗朗茨·約瑟夫是個不願聽取他人意見、自以為是又固執己見的老家夥。
而且,他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放在眼裏,口無遮攔,甚至曾讓他唯一的兒子魯道夫皇儲深受打擊,最終選擇自殺。
“我可沒有理由去理解這種家夥。”
但即便心中憤怒不已,漢斯此時也無可奈何。
就算把這事鬧大,最後吃虧的也隻會是自己,更不可能因為他那幾句粗鄙之語就毀掉與奧匈帝國的同盟關係。
現在,漢斯隻能對著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臉強行忍耐。
啊,這種該死的憋屈感,到底有多久沒體驗過了?
自從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上那個死腦筋的別佐布拉佐夫把一切搞砸之後,他還是頭一次體會到這種感覺。
不過,別佐布拉佐夫隻不過是個被貪婪蒙蔽雙眼、連局勢都看不清的蠢貨,而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則更為惡劣,他明明理解局勢,卻依然利用自己的地位故意為難他人。
“難怪奧匈帝國會變成這副模樣。”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因其不幸的家族曆史而經常被稱為命運多舛的皇帝,但諷刺的是,正是他本人導致了這個他傾盡一生守護的帝國走向滅亡。
或許是受母親影響,他一生都執著於維持專製君主的地位,在外交上隻依賴德意誌帝國,對軍事、經濟、工業的發展全無興趣,即便其他國家都在努力實現富國強兵。
眼下,波斯尼亞危機讓奧匈帝國在經濟與政治上遭受巨大損失,他卻仍一意孤行,執著於吞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直荒唐至極。
甚至連自己的侄子、皇位繼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他都因為對方娶了個身份不夠體麵的女人而冷淡相待,哪怕大公四處奔走,努力阻止帝國分裂,皇帝也隻是一味打壓,絲毫不予支持。
“奧匈帝國在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死後不到兩年就崩潰,真不是巧合。”
當然,奧匈帝國的解體主要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
但說到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不也是弗朗茨·約瑟夫想吞並塞爾維亞的野心所致嗎?這筆賬同樣得算在他頭上。
最終,作為這一連串錯誤決策的結果,他傾盡一生守護的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徹底走向衰亡。
“唉,為什麽我遇到的君主全是這副德行?”
漢斯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難怪歐洲的君主製國家在世界大戰前後大多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算下來,至今為止他遇到的君主裏,勉強能稱得上明君的,恐怕隻有愛德華七世一個了。
當然,要論私生活,愛德華七世也不是個值得稱道的人。
“不過,就這麽放棄回柏林,未免太不甘心了,還是再嚐試幾次勸說吧。”
雖然今天見識到了那老頭固執的模樣,感覺希望渺茫。
但成不成聽天由命,而且要是他實在頑固下去,那就隻能......
漢斯眼底閃過一絲冷色。
“男爵,您要回酒店了嗎?”
“不,打算在附近走走,透透氣再回去。”
“好啊,的確需要冷靜一下。”
漢斯向露出理解表情的齊爾斯基大使點頭致意,獨自前往美泉宮前的公園散步。
微風拂麵,稍稍驅散了心頭的煩躁。
“啊,對了,還答應路易絲要給她帶紀念品呢。”
差點被弗朗茨·約瑟夫氣得忘得一幹二淨。
正當漢斯思索著該買些什麽時,公園裏一位賣明信片的畫家吸引了他的目光。
嗯,路易絲不喜歡太奢華的禮物,倒不如這種簡單的手繪明信片更合她的心意。
“你好,我能看看這些明信片嗎?”
“啊,您是來自東方的留學生嗎?請隨意挑選,都是我親手繪製的哦。”
聽到畫家的話,漢斯點點頭,仔細打量起那些明信片。
看得出來,他的畫技相當不錯,許多畫作都頗具魅力。
“話說,這人怎麽看著有點眼熟?”
難道在哪兒偶然見過?
或者,他其實是個在曆史上留名的名人?
“請問,你怎麽稱呼?”
“呃......我叫阿道夫·希特勒。”
......臥槽,這孫子怎麽在這兒?!
