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達則兼濟天下

字數:8613   加入書籤

A+A-


    “我們西班牙的要求很簡單。英國必須立刻從梅利利亞撤出艦隊,並停止對阿卜杜·克裏姆的支持。”
    最先開口的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古埃拉。
    他直視貝爾福,堅定地表明了他和西班牙的立場。
    “所謂對阿卜杜·克裏姆的支持,既無證據,又不可信,閣下竟能如此輕率地說出口,真是令人驚訝。”
    當然,貝爾福的回答一如既往地符合英國人的風格、
    這份厚顏無恥,連知曉真相的漢斯,也忍不住暗自冷笑。
    ‘問題是,這幫厚臉皮的家夥偏偏還是我們的【朋友】啊!’
    讓英國成為德國的盟友,是他的責任,但當時也別無選擇。
    可以說,除了加裏波利戰役幾個麻煩事外,這讓他們幾乎是輕鬆贏得了大戰。
    “所謂子虛烏有,真的是這樣嗎?”
    “墨索裏尼總理,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就在漢斯陷入回憶的片刻,墨索裏尼勾起嘴角,說道:
    “根據我們意大利與西班牙聯合調查的結果,阿卜杜·克裏姆在阿努瓦勒戰役中使用的迫擊炮彈,毫無疑問是英國製造。我們掌握了英國支援柏柏爾人的確鑿證據!”
    “哦?此言當真?”
    “確鑿無疑,德夏內爾總統。若不信,我可以讓人把那枚炮彈帶來。”
    可能是因眾人目光集中,墨索裏尼語調興奮,聲音也高了起來。
    不過,這種程度的攻勢,無論是漢斯還是英國人,早就預料到了。
    漢斯與貝爾福默默交換了眼神,隨後緩緩開口:
    “就算那枚炮彈確實是英國製造,這就能證明英國參與了裏夫戰爭嗎?”
    “喬部長!麵對明擺著的證據,你竟然還妄圖否認?”
    “我的意思是,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性。”
    “哈!什麽可能性?”
    “請想一想,桑切斯·古埃拉首相,有沒有一種可能,那枚迫擊炮彈確實產自英國,但不一定是英國軍隊的物資。各國之間出售武器彈藥是常有的事。就像南美或xx用上了德國製造的武器,也不能說明德國對那裏的戰事負有責任,不是嗎?”
    “這不過是你的一麵之詞!”
    “西班牙的主張也一樣缺乏確鑿證據,不是嗎?”
    “你說什麽?!”
    桑切斯·古埃拉被貝爾福的話氣得滿臉通紅。
    漢斯不理會他,繼續說道:
    “而且,阿卜杜·克裏姆也可能是從英屬摩洛哥的黑市,或其他渠道獲得那批迫擊炮。”
    “這......可能嗎?”
    “殖民地軍隊本就腐敗不堪,不排除有軍人暗中販賣武器的可能性。又或者,阿卜杜·克裏姆通過手下襲擊了英國軍隊的武器庫。”
    “確實,在西屬摩洛哥的戰爭爆發前數月,曾發生過柏柏爾人劫掠我們運輸補給品的事件。或許那時候,炮彈就落入了克裏姆之手。”
    當然,這全是謊言。
    但這有什麽關係呢?
    他們根本無法判斷這是不是謊言。
    “你、你這......”
    “......”
    桑切斯·古埃拉臉色更紅了,而墨索裏尼似乎也意識到再強調炮彈毫無意義,閉上了嘴。
    “年輕人,再給我倒點酒吧。”
    至於德夏內爾總統......似乎徹底當起了看客,滿臉興致地舉起酒杯。
    ‘德夏內爾那邊,暫時不用擔心。’
    反正他真正出手的時機,還遠沒到。
    暫時先放著吧。
    “我想請問一下,桑切斯·古埃拉首相,西班牙是否還有其他證據,能證明英國是阿卜杜·克裏姆的幕後黑手?”
    “這......這個嘛......”
    “如果沒有,就請不要再提出毫無根據的臆測。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梅利利亞以及駐紮在那裏的英國艦隊。”
    而這才是最棘手的問題。
    說實話,就算他們再怎麽包裝,英國的行為也難以擺脫違反國際準則的嫌疑。
    ‘唉...加裏波利那個混賬就夠煩的了,勞合·喬治怎麽還能這麽批準了呢......?’
    “英國的行為是非法的!世上哪有哪個國家,敢在別國港口擅自駐軍?這分明是對國家主權赤裸裸的侵犯!”
