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漢斯必須死!
字數:7620 加入書籤
[俄國臨時政府不顧內部反對,決定繼續戰爭]
[東線戰事的終結仍然遙遙無期?]
[某匿名政府官員稱,俄國臨時政府的舉動不過是垂死掙紮]
“俄國臨時政府依然沒有對和平談判作出任何回應嗎?”
“是的,雖然多少預料到了這樣的局麵,但原以為他們至少會象征性地提起一次和平談判,沒想到竟然完全沒有動靜,倒是有些意外。”
看來,俄國臨時政府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停戰。
那些滿懷希望,期盼東線戰爭即將結束的人們,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而對於因革命爆發、沙皇被推翻而一度驚恐萬分的法國及其盟友而言,這無疑是一劑安慰劑。
當然,這種安慰極其脆弱,隨時可能消散,因此他們的危機感依舊揮之不去。
據說由於與美國的摩擦,杜梅格下台,而亞曆山大·裏博繼任法國總理後,之前暫緩的無限製潛艇戰似乎又有重啟的跡象。
“好在他們似乎無意處決沙皇一家,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不過,黑森大公恩斯特·路德維希ernst udig kar a即亞曆山德拉皇後的哥哥)還是焦慮不安,催促我們盡快將他的姐姐和妹妹接走。”
聽到漢斯的話,比洛總理露出一副被迫接下燙手山芋的疲憊神情。
畢竟,關於沙皇一家是否該在德國避難,國內也爭論不休。
“特奧巴爾德,關於沙皇避難的問題,國內輿論如何?”
“鑒於亞曆山德拉皇後是德國人,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在削弱俄國的過程中‘功不可沒’,因此人們基本願意接受她、她的妹妹伊麗莎白大公夫人,以及沙皇年幼的子女。”
貝特曼霍爾維格副總理答道。
“但對沙皇本人,反對聲很大。”
“也是。誰願意看到敵國的皇帝在德國安享晚年呢?漢斯,我看還是先讓沙皇在德國短暫停留,隨後再送往其他地方吧。”
“明白,我會先與丹麥政府商談此事。”
丹麥畢竟是尼古拉二世的母親,瑪麗亞皇太後的娘家,又是中立國,對沙皇的敵意不算強烈,應該不會拒絕。
“還有,我們小王子的戀愛問題也得解決。好在陛下對此持肯定態度,否則局麵會更加難看。”
在羅曼諾夫家族看來,這種行為無異於是將奧爾加女大公當作戰利品一般瓜分,令人憤懣。
但漢斯又能做什麽呢?他隻能想辦法把話說得好聽些。
畢竟,約阿希姆一天要打好幾通電話,催問奧爾加什麽時候能來,漢斯甚至感覺聽他的聲音比聽自己女兒弗裏德裏克的還多。
說實話,他十分擔心,如果自己這位小舅子最終無法迎娶奧爾加,會不會像原本的曆史一樣,因抑鬱而選擇用槍結束自己的生命......
“唉,要是臨時政府有結束戰爭的覺悟,我們現在的局勢會輕鬆許多。”
“誰說不是呢?俄羅斯帝國已經覆滅,但俄國人似乎還沒認清現實。”
比洛總理皺起眉頭,滿臉不悅,貝特曼霍爾維格副總理對此深表認同。
“不過,我倒也能理解臨時政府的決定。畢竟一旦戰敗,他們不僅要承受失敗的恥辱,還要割讓大片領土,這可不是容易接受的。”
“副總理說得對。當然,促使他們做出這個決定的,恐怕還不隻是這些。”
“還有別的原因?”
