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隻有威爾遜受傷的世界

字數:8614   加入書籤

A+A-


    “尊敬的美利堅合眾國公民們,我剛剛聽到了一個令人極為痛心的消息。”
    1915年2月26日。
    當所謂“夏普密使事件”的爆料,即普恩加萊的廣播剛剛傳入美國,引發全國性混亂之際,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一名男子登上講台,麵對記者、議員以及眾多市民開口發聲。
    他的名字是沃倫·g·哈定arren g. harding)。
    他是美利堅合眾國第29任總統,而如今則是擔任共和黨的聯邦參議員。
    不過,說到他作為總統的評價,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哈定長期穩坐“美國人最討厭的總統”榜首,他的執政成果也幾乎全是無能與醜聞的集合。
    而這樣一個平時毫無亮點的政客,今天卻終於迎來了他政治生涯中難得的一次“高光時刻”。
    “我所說的,是關於正在參加柏林和平會議的威爾遜總統,他不僅獨斷專行,私下勾結我們昔日的敵人法國,玷汙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威嚴,更可恥的是,他還侮辱了為自由而犧牲的我軍將士!這是何等的恥辱!”
    這場演講,是共和黨針對下一屆大選的首輪攻擊。哈定瞄準了“夏普密使事件”的關鍵人物威爾遜總統,開始猛烈抨擊。
    事實上,原本更適合擔任這次“狙擊手”角色的,是共和黨呼聲最高的總統候選人查爾斯·埃文斯·休斯ces evans hughes,哈定政府時期的國務卿),但可惜的是,他目前仍掛著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名號,不便發聲。
    因此,共和黨需要找人代替,而這個人選就是哈定。
    他一向被視為黨內“好控製”的人物,不僅有一定的演講天賦,更有著一張讓人印象深刻的英俊麵孔。這也是他即使犯下無數錯誤,仍能維持一定支持率的唯一原因。
    畢竟,能說會道又長得好看的政客,向來吃得開。
    而哈定本人也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角色。
    盡管這不是件輕鬆的差事,但他畢竟是個政治人物,自然也有著出人頭地的野心。他很清楚,如果這次表現出色,就能在黨內站穩腳跟,更進一步。
    當然,他並沒有奢望能坐上總統寶座他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若能成為下一任熱門候選人休斯的競選搭檔、未來的副總統,也算是相當不錯的結局。
    “我們的孩子在歐洲前線浴血奮戰,而現在,一切卻因為總統的獨斷行為毀於一旦。威爾遜總統一個人的決定,就讓美國在國際上成為了笑柄!你們知道現在英國和德國在說什麽嗎?他們說我們美國人太可憐了!被總統愚弄的我們太可憐了!”
    至此,哈定為了實現自己小小野心而策劃的計劃,至今可謂是順風順水。
    “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麽,要被這樣對待?為什麽要因為威爾遜,而讓無辜的美國公民蒙受災難?”
    “哈定說得對!”
    “國會必須彈劾那個騙子威爾遜!”
    不隻是共和黨的支持地區,就連南方等民主黨票倉,針對威爾遜的輿論批判也如山洪爆發般激烈。
    “羅斯福閣下!您知道‘夏普密使事件’嗎?”
    “不,我完全不知情。如果我早知道,定會竭力阻止。但很遺憾,一切已經太遲了。”
    “是嗎?像前戰爭部長蓋裏森就以無法繼續為背叛者效力為由宣布辭職了,您打算怎麽做?”
    “我也會從副部長的位置上辭職。威爾遜欺騙了我們所有人。身為一個人,我已無法再追隨他,哪怕我曾是他的部下。”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in deano roosevet)與早就對威爾遜心懷不滿的前戰爭部長林德利·蓋裏森等人,也開始紛紛與總統劃清界限。
    畢竟再不與威爾遜斷絕關係,就等於給自己的政治生命判了死刑。
    一直以來,威爾遜習慣於繞過國務卿布賴恩,獨自處理外交事務,隻與身邊的親信溝通——這也成為白宮幕僚對“夏普密使事件”不知情的最好借口。
    “威爾遜欺騙並踐踏了數百萬美軍士兵的信任!更糟糕的是,為了他那該死的‘豐功偉績’,為了那些毫無意義的冒進作戰,數十萬士兵死傷累累!這種人配當總統嗎?威爾遜根本沒資格坐在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的位置上!”
