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長眠與暗流

字數:7764   加入書籤

A+A-


    “呀啊啊啊啊──!”
    1911年9月14日。
    在四麵八方的旁人尖叫聲中,彼得·斯托雷平艱難地睜開了雙眼。
    “咳......咳......最終還是落得如此下場嗎。”
    斯托雷平一邊怨恨著將自己性命如此奪走的上天,一邊又因終於可以擺脫這混亂苦痛的世界而感到一絲解脫。
    死亡,並不可怕。
    說實話,他早已知道自己的結局不會太過安穩。
    “隻是......就像當年的亞曆山大二世一樣,我拚盡全力、不惜放棄首相之位推動的俄國改革,恐怕又要化為泡影了吧。”
    斯托雷平在心中低語,往昔的畫麵如走馬燈般浮現腦海。
    ...
    1911年3月4日,俄國議會——杜馬陷入了一片混亂。
    斯托雷平自擔任首相以來傾盡心血推動的土地改革法案,最終還是被他的政敵——保守派貴族議員們否決了。
    “這簡直荒唐至極!若是想要阻擋法案,就該堂堂正正地站上講台發表反對意見,而不是在背後搞這種卑劣的陰謀詭計!”
    怒不可遏的斯托雷平爆發了,憤怒的咆哮回蕩在議會大廳。
    事實上,這次法案被否決,完全是保守派領袖彼得·尼古拉耶維奇·杜爾諾沃Пetp hnkoлa?eвnч Дyphoвo)在沙皇默許下精心策劃的政治陰謀。
    “不行,不行......我不能就此放棄。”
    盡管親眼看著法案胎死腹中,斯托雷平卻不願罷休。
    此刻,支持改革的議員們滿腔憤怒,激動地同保守派議員爭吵不休,甚至揮拳相向,杜馬內一片混戰。趁著這場混亂,斯托雷平開始全力思索破解之法。
    ...
    第二天清晨。
    斯托雷平親赴葉卡捷琳娜宮,向尼古拉二世遞出了最後通牒。
    要麽接受他的辭職,要麽解散杜馬三天,在此期間通過土地改革法案。
    他利用的是俄國法律第87條,該條款允許沙皇在議會休會期間強行通過特定法案。雖然該條款本意是為選舉或節假日等緊急決策設立的,但斯托雷平毫不猶豫地將其作為政治工具。
    這無疑是一種鑽法律空子的手段,等同於無視杜馬的權威。即便是沙皇本人,也未曾料到斯托雷平竟會采取如此激烈的舉措,一時之間進退維穀。
    “孩子啊,聽從斯托雷平的建議吧。若你心中尚存對他的感激之情,就該接受。”
    麵對斯托雷平誓要推進改革的堅定意誌,以及太後亞曆山德拉的支持,尼古拉二世最終讓步,接受了他的要求。
    就這樣,雖然保守派貴族們極力反對,斯托雷平仍以辭去首相之位為代價,成功護住了法案。
    時間流轉,轉眼已是9月。
    然而,盡管他早已遞交辭呈,斯托雷平仍暫時掛名首相——隻因性格優柔寡斷的尼古拉二世,半年過去仍未決定繼任者。
    不過,這一切都將結束了。
    “待到繼任者敲定、正式卸任之後,就帶家人去鄉間別墅休養一段時間吧。”
    但他不會就此遠離政壇。
    俄國的改革,絕不能在此刻停滯。
    ...
    “歡迎您,斯托雷平首相。”
    “奧爾加殿下,塔季揚娜殿下。”
    正當斯托雷平燃起對未來的期待之時,沙皇的長女奧爾加女大公和次女塔季揚娜女大公向他親切地打招呼。
    今晚,斯托雷平將在基輔歌劇院——即後來的烏克蘭國家歌劇院,與尼古拉二世及其兩位女兒共同欣賞根據普希金原作改編的歌劇《薩旦王的故事》。
    雖已遞交辭呈,但此刻的他仍是俄國首相。
    因此奧赫蘭卡俄秘密警察)曾向他示警,稱有刺殺陰謀正在策劃中,並勸阻他前往歌劇院。
    可斯托雷平對此毫不在意。
    若要害怕那些虛無縹緲的刺客,他又怎能在無數次暗殺中活到今日?
