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字數:9016   加入書籤

A+A-


    【代理總理漢斯·馮·喬將以皇帝陛下的名義,就下任總理的任命進行全民意見調查,將對候選人展開民意投票。】
    不久之後。
    臨時接掌政府的漢斯終於開口,將幾天來始終保持沉默的威廉二世的決定傳達給了全德意誌:即使貝特曼·霍爾維格已提出辭職,皇帝對下一任總理人選也始終未有明確表態。
    “民意投票......?”
    “是說要聽取民眾意見?這不就等於是要我們選總理了?”
    一時間,全德震動。
    因為德國的“總理”,雖名為總理,實際上是皇帝的首席大臣,是“宰相”。而曆來,從未由人民親手選出。
    雖說漢斯也強調這是“特殊情況下的例外措施”,但世上哪有隻有一次的例外?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
    於是德國人將這次有望真正決定下一任總理的民意投票,視為擺脫舊式帝政,邁向真正立憲君主製國家的實驗性挑戰。
    “投票啊......”
    “是喬大臣的主意嗎?真是幹了件有趣的事。”
    就在無數有誌之士的歡呼聲中,德國政壇也掀起一股新風潮。而作為局中人的阿登納與施特雷澤曼,同樣對這突如其來的民意投票充滿興趣,開始動起腦筋。
    以往是要在新宮殿前向皇帝展示“我才是最適合的總理人選”,如今,卻變成了要向“人民”證明自己。
    “投票定在什麽時候?”
    “正好一個月後,阿登納議員。”
    “時間不多,馬上召集人手!”
    “遵命,議員大人!”
    沒過多久,宣傳海報如潮水般鋪天蓋地,一場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競選活動就此拉開序幕,為了爭奪總理之位,一場無聲的戰爭開始全麵爆發。
    “用政績證明實力!投票給最優秀的下任總理候選人,德國中央黨的康拉德·阿登納!”
    “阿登納!阿登納!阿登納!”
    “貝特曼·霍爾維格內閣成功的背後,有他在!柏林之子,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才是我們的總理!”
    “施特雷澤曼!施特雷澤曼!施特雷澤曼!”
    在這短短一個月內,候選人們竭盡所能,爭奪盡可能多的民心。
    “我倒是不明白社會民主黨找我有什麽事,伯恩施坦議員。照理說你這時候應該跟穆勒黨魁滿德地奔走助選才對吧?”
    “哈哈,阿登納議員。咱們都是老政客了,別拐彎抹角了。”
    “......說吧,你們想要什麽?”
    “把勞動部長的位置交給我們社民黨。至於回報,我想您應該心裏有數。”
    “......暫且不談利弊,隻問一句。你們也找施特雷澤曼談過這事了嗎?”
    “這個嘛,您覺得呢?”
    “嘖,帝國議會那幫老狐狸。”
    而在表麵激烈競選的背後,陰影中也在悄然進行著秘密交易。
    不過這對政壇而言,隻是家常便飯罷了。
    “民意投票?!開什麽玩笑?!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而此時,就在四處奔忙的候選人還在為選戰頭破血流時,另一個人卻在辦公室中猛地站起身,爆發出一聲怒吼。
    那是一直隻顧著博取皇帝歡心、結果被這場突如其來的變局重重砸中腳麵的弗朗茨·馮·帕彭及其派係。
    ......
    “現在才搞什麽民意投票,一群平民為了總理的位置爭得你死我活,真是豈有此理!這個國家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
    格德勒滿含怒火地咆哮著,帕彭、施萊謝爾和羅姆像是感同身受般齊齊點頭。
    王黨派、法西斯、軍國主義者......他們的性格和腦子裏的思想雖各不相同,但對民主與自由的厭惡卻如出一轍。
    “陛下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一定是那個漢斯·馮·喬在旁邊煽風點火!”
    格德勒是頑固的極端王黨派,他幾乎是嘶吼著喊了出來,嗓子都快喊出血了。
    當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妄想。
    就算這次所謂的“民意投票”點子確實是漢斯提出來的,但真正做出決定、選擇接受的,也是隻想安穩度日的威廉二世。
    要是威廉二世真不想把國家大事交給下麵這些人,他大可以自己任命總理,何必搞得這麽麻煩。
    說到底,漢斯也沒舉著芙蕾德莉卡逼著皇帝投票不是?
    “這是一場陰謀,是那些奸臣想把皇室變成英國那種擺設的陰謀!”
    “是嗎......”
    “怎會不是呢,帕彭議員?說真的,要是威廉大帝還活著,怕是早已捶胸頓足了吧!”