    “咳咳,我也讚同西班牙的意見。這種不通知一聲就派兵進駐的行為,不僅在外交上是極大的失禮,在道義上也說不過去,嘖。”
    聽到有人附和,之前被壓得喘不過氣的桑切斯·古埃拉和墨索裏尼頓時又來了精神,滔滔不絕地開始譴責英國的非法行徑。
    該挨罵是沒錯。
    但德方不得不站在英國這邊,這才是為難的地方。
    “英國方麵,有什麽反駁的意見嗎?”
    “我們英國向梅利利亞派遣艦隊,純粹是為了保護當地英國公民的生命與安全。”
    貝爾福開口了。
    “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職責之一,就是保護本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可你們看看,西班牙動用了數萬大軍,卻連五千都不到的柏柏爾人都打不過,被打得潰不成軍。”
    “......”
    “若西班牙能擋住阿卜杜·克裏姆與他的裏夫部族軍,事情自然不會發展到這一步。是你們的無能導致梅利利亞陷入危局,我們皇家海軍才不得不出手。”
    “就算如此,英國的行為仍是對我們西班牙主權的蔑視!”
    “沒錯,貝爾福閣下。如果我們意大利,也以保護意大利公民為由,突然向直布羅陀或馬耳他派出艦隊,你們英國也能接受嗎?”
    “你們意大利海軍......還有艦船可派嗎?”
    “你說什麽?!”
    喔哦,這話可夠毒。
    毒到一向沉著冷靜的墨索裏尼直接拍案而起,就連一直置身事外的德夏內爾,也被這波“濺射傷害”波及,忍不住輕咳了兩聲。
    畢竟,不論意大利還是法國,在大戰中海軍幾乎被毀得一幹二淨,這話說出來確實夠戳心的。
    說到底,墨索裏尼雖然是個厲害角色,但畢竟是第一次登上國際外交的舞台,無論資曆還是經驗,都不及貝爾福。
    別看貝爾福那副樣子,他可是從維多利亞時代起就在政壇活躍的英國老狐狸。
    連漢斯都不能小看他。
    “總之,這結果也不錯。”
    貝爾福的強勢反擊打斷了原本指向西班牙與意大利的攻勢。
    趁著局勢未反轉,不如就此收尾。
    “看起來,在目前這種情況下繼續討論下去也沒有意義了。不如今天就先到這裏,下次再議,諸位覺得如何?”
    “我也同意。與其像鸚鵡一樣重複相同的論調,倒不如冷靜一下。”
    “可總統您今天什麽也沒做吧?”
    “就說我在觀察局勢吧。聽起來更有氣勢些。”
    麵對墨索裏尼和桑切斯·古埃拉不滿的表情,一直旁觀的德夏內爾麵帶微笑地回應。
    而墨索裏尼則不耐地撇撇嘴,氣呼呼地走出會議室。
    “......”
    “哼!”
    緊隨其後,桑切斯·古埃拉與貝爾福也各自拂袖離席,轉眼間會議室隻剩漢斯和德夏內爾兩人。
    “喬部長,稍後要不要一起共進晚餐?”
    “咦,您是在邀請我嗎?”
    “沒錯,我對您可是......非常感興趣的。”
    “是嗎?我也正好對總統您,有不少想問的事。”
    漢斯與德夏內爾彼此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
    白日的會議至此落幕——
    而屬於夜晚的真正較量,才剛剛開始。
    .....
    “有誰知道德夏內爾那家夥到底是打著什麽主意跑去蘇黎世的?”
    “要是知道的話,我們還會像現在這樣幹坐著嗎?”
    與此同時,在蘇黎世會談如火如荼地進行之際,極右翼勢力政治聯盟愛國同盟的成員,則齊聚在了從事香檳生意的泰亭哲酒莊沙龍中,神情凝重地低聲商議著。
    原因無他,本說好不會插手西班牙事務的保羅·德夏內爾,竟突然親自踏上了前往蘇黎世的行程。
    “德·拉·羅克先生,你那邊有沒有什麽線索?”
    “很遺憾,我現在能說的也隻有一個:我不知道。”
    麵對莫拉斯的提問,那位比曆史上更早成立極右翼組織“火十字團croixdefeu)”的新星,加入不久便一躍成為實權派人物的弗朗索瓦·德·拉·羅克搖了搖頭,答道。
    德夏內爾那家夥到底在打什麽算盤?
    他為什麽要親自跑去蘇黎世?
