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漢斯秘書破門而入
字數:8542 加入書籤
【備受爭議的伍德羅·威爾遜總統陷入半身不遂狀態,醫生稱幾無恢複希望......】
“活該。”
剛從法蘭西流感中康複不久,又負了傷一直住在軍醫院裏的波希米亞下士阿道夫·希兒,看著占據頭版大標題的威爾遜的消息,不禁嗤笑出聲。
對這個妄圖玷汙日耳曼民族偉大勝利的騙子來說,這正是最合適不過的結局。
“威爾遜那家夥癱了的話,是不是得由副總統馬歇爾接替?”
“多半吧。不過他應該會乖乖撐到明年大選下台。說到底,就是那些迪克西佬dixie)不行啊。”
正當希兒因正義得以伸張而微笑時,在旁邊病房中散步的幾名美國傷兵的聲音傳了過來。
看他們眉飛色舞的樣子,顯然也對威爾遜的垮台感到極為高興。
“那也難怪。”
作為通訊兵四處穿梭於協約國部隊之間的希兒,對美軍在西線的戰鬥狀況再了解不過。
雖然不少德軍私下裏將美軍當作來自新大陸的土包子,連列隊都站不齊的廢物,但在希兒看來,他們至少不是懦夫,而是為了自己的信念拚盡全力的戰士。
因此,希兒完全能夠理解美軍士兵對威爾遜的憤怒與怨恨。雖然他對威爾遜抱有強烈反感,但對美國和美國人卻無什惡感。
“更何況,美軍剛登上戰場時之所以傷亡慘重,就是因為威爾遜強行壓迫指揮官迅速將士兵投入前線......”
希兒看著這些因為糟糕領導人而受苦的美軍士兵,滿是憐憫地搖了搖頭。
他真心希望他們以後能像德意誌帝國那樣,選出一個真正稱職的領袖。
“說起來,快要出院了,接下來我該做什麽呢。”
這也是最近讓希兒日漸陷入沉思的最大原因。
再過一個月,他不僅要從醫院出院,還將從服役多年、頗有感情的軍隊中退役。
而如今,阻礙和平談判的威爾遜已然倒下,柏林和會想必也很快會畫下句號。
戰爭以德意誌民族的勝利告終,這固然令人欣慰,但希兒也不得不開始思考今後的生活方向。
“起初我原本是打算回美術學院的......”
可與當初得知錄取消息時的狂喜不同,如今的他卻對這個選擇提不起什麽興趣了。
要是讓曾千方百計幫他進美院的漢斯聽見這話,怕是得當場破口大罵。
但在經曆了戰爭之後,希兒對“藝術”的執念已經逐漸冷卻。
不,確切地說,是轉向了別的方向。
他,一個曾經的街頭畫家,卻因為在戰地上給士兵們畫那些奇怪的動物角色,被稱作“老師”,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什麽叫做“被認可”。
哪怕他隻是個下士,可同僚、甚至一些士官和軍官都對他十分尊敬。
而那份尊重,是希兒從前無論怎麽努力畫畫都從未擁有過的。
哪怕是在他夢寐以求、辛苦考入的美術學院,也未曾感受到如此的認可與關注。
對渴望他人目光與認同的希兒來說,這種感覺無疑是無法忘卻、甚至想再度體驗的東西。
可這種畫風,真的能成功嗎?
這是希兒無論如何也無法回避的疑問。
雖說自己如今已獲得鐵十字勳章,能領到戰爭補助金,暫時不愁吃穿,但他真正渴望的,從來都不是苟且偷生,而是成功與眾人的注視。
若是他真有那種不被認可也能堅持藝術信仰的誌氣,當初也不會在街頭畫明信片度日,寧願餓死也不願低頭了。
“唉......算了,之後再想吧。”
一向缺乏耐性的希兒抓了抓頭,從床上起身。
很快就是護士們給傷兵們放電影的時間了。
那可是這無聊醫院生活中少有的娛樂,他自然不會錯過。
“喂,阿道夫。”
“電影還沒開始吧?”