“資本家。”
目前掌權的自由派政客和資產階級,比起立刻結束戰爭,更希望盡可能地延長戰事。
戰爭意味著財富。
戰爭持續得越久,資產階級就能獲取更多的利益,因此,他們毫不猶豫地支持繼續作戰,以最大化自身收益。
或許聽起來讓人作嘔,但這就是俄國臨時政府的現實。
這些資產階級想要的,不過是鏟除沙皇和貴族,讓自己掌握政權的政治革命,而非真正改變整個俄國。
這也可以從革命後的局勢看出,盡管比沙皇時代略有改善,但工人的待遇並未發生本質變化,土地依舊掌握在地主手中,猶太人和其他少數民族仍然受到歧視。
至於那些不斷呼籲停戰的工人和蘇維埃代表會如何看待這一切,答案已經無需贅述。
“看來,要終結東線戰事,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我們支持的列寧掌權。”
“沒錯。而且我們必須盡一切手段加快這一天的到來。”
“你的表情看起來像是在策劃什麽惡作劇。”
比洛看著漢斯,仿佛無法抑製地大笑起來。
惡作劇嗎?
對俄國臨時政府而言,這恐怕確實是個足以讓他們憤怒至極的“惡作劇”。
“既然他們渴望戰爭,那我們就讓他們打到心生絕望。”
順便,漢斯認為自己也該與列寧聯係一下了。
這次,就連沙皇一家去向的問題,也一並解決好了。
......
“要求臨時政府撤回持續戰爭的決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撤回!”
“你們承諾給我們的麵包和和平在哪裏?!”
“在哪裏?!”
“唉......還在鬧啊。”
亞曆山大·克倫斯基揉了揉眉心,看著冬宮前高舉標語、聲嘶力竭的工人們,隻覺得一陣頭痛。他不僅是司法部長,如今還因戰爭決策被推上了國防部長的位置。
臨時政府做出繼續戰爭的決定,並非一時衝動。
當然,真正推動這一決策的,是政府內部占據多數的資產階級代表們,但克倫斯基也同樣認為,俄國絕不能就此止步,半途而廢的和平隻會招致更大的災難。
但外麵的示威者根本不關心複雜的局勢,他們隻是聽到了片麵的信息,便將一切錯誤歸咎於臨時政府,痛斥他們背叛了承諾。
“停止戰爭聽起來很好,可如果立刻為了和平將大片國土拱手讓給德國,你覺得這些人會閉嘴嗎?”
克倫斯基不這麽認為。
到了那時,這群人定然又會改口,怒斥臨時政府將祖國的肢體切割販賣給敵人,成為背叛民族的賣國賊。
想到這裏,克倫斯基隻覺得心力交瘁。
如果他們能稍微信任政府一點,該有多好?為何不能理解他們的苦衷?
“您看上去憂心忡忡啊,克倫斯基部長。”
正當克倫斯基輕輕搖頭,滿心無奈時,一道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科爾尼洛夫將軍。”
拉夫爾·格奧爾基耶維奇·科爾尼洛夫Лaвp Гeo?pгneвnч kophn?лoв),他在沙皇退位後,被任命為俄國臨時政府軍總司令。他是布魯西洛夫的直係部下,也是軍方的核心人物之一。
“您來找我有什麽事?”
“哈哈,軍方將領來見國防部長,當然是匯報前線情況。”
“啊,辛苦了。”
“不過,外麵又是示威者嗎?真是不知道彼得格勒何時才能恢複平靜。”
“情況穩定下來後,自然就會平息。”
“嗬嗬,真的嗎?”
科爾尼洛夫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讓克倫斯基不禁疑惑地歪了歪頭。
“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您應該清楚,究竟是誰在背後操縱他們。”
“......”
“弗拉基米爾·列寧,那個與德國狼狽為奸的叛徒,打著‘麵包、和平、土地’的旗號煽動工人,破壞彼得格勒的秩序。”
“您到底想說什麽?”
“如果需要,我可以調動軍隊協助您。若是繼續放任他與那群人胡作非為,未來必定會成為俄國和臨時政府的巨大禍患。不如趁早,將這股不安定的苗頭徹底鏟除。”
科爾尼洛夫的低語仿佛魔鬼的呢喃,讓克倫斯基的眼神微微動搖。
但他很快深吸一口氣,搖了搖頭,仿佛要將這股誘惑甩開,隨後以警告的語氣說道:
“將軍,我明白您的意思。但在尚未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還請不要輕易斷言。同時,我們不能用武力鎮壓示威者,這違背了臨時政府的理念。”
“哈哈,既然部長堅持,我自然不會勉強。畢竟我也是出於對祖國的憂慮才提此建議,您不必太在意。”
麵對克倫斯基的堅決態度,科爾尼洛夫依舊保持著和善的微笑,似乎毫不介意地退了一步。
然而,在他轉身離開時,那張麵向克倫斯基的笑臉卻已消失殆盡,取而代之,是一抹藏不住的嘲諷與不屑,以及眼中閃爍著的野心光芒。
繼列寧之後,又一位覬覦臨時政府、試圖奪取俄國控製權的野心家登場了。
混亂的俄國,正在滑向更深的動蕩之中。
......
