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赤色四月

字數:8220   加入書籤

A+A-


    “沒想到,我竟然會有和紅黨並肩作戰的一天。”
    德國童軍運動的創始人、芬蘭第27獵兵營的指揮官,馬克西米利安·拜爾axiiian bayer)少校搖了搖頭,似乎仍然無法相信自己現在竟然身處赤衛隊之間。
    如果早有預料,他絕不會在部下為他舉辦的歡送會上喝得爛醉,更不會在宿醉未醒的一臉恍惚間接到漢斯·馮·喬侯爵緊急發來的電報,下令讓他率領27營前往彼得格勒,執行推翻俄羅斯臨時政府的特殊任務,
    然後一臉懵逼的被英國人的船載著橫渡芬蘭灣。
    而現在,如他所見,他正與共產主義者們一同向冬宮進軍。
    人生,果然是世事難料。
    “至少回去後,能給孩子們吹噓的故事又多了一個。”
    雖然這並非他的本意,但他終究成為了第一位踏上彼得格勒的德國軍官。這榮耀是其他任何德國將領都未曾享有的。
    嗯,隻要不提自己是來幫助紅黨的話,這確實是值得誇耀的戰績。
    “少校!我們已突破俄軍第一道防線!”
    “嗯,繼續推進。”
    麵對27營最年輕的軍官之一,未來的芬蘭將軍,也是部隊中最後一個存活至1995年的芬蘭獵兵瓦伊諾·瓦爾韋v?in? ave)充滿激情的報告,拜爾用略顯生硬的芬蘭語回應道。
    其實,他完全可以用德語下令,但由於列寧對德國懷有戒心,曾特意請求他假裝自己是芬蘭人,以避免引起布爾什維克內部對其與德國關係的懷疑。
    眼下,布爾什維克內部對列寧與德國的勾結已疑慮重重,盡管他表麵上裝作無視,內心卻不得不多加留意。
    當然,拜爾和他的芬蘭獵兵們對這一點心知肚明,卻隻是暗地裏冷笑,認為列寧不過是在裝模作樣罷了。
    “不過,這些都無關緊要。”
    真正重要的是,他們的任務是盡快推翻俄羅斯臨時政府。
    而他的芬蘭獵兵們,一如既往地沒有讓他失望。
    他們正用實際行動向他證明,他們牢記著他的教誨,
    以徹底碾碎臨時政府軍的方式!
    “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消滅這些伊萬!”
    ......當然,可能,大概,或許有某些程度的過火。
    臨時政府軍哭爹喊娘地四散奔逃,而就連並肩作戰的赤衛隊也被這群陷入血腥狂歡的獵兵嚇得不敢靠近。
    但拜爾能夠理解這一點。
    受到童軍運動影響的芬蘭學生和年輕人,曾遠渡德國接受訓練,為的就是與俄軍作戰。但俄羅斯帝國的崩潰比預想中更快,導致他們幾乎沒有機會真正與俄軍交戰。
    “我們的攻擊勢不可擋,我們的憤怒無堅不摧,我們不求寬恕,也無家可歸!”
    “我們無畏抗爭,直到芬蘭人民獲得解放!”
    於是,他們高唱著芬蘭國民樂派巨匠讓·西貝柳斯為獵兵們創作,27營士兵海基·努爾米奧為其填詞的行進曲,麵帶狂喜地殺向逃竄的俄軍。
    這或許是他們最後一次與俄軍交戰的機會了。
    所以即便士兵們身陷狂熱,身為指揮官的他,也應當給予理解,不是嗎?
    “嗚哇啊啊啊啊!”
    “......總之,能贏就行!”
    拜爾露出燦爛的笑容,默默地移開了視線。
    與此同時,彼得格勒的臨時政府與布爾什維克之間的內戰,也漸漸迎來了終結。
    ......
    轟!轟隆!
    “克倫斯基總理,第二道防線被突破了!”
    “巡洋艦阿芙樂爾號正向冬宮開火!”
    “芬蘭佬像瘋子一樣四處亂竄,根本無法阻擋!”
    “您必須馬上撤離,否則就來不及了!”
    麵對部下們接連不斷的急報,克倫斯基絕望地抱住頭。
    就在不久前,他們還成功阻擋住了赤衛隊的攻勢,可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芬蘭人,正在摧毀克倫斯基的防線,擊潰克倫斯基的士兵,瓦解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
    更糟糕的是,那些一直在臨時政府與布爾什維克之間保持中立、袖手旁觀的波羅的海艦隊,眼見大勢已去,竟也背棄了臨時政府,倒向了布爾什維克。
    “這還不算完,那該死的科爾尼洛夫又是怎麽回事?!我根本沒下令,他卻帶著軍隊朝首都趕來......”