......
漢斯本隻是到公園散步,順便想買幾張明信片,可誰能想到,竟然遇到了阿道夫·希特勒——那個人類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戰犯,留著小胡子的元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且在路邊散步時遇到他的概率有多大?
恐怕比中了彩票頭等獎的幾率都低。
“您怎麽了?”
“啊,沒什麽,我剛剛以為你是我認識的人,認錯了。”
漢斯衝著麵前這個歪著腦袋、一臉疑惑的年輕希特勒微微一笑,隨口敷衍過去。將對弗朗茨·約瑟夫的憤怒暫時拋諸腦後,因為此刻他的內心正在另一種意義上燃起熊熊火焰。
阿道夫·希特勒。
單憑這個惡名累累的名字,就讓人無法視而不見。
‘這家夥到底該怎麽辦?’
最初漢斯想著,要不悄無聲息地除掉他,但很快就否定了這個念頭。
沒意義。
隻要自己還在,德意誌帝國還未曾在世界大戰中失敗,那麽希特勒和納粹黨就不可能像原本曆史中那樣掌握權力。
阿道夫·希特勒,不過是吮吸著《凡爾賽條約》和經濟大蕭條的血淚才能成長起來的怪物。
更別提他最終能上台,某種程度上也是拜興登堡和魏瑪共和國那些愚蠢的權貴所賜。
‘更重要的是,即便沒有希特勒,二戰照樣會爆發,這幾乎是公認的事實。’
說實話,如果漢斯真的讓德國淪落到那種地步,大可不必在這裏多此一舉。
‘再說了,他也派不上用場!’
我還能拿這家夥幹什麽?
宣傳?如今漢斯早已掌控了廣播等大眾傳媒,根本不需要他。
‘真要找個喉舌的話,還不如幹脆用有博士學位的戈培爾呢。’
放著不管吧,心裏膈應;真要出手吧,又覺得沒必要。
這個年輕的街頭畫家希特勒,簡直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果然,還是那個方法最合適。’
“先生?”
“啊,抱歉,我隻是覺得每張畫都很漂亮,一時不知該選哪一張。請問你是畢業於哪所美術學院嗎?”
“咦?哈哈,其實我沒考上美術學院。他們說我的畫風不符合學院的要求。”
“那真是遺憾,其實你畫得很不錯呢。”
事實上,希特勒的繪畫技藝相當出色,足以靠此謀生。
隻不過,他的畫風與應試藝術南轅北轍罷了。
當年美術學院的校長也曾建議他改報建築學院,說更適合他的風格。但可憐的校長哪裏知道,我們的阿道夫·希特勒先生連高中都沒畢業,根本沒有資格申請建築學院。
“對了,你的生意還好嗎?”
“還行吧。不過我也想換個地方,最近德國可比奧地利繁華多了呢。所以等攢夠了錢,我打算去德國看看。”
“哦,原來如此。那等你去了德國,不妨考慮報考柏林藝術大學universit?t der kunste berin)。我有個在那兒留學的朋友說,最近那裏的教授們很喜歡這種風格的作品。”
“哦,真的嗎?”
顯然,他還未完全放棄對美術學院的執念,立刻豎起了耳朵。
當然,這是漢斯胡扯的。
柏林藝術大學的教授們到底喜歡什麽風格,他怎麽會知道?
但至少漢斯有讓希特勒被錄取的手段。與其讓他在街頭遊蕩,不如把他送進美術學院,看看會發生什麽。
說實話,難道你們不好奇嗎?
如果希特勒真的上了美術學院,他會變成什麽樣的人?
就當是出於監視,也是一次實驗吧。
當然,如果將來我們這位小胡子還是按捺不住,非要插手政壇——
那到時候,就別怪漢某人不客氣了。
......
“那祝你生意興隆。”
“好的,再見。”
維也納的街頭畫家阿道夫·希特勒微笑著目送那位買了一大堆明信片的東洋留學生離去,陷入了沉思。
柏林藝術大學嗎?