    這些問題,在在場的所有人心中徘徊不去。
    是想像他們這些“愛國者”一樣,試圖通過高聲疾呼吸引民眾擴大影響力?
    還是如同那明明和摩洛哥問題毫不相幹的墨索裏尼一樣,去蘇黎世,隻為在西班牙問題上大做文章?
    “不,不對。”
    他們所了解的保爾·德夏內爾絕不是那種單純的人物。
    那家夥是個精神結構異常、完全摸不透在想什麽的瘋子。
    畢竟巴黎的流言蜚語總愛拿總統精神有問題來做文章,可不是毫無緣由的。
    即便是再無根據的傳言,追根溯源,也總歸有其依據。
    而保爾·德夏內爾,就是那種“依據”多得溢出來的家夥。
    “不管怎樣,不論那個瘋子德夏內爾打算幹什麽,各位最好都要有點心理準備才行。”
    不管他會帶來怎樣的結果,恐怕對愛國同盟來說都不是什麽好消息。
    “既然如此,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該行動就得行動。”
    德·拉·羅克的話音剛落,便聽到一旁屬於“法蘭西行動派”,這法國極右翼中勢力最為強大、實際上主導著整個愛國同盟的夏爾·莫拉斯,以沉穩的語氣接道:
    “沒錯,這次我們一定要讓法蘭西走上正確的道路,而非歧路。”
    ......
    “最初收到部長閣下發來的電報時,我實在是吃了一驚。”
    夜幕降臨,明月高懸。
    在這隻有漢斯和德夏內爾兩人的晚餐席上,德夏內爾一邊用刀切著牛排,一邊開口說道。
    “居然是德國與法國的合作。我,身為法蘭西總統,竟從那個漢斯·馮·喬的口中聽到了這種話,世上還有誰能想到呢?”
    恐怕別人聽了,也會是類似的反應。
    若是幾十年後還情有可原,但如今大戰的恐懼與衝擊還如噩夢一般殘留在人們心頭,這種話一出口,足以被當成瘋子。
    當然,為了抓住威爾遜,德法兩國也曾短暫聯手過一回,但那更像是一場政治交易,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不能作數。
    “我生性謹慎,但在外交上,總有需要舍棄謹慎、大膽出手的時候。況且,德國與法國也不可能永遠像仇敵一樣過下去,不是嗎?”
    “哦......”
    聽了漢斯的話,德夏內爾嘴角微揚,似乎頗感興趣。
    “當然,我們兩國若要真正實現和解,前路依舊漫長。甚至說不定,永遠無法和解。”
    甚至,也可能再次走向戰爭。
    即使撇開庇護十世的預言不提,僅是法國人——那些在大戰中慘敗的家夥,他們對德國的仇恨,如同他們那高傲的自尊心一般深重。
    “可即便命運注定我們兩國將不斷爭鬥,身為有能力決定戰爭與和平的人,我們也該不斷掙紮、不斷嚐試才是。”
    “就算那盡頭,是一場虛無的結局?”
    “努力本身,便有其意義。”
    當然,漢斯也並非盲目信奉和平。
    若真如此,他也不會為即將到來的第二次大戰做準備了。
    隻不過,他始終認為,為了下一代,也為了子女的未來,哪怕不能徹底改變世界,也不能就此袖手旁觀,不去為和平努力。
    “哈哈!說得好,真是說得太好了。”
    似乎很滿意漢斯的話,德夏內爾笑了起來。
    “我也完全讚同部長的想法。若非如此,我又怎會現身於此呢?”
    “那真是太好了。”
    “是啊,普法戰爭結束了,大戰也結束了。法國與德國,究竟還要在這仇恨的枷鎖中彼此怨懟到何時?這一現實,是時候改變了。當然,協和廣場上的那些極端分子,恐怕會把我們這番話當成不切實際的幻想。”
    “可若連向那個理想邁出一小步的勇氣都沒有,那我們恐怕永遠隻能原地踏步了。”
    直麵現實固然重要,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更不能徹底放棄理想。
    因為不再做夢的人,是無法走向未來的。
    “我隻希望,今天這場對話,能夠成為我們邁出的第一步。”
    “我同意。不過,毫無利益可言的合作,對我來說依舊是難以接受。尤其部長閣下想要的,是我們法國站在那些海盜朋友一邊。我可不想把自己的腦袋送上斷頭台。”
    “哈哈,我明白。來吧,那我們就先來對對各自的條件。”
    漢斯微笑著說道。
    “首先,我的第一個條件——法國加入國際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