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陛下,時代變了
字數:8502 加入書籤
亞曆山大·祖布科夫失蹤了。
確切地說,他隻留下一封信給維多利亞姑媽,然後便不知所蹤。
大概是害怕當麵告別吧,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
【親愛的維多利亞,我所愛之人。我與你共度的時光雖然短暫,卻是我生命中極其珍貴的片段。然而有件事,我始終未能對你坦白。其實,我已身患絕症。是在俄羅斯染上的病,如今已無法醫治。而現在,也該是我踏上那條無法回頭的旅程的時候了。我不願看到你為我流淚,不願讓你因我受傷。所以才選擇了這種離別方式,還請你原諒。願你未來的日子裏,隻有幸福相隨。】
“啊啊,薩沙!薩沙啊——!!”
發現祖布科夫留下的信之後,維多利亞姑媽痛哭失聲,仿佛自己成了小說中的悲情女主角。
“姑媽,冷靜點。祖布科夫先生做出這個決定,一定也很痛苦。”
“是啊,為了他,你也要振作起來。”
“謝、謝謝你們,路易絲,塞西莉亞......是啊,就算是為了薩沙,也要重新站起來。”
維多利亞姑媽一邊什麽都不知道地拿手帕拭淚,一邊自言自語,路易絲和塞西莉亞則默默地對視一眼,互相比了個大拇指。
威廉二世皇帝對此一無所知,此刻正去砍樹,說是要給孫輩做木馬上玩。而維多利亞姑媽雖然還在沉浸在悲傷之中,但至少,已經接受了現實,留下了所謂的“回憶”。
任務,圓滿完成。
“那麽,姑媽的事情算是順利解決了吧?”
“是啊,比預想的還要順利。”
聽說那家夥還振振有詞地辯稱,自己根本不知道姑媽是皇族?
為了保命竟然編出這種拙劣的謊話......果然,騙子這種生物根本不值得相信。
“漢斯,總覺得這話你來說,好像......不太合適?”
“誒?”
“沒什麽,總之,這樣皇室總算恢複平靜了。幹得不錯,漢斯。”
威廉皇儲拍了拍某人的肩膀,像是終於可以鬆口氣似的說道。
呼,這樣一來,姑媽的事就不用再擔心了。
當然,和祖布科夫的分別還是會讓她傷心一陣子,但總好過她得知,自己所相信的愛情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現在就讓塞西莉亞皇儲妃和路易絲好好安慰姑媽吧。
“殿下,早安。”
“早安,貝特曼·霍爾維格總理。”
就這樣,在漢斯和威廉皇儲正因任務成功,而鬆了口氣時,貝特曼·霍爾維格總理出現了。
看來他是要去給威廉二世做早間簡報的。
“部長,早安。”
“早安,總理閣下。”
“嗯。說起來,許久沒見皇儲和外交部長一同出現了。除了有足球比賽的日子以外。”
“哈哈,最近家裏出了點事。”
“家事?”
“是啊,還是挺複雜的事。”
“確實挺複雜。雖然現在已經結束了。”
聽漢斯和皇儲這麽一說,貝特曼·霍爾維格總理點了點頭,似乎也不打算再追問。
“那我就先行走了。”
“陛下請慢走。”
見再無他事,皇儲便與總理道別,後者也恭敬地行禮致意。
而漢斯也正打算動身前往外交部,卻被貝特曼·霍爾維格攔住了。
“正好。和我一起去見陛下吧。”
“誒?是發生了什麽我需要知道的事嗎?”
唔,最近可沒聽說過在外交上有什麽非得由他親自出麵的重大事件。
原本預料會在今年爆發的裏夫戰爭,也因英國開始正式支援阿卜杜·克裏姆而被推遲了。
不過,除了剛剛解決的維多利亞姑媽的事,以及東洋那邊石原莞爾幾乎天天寄來莫名其妙的瘋話當然全都一封不落地燒進了壁爐)以外,他這邊也沒什麽急事。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不管怎樣,你知道了總比不知道好。所以,先別問,一起走吧。”
漢斯滿腹疑問地歪了歪頭,貝特曼·霍爾維格則用一種意味深長的語氣說道。
......希望真的是自己多心吧。
可不知為何,漢斯心頭忽然產生了一股不祥的預感。
......