    “麥克阿瑟!麥克阿瑟!麥克阿瑟!”
    軍方也開始輪番發難,怒火燒向總統。
    而站在風暴中心的,是幾乎已經失控、滿腔怒火的麥克阿瑟將軍。
    雖然美國曆來強調文官統治,軍人幹政向來被視為危險信號,但如今,麵對威爾遜,整個美軍無論陸海空,早已鐵了心不再支持他。
    威爾遜的行為,已是國恥。
    他不僅欺騙了英國、德國等盟國,更欺騙了美國國民與遠征軍士兵。
    正如後來尼克鬆因“水門事件”中一句謊言而幾乎被彈劾下台,最終不得不辭職一樣,美國人可以容忍很多事,但唯獨不能容忍謊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威爾遜這混蛋到底幹了什麽啊!”
    “美國所有主流媒體都在報道總統說謊的事實!我們根本攔不住!”
    曾以為靠著戰爭勝利,明年的連任輕而易舉的民主黨,終於意識到風暴來臨,危機紅燈已然亮起。
    “哈哈哈哈!活該!你們這幫民主黨的家夥也有今天!”
    “漢斯·馮·喬部長真是給我們送來了一份大禮啊!”
    憑借與西奧多·羅斯福的舊交,共和黨早早就從漢斯那裏得到了風聲,因此在威爾遜事件曝光時第一時間展開攻勢,樂開了花。
    雖然最初共和黨也曾擔心“夏普密使事件”會讓歐洲各國遷怒於美國,重創外交威望,
    但幸運的是,德國與英國並不想與美國為敵,他們隻想單獨把責任扣在威爾遜一人身上。
    正因如此,目標一致的共和黨與“日耳曼同鄉會”很快達成共識:歐洲喊著“威爾遜是罪魁禍首”,而美國則高呼“我們也是被他欺騙的可憐人”。
    “滾下去吧,威爾遜!”
    “滾!滾!滾!”
    最終,威爾遜徹底成了人人喊打、毫無還手之力的“全民公敵”。
    距離他當選總統,僅僅過去了兩年零十一個月。
    ......
    “聽說在美國,批評威爾遜總統的輿論正在不斷升溫。”
    “他也算是到頭了。我聽說他因為怒火攻心而昏了過去,等他醒來,隻怕又會是極大的打擊。”
    麵對杜梅爾格的話,普恩加萊一邊攪拌著咖啡,一邊用複雜的語氣回應道。
    當然,他對威爾遜並沒有絲毫憐憫。
    畢竟這個人,表麵上裝作對法國寬容,暗地裏卻隻是想借法國之力為自己謀利。
    威爾遜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不過是自作自受。
    “不過,至少這下我們能保住阿爾及利亞,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是啊,的確是好事。隻不過這是在向英國和德國低頭之後才換來的結果,這一點......終歸是令人心裏不好受。”
    這,正是普恩加萊神情複雜的原因。
    當然,他並不後悔。
    就像當初與威爾遜做交易一樣,這一切,都是為了法國。
    “隻是讓我擔心的是,這次的風波,我們也免不了被罵得狗血淋頭吧?”
    麵對卡約擔憂的發言,普恩加萊點了點頭。
    他的行動的確是在努力減少法國所受的損失,但這畢竟是戰時與敵國暗中交易才換來的結果。
    因此,法國國內對普恩加萊的批評和抗議示威仍在持續。
    不過,這一切他早已有所準備。這是他必須背負的代價。
    “同誌們,民眾對政府的怨氣已經到了頂點。這正是我們的機會!”
    然而,普恩加萊和法國政府尚未察覺。
    他們以為這場風波不過是挨點罵就能過去,卻沒意識到,它其實正在加速某種更大的變局。
    ......
    “呃呃呃呃呃......!”
    “嶽父大人,您還好嗎?”
    “局勢,局勢如何了?”
    “......情況不妙。不僅是英國和德國,就連我們所有的盟友也都在攻擊您,閣下。”
    ——唯獨隻有威爾遜一人被孤立。
    “還不止如此。軍方已經徹底背棄了我們。芬斯頓司令、潘興副司令以及美軍遠征軍的高級將領,乃至海軍,都在要求解釋,並對此表示強烈抗議。尤其是麥克阿瑟準將,幹脆毫不掩飾地對閣下進行了激烈的批判。”
    “麥克阿瑟?就是戰爭英雄亞瑟·麥克阿瑟的兒子?”
