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麥克阿瑟之亂

字數:9420   加入書籤

A+A-


    時間回到幾天前。
    “所以,你的意思是要我率領聯邦軍,去鎮壓所謂的酬恤軍,是嗎?”
    “不是鎮壓,麥克阿瑟參謀總長。”
    對上麥克阿瑟那生硬的語氣,阿爾·史密斯似乎連與之對視都覺不快,皺著眉說道:
    “我想要的,隻是解散而已。”
    “隻要動用軍隊,那就是一回事了,閣下。”
    無論宣稱得多麽和平,隻要軍隊出動,就必然伴隨暴力。
    而一旦有了暴力,說是解散,其實就是赤裸裸的武力鎮壓。
    更何況,酬恤軍見到軍隊,也不可能束手待斃。
    “隻要總長你嚴格遵從我的命令,就不會有問題。”
    “......”
    然而史密斯到底是真不懂,還是裝作不懂,依舊在說著天真得可笑的話。
    麥克阿瑟早已被眼前這位總統的天真氣得直想抓狂。
    “我隻問一件事,閣下。”
    “什麽事?”
    “據我所知,你一直想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酬恤軍的問題,為何忽然改主意,要動用軍隊來鎮壓?”
    麵對麥克阿瑟滿是疑慮的追問,史密斯沉默了。
    “因為用和平方式,根本無法解散酬恤軍。”
    沉默良久,總統終於艱難地吐出了這句出人意料的話。
    “總長你也清楚,我曾試圖通過談判,讓酬恤軍和平離開。”
    “是的,你試過。”
    “但每一次談判,都是竹籃打水。”
    史密斯的提議,根本無法令酬恤軍滿意。
    在大蕭條中失去一切希望的他們,隻想要那筆理應屬於自己的參戰津貼。
    然而,政府根本拿不出錢來支付這筆津貼。
    不僅是因為大蕭條導致的緊縮財政已持續多年,更因為胡佛在離開白宮前,向石油公司支付了阿拉伯危機的巨額賠償金,給財政帶來了沉重打擊。
    這筆打擊一直延續到繼任者史密斯的任期,即便提出追加預算,國會也以“沒有錢給退伍軍人”為由百般刁難。
    史密斯幾乎要被逼瘋了。
    “酬恤軍的隊伍越來越大,而政府眼下根本無計可施。對那些在外麵支起帳篷的退伍軍人,我一次又一次請求他們耐心等待,可他們隻是反複要求發放津貼。”
    “那是為了自由,遠赴異鄉、浴血奮戰的人們。要求應得的回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我知道。所以,希望總長你,作為同樣的軍人,能好好勸勸他們。”
    “要是勸不動,就用拳頭趕走他們?”
    史密斯沒有回答。
    而這份沉默,就是總統的回答。
    “真讓人惡心。”
    對這些政客而言,牛奶戰爭也好,黑手黨也罷,都可以置之不理;
    可那些隻是為了養家糊口,討回自己血汗錢的退伍軍人,卻連正眼都懶得看一眼。
    石油公司的囂張賬單能慷慨支付,挨餓的退伍軍人卻一文不給——這樣的政府,令人憤怒到極點。
    啪!
    “明白了,閣下,我會執行命令。”
    但現在,還不是顯露牙齒的時候。
    麥克阿瑟將不滿與輕蔑,藏在一如往常的冷硬神色後,向史密斯行了個軍禮。
    因為,他的心意早已決。
    ......
    “您真的沒問題嗎,閣下?”
    麥克阿瑟離開辦公室後,
    總統秘書長用帶著憂色的聲音對仍坐在書桌前的阿爾·史密斯說道。
    “酬恤軍裏可不僅僅有老兵,他們的家人也在其中。萬一麥克阿瑟行事過激,恐怕會爆發前所未有的流血事件。”
    “麥克阿瑟雖對政客不屑一顧,但對同為軍人的人卻是個溫情之輩。想想當年威廉·米切爾受審時,他的表現如何吧。”
    < itc)洞察到未來戰爭中空軍的重要性,像英國、德國那樣呼籲空軍獨立,結果得罪高層,被送上軍事法庭,最終離開軍隊。
    麥克阿瑟是少數幾位為他辯護、試圖保護他的人之一。
    阿爾·史密斯心想,除非麥克阿瑟把這些與他並肩作戰過的大兵錯認成紅色,否則他絕不會下狠手。
    “即便如此,我還是擔心。麥克阿瑟是個危險人物,不如另派一人負責鎮壓......”