    是為了援助臨時政府,抵抗布爾什維克?
    還是想趁火打劫,發動政變?
    答案再明顯不過!後者,毫無疑問是後者。
    克倫斯基拚盡全力想要挽救臨時政府,可如今,整個世界似乎都與他為敵,讓他恨不得放聲痛哭。
    “總理!”
    但殘酷的現實甚至連哭泣的時間都不願施舍。
    意識到已經無路可走,克倫斯基在尚未逃離的屬下催促下,掙紮著站起身,準備撤離冬宮,逃離彼得格勒。
    他多想一槍崩了自己,或者幹脆在冬宮裏安放炸藥,與列寧那群人同歸於盡,讓這如春夢一場的臨時政府隨他一同毀滅......可惜,他既沒有扣下扳機的勇氣,也沒有引爆冬宮的膽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論曆史如何變遷,時代如何更迭,克倫斯基這個人的本質,從未改變。
    “......走吧。”
    最終,這個懦夫所能做出的唯一選擇——
    就是逃亡。
    ......
    “成功了!我們贏了!”
    “在冬宮升起紅旗!向整個彼得格勒宣布工人們的勝利!”
    就在克倫斯基帶著臨時政府的官員們倉皇逃出冬宮的瞬間,那扇緊閉的大門終於敞開,赤衛隊邁入這座昔日屬於沙皇的宮殿。盡管宮殿的輝煌已因歲月而褪色,但仍然掩蓋不住其往日的奢華。
    很快,象征著工人和農民的紅旗飄揚在冬宮的頂端。列寧望著迎風獵獵作響的紅旗,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成功了。
    用那邊還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托洛茨基的話來說,曆史終於用掃帚掃走了那個虛弱無能的政府,將權力交給了真正屬於人民的政權。
    當然,臨時政府能夠如此迅速地垮台,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漢斯·馮·喬派來的芬蘭獵兵的英勇作戰。但無論如何,這一刻並不會因此而失色,布爾什維克,終於站在了俄羅斯的巔峰。
    芬蘭獵兵、德意誌帝國、漢斯·馮·喬,這一切都不過是通向最終目標世界革命的工具罷了。
    當然,若是漢斯聽見這番話,恐怕隻會冷笑著譏諷他們的精神勝利水平真是登峰造極。
    “列寧同誌,您還在等什麽?”
    “快上演講台吧!”
    不久前還在抱怨不該發動武裝起義、哭哭啼啼得像個貴族小姐的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似乎急於挽回他們先前的醜態,爭先恐後地將列寧推上演講台。
    列寧微微一笑,點頭致意,挺直身板,昂首走上講台。
    “同誌們,我們勝利了。”
    隨後,擴音器中傳來了列寧那充滿激情與威嚴的聲音,仿佛他此刻終於站在了他命中注定的舞台上。
    “反動派的堡壘已被徹底摧毀!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已被推翻,代表工人鮮血的紅旗已然飄揚在它的廢墟之上!這個國家,再也不會有無能、軟弱、愚蠢的政府!從今往後,俄羅斯隻存在一個政權,一個由無產階級親手建立的工人國家!”
    “烏拉——!!”
    赤衛隊、水兵、工人們高聲歡呼,激動得滿臉漲紅,拚命鼓掌。
    如果這場革命的漫長旅程能在此刻畫上圓滿的句號,那該多好啊。
    但是,對列寧和布爾什維克來說,他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尚未解決。
    “但革命尚未徹底完成!因為此刻,拉夫爾·格奧爾基耶維奇·科爾尼洛夫正率領軍隊向彼得格勒進軍!”
    “什......什麽?”
    “科、科爾尼洛夫要來了?!”
    冬宮內仍沉浸在勝利狂喜中的人群霎時間僵住,寒意襲上心頭。
    畢竟,這對他們來說是第一次聽說的消息。
    “但諸位不必驚慌。”
    眼見方才的勝利喜悅正被不安侵蝕,列寧迅速開口,穩定軍心。
    “科爾尼洛夫前來,並非是為了履行諾言,拯救臨時政府。他的目的,是趁著我們兩敗俱傷之際,將自己加冕為俄羅斯的新沙皇!但他的陰謀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如海市蜃樓般崩塌。”
    科爾尼洛夫或許寄希望於彼得格勒因內亂而分裂,可他尚未踏入城市,工人們便已贏得勝利,臨時政府早已灰飛煙滅。
    而彼得格勒,已經重新團結一心,做好了迎戰叛徒的準備。
    “處死反動派科爾尼洛夫!”