    ...
    “去死吧!斯托雷平!!”
    砰!砰!
    “呃......!”
    “呀啊啊啊啊!!”
    斯托雷平對自身安全的漠然,最終以兩顆致命的子彈作為代價。
    持槍刺客是無政府主義者——德米特裏·格爾什科維奇·博格羅夫Дntpnn Гpnгopьeвnч Бoгpoв)。此刻,他已被臉色慘白的衛兵們死死壓在地上。而斯托雷平則滿身鮮血地倒下,旁邊的沙皇女兒們也驚叫著暈了過去。
    “哈啊......哈啊......”
    “斯托雷平!”
    尼古拉二世慌亂地跑到斯托雷平身邊,而斯托雷平則抬起頭,看向這位正不知所措的沙皇。
    啊啊......可憐的皇帝啊,你竟不自知,自己正如撲火的飛蛾一般。
    若是你能對我再多一分信任就好了。
    斯托雷平用憐憫的目光注視著尼古拉二世,最後低聲呢喃:
    “能為陛下而死......實屬榮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此,俄國帝國最後一位偉大的首相,閉上了雙眼。
    ......
    斯托雷平死了。
    按照原本的曆史,他的死本就在預料之中。
    ‘雖然早就斷言他會死,但說實話,還是有點忐忑。’
    如果曆史再度扭曲,讓他僥幸存活,那漢斯就得從頭審視自己的計劃了。
    畢竟,有斯托雷平的俄羅斯帝國,和沒有斯托雷平的俄羅斯帝國,完全是兩個概念。
    當然這終究隻是個假設。而且,就像這次的暗殺行動所展現的那樣,斯托雷平樹敵眾多,就算這次活下來,也遲早會再次麵臨暗殺威脅。
    更何況他已臨近卸任,連尼古拉二世都隻把他當成一個嘮叨不休的煩人家夥,就算活下來,也難以重返首相之位。
    ‘死者已矣,活著的人必須繼續前行。’
    最重要的是,現在漢斯根本沒空去在意斯托雷平的死。
    因為就在斯托雷平去世後的幾天——9月29日,意大利王國正式向奧斯曼帝國宣戰,終於還是對奧斯曼統治下的利比亞發動了入侵。
    1911年意土戰爭,就此爆發。
    而德意誌帝國則被意大利王國的突然行動狠狠掐住了脖子。
    這些該死的意大利麵佬,竟然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擅自對奧斯曼帝國宣戰——要知道,奧斯曼帝國可是我們德意誌的友好國家!
    ‘不過話說回來,意大利要是有點腦子,就不可能提前通知德意誌帝國。’
    畢竟換句話說,意大利如今的行為,等同於在攻擊盟友的友邦。
    雖然意大利對利比亞的覬覦由來已久,這場戰爭的爆發本就是曆史的既定事實,但在漢斯看來,這更像是意大利在向德國表態——他們不想再看德國的臉色行事了!
    ‘果然,意大利的心,已經離三國同盟遠去了吧?’
    “部長,奧斯曼帝國正在懇求我們製止意大利,我們該如何回應?”
    “唉......先盡力調解羅馬和君士坦丁堡吧。雖然我個人認為,這大概是徒勞無功。”
    如果德國堅定地站在某一方,情況或許會有所不同。但問題在於,意大利仍是三國同盟的一員,德國既無法站在奧斯曼那邊,也無法完全支持意大利,一切都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更何況,為了利比亞已經紅了眼的意大利,真的會聽德國的勸阻嗎?
    漢斯搖了搖頭。
    在原本的曆史上,就連德國和奧匈帝國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們“別打了”,意大利都充耳不聞。
    如果這次他們會乖乖收手,那漢斯願意當場請他們吃披薩。
    不過比起意大利與奧斯曼圍繞利比亞展開的爭奪,他更擔心的是,這場意土戰爭將引發的另一場更大的風暴。
    ‘希臘王國的韋尼澤洛斯也傳來了消息。’
    意大利的入侵,使奧斯曼帝國陷入危機。
    而那些早已虎視眈眈的豺狼,也終於嗅到了血腥味,開始蠢蠢欲動。
    巴爾幹,即將陷入動蕩。
    ......