    “事情已經定了,不必再反對。”
    “是,閣下。”
    秘書長無奈地點了點頭,史密斯則輕輕歎了口氣。
    雖口頭上這麽說,但阿爾·史密斯並非全然信任麥克阿瑟。
    他深知這人危險。就算迄今為止沒越過界,那份傲慢和我行我素的脾性也不會平白消失。
    況且,最近的消息說麥克阿瑟頻繁會見福特、杜邦這樣的企業巨頭,以及政界、軍界人士,甚至連fbi局長約翰·埃德加·胡佛john edgar hoover)都在他的來往之列。
    誰知道他是不是在為下一屆大選鋪路?
    在阿爾·史密斯看來,這種可能性不能不防。
    ‘倒不如讓麥克阿瑟違背我的命令,狠狠地鎮壓一次才好。’
    他已下令盡量以和平方式驅散“酬恤軍”。
    可若麥克阿瑟抗命動粗,那便正好借機將他革職,打發到遙遠的菲律賓去。
    不論結果如何,占據在華盛頓特區中心的“酬恤軍”終將被清除。
    至於國會那幫人照例會吵吵嚷嚷地咬自己——那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如果是當上總統之前、曾高舉進步旗幟的阿爾·史密斯,絕不會有這樣的念頭。
    但長期的打壓與詆毀,已足夠讓他改變。
    “等著看吧,看這事會怎麽收場。”
    史密斯望向窗外“酬恤軍”的帳篷區,人稱“史密斯村”的地方,低聲喃喃道。
    ......
    1931年6月7日。
    “艾森豪威爾少校,軍官們都到齊了嗎?”
    “是,校長。”
    “嗯,你去確認一下士兵們是否已做好準備。”
    “明白!”
    艾森豪威爾幹脆利落地答應一聲,轉身離開。麥克阿瑟則叼起煙鬥,仰望著天空。
    天色晴朗得刺眼,仿佛不知今日將要發生何等可恨之事。
    “全體,向參謀總長敬禮!”
    唰!
    當麥克阿瑟踏入被稱作臨時司令部的軍帳時,整齊劃一的敬禮聲驟然響起,所有軍官都將軍禮送給他。
    麥克阿瑟回了禮,緩緩在主位上坐下。
    “我相信,我們今日聚在此地的原因,不必多說,你們都很清楚。”
    低沉的嗓音回蕩在帳中,軍官們神色凝重,紛紛點頭。
    敬愛的總統閣下已拔刀出鞘,下令聯邦軍鎮壓“酬恤軍”。
    這些軍官被命令去毆打、驅逐那些曾與他們並肩穿越歐洲戰場的戰友。
    表麵上,命令是要盡量和平地解散他們,可大家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竟要我去打擊昔日的部下,這政府真是處處令人生厭。”
    “巴頓少校,請注意措辭——”
    “怎麽,我說錯了嗎?”
    即便有人出言勸阻,巴頓仍不滿地低聲嘀咕。
    諷刺的是,後世傳說他親自駕坦克、最為積極地驅散酬恤軍,但在真實曆史中,他其實曾違抗過麥克阿瑟的命令,對鎮壓一事頗為抗拒。
    無論巴頓的性子多麽火爆,身為軍人,他也無法不理解、不同情酬恤軍。
    “巴頓少校說得對。”
    其他人也有同感。
    “那些議員在大蕭條中依舊吃得肚圓腰肥,卻要我們去毆打沒錢吃飯的老兵?說實話,把他們的私產拿出一點來,酬恤軍的問題早就解決了。”
    “哈!你就等著吧,那幫人什麽時候真正尊重過軍人?”