    “保衛革命!保衛無產階級的祖國!”
    先前對科爾尼洛夫之名心懷恐懼的人們,此刻紛紛將那份膽怯拋諸腦後,取而代之的是對叛徒的憤怒。
    列寧自然不會錯過這一契機。
    “現在,是時候讓科爾尼洛夫見識一下,工人階級的力量究竟有多麽強大!無產階級啊,拿起你們的武器!此刻,俄羅斯的未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未來,全都掌握在我們手中!”
    “烏拉——!!”
    彼得格勒的熱血,在這短暫冷卻後,再度沸騰起來。
    “......話說到底,真正要上戰場拚命的,還是我們吧?”
    “這群家夥什麽時候不厚臉皮了?”
    至於那些一夜之間成為“革命英雄”,正被俄羅斯人盛讚的芬蘭獵兵們,他們隻能相互對視一眼,露出無奈的苦笑。
    ......
    “......臨時政府垮台了,克倫斯基逃跑了?這麽快?”
    “是的,科爾尼洛夫將軍。”
    與此同時,得知臨時政府倒台的消息時,科爾尼洛夫正乘坐火車,急速趕往彼得格勒,而這個消息則是通過西德尼·賴利和英國人傳來的。
    對此,他的反應自然不言而喻。
    “克倫斯基這個蠢貨!我早就知道他是個不中用的廢物,但居然麵對布爾什維克那群叫花子的攻勢都撐不過一周,連一天都沒堅持住就被趕走了?!”
    “據情報網透露,德意誌帝國為了幫助列寧,已將駐紮在赫爾辛基的芬蘭獵兵派往彼得格勒。無論臨時政府如何掙紮,也很難與接受過德軍訓練的精銳部隊抗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這些信息對科爾尼洛夫來說並無必要知曉。
    “漢斯·馮·喬......又是那個黃種人野種私生子搞的鬼。”
    但諷刺的是,從曆史上殘存的照片來看,科爾尼洛夫本身也帶有亞洲人的血統,推測可能是阿爾泰人或哈薩克人的混血。
    “為什麽先沒人事先通知我?!”
    “我們也是剛剛才得知的。盡管英國與德國結盟,但並不意味著彼此間的所有行動都能了如指掌。更何況,漢斯·馮·喬侯爵本就是個行事隱秘的人,為了國家利益,他甚至可以出賣自己的家人。”
    “嘖,說得也是......”
    當然,如果漢斯聽到了這些話,恐怕早已氣得跳腳,怒斥對方不要胡編亂造。
    但此刻,阻止科爾尼洛夫才是當務之急。
    賴利在心裏默默向漢斯道歉,同時繼續勸說科爾尼洛夫。
    “臨時政府已然覆滅,彼得格勒如今完全落入列寧之手。而且包括莫斯科在內的其他大城市也紛紛支持列寧,此時貿然進攻彼得格勒無異於自取滅亡。”
    “所以呢?要我取消政變,按照原計劃回到西伯利亞重新集結兵力?”
    “是的。”
    麵對科爾尼洛夫譏諷的語氣,賴利仍堅定地回答。
    然而,科爾尼洛夫卻固執己見。
    “都已經走到這一步,怎麽可能就這麽退回去?!離彼得格勒不過區區45俄裏約48公裏)了!”
    “將軍!”
    骰子已經擲下。
    都快抵達彼得格勒了,此刻撤退豈不是太過懦弱?!
    更何況,為了日後考慮,他寧願發動一場即便失敗也值得銘記的政變,也不願什麽都不做便落得個膽小鬼的名聲。
    當然,對於賴利和英國人來說,科爾尼洛夫執意要進攻彼得格勒的決定簡直讓他們心力交瘁,恨不得當場摔杯為號。
    “所有人,做好戰鬥準備!從現在起,我們將鎮壓那些推翻臨時政府的暴徒,拯救彼得格勒,不讓它落入赤匪之手!”
    最終,無論英國人如何歎息、皺眉,科爾尼洛夫還是向彼得格勒發起了進攻。
    但——
    “撤退!快撤退!!”
    結局,自然不言而喻......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