雖然比起藝術聖地巴黎稍顯遜色,但在德意誌帝國中卻是最負盛名的美術學府。
如果真的能進入那裏,對希特勒而言簡直是夢想成真。
“果然是奧地利的問題。在德國,我的畫作不也很受歡迎嗎?”
希特勒暗自揣測著,對那位向自己提供寶貴信息的東洋留學生心懷感激。
“說起來,聽說在德國也有個東洋人,漢斯·馮·喬,那個拯救了皇帝的少年,正在大顯身手呢。”
希特勒就這樣對漢斯產生了興趣盡管後者絲毫不需要這種關注),並夢想著有朝一日離開維也納,前往德意誌帝國。
當然,要實現這個願望,他得先多賣些明信片,攢夠路費才行。
“快點來啊,科巴。就你那跑步水平,真搞不懂你以前是怎麽搶銀行的。”
“哈......哈......少廢話,托洛茨基同誌。”
與此同時,在距離希特勒不過幾米遠的一家咖啡館裏,同樣注定在世界曆史上留下濃重一筆的兩人正在交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正是從西伯利亞流放地逃脫、於一年前流亡至維也納的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茨基,以及出身格魯吉亞的革命家,約瑟夫·貝薩裏奧尼斯澤·朱加什維利????? ?????????? ?? ?????????)。
也就是正在附近兜售明信片的希特勒的宿命對手,鋼鐵般的總書記——約瑟夫·維薩裏奧諾維奇·斯大林no?ф Вnapno?hoвnч cta?лnh)。
按曆史原本的發展,斯大林此時應已被俄國當局逮捕,關押在巴庫的監獄裏。然而由於曆史發生了偏差,愛好鎮壓革命家的斯托雷平提前成為了首相,導致這個世界的斯大林也如托洛茨基一樣,為了躲避迫害和追捕而短暫流亡到了維也納。
當然,如果漢斯知道了這一切,大概隻會滿臉錯愕地吐槽:“今天是什麽胡子黨聚會日嗎?”
“老板,來兩杯‘漢斯咖啡’。”
“該死,你為什麽擅自點那種汙水?我可不喜歡!”
“因為我先開口了啊。不爽的話你早該先點。”
托洛茨基用揶揄的口吻說道,而朱加什維利卻不知為何感覺他迫切需要一把冰鎬。
當然,僅僅因為一杯咖啡就殺掉革命同誌未免太誇張了,他還是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耐心。
“說起來,聽說發明‘漢斯咖啡’的人如今就在維也納。漢斯·馮·喬,那位拯救了皇帝的少年。”
“奧匈帝國不久前吞並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大概是因為這件事吧。畢竟,他可是俾斯麥的繼承人呢~”
朱加什維利冷嘲熱諷般地說道,但這話並非毫無道理。
德意誌帝國與奧匈帝國是盟友,而此次波斯尼亞的吞並又違反了俾斯麥主導的《柏林條約》。
他來到維也納處理善後事務,也算是情理之中。
“嗬嗬,俾斯麥曾經說過:‘今日的歐洲就像一個裝滿火藥的倉庫,而各國領袖隻是在彈藥庫上吞雲吐霧罷了。一點微小的火星,就足以引發吞噬我們所有人的戰爭。’”
“他說過,那個引爆火藥的愚蠢之舉,很可能會在巴爾幹半島上發生。你是覺得這次事件會引發帝國主義列強間的戰爭嗎?”
麵對朱加什維利的提問,托洛茨基依舊帶著意味深長的微笑,緩緩搖了搖頭。
“短期內不會。但我認為,這件事或許正是點燃引信的火花。”
如今正值民族主義盛行的時代。
而與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利益攸關的塞爾維亞,更是以極端民族主義而臭名昭著。
由此引發問題的可能性,絕非空穴來風。
而這,也將成為托洛茨基所憧憬的世界革命的契機。
“整個歐洲的革命即將到來,科巴。帝國與王國將紛紛崩塌,而在那廢墟之上,工人階級的紅旗將高高飄揚。”
托洛茨基像個話劇演員般誇張地張開雙臂,宣告著他的理想。
當然,朱加什維利隻是露出了“這家夥又開始了”的無奈表情。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