“還沒呢。我給你占好位子了,快來坐。”
聽到戰友的呼喚,希兒點點頭坐了下來。
唰啦啦──
很快,來自協約國的傷兵不分國籍地擠在昏暗的放映室裏,伴隨著投影機特有的聲音,銀幕上浮現出電影標題。
《恐龍格蒂gertie the dinosaur)?》
這標題他從未聽說過。
大概是部美國電影?也許是有人裝成恐龍的搞笑劇?
希兒很快失去了興趣,托著下巴一副懶洋洋的模樣。
看來這家醫院也是隨便拿了部便宜的電影糊弄人。
而電影的開頭也確實平凡無奇。
人們開著汽車來到博物館;主角模樣的人拿著一堆紙張前往晚宴會場。
哪怕知道這是一部無聲且短篇的電影,希兒也看得一頭霧水——到底是在演什麽?
甚至,標題中堂而皇之寫著的“恐龍”,目前為止隻露出了骨頭......
“還不如放部喜劇片算了。”
與其看這破玩意,不如到外麵吹吹風。
無趣至極的希兒嘀咕了一句,正準備起身離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那一刻——
“?!”
屏幕上的主角開始繪製恐龍角色與背景,而那些圖像,居然活了!
就像真的生命一樣開始活動!
恐龍吞下石塊、啃食樹枝。
它歡快地跺腳起舞,甚至掉下眼淚。
它被水中的大象噴水擊中,跌倒在地。
最後,它喝了水、載著人點頭致意後,緩緩離去。
影片在這一幕中結束。
可即使電影已然結束,希兒卻仿佛被重錘砸中大腦般,久久未能從座位上起身。
不,是根本起不來了。
哪怕那隻是不到八分鍾的電影的一小段,給予他的衝擊卻無比巨大。
“就是這個......!”
阿道夫·希兒命運,開始朝著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角度偏斜。
......
“部長閣下,你聽說關於威爾遜總統的消息了嗎?”
“當然,勞合·喬治首相閣下。”
“哈哈哈!真是活該啊,我終於真正感受到正義尚在人間了!”
仿佛心頭一塊大石落地一般,勞合·喬治大笑出聲。
臥病在床的威爾遜,在得知連祖國都拋棄了自己之後,深受打擊,最終陷入了半身不遂的狀態。
最終,威爾遜被抬上擔架,與他那總讓人和麥克阿瑟搞混的女婿、財政部長麥卡杜一同送回了本國。而原本的國務卿布萊恩則在冷漠的目光中,臨時頂替他,率領美國代表團。
當然,已經沒資格提出任何意見了。
“無論如何,這下終於到了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和談的時候了。”
“是啊,該畫上句號了。”
既然拖延會議的威爾遜已經退出,就就沒有再繼續拖延的理由了。
很快,代表們久違地齊聚一堂,決定法國最終命運的最後會議開始了。
“首先是戰爭賠款。考慮到法國的戰爭責任以及對協約國造成的損失,賠款金額定為四百五十億法郎。”
折合美元大約八十二億,馬克則不到三百四十億。這是在判斷法國仍有能力承擔這一金額的基礎上敲定的數額。
曾要求一千億的比利時對此明顯不滿,但若漫天要價反而使法國經濟崩潰,那再多的賠款也隻能是空談。
‘再說了,這樣隻會讓我們親手把法國的極端勢力推上前台。’
隻要回想一下在曆史上希兒和納粹的崛起,就不難明白這一點。
當然,即便如此,法國人中也有很多人無法接受這“寬恕”。
正如之前多次說過的,哪怕協約國的人已經覺得很仁慈了,但對法國人而言,恐怕卻是另一種屈辱。
“此外,法國必須向德意誌帝國全麵割讓阿爾薩斯,並割讓洛林地區的一半,包括摩澤爾、默爾特和孚日的部分地區;同時向比利時割讓裏爾、魯貝及阿登地區的一部分。”
“理應如此。”
此時,比利時首相布羅克維爾原本緊皺的眉頭才舒展開來,露出滿意的笑容,連連點頭。
就法國整體而言,那些地方並不算廣闊,但如同賠款一樣,對法國人來說,這將是永遠難以愈合的創傷。
也許,正如已故的教皇庇護十世所言,這最終會演變成第二次世界大戰。
但明知如此,漢斯也隻能接受這“仁慈的極限”,再讓步已是不可能了,他心中唯有苦澀。
“接下來是軍備限製。首先,法國不得生產或擁有任何生化武器......”
