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有備無患
字數:8242 加入書籤
“突擊步槍嗎,我倒是聽說過。那是種結合了步槍與衝鋒槍優點的武器吧?”
“沒錯。它是以衝鋒槍為基礎,在副總理大人的構想下開發出來的新式武器。”
“說起來,我記得衝鋒槍第一次試驗時,戰爭部長好像出了不小的洋相......”
“咳!咳!那都是過去的事了,舊事重提幹什麽!”
聽到阿登納一語中的的調侃,魯登道夫忍不住幹咳了兩聲。
說到底,以現在的魯登道夫來看,當年衝鋒槍試演時的糗態,肯定是他想永遠埋進回憶的黑曆史之一。至於和瓦德西的鬧劇,最好永遠封進曆史的黑箱。
當然,對漢斯來說,那隻是童年時一段頗為愉快的回憶罷了。
“魯登道夫,先別再咳了,還是先詳細說明一下這款突擊步槍的特點吧。”
“咳咳,好吧。首先,至今包括我軍在內,許多國家都將栓動步槍作為製式武器。它的射程和精度確實優秀,但缺點在於每次射擊後都必須手動拉動槍機重新上膛。”
魯登道夫一邊說著,一邊做出拉動 ge98栓機的動作示意。
“相對地,衝鋒槍雖然連發性能出色,但由於使用小口徑的手槍彈,射程非常有限,這是其最大的弱點。”
“不過,在不需要考慮射程的近距離作戰中,它卻擁有壓倒性的火力。”
“正是如此。而突擊步槍則兼具了步槍的射程與衝鋒槍的連發能力,從根本上克服了栓動步槍與衝鋒槍各自的短板。那些作為步槍替代品而開發的半自動步槍,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這是一款劃時代的全新兵器,足以代表帝國軍隊未來的希望!”
“......原來如此。那麽,現在可以讓我們看看實物了嗎?”
似乎依舊半信半疑的阿登納說著,語氣依舊淡漠。
聽懂了他話中含意的魯登道夫點了點頭。
“施邁瑟,施邁瑟!”
隨著魯登道夫一聲呼喊,早已待命的施邁瑟兄弟從箱子中取出某樣東西。
但即便如此,這依舊是一項驚人的成就。
畢竟,stg44如其編號所示,是直到二戰末期1944年才開始量產的武器。
如今卻提前整整20年開發出了性能隻稍遜一籌的武器?
就算是原本曆史中的德軍,恐怕也得站出來喊“這太離譜了!”。
‘不愧是施邁瑟兄弟。’
就在漢斯在心裏對施邁瑟兄弟豎起大拇指時,阿登納也露出了與剛才截然不同、帶著幾分期待的神情。
“那麽,開始演示吧。”
......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突擊步槍的演示采用了之前在衝鋒槍展示時采用的模擬戰方式進行。
時間過去了這麽久,現在這也已經成為德國軍方正式訓練課程中的常規訓練內容之一了。
噠噠噠噠!!
“真是了不起。”
“這玩意兒,就像衝鋒槍一樣,將徹底改變戰爭的方式。”
隨著清脆的槍聲回蕩,四周傳來陣陣驚歎。
“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武器。如果在大戰時期就有突擊步槍,戰爭也許能早幾個月結束。”
連阿登納也忍不住讚歎。
“不過,看起來造價不低啊。”
當然,他很快又恢複了那個“預算惡鬼”的模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這槍的結構本身就比栓動步槍要複雜得多。”
“而且這槍使用的還是專用彈藥,不是那種幾十年來一直使用的毛瑟彈。如果這東西真的被采用為製式武器,那那些現有的毛瑟彈該怎麽處理才好......”
“啊,那點請不必擔心。”
剩餘的毛瑟彈,大可以賣給那些對德式武器趨之若鶩的南美或xx。
不然就分發給附屬國好了。
“而且就算毛瑟彈和ge98在短期內還會繼續服役,”
“在狙擊用途上,栓動步槍還是比突擊步槍更勝一籌。”
這也是為什麽在非洲、中東等第三世界,ge98和莫辛納甘至今仍活躍在戰場上的原因之一。
“即便突擊步槍的單價高於ge98,我也認為這槍完全值得投入。而且反正幾十年後,這種突擊步槍遲早會成為所有製式步槍的標準。現在就搶先一步,意義非凡。”
“話是這麽說沒錯......魯登道夫大臣,突擊步槍的大規模量產大概要到什麽時候?”
“照目前的進度來看,應該會在1928年,最遲也不會超過1930年。”
“三到五年嗎......那在這期間盡可能在不削弱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吧。衝鋒槍也是在大戰中,為了提升產能、降低價格而簡化過的。”
唔唔......話雖如此,但要是把突擊步槍也搞得跟斯登一樣就太勉強了......
“我會先讓施邁瑟兄弟試試看。”
不行的話......那也隻能作罷了。
“很好。那麽,下一項演示吧。”
“是,這次要展示的是便攜式反坦克火箭。”
“......火箭?”
啪、啪!
就在阿登納歪頭思索之際,隨著魯登道夫的掌聲,一群士兵手持裝有棍棒模樣的物體走上了演示場。
“請允許我介紹!我們德意誌帝國全新的反坦克武器——鐵拳panzerfaust)!”
咻——轟隆!!
