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多事之英
字數:8702 加入書籤
“好久不見了。自從大戰結束後,這還是我們第一次見麵吧?”
“是啊,確實是個多事之秋啊。”
沒錯,的確多事之秋。
<字型”發際線的禿頭,更是讓這一切雪上加霜。
“聽說您去年被任命為了戰爭大臣兼空軍大臣,最近如何?”
漢斯帶著親切的笑容向丘吉爾問候。
當然,那笑容裏沒有半點真心,準確來說,連0.1的誠意都沒有,是徹頭徹尾的政治笑容。
畢竟,若是按漢斯的真實想法,恐怕早就在之前留下的心理陰影加持下,當場喝斥他滾出自己的眼前,甚至給他來上一記漢斯重拳了。
‘真搞不懂勞合·喬治為什麽又把這家夥請回了內閣。’
好吧,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勞合·喬治是自由黨的最後一任首相,而如今自由黨的處境,正好印證了他為什麽會是“最後”一任,自由黨眼下幾乎已經站在搖搖欲墜的懸崖邊緣。
更別說最近英國工黨也在學德國社民黨的路子,從工會政黨逐漸轉型為大眾政黨,正一點一點蠶食自由黨的地盤。
在這種局麵下,丘吉爾雖然搞砸了加裏波利戰役,但依舊是自由黨內少數還能維持影響力的重量級人物,自然也不能輕易踢出政壇。
更別提這人雖說固執又愛自作主張,人品和頭發成反比,但能力倒也不是一無是處。
‘結果這家夥在將來等到自由黨被踩得稀碎之後,轉身一變又投奔了保守黨。’
準確說來,他本來就是從保守黨起家的,隻不過這是“回歸”罷了。
總之,不管某人願不願意,以後恐怕還得不時看到丘吉爾這張臉,而這點光是想想漢斯就開始頭疼了。
政治這玩意兒,永遠是如此讓人惡心。
“我最近還是忙著處理愛爾蘭問題,雖說預計最晚明年能結束就是了。”
在漢斯心中暗自咒罵的這段時間裏,丘吉爾一邊露出特有的苦瓜臉,一邊開口說道。
“明年啊。看來唐寧街那邊準備妥協了?”
“實在是那些‘我們不要戰爭’的聲音太響亮了。不隻是這邊,還要從阿富汗撤軍,對埃及也準備讓步。大英帝國怎麽會淪落到這種地步,實在是讓人感到羞愧。”
丘吉爾一口幹了香檳,滿臉都是憋屈。
看來這家夥對與愛爾蘭人的談判非常不爽。
也是,這家夥在當代英國政界裏,算得上是對愛爾蘭有著強烈歧視思想的代表人物。
眼下正在愛爾蘭橫行霸道、激起民憤的皇家愛爾蘭警察特備軍,也就是“黑棕部隊back and tans)”,正是丘吉爾親手打造的產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他也是那副德行,為了用中立的愛爾蘭做海軍基地,居然要求對方把土地‘租借’出來,簡直荒唐。’
這也是為何在21世紀的今天,丘吉爾在愛爾蘭依然罵聲不絕的原因,更是他在二戰前被政敵譏諷為“戰爭狂人”的由來。
要是愛爾蘭不是在歐洲而是在亞洲或非洲,這家夥估計早就像英國當年在伊拉克對庫爾德叛軍那樣,直接動用毒氣彈鎮壓了。
畢竟丘吉爾這人,骨子裏就是個徹頭徹尾、思想還停留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帝國主義者。
“總之,很高興見到您。我就先告辭了,夫人馬上就要回來。”
“啊,請等一下。”
就在漢斯覺得寒暄也該到此為止、準備結束這場無聊的對話時,丘吉爾突然拉住了他。
“難得見上一麵,有件事想拜托您。”
聽見這話,漢斯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這家夥想搞什麽幺蛾子”的念頭。
“雖然不知您指的是什麽事,但若是會讓我國為難的事,還請您最好打消念頭。”
更何況,華盛頓海軍軍備會議才結束沒幾個月。
拜托,能不能讓我也休息休息啊,你們這些混賬東西。
“不是德國該擔心的事,不必太緊張。我隻是想請您牽線搭橋一下,介紹一位人脈。”
“人脈是指......”
“阿卜杜勒·克裏姆。”
“!”