“歡迎啊,總理。哦,我們的女婿也來了。大清早的,不會是出什麽事了吧?”
“並沒有發生什麽大事,請陛下不必擔憂。”
聽漢斯這麽說,威廉二世像是鬆了口氣般爽朗地笑了起來。
看他身上還殘留著汗跡,大概是剛剛去砍了幾棵樹回來。
“那麽,今天來是為了什麽事呢?”
“在此之前,先向陛下呈上早間簡報。雖然沒有值得擔憂的事情發生,但規矩就是規矩。”
“那就好。如今帝國在我治理之下如此太平,真該感謝天上的主和曆代皇帝的庇佑。”
“哈哈,沒有陛下的領導,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貝特曼·霍爾維格一如既往地麵不改色地奉上恭維,作為一名久經政壇的老手,他的語氣波瀾不驚,卻恰到好處地討得了威廉二世的歡心。
哪怕皇帝的八字胡已經斑白了,但他那喜歡聽人誇獎的性格卻始終如一。
“嗯,我知道了。土地改革也快到尾聲,裁軍工作似乎也在順利收尾,實在是令人欣慰。”
“是啊,這十年來多災多難,接下來的十年若能保持和平,也算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褒獎了。”
“哈哈,是這麽說吧?我們的女婿也沒什麽特別要補充的吧?”
“是,關稅同盟一切順利,外交方麵也沒有太大問題。隻是奧斯曼帝國仍舊難以深入阿拉伯半島內部,這讓我略感擔憂。”
畢竟隻有等奧斯曼在阿拉伯半島內部穩住腳跟,他們才能順利地進去采油。
“嘖,奧斯曼果然還是老樣子。居然還在跟些沙漠遊牧民糾纏不清。總之,帝國沒有大礙,那就好。”
看樣子對今日的匯報頗為滿意,威廉二世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當然,再過幾年,這片平靜終將隨著那場全球性的大蕭條而化為泡影。
知曉未來,有時候真的是一種沉重的詛咒。
即便眼前發生了好事,也隻能因為前方不安的命運而無奈歎息。
“所以,現在更要好好享受這段和平。”
雖然這話從一個正在經曆第二次人生的他口中說出來有些奇怪,但人生苦短,能享受的時光也不過轉瞬即逝。
所以啊,要把這短暫的人生過得充實。
畢竟人類這種存在,脆弱得就像剛打開的芬達一樣,小小一口就可能走到盡頭。
這是他親身體驗過的事情,是隻有他才能知道的意味。
“真希望父親和母親也能看到現在的這一幕。啊,對了,特奧巴爾德,你剛才說還有事要講來著?”
聽到威廉二世的話,貝特曼·霍爾維格點了點頭。
接著,在一段顯得格外漫長的沉默後,他神色平靜地緩緩開口。
“我打算辭去總理一職。”
“......什麽?”
“哎?!”
然而從他嘴裏說出的這句話,不僅讓威廉二世,連漢斯都大感意外。
畢竟突然宣布辭去總理職務,實在太出人意料。
雖說貝特曼·霍爾維格年紀確實不小了,遲早會有這一天,但這未免也來得太突然。
“辭職?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麵對威廉二世難以理解的神情,貝特曼·霍爾維格沉默下來,似乎一時間也難以開口解釋。
而就在此時,威廉二世趁勢說道:
“不管怎樣,我不會同意的。特奧巴爾德,你今後還要為帝國效力很長一段時間。連比你年長的比洛都還健在,年紀比他輕的你怎麽能說要辭職呢?”
“陛下,我......已經病入膏肓了。”
然而,隨著貝特曼·霍爾維格再次張開口,一場雖小卻無法忽視的風暴,終於悄然席卷了皇帝的辦公室。
......
“說、說快要死了,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醫生說是肺癌。”
威廉二世聽到這個意想不到的消息,臉上頓時浮現慌亂之色,追問道。而貝特曼·霍爾維格則維持著表情,平靜地回答。
“發現的時候已經惡化到無法手術的程度了。樂觀也就剩下個一兩年,最多三四年可活。”
“......”
漢斯和威廉二世都被貝特曼·霍爾維格眼中那抹遙遠的神色噤住了,再也說不出任何一句話。
根本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畢竟,當一個人親口說自己已經時日無多時,又能說什麽呢?
