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革命之敵
字數:8092 加入書籤
“要除掉漢斯·馮·喬......盧森堡同誌,您的意思是......暗殺他?”
“正是如此。”
羅莎·盧森堡的話音一落,斯巴達克同盟內部頓時一片騷動。
畢竟,她口中的目標並非尋常政客,而是帝國的外交大臣,更是皇帝的女婿。就算是再狂熱的革命者,這個提議也未免太過於驚世駭俗了。
“羅莎,這未免太過激進了吧?”
卡爾·李卜克內西特低聲說道,神色間滿是憂慮。他是羅莎·盧森堡最堅定的戰友,可這次,他卻無法輕易認同她的決定。
如果失敗,不僅斯巴達克同盟,就連整個德國的社會主義勢力都將被徹底鏟除。
因為,那個名為“漢斯·馮·喬”的男人,分量太重了。
正如羅莎所言,他是支撐德意誌帝國的基石,是這場大戰中引領德國走向勝利的關鍵人物。
隻要隨便找個柏林市民問上一句:“漢斯·馮·喬在戰爭中做了什麽?”
得到的回答一定是——
“你問侯爵閣下做了什麽?開什麽玩笑!我們德意誌能主導協約國,能在戰爭中一路勝利,都是托了侯爵閣下的福!”
這正是事實。
德國人再清楚不過,皇帝在內政上或許還算合格,但在外交上,尤其是國際事務上,簡直糟糕透頂。
畢竟,自俾斯麥去世後,他們親眼目睹了帝國的混亂。
然而,自從漢斯·馮·喬嶄露頭角,一切都變了。
曾經那個外交拙劣、四處碰壁的德意誌帝國,竟然變成了縱橫捭闔、運籌帷幄的大國。
最顯著的例子,便是英國。過去,英德協約的談判每次都無疾而終,但如今,這一切都因漢斯·馮·喬而得以實現。
當然,最近英國的確頻頻闖禍,可如果沒有這場協約,德國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正因如此,沒有人敢質疑漢斯·馮·喬的功績。
“也正是因此,我們必須除掉漢斯·馮·喬。”
羅莎·盧森堡語氣堅定。若想讓革命成功,這位帝國的擎天之柱必須倒下。
“你們以為,他隻是運氣好才成為皇帝的女婿嗎?不,漢斯·馮·喬如今在帝國的地位,甚至已淩駕於俾斯麥之上!”
也就是說,隻要漢斯·馮·喬一死,看似牢不可破的德意誌帝國便會土崩瓦解。
“看看俾斯麥的時代,再看看他被罷黜後的德國吧。”
當年,那位年邁的鐵血宰相被年輕氣盛的威廉二世趕下台時,大多數德國人對此嗤之以鼻。畢竟,俾斯麥的獨斷專行早已讓他們厭倦。
然而,在他離去後,德國人卻前所未有地懷念他。
因為驅逐俾斯麥後的皇帝,竟在短短數年間,就將德國的外交體係徹底摧毀,讓帝國從歐洲的強者變成了孤立無援的棄子。
如果當初德國繼續那種頹勢,如今被代替法國的,恐怕就會是他們自己了。
“而漢斯·馮·喬的影響,比俾斯麥更甚!今日德國的強勢,幾乎完全是他的手筆。一旦他消失,這一切都將崩潰。”
毫無疑問,漢斯·馮·喬死後,德國的外交格局將徹底瓦解。
屆時,失去了調停者,德國將陷入與波蘭等東歐新興國家的衝突,而英德協約也會分崩離析。
更嚴重的是,他的死亡將使得普魯士的容克貴族重新抬頭,帝國不僅會失去外交能力,甚至會自毀長城,將自己推回孤立無援的境地。
或許,這一切隻是羅莎·盧森堡的推測,但有一點毫無疑問——漢斯·馮·喬的死亡,必將對德意誌帝國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
“更何況,他正在資助社民黨那些修正主義者,刻意製造社會主義者內部的分裂。不管是否為了革命,他都必須死!”