從丘吉爾口中吐出的這個名字讓漢斯猛的僵住了。
因為這個名字,根本無法讓人忽視。
......
<)。
他領導的“裏夫戰爭”並不為人熟知,但他卻是一名遊擊戰天才,連胡誌明、切·格瓦拉這些後來者都受到他的影響。目前他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擊著企圖鎮壓柏柏爾人叛亂的西班牙軍。
可為什麽英國政府,甚至是丘吉爾本人,會對這位阿卜杜勒·克裏姆表現出如此濃厚的興趣?
理由顯而易見。
“看起來丘吉爾爵士對西屬摩洛哥相當感興趣呢。”
這些家夥果然老毛病又犯了,繼柏林會議後染指法屬摩洛哥,現在連西屬摩洛哥也不打算放過。
失去了殖民地,就再去奪回一塊新的,這就是他們的邏輯嗎?
對這無止境的貪欲,簡直令人想拍手叫絕。
“請您放心,包括我在內的英國政府,並沒有意圖挑起新的戰爭。”
你們自己不動手的意思吧。
就別拐彎抹角了。
“我作為戰爭大臣,隻是想為英國的安全準備一張可以利用的底牌罷了。”
“這話,好像在加裏波利時也聽過。”
“咳!咳咳咳!”
一提到“加裏波利”,丘吉爾就像被戳到痛處似的劇烈咳嗽起來,果然是“加裏波利·丘吉爾”本人啊。
嗬,反應比預想的還要精彩,真是令人上癮。
現在漢斯終於明白為什麽丘吉爾的政敵一有機會就會用“加裏波利”來嘲諷他了。
“我不想再來一次加裏波利。”
“那隻是運氣不好而已!從戰略角度來看是正確的!!”
“是是是,您說得對。可這事,真的需要我來插手嗎?”
想利用阿卜杜勒·克裏姆的話,你們英國自己動手不就好了。
又不是沒幹過這種事。
“咳,那方麵嘛......隻能說我們之間缺乏足夠的信任。”
意思是克裏姆不信英國。
換我我也不信。
畢竟他在投身裏夫獨立運動之前,曾在西班牙做過教師和記者,對西方的內情了如指掌,也不至於愚鈍到看不穿英國笑臉背後的算計。
況且,如果是曆史上的情況還另當別論,如今的英國已經將法國趕走,自己霸占了摩洛哥。
對阿卜杜勒·克裏姆而言,不對英國提高警惕才怪。
‘不過,答應英國政府的請求倒也不是多難的事。’
實際上,阿卜杜勒·克裏姆與德國外交部之間還是有些聯係的。
回到大戰期間,萊托·福爾貝克將軍在利比亞聯合柏柏爾人向意大利和法國發起攻擊時,克裏姆曾主動接觸過他們。
他希望獲得德國支持,以便對抗法國。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其實他主動聯絡德方,也並不奇怪。在那段曆史中,有許多法國殖民地民族都曾尋求與德國合作,謀求獨立。
阿卜杜勒·克裏姆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員罷了。
再加上他本就有些親德傾向,這邊自然沒有理由拒絕與他合作。
隻不過,這份合作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因為戰爭結束的比預期的要早。
而且北非戰線在攻下利比亞後幾乎沒再推進......
最終,與克裏姆的合作也就停留在小規模武器支援與情報互助上。之後,法國的摩洛哥殖民地落入了英國手中,再支持他也就沒有任何好處了。
畢竟他如今打的是與德國無關的西班牙。
“所以我隻能對英國的行動表達些許擔憂。畢竟摩洛哥的動亂對我們德意誌帝國毫無益處,反而可能刺激西班牙。”
“我們明白。如我先前所說,英國並不打算掀起紛爭大動幹戈。我們隻是想在幕後輕輕推上一把。”
誰信你說的鬼話。
“德國這邊隻需幫忙牽線搭橋即可。況且,這也有牽製法國的意味。”
“法國?”
“是的,據情報顯示,那個貝當最近成了西班牙軍隊的軍事顧問。”
啊,對了,英國情報部門似乎目前隸屬於戰爭部,也就是丘吉爾管轄的範疇?