安慰?同情?
無論哪種話語,都幫不上忙。
他們所能為貝特曼·霍爾維格總理做到的,唯有平靜地接受他的死亡。
“話說回來,居然是肺癌啊。”
雖說結果上比曆史上活得更久,但那代價實在太過慘烈。
雖然和原本的曆史相比,現在的德意誌帝國依然屹立不倒,霍爾維格也從一個失敗的總理變成了功勳卓著的總理,這或許更適合他,但死了之後,一切又有何意義呢?
‘想都不用想,成因肯定是改革引發的過勞和壓力,再加上過度吸煙。’
所以才一直讓他注意身體啊。
漢斯真的有點後悔,為什麽當初沒說得更強硬些。
“因此,我想辭去帝國總理這個光榮的職位,回到家人身邊,平靜地度過僅存的餘生。懇請陛下準許。”
“呼......明白了。既然如此,也隻能如此。強留一名病人繼續工作,不僅有違人道,也是在侮辱你至今的功績。”
威廉二世沉重的歎了一口氣,帶著苦澀的表情接受了貝特曼·霍爾維格的辭呈,而在一旁的漢斯,也隻能默默為他祈禱,希望他幸福的度過最後的人生。這種事,他也無能為力。
威廉二世曾親眼看著父親腓特烈三世被喉癌奪去生命。
如今麵對同樣被癌症宣告死刑的貝特曼·霍爾維格,他心中必然也翻湧著複雜難言的情緒。
“那麽,現在得考慮你的繼任人選了。雖非我所願,但也不得不做。”
“嗬嗬,人生有相遇,自然也有離別,不得不接受。”
“我同感。你有沒有什麽想推薦的人選?”
威廉二世一問,貝特曼·霍爾維格的目光就落到了旁邊。
......不會吧,該不會是那意思吧。
“抱歉,我暫時還沒考慮過當總理。我還太年輕了。”
“你這家夥,才剛成年就當了外交部長,還說得一嘴好聽。”
“部長跟總理,那完全是兩個層麵的事啊。”
當然,漢斯並不是完全對總理之位毫無興趣。
隻是,現在並不是時候。
雖然不知道確切時間,但不出幾年,全球經濟大蕭條就會爆發。
而德國肯定也逃不過它的衝擊,帝國總理這個職位也注定要受到極其負麵的影響。
所以哪怕真要當總理,也得等到大蕭條之後。
他可不想在風暴來臨前跳進火坑,背上黑鍋。
“我也覺得漢斯你,現在還不適合成為帝國首腦。”
“我也清楚。因此,我推薦康拉德·阿登納作為我的繼任者。”
聽到貝特曼·霍爾維格的話,漢斯下意識摸了摸下巴。
從他說要把阿登納叫來時就有所察覺了,果不其然,霍爾維格早就把阿登納當成了接班人。
“阿登納?你是說那個萊茵蘭的瘋狗?”
“沒錯,正是他。”
然而,皇帝的表情幾乎稱得上是震驚。
“可他是個平民啊......”
“陛下,時代已經變了。想要引領帝國,血統不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關鍵。如果您實在對阿登納無感,也可以考慮副總理施特雷澤曼......雖然個人認為,他或許是個優秀的部長,卻不適合當總理。”
嗯,這點漢斯也讚同,相較於副總理施特雷澤曼,阿登納更有能力。
雖然施特雷澤曼也曾在原本曆史中擔任魏瑪共和國的總理,能力不容小覷,但他那任期僅僅一百零三天,實在讓人難以將他與“成功的總理”劃上等號。
‘他的主要政績也大多是在當外交部長時取得的。’
相反,阿登納這個人,不但在曆史上已經被證明配得上“總理”這個位置,在大戰期間也展現出了卓越的實務能力,早已是下一任總理的熱門人選。
貝特曼·霍爾維格推舉阿登納,並非因為私交,而是出於深思熟慮的決斷。
“嗯......阿登納和施特雷澤曼嗎。我還是得再好好想想。”
不過,威廉二世似乎對阿登納也好,對施特雷澤曼也罷,都提不起興趣,暫時沒有做出決定。
但,就連某人也沒有意識到——
這份遲疑,會給德國帶來怎樣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