    “格德勒市長,我們完全理解您的憤怒。但現在最緊要的問題,不是這個。”
    施萊謝爾被格德勒不間斷的怒吼吵得頭疼,皺著眉說。
    “這該死的民意投票,讓我們的處境變得極為不利。”
    因為,說到底,民眾中幾乎沒人支持帕彭。
    他隻會拍馬屁,無能又毫無魅力,簡直就是德國版的“花瓶總統”哈定。誰會喜歡這種人?
    甚至在議會裏,也有人公開嘲笑:“這家夥是幹嘛的?”
    一旦真搞民意投票,敗局已定。
    當然,自詡為帕彭幕僚的施萊謝爾也知道帕彭人氣低迷,因此這段時間他聯合格德勒等頑固保守派,還拉來了最近風頭正勁的法西斯分子羅姆,試圖扭轉局麵。
    他們為了贏得皇帝的歡心,甚至連送戰斧這種討好手段都使了出來。
    可惜,施萊謝爾的計謀有一個致命漏洞。
    那就是:法西斯在德國,也不受歡迎。
    意大利因法西斯而崛起,法國的極右勢力也受到其影響日益壯大,但德國的情況與他們不同。
    因為法西斯主義依賴的是混亂與仇恨,可德國如今既不混亂,也沒什麽值得仇恨的對象。
    畢竟剛贏了戰爭,經濟也還處於繁榮階段,又沒什麽怨氣或不滿的火苗。
    而就連反紅這張牌也打不響。中央黨、人民黨這些保守勢力就不必說了,就連社會民主黨天天都在大喊“我們切割!”根本沒法形成對比。
    結果,唯一支持他們的,隻剩下一些懷念舊日榮光的沒落容克貴族,或像格德勒這種死硬分子,寥寥數人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還想靠民意投票贏?簡直是癡人說夢。
    “如今,隻剩一個辦法了。”
    正當眾人陷入一籌莫展的沉思中時,羅姆露出一抹凶狠的笑容,緩緩開口。
    “我們應該效仿墨索裏尼。集結人馬,直奔王宮。”
    說白了,就是搞一場德國版的“進軍羅馬”。
    這話出自被墨索裏尼成功吸引、轉投法西斯主義的羅姆嘴裏,倒也不令人意外。
    “上校,你瘋了嗎?”
    “這恐怕不太妥當......”
    “簡直是大逆不道!”
    然而,施萊謝爾、帕彭和格德勒的反應分別是愕然、驚恐和憤怒。
    作為現役軍官的施萊謝爾認為現在發起武裝叛亂無異於自尋死路;帕彭根本沒那個膽量;而格德勒更是無法接受“用軍靴踏進神聖皇宮”的這種說法。
    “現在若起兵,很可能會落得和那些沒落的容克貴族一樣的下場。我理解你的想法,但現在還不是時候,羅姆上校。”
    “嘖......”
    麵對施萊謝爾毫不留情的冷聲斥責,羅姆滿臉不滿地皺起眉頭。
    但他如今已被軍方逐出,甚至連偷運武器都被抓包,自己一個人根本做不了什麽。
    “這幫沒卵蛋的家夥......”
    羅姆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閉上嘴,暗地裏咒罵這些“合作夥伴”。
    當然,考慮到他本人還是個同性戀,偏好十五六歲的男孩,這種話從他嘴裏說出來多少顯得有些諷刺。
    “施萊謝爾,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等下一次機會。”
    隻是,“下一次機會”到底什麽時候才會出現,包括施萊謝爾和帕彭在內,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答案。
    ......
    1921年12月7日。
    終於,約定的一個月過去了。
    “大家快去投票吧!”
    “你準備投誰?”
    “當然是施特雷澤曼啊。”
    “我打算投阿登納。雖然我是柏林人,但我覺得阿登納比施特雷澤曼更適合當總理。”
    就這樣,所有人翹首以盼的民意投票之日終於到來了。
    市民們懷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動的心情前往投票站,這一景象不僅出現在柏林,在科隆、慕尼黑、法蘭克福、柯尼斯堡等德國各地也都上演著同樣的熱潮。
    “還有五分鍾準備播出!”
    “好好好,德意誌帝國曆史上第一次總理選舉直播,大家集中精神!”
    與此同時,位於柏林西區的廣播之家,也就是drr柏林總部,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開票直播,不甘示弱地投身到這場熱烈的全民盛事中。
    “戈培爾先生,準備好了嗎?”
    “是的,社長。雖然我仍在擔心自己能不能勝任......”