轟!
“出、出大事了!”
“???”
漢斯正說著,會議廳的門忽然被猛地推開,一個人闖了進來。
說來真是見鬼了,那人偏偏是他的秘書。
“他x的,不會吧......”
漢斯臉色瞬間煞白,幾乎是脊髓反射般察覺到,又有什麽糟糕透頂的事發生了。
戰爭都結束了,這家夥的那張烏鴉嘴卻還是三天兩頭給他帶來各種亂七八糟的消息。
當然,這並不是秘書的錯,但到這種地步,漢斯都已經開始懷疑這是不是什麽因果律武器了。
“出什麽事了,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漢斯事後諸葛亮地想著以後一定要換掉這個秘書,但此刻還是強自鎮定地發問。此時麵色同樣不佳的比洛總理也開口了。
他也是知道漢斯秘書那張嘴可怕之處的人之一。
“巴、巴黎公社!”
“什麽?!?”
並且這一次,令人悲哀的是,秘書所帶來的消息,不隻是漢斯,就連原本還在發愣的勞合·喬治和其他協約國代表,也都猛地站了起來。
“巴黎爆發了公社叛亂!是巴黎公社!巴黎公社!!”
秘書的呼喊聲回蕩在會議廳中,漢斯隻感到一陣天旋地轉,緩緩閉上了眼睛。
剛擺平威爾遜,現在又輪到他們鬧事了嗎?
......
“無能的政府滾下台!”
“把叛徒送上斷頭台!”
時間回到《蘭斯條約》簽署不久之前——
光之都巴黎,徹底淪為了混亂與瘋狂的煉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然這一切被稱作“最好的選擇”,但祖國法蘭西繼拿破侖戰爭與普法戰爭之後,如今又一次在那該死的英國與德國麵前屈辱跪地。
若說法國人的精神還能保持正常,那才真叫奇怪。
畢竟法國人是什麽樣的民族?
是那種總愛在與本國有關的任何詞前麵加上“偉大”二字,對祖國充滿無盡驕傲的民族。
正因如此,他們又怎可能輕易接受政府一意孤行所做出的決定,尤其是在爭議不斷的情況下,僅一夜之間便完成的屈辱投降?
“嘖,今天又開始了。”
“那幫家夥是真的想看著巴黎被踐踏嗎?我敢打賭,一旦聯軍攻來,他們絕對是第一個逃跑的!”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如此。
不少在戰火中疲憊不堪的巴黎市民,雖在聽聞投降的消息後哭成一片,但對天天無休轟炸巴黎的轟炸機終於不再出現,巴黎重炮也停止了咆哮這一事實,還是悄悄鬆了口氣。
但仍有不少人無法接受這一切。而正為和平談判焦頭爛額的普恩加萊與杜梅格,也隻能寄望和平與反戰的聲音能壓過戰爭與仇恨的怒吼。
於是,他們下令赦免了曾被克列孟梭逮捕的和平主義者與反戰主義者。
但人生中的錯誤常常如此:哪怕出發點再好,結果卻不一定盡如人願。
對法國政府而言,很不幸的是,普恩加萊與杜梅格的特赦,也成為了又一個錯誤的決斷。
因為被釋放的和平主義者與反戰主義者,絕大多數都是徹頭徹尾的左翼分子。
就拿不久前同樣被赦免回國的和平派領袖約瑟夫·卡約來說,光是他的名字就散發著滿滿的左派氣息。他出身於激進黨雖然該黨更接近自由主義),而在他之前的和平派代表人物讓·饒勒斯jean jaures),則是一位實打實的社會主義者。
而在獲釋的反戰分子中,自然也包括了夢想革命的人。
他們就是法國社會黨的前身,法國工人國際支部section fran?aise de "internationae ouvriere, sfio)內的強硬派與共產主義者。
這些強硬派,正因受到俄國革命的影響,內心被革命的烈焰燒得無比滾燙。
至於他們看著今日的法國,會有怎樣的想法?
——想都不用想,答案顯而易見。
——————
感謝億語一、霧草溪、殘傷花,三位讀者的大神認證,感謝其他讀者的禮物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