如今,斯巴達克同盟已經公開與社民黨決裂,而後者卻在帝國的戰爭政策下妥協,甚至主動終止罷工,配合政府進行戰時動員。
更可恨的是,社民黨的修正主義不僅滲透了羅莎的故鄉波蘭,甚至連芬蘭都受到影響,而這一切的幕後推手,依舊是漢斯·馮·喬。
“不戰鬥的馬克思主義者,不配稱為馬克思主義者!不罷工的社會主義者,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者!社民黨已經徹底腐化,而漢斯·馮·喬正用權力助長這場腐化!”
“沒錯!”
斯巴達克同盟成員紛紛附和。
若是漢斯本人聽到這些話,恐怕隻會露出無奈的苦笑。
畢竟,他一向以“勞工之友”自居,在他名下的工廠中,嚴格執行每周五天、每日八小時工作製,甚至還給工人提供加班3倍工資,帶薪休假,節假日禮物問候,親屬關照,退休慰問等福利,深受工人們的喜愛。
其中,德意誌帝國廣播公司drr)更是全國最受歡迎的企業之一。
但在斯巴達克同盟的眼裏,漢斯·馮·喬不過是個挑撥分裂的陰謀家,一個德國版的斯托雷平。
不,甚至比斯托雷平更狡猾。
斯托雷平靠恐怖手段鎮壓社會主義者,而漢斯·馮·喬則無需動用絞刑架,僅憑三寸不爛之舌,便能動搖革命者的信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放任帝國主義者與反動派的陰謀繼續,革命的動力終將被削弱。為了阻止這一切,漢斯·馮·喬必須死!”
“盧森堡同誌說得對!”
異議消失了。
一場陰謀在暗處醞釀,斯巴達克同盟已經鎖定目標。
“革命的敵人,漢斯·馮·喬——去死吧!”
“皇帝的走狗,該死!”
一切,皆為革命!
......
“最近,德國國內的社會主義者們動向不太對勁。”
“突然把我叫來,就是為了說這個?”
“普魯士秘密警察察覺到了不安分的動靜。”
對漢斯的疑問,副總理貝特曼·霍爾維格推了推眼鏡,緩緩說道。
他兼任掌管秘密警察的內政部長,所以這話倒也不奇怪。
“俄羅斯那邊出了亂子,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自然要趁機鬧事。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他們具體在策劃什麽,但總之,你暫時不要待在華沙,回柏林吧。反正華沙的事務也基本穩定了,交給下屬們處理應該沒問題吧?”
“話是這麽說沒錯......”
對漢斯而言,這倒是個好消息,意味著他可以繼續留在路易絲和弗裏德裏克身邊了。
當然,在華沙一起吃苦的阿達爾貝特王子和外交部的同僚們肯定會哭著喊著要讓他帶上他們一起走。
“還有,這點我也已經和陛下及總理談過了,你的護衛要翻倍。萬一你出事了,那堆積如山的工作該由誰來做?”
雖然聽著有些不是滋味,但漢斯還是點了點頭。
無論如何,副總理也是出於關心才這麽說的。
不過,那些激進的社會主義者......
看來是從社會民主黨分裂出來的獨立社會民主黨,或者斯巴達克同盟受到俄國革命的影響,打算有所行動。
得聯係一下國內的社會民主黨首艾伯特和伯恩施坦議員,看看他們有什麽關於這方麵的情報。
“啊,對了,聽說俄國臨時政府已經開始進攻了?”
“是啊,所以我們也為他們準備了一份禮物。”
“齊柏林伯爵一定會很高興吧。他最近老是抱怨沒機會用飛艇。”
“那位老爺子一向如此。不管怎樣,隻要皇帝陛下批準,我們就立刻執行計劃。”
“很好,就讓這群不知死活的俄國臨時政府嚐嚐苦頭吧。”
“當然。”
漢斯和貝特曼·霍爾維格對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就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支持率如何在瞬間跌入穀底的滋味吧。
......
前進!前進!為了自由的祖國,我們必須把德國軍隊從我們的土地上趕出去!