“俄羅斯革命成功了!數百年來以壓迫統治人民的沙皇製度和腐朽的封建帝國終於崩潰,俄羅斯的工人和農奴們奪回了自由!”
與此同時,在柏林市內某座公寓裏,一群秘密集會的革命者們為俄國革命的勝利而歡呼雀躍。
“當然,如同帝製倒台後建立的是資產階級政權一樣,目前仍有諸多不足,革命尚未完成,我們必須繼續前進。但無論如何,這是自巴黎公社以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最振奮人心的成果。”
“那麽,盧森堡同誌,世界革命的烽火終於點燃了嗎?”
有人按捺不住激動和緊張,聲音微微顫抖,目光滿懷期待地看向集會的領袖,德國革命家羅莎·盧森堡。她沉穩地點了點頭。
在她的身旁,是卡爾·李卜克內西、國際婦女節的發起人克拉拉·蔡特金cara zetkin),以及其他斯巴達克同盟spartakusbund)的成員——這個組織正是德國共產黨kpd)的前身。此刻,他們臉上皆是難以抑製的興奮與狂喜。
他們期待已久的時刻終於近在眼前。
正如先知馬克思所預言的那樣,席卷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即將染紅整片大地。
“沒想到俄羅斯本身既非真正的資產階級民主國家,甚至連資本主義體製都未能完善,革命竟會在這樣的地方率先爆發,著實出乎意料。但無論如何,這個機會我們絕不能錯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初,麵對支持德國政府戰爭、與帝國合作的社會民主黨,羅莎·盧森堡毅然決裂,舉起反戰的旗幟,痛斥軍國主義和皇帝威廉二世,甚至因此被捕入獄盡管最終因審判拖延而被釋放)。但這一切都沒有熄滅她心中的革命烈焰。
這次的俄國革命,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他們絕不能讓它白白流逝。
“但是,在當今的德意誌帝國,革命真的可能成功嗎?”
然而,現實卻比他們的理想更加殘酷。
與俄羅斯這個早已千瘡百孔、靠勉強維持的破爛帝國不同,德意誌帝國不僅穩固無比,甚至已成長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在接連取得勝利的情況下,皇室與政府的支持率不斷攀升。即便社會上彌漫著厭戰情緒,帝國的統治依舊穩如磐石。在這樣的情況下,試圖以革命推翻德意誌帝國,簡直比以卵擊石還要不自量力。
“我知道這並不容易。”羅莎·盧森堡神色堅定,“但如果德國的革命無法成功,世界革命也不會成功。想想法國大革命,當時的歐洲君主國為了遏製革命的蔓延,紛紛出兵鎮壓法國。你覺得德意誌帝國不會做同樣的事情嗎?”
不,按照她所了解的德意誌帝國來看,帝國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理。
為了阻止革命之火蔓延到其他國家,尤其是那些名義上獨立、實則早已淪為德國附庸的東歐地區,德意誌帝國一定會采取行動。
“我理解您的想法,盧森堡同誌。”有人沉聲道,“但麵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堅固的帝國,我們究竟該如何將其推翻?”
“即便再堅固的帝國,也並非沒有弱點。”羅莎·盧森堡目光炯炯,“任何堅固的建築,都依賴於支撐它的支柱。一旦支柱倒塌,建築便會在瞬間崩潰。因此,我們必須摧毀支撐德意誌帝國的那些支柱。”
她停頓片刻,隨後用無比堅定的語氣說道:
“漢斯·馮·喬,必須被除掉。”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