    “要有自信啊,年輕人。你的口才,是我見過最出眾的。別想太多,專注眼前的工作就好。”
    “......明白了。我一定會不負所托。”
    這次開票直播的主持人,正是drr冉冉升起的新星,保羅·約瑟夫·戈培爾。
    “倒計時5秒!5!4!3!2!1!”
    哢噠!
    【大家好,親愛的德意誌帝國公民們。這裏是一直陪伴在您身邊的歐洲第一廣播,drr的保羅·約瑟夫·戈培爾。】
    “噗?!?”
    就在這時,早早投完票、正坐在家裏悠哉地品著“漢斯咖啡”的漢斯,聽到戈培爾的名字和聲音時,一口咖啡直接噴了出來。
    畢竟他平時忙於國政,基本把drr交給了布雷多全權打理,根本不知道戈培爾什麽時候進了drr。
    【目前全國各地正在積極投票,投票率也創下了曆史新高......】
    漢斯被嗆得連連咳嗽,驚魂未定,電台裏戈培爾的聲音卻依舊滔滔不絕。
    雖然目前的戈培爾缺乏經驗,但他那仿佛天生具備的魔鬼口才,以及他那娓娓道來的言語,依舊讓那些剛投完票回到家中的德國人,情不自禁地專注傾聽。
    【戈培爾先生,您認為目前最有可能勝出的候選人是誰?】
    【根據我們drr自行進行的民調結果來看,中間黨候選人康拉德·阿登納比人民黨候選人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略占上風。這一結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天主教影響力強的地區支持,以及對普魯士存在強烈反感的巴伐利亞的推舉,尤其是社會民主黨黨首穆勒出人意料地表示支持阿登納,這一點影響甚大。】
    【哦對,施特雷澤曼候選人還因此嚴厲批評了阿登納及社民黨吧。】
    【沒錯,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這一事件導致支持阿登納的保守派出現了動搖,因此也不一定完全對施特雷澤曼不利......】
    “哦哦哦......”
    聽著廣播的,還有一位對政治頗有興趣的年輕人,海因裏希·魯伊特波爾德·希姆萊d er)。
    不過他沒聽多久就不得不停下來了。
    “老板,再來一杯啤酒!”
    “好嘞,馬上來!”
    因為他現在正經營著一家啤酒館,而主打下酒菜是一種名為巴克亨德爾iener back)的維也納炸雞。
    考慮到在正史中這時候的希姆萊本來是養雞場主,這也算是走得更進了一步。
    【各位久等了!漫長的等待終於結束,開票結果已送達演播室。】
    總之,就在希姆萊忙著炸雞的同時,時間悄然流逝,投票也宣告結束,終於到了結果公布的時刻。
    “......”
    此時,無論是阿登納還是施特雷澤曼,抑或是所有德國人,都在滿臉緊張地等待著這場總理之戰的最終結局,而戈培爾也在深吸一口氣後開口了。
    【根據開票結果,支持阿登納候選人的比例為50.5,支持施特雷澤曼候選人的比例為44.8,支持帕彭候選人的為0.5,無效票為4.2。由此,在這次民意投票中,阿登納候選人被認為更適合擔任總理一職。】
    最終,勝利者是康拉德·阿登納。
    ......
    阿登納在民意投票中獲勝。
    威廉二世“參考”了民眾的意見,立刻欽點阿登納為下一任總理。在支持者的歡呼、反對派的遺憾,以及帕彭一黨嫉妒的目光中,阿登納政府就此誕生。
    “恭喜您,阿登納議員,現在應該叫您總理閣下了吧。”
    “謝謝,部長閣下。這恐怕是我人生中最讓人心驚膽戰的一次選舉。”
    “哈哈,贏了就行。總之,請盡快組建內閣吧。我可不想再繼續頂著‘代理’的名頭了。”
    “當然。所以我才想問......你有沒有興趣擔任副總理?”
    “......你說什麽?”
    阿登納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某人猝不及防。
    讓我去當副總理?
    “您的意思是要把我從外交部長換成副總理?”
    “不不不,外交部長你繼續擔任,副總理也一起兼著。”
    “???”
    這家夥到底在說什麽啊?
    “那個......您知道副總理通常還要兼任內政部長吧?”
    “知道。”
    “那就是說......您是讓我同時擔任外交部長、內政部長,還有副總理?”
    “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勝任。”
    “......”
    阿登納麵不改色地說出了讓人膽寒的話。
    現在後悔還來得及嗎?
    我想我大概是把總理的位置選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