    “是的,他本人也是在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而且他在本土根基深厚,我們根本無從下手。”
    “上帝啊......”
    聽到女婿麥卡杜小心翼翼的陳述,威爾遜低垂著頭,仿佛再也支撐不住自己的神智。
    他怎麽會落到這般田地?
    到底是哪裏出了差錯,才讓一切走到這一步?
    威爾遜百思不得其解。
    若不是英國那些帝國主義者冥頑不化,他原本沒有預見到任何大問題,然而現在的局勢卻完全失控,他實在無法理解。
    “......是普安加萊啊啊啊——!”
    普安加萊,普安加萊!
    這一切,都是普安加萊的錯。
    為了世界和平,為了牽製德皇,威爾遜明明對普安加萊施以仁慈,可他卻以背叛回報。
    “為什麽!到底為什麽!”
    法國,普安加萊,為何會背叛他?
    威爾遜完全想不明白。
    除非法國願意放棄北非殖民地,否則絕無可能背棄自己。
    畢竟說起殖民地的執念,法國和英國可沒什麽區別。
    尤其是對阿爾及利亞,幾乎都已經當作本土對待了當然,不包括當地土著)。
    那麽答案就隻有一個——
    “肯定是第三方插手了!一定是這樣!”
    雖不知他們是如何察覺,但威爾遜確信,是協約國中的某個勢力脅迫了法國,在他背後狠狠捅了一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是誰做的?
    是那可憎的德國“黑色俾斯麥”,漢斯·馮·喬?
    還是那慣於陰謀詭計的英國人,勞合·喬治?
    又或者,是兩人聯手?
    “不行!立刻聯絡本國!這是對美利堅的攻擊與陰謀!全國上下必須團結一致予以反擊!”
    威爾遜絕不能就此罷休。
    他還未放棄希望,拚盡最後一絲氣力大聲呼喊,誓要與英國、德國清算此賬。
    然而,他的親信們卻並未回應總統的疾呼。
    他們隻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怎麽都不說話?難道說,本國那邊也出了事?”
    但總有人必須告訴總統真相。
    “閣下......本國已經無法再為您出手了。”
    最終由麥卡杜出麵,深吸一口氣,緩緩道出殘酷的現實。
    “國內不僅一片罵聲,甚至出現了要求彈劾閣下的呼聲。共和黨人接連不斷地發難,連原本對此事一無所知的內閣部長們,也紛紛請辭,以示對閣下的不滿。”
    “什,什麽?!”
    更有甚者,聽聞威爾遜倒下的消息後,不少人公然叫囂讓他別回來,就死在歐洲好了。
    但麥卡杜實在說不出口,他無法把那樣冰冷的惡意轉述給麵色慘白如紙的嶽父。
    “民主黨呢?民主黨怎麽說?”
    “民主黨也放棄了我們。他們說,與其被彈劾,不如主動辭職。副總統馬歇爾雖然試圖扭轉局勢,但毫無作用。”
    聽著女婿滿臉絕望的陳述,威爾遜再也無法開口。
    連身為執政黨的民主黨都拋棄了他。
    “哈......哈哈......我,我為和平所付出的努力,就在一瞬間......在短短一瞬間......全都化為烏有......”
    這意味著,威爾遜已再無任何希望。
    當美國人民、國會,甚至執政黨都背棄他時,他的政治生命也就到頭了。
    他將被曆史記為美國史上最失敗的總統。
    他為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將被全盤否定,而美國也會不遺餘力地從國民記憶中抹去這位“黑曆史”總統。
    對威爾遜來說,這種屈辱,甚至比死亡還要可怕。
    “呃呃啊啊啊啊!”
    “閣下?閣下!”
    威爾遜一聲慘叫,再次捂著腦袋猛地倒下。
    接著,徹底失去理智,開始全身抽搐。
    “呃呃......呃啊啊啊啊!”
    “閣下!睜開眼睛啊,閣下!”
    “快叫醫生!快點!”
    盡管親信們大聲呼喊,四處奔走,但威爾遜雙目無神,身體劇烈顫抖,已經無法說出任何一句話。
    巨大的衝擊、恐懼、絕望與羞辱,在此刻徹底吞噬了他那早已千瘡百孔的身心。
    伍德羅·威爾遜,徹底崩潰了。
    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肉體上。
    ——————
    求點免費的禮物,孩子要吃不起飯了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