    1912年1月,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歡迎,韋尼澤洛斯總理。”    環顧四周,他發現黑山王國總理拉紮爾·托馬諾維奇azar toanovi?)和保加利亞總理伊凡·葉夫斯特拉季耶夫·格紹夫nвah eвctpatneв Гeoв)已經抵達。
    “好了,人都到齊了,我們該正式談正事了。”
    韋尼澤洛斯落座後,米洛瓦諾維奇塞爾維亞)拍了拍手,開門見山地說道:
    “想必各位都清楚,奧斯曼帝國正因與意大利的戰爭而焦頭爛額。”
    意大利發動戰爭後,事情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漢斯除外),意大利王國就像當年對付埃塞俄比亞那樣,麵對歐洲病夫——奧斯曼帝國陷入了苦戰。
    意大利王國軍隊在去年10月成功登陸利比亞,在海軍支援下占領了的黎波裏等沿海城市,但卻始終無法將奧斯曼軍隊推回,深入內陸。
    真不知道意大利是怎麽想的,當初連埃塞俄比亞都打不過的意大利,就算奧斯曼帝國再怎麽被稱作“歐洲病夫”,其的實力也遠勝於埃塞俄比亞,意大利卻想要輕鬆取勝,隻能說是異想天開。
    而當韋尼澤洛斯聽到意大利登陸部隊差點被阿拉伯騎兵的衝鋒全殲的消息時......他也隻能無奈的笑笑。
    不過,對在座的四位總理而言,意大利是否能擊敗奧斯曼並不重要,哪怕他們對意大利的表現稍感遺憾。
    真正的關鍵是,奧斯曼帝國正因一場意料之外的戰爭陷入混亂。
    “終於,機會終於來了。”米洛瓦諾維奇語氣堅定,“用先祖之血浸染這片土地、踐踏我們信仰與民族的奧斯曼帝國,如今是時候讓他們見識我們的力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黑山將一如既往地站在兄弟塞爾維亞一邊。”
    “保加利亞隨時做好了準備!時機一到,我國六十萬大軍便會向奧斯曼帝國進軍!”
    仿佛在等待米洛瓦諾維奇的這番話,托馬諾維奇黑山)與格紹夫保加利亞)隨即附和,流露出迫不及待發動入侵的氣勢。
    韋尼澤洛斯則微微一笑,同樣認同這場針對奧斯曼的戰爭。
    不如說,他早已在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希臘自然也會加入。”
    “哈哈,果然是韋尼澤洛斯總理,沒讓我失望。”米洛瓦諾維奇大笑道,“尤其是希臘,作為我們四國中最強的海軍力量,我們對你們寄予厚望。”
    米洛瓦諾維奇、托馬諾維奇、格紹夫與韋尼澤洛斯握手言歡,彼此露出愉悅的笑容。
    然而,盡管他們表麵上笑意盎然,內心卻無一例外地充滿了冷笑與算計。
    ——‘與其相信這些家夥,還不如向奧匈帝國低頭。在塞爾維亞節節勝利的同時,你們就負責當炮灰,幫我們吸引奧斯曼的注意力吧。’
    ——‘趁此機會,占領埃迪爾內和君士坦丁尼耶,重現大保加利亞的榮光!至於俄羅斯的反應?管它呢。’
    ——‘嗬,已經開始各懷鬼胎了吧......果然一切正如親愛的漢斯·馮·喬所言,一旦我們戰勝奧斯曼,分裂隻是時間問題。而我們希臘,必須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一點。’
    會議廳裏彌漫著極端的自私與野心,各國底下暗流湧動,心懷鬼胎。
    如果讓背後主導巴爾幹聯盟的俄羅斯知道這些人的真實想法,恐怕隻想怒不可遏的揪住他們的脖子,然後大吼。
    但此刻,在座的各方誰也沒有表現出來,依舊保持著笑容,高舉香檳,熱情洋溢地碰杯。
    “為了巴爾幹聯盟的榮耀!”
    “幹杯!”
    就這樣,一個提前到來的巴爾幹聯盟誕生了。
    然而,在座者皆心知肚明——這個聯盟,絕不會長久。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