魯登道夫話音剛落,那“棍棒”便噴吐出白煙,帶著尖嘯直奔目標而去。
“哇哦。”
在那枚火箭準確命中目標鋼板,並隨之爆炸貫穿的瞬間,阿登納驚愕得張大了嘴。
“哈哈哈!怎麽樣,總理閣下?大戰時用的反坦克步槍實在是後坐力太強、威力也不穩定,各方麵都難用。但隻要有這鐵拳,我們就能從遠處高效摧毀敵方裝甲車和坦克!”
這正是聚能戰鬥部的威力。
至於為什麽現在就有了聚能戰鬥部?其實研究這一技術早在很久以前就已開始,而且最早就是德國啟動的。
‘好像最早是1792年,礦山技師弗朗茨·巴德franz xaver von baader)為了增強炸藥威力而嚐試了類似概念?’
1888年,美國人查爾斯·e·門羅ces edard unroe)發現了今日聚能戰鬥部理論的基礎——門羅效應;而1910年,德國的埃貢·諾伊曼(egon neuann)又發現,在炸藥中刻出圓柱形凹槽,可以對鋼板造成穿孔。
因此,這項理論有時也被稱作“門羅諾伊曼效應”。
不過就像以往一樣,這兩位的成果無人關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才重新受到重視。”
而漢斯,僅僅是比任何人都更早看清了它的價值。
“......我真想打開副總理的腦子看看,怎麽能不斷想出這種恐怖的武器。”
“別人看了還以為我是戰爭狂呢。”
“不是嗎?”
“當然不是。”
世上還有誰比我更加熱愛和平的呢?
當然,外人若不明就裏,大概又會以為他在謀劃什麽征服世界的陰謀。但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德意誌帝國,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浩劫罷了。
說白了,就是居安思危。
戰爭若不可避免,那就得想辦法以最簡單、最輕鬆的方式取勝。
“不過這次不同於突擊步槍,這種火箭並不昂貴。”
“哦,真的嗎?”
還沒等阿登納開口抱怨價格,魯登道夫就先發製人,頓時讓阿登納原本緊繃的臉色緩和了下來。
確實,鐵拳的成本注定低廉。
結構簡單,推進劑也隻是便宜的黑火藥。
“話說回來,真想早點做出‘火箭反坦克步槍’raketenpanzerbuchse,rpzb)。”
這是一種模仿美國巴祖卡研發的反坦克武器,也就是後來著名的“裝甲破壞神杖”——戰車殺手panzerschreck)。
鐵拳畢竟是一次性使用的武器,麵對真正的反坦克需求還有很多局限性,因此戰車殺手是必要的補強。
“咳咳,這個價位我還能接受。武器嘛,終究還是越便宜、越能大量生產越好。照這個方向繼續推進吧。”
“遵命,總理閣下!”
順利通過審查的鐵拳,讓魯登道夫笑得合不攏嘴。
站在旁觀角度看,多少也有些心酸。
畢竟這年頭,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毫無節製地揮霍軍費了。
“那麽,接下來終於輪到‘大家夥’登場了。”
“是的,首先是——‘鋼鐵漢斯’......”
“咳!咳!”
“咳,不對,是用來取代二號坦克的全新原型車,接下來將為您展示。”
轟隆隆——
就在魯登道夫做出手勢後,那屬於坦克特有的沉重轟鳴聲,從遠處緩緩傳來。
“請看,這便是vk 10.01。”
......
vk 10.01。
這個名字的含義是這樣的:vk代表“試驗性設計”versuchskonstruktion),前麵的10表示10噸級,後麵的01則是“第一號戰車”的意思。
簡單來說,這就是尚未成為三號戰車的10噸級原型一號戰車。
順便,如果將來這輛戰車真的順利獲得“三號戰車”的正式編號,那漢斯準備以此為契機,親手將其命名為“艾特爾eite)”,以此報複那個曾給二號戰車取了個“鋼鐵漢斯”那種中二病式名字的艾特爾王子,我們如今的格魯吉亞國王艾特爾。
不多不少,就叫“艾特爾”正好。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這是你把我變成“鋼鐵漢斯”的報應。
“從各方麵來看,比起二號戰車有了很大的進步。”
“是的,擴大了車體,現在可以乘坐三名乘員,主炮裝備的是考慮對坦作戰的37毫米炮。”
如果跟原本的曆史對比的話,可以說這輛戰車既是輕型坦克,又擁有三號戰車等級的火力。
說實話,他內心其實很想快點造出更大、更強的坦克,但以目前的技術實力,這就是極限了。
再怎麽說也不能在二十年代就造出虎式坦克吧。
光是這一輛,和其他國家比起來,技術就已經相當先進了。
虎式坦克就十年後再說吧。
“說起來,像一號戰車那種就不再生產了嗎?”
“像一號戰車或英國‘馬克係列’那種地上戰艦型坦克,不管怎麽看都太慢、效率低下......而且成本也太高了,確實不適合未來戰爭的主角。”
“原來如此,那就沒辦法了。”
砰!砰砰!
就在預算惡魔阿登納聽到“太貴了”這句話後,立刻接受了不再造地上戰艦型坦克的理由時,vk 10.01依舊在繼續展示它的性能。
沙沙——
而看軍官和開發人員嘴角揚起的笑容,看來vk 10.01獲得“三號戰車”這個正式番號的日子也不遠了。
“等到vk 10.01成為三號戰車之後,就用這車體再造自行火炮吧。”
雖然漢斯並不怎麽喜歡斯大林,但他說的一句話倒是認可——“炮兵是戰場之神”。
壓倒性的火力就是正義。
而且,每當新兵器清單增加一次,阿登納的臉色都會變得非常難看,因此現在就先忍一忍吧。
總比將來後悔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