看來不是格雷,而是丘吉爾來找自己提起阿卜杜勒·克裏姆,就是因為這個。
“如果處理不當,法國可能會與西班牙聯手,圖謀東山再起。”
“但這未免太過臆測了吧。”
雖說在曆史上的魏瑪共和國時期,塞克特將軍曾與蘇聯達成過秘密軍事合作,德國提供武器,換取蘇聯土地用來訓練坦克與戰機,躲避協約國監督,但西班牙為了法國,能做到那種程度的可能性實在太低。
一旦被發現,失去的可遠比得到的多。
而且據漢斯所知,貝當被任命為西班牙軍顧問,是因為法國政府將他視為隱患,刻意把他遠遠調離法國本土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就因為貝當當了顧問,就說法國與西班牙在暗中勾結,實在太誇張了。
雖然那位佛朗哥確實是貝當的學生,但他根本沒有任何實權。
當然,小心一點也沒壞處。
“大英帝國與德意誌帝國是共同扞衛歐洲和平的兩大支柱。因此,我們兩國應當進一步加強合作......”
看某人反應冷淡,丘吉爾就開始口若懸河地念起演講稿來。
臉皮之厚,簡直令人歎為觀止,不知道該說他是厚顏無恥還是天生的政治演員。
老實說,不管他說得多好聽,漢斯隻看出一個意思——英國想把西屬摩洛哥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我會考慮一下。”
反正也沒必要陪他把整場演講聽完,於是漢斯敷衍了幾句便起身離開。
丘吉爾說是暫時不打算鬧大,想低調操作,但歸根結底,他還是那個丘吉爾。
而且看這架勢,恐怕不隻是他一個人的主意。
畢竟不管是勞合·喬治還是格雷,他們都不是會讓丘吉爾輕易擅自行事的人。
唉,看樣子不久之後又要起風波了。
漢斯一邊暗自嘀咕著,一邊朝遠處喚他的路易絲走去。
......
幾天後,阿爾伯特與塔季揚娜的婚禮結束,漢斯也回到了柏林,重新開始日常生活。
沒錯,不斷地接收報告,源源不斷地批閱文件,這就是他的日常。
至於為什麽華盛頓海軍裁軍會議都結束了,工作卻絲毫沒有減少?
他也搞不懂。
“大臣閣下,rnd的定期報告到了。”
“這次......可別又出什麽幺蛾子才好。”
漢斯一邊這麽說著,一邊從秘書手中接過報告。
然而,這終究隻是虛幻的奢望。
【蘇維埃俄國正逐漸與軍閥及反布爾什維克勢力的鬥爭中取得上風。】
隨著俄羅斯共和國的成立,逐步走向尾聲的俄國內戰,眼下正接近最終結束。
而一旦內戰落幕,蘇維埃俄國極有可能演變為蘇維埃聯邦。
當然,就目前來看,不過是給快倒閉的店鋪換塊招牌罷了。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延長它這種半死不活的狀態。”
最有效的手段,果然還是不斷地給蘇維埃設置障礙,阻止它崛起。
這也是英國最擅長、最樂在其中的“惡意外交”時光。
“這部分詳細整理一下,我得向總理和陛下匯報。”
“明白,大臣閣下。”
“接下來是......嗯?”
而看到報告的下一頁內容,漢斯皺起了眉頭。
【列夫·托洛茨基,與x國秘密接觸。】
看來這頭山羊胡子,吃過斯大林的背叛苦頭後,還一直不肯放棄啊。
“托洛茨基在失敗後為了東山再起而關注xx,這在原本的曆史中也確有其事......”
實際上,像拉狄克、布勃諾夫、越飛這些參與第一次xx合作的蘇聯人物,清一色都是托派雖然後來在大清洗中幾乎都被清算了)。
也是快到這個時候了啊......
當然,因為某些原因,那邊就隻能任其發展了。
“真是的,跟丘吉爾一樣一個個都閑不住,這世道真是太亂了。”
雖說這確實是個什麽都在劇變的時代。
漢斯歎了口氣,麵對無論做不做事情都在堆積的工作,再次將目光投回報告中。
就這樣忙忙碌碌地度過時光,1918年轉瞬即逝,跨越1919年,迎來了1920年。
“......至此,宣布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正式成立!”
1920年的第一天,雖說目前還隻是個空殼,但不出所料,蘇聯終於誕生於這個世界。
這是一個注定會如同原曆史一般,被瘋狂所染指的1920年代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