1914年3月1日,是個充滿希望與絕望交織的日子。
隨著如同狂風驟雨般的二月落幕,因俄國革命而暫時陷入沉寂的東部戰線,再次燃起了戰火。
“該死的,沙皇都被趕下台了,為什麽這該死的戰爭還要繼續?”士兵們的怒吼在寒風中回蕩,他們的聲音充滿了無奈和憤怒。
“既然讓我們打仗,至少給我們發雙鞋吧!”又一個抱怨聲緊接著響起,他的雙腳早已被冰冷的雪地凍傷。
那些曾寄希望於革命能終結戰爭的士兵們,如今臉上隻有深深的失望和對食言的臨時政府的憤怒。
俄羅斯帝國的覆滅,既沒有讓他們的冬衣憑空出現,也沒能讓他們不再赤腳踏在冰冷的雪地上。
他們依舊要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艱難前行。
革命爆發,那個無能的沙皇被推翻,俄羅斯帝國走向了終結,可這片土地上的黑暗現實,並不會因為一場革命而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如果能取得哪怕一點點勝利,他們或許還能接受,但現實卻是,他們依舊被德國軍隊狠狠碾壓。
甚至,比以前更糟糕。
1914年,德國軍隊不僅開始給士兵配發新型鋼盔,甚至在東部戰線上投入了坦克。
轟隆隆——
“該死,那是什麽?!”
“怪、怪物啊!”
一輛“二號坦克·鋼鐵漢斯”在皚皚白雪覆蓋的俄國大地上轟然前行,直撲俄軍陣地。
那些從未見過坦克的俄國鄉巴佬們頓時陷入恐慌,隻顧著四散奔逃。
盡管俄軍發動了反攻,但戰局依舊沒有改變,臨時政府所渴望的勝利,始終未曾降臨。
但即便前線屢戰屢敗,士兵們的怨恨衝天,臨時政府仍舊不肯停戰。
格奧爾基·李沃夫Гeo?pгnn eвгe?hьeвnч Львoв)和克倫斯基依舊固執地認為,隻要能收複哪怕一點領土,就能在戰後減少割讓的損失。
臨時政府內部的資產階級分子,更是寧願戰爭繼續,也不願停戰。
“這與當初的承諾完全不一樣!”
“臨時政府必須兌現承諾,結束戰爭!”
“比起烏克蘭,我們更希望我們的兒子和父親能活著回家!”
俄國民眾的怒火徹底爆發。
臨時政府不是承諾過會結束戰爭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戰爭為什麽還在繼續?
為什麽我們的丈夫、兒子、兄弟,依然無法回家?
“這一切,都是臨時政府的無能導致的!”
最初曾被寄予厚望、承載著俄國變革希望的臨時政府,如今已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民眾聲討臨時政府的呼聲越來越高了。”
“布魯西洛夫司令官到底在幹什麽?!我們要求的不多,隻是稍微推進一下前線罷了!”
“布魯西洛夫司令官表示,在物資極度短缺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發動攻勢。此外,他還提議恢複死刑,以維持軍紀......”
聽到部下的報告,克倫斯基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開什麽玩笑?!”
“他作為總司令,難道不該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嗎?事事都來向我抱怨,這算什麽?”
克倫斯基心中愈發堅定,布魯西洛夫已經不適合擔任總司令。
“哈!克倫斯基這家夥,是把我當成小說裏的‘戚提督’了嗎?
連基本物資都湊不齊,還想讓我發動攻勢?照這樣下去,遲早要讓我用鬆果做手榴彈!”
當然,在最前線的布魯西洛夫,也同樣被克倫斯基那些荒唐的攻勢要求氣得暴跳如雷。
嗚——嗚——嗚——!
“克倫斯基部長!快避難!德國軍隊開始空襲了!”
“什麽?!”
可克倫斯基已經沒有時間和布魯西洛夫爭執了。
德意誌帝國航空隊的新型“哥達”轟炸機,以及那位鍾愛“龐然大物”的齊柏林伯爵打造的又一頭怪物,齊柏林施塔肯轟炸機,正呼嘯著向彼得格勒傾瀉毀滅。
去年讓彼得格勒陷入恐慌的噩夢,再次降臨。
而伴隨著空襲,民眾對臨時政府的怒火更是徹底沸騰,昔日象征自由浪潮的彼得格勒,再次陷入動蕩。
而就在臨時政府焦頭爛額之際——
“該死!列寧同誌,我們真的要這麽做嗎?讓沙皇一家逃往德國,這可是我們親手做的!”
“托洛茨基同誌,這一切,都是為了革命。”
列寧,正在按照漢斯的指令,秘密將沙皇一家從俄國送往德國......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