    “打仗的時候說我們是守護自由的英雄,戰後卻當我們是被威爾遜利用的蠢貨。如今我真搞不懂,我們當初為何要跑去歐洲拚命。”
    “夠了。”
    當場對政府和政客的痛罵此起彼伏,麥克阿瑟抬手,製止了眾人。
    “你們的心情我明白,我也同樣認為,總統的命令極不公正。”
    空氣隨之一變。
    “美利堅正在失去秩序,日漸崩塌。自由的精神早已褪色,政客們忙著填自己的口袋。作為美國的軍人,我再也無法忍受了。這國家需要新的秩序。”
    咕嘟——
    有人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他們即將做的事,是美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舉動。
    即便早已歸於麥克阿瑟麾下,緊張與不安仍無法掩飾。
    “各地恐怕會反彈得很厲害......”
    “現在怕了不成?”巴頓冷笑,“成則為革命,敗則為叛逆!”
    “巴頓說得沒錯。反對聲會有,但不久後,所有人都會理解。”
    人類這種動物,總渴望有個強者來帶領自己。
    “艾森豪威爾少校怎麽辦?他到現在還毫不知情吧?”
    “美國陸軍是一條心的,我相信他。”
    艾森豪威爾是個出色的軍人,麥克阿瑟相信,他會理解自己——必須理解。
    否則,他隻能親手斬斷對這位心腹的信任。
    “愷撒渡過盧比孔河前,心情是否也是如此?”
    但正如那句話所言,骰子已經擲下。
    麥克阿瑟再次下定決心,起身道:
    “出發吧。”
    為了讓美利堅重回正途,迎來全新的秩序。
    ......
    踏!踏!踏!踏!
    “軍隊來了!”
    “史密斯這混賬!當麵裝得像是聽我們說話,背地裏卻玩這種花招?”
    數小時後。
    當麥克阿瑟親自率領的聯邦軍,甚至帶著坦克逼近帳篷村時,“酬恤軍”瞬間陷入混亂。
    雖說如今已退伍,但他們依舊是軍人,那些曾遠赴歐洲,與德軍並肩浴血奮戰的老兵。
    沒有人不知道軍隊已經到了,示威人群在對總統的背叛怒火中,同時又籠罩在即將到來的血腥鎮壓的恐懼裏,低聲議論不休。
    “兄弟們!”
    然而,出現在他們耳中的,並非“想活命就解散”那樣的喝令,而是一道無比熟悉、甚至帶著溫情的聲音。
    “麥克阿瑟將軍......”
    “是麥克阿瑟將軍!”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在大戰中,他們最敬仰的偉大麥克阿瑟,站在了酬恤軍麵前。
    “政府給了我一道命令,鎮壓你們。”
    趁著人群的情緒稍稍平複,麥克阿瑟開口了。
    “總統阿爾·史密斯命我,用刀槍踐踏你們。命我麥克阿瑟,無情碾碎我的戰友,以及戰友們的家人!”
    “......!”
    “你們在大戰中流血犧牲的全部忠誠,如今被他們像破鞋一樣扔進了垃圾堆!”
    “總、總長?你......你這是什麽意思?!”
    酬恤軍因對總統與政府的憤怒而說不出話時,不知內情的艾森豪威爾滿臉慌亂地喊道。
    他原本以為麥克阿瑟是來勸酬恤軍解散的。
    但此刻的麥克阿瑟,並不是在勸阻他們,而是在煽動他們。
    “我麥克阿瑟,不能遵從總統的錯誤命令。作為美利堅的軍人之前,我首先是美利堅的公民,我不能服從屠殺無辜的命令。”
    盡管艾森豪威爾的臉色已經變得慘白,但麥克阿瑟連看都沒看他一眼,隻是繼續說道:
    “錯的,就要改;壞的,就要修;哪怕是國家,也不例外。如今的美利堅,漠視公民的苦難,隻顧著給那些大腹便便的政客和財閥填飽肚子,也該修理了!”
    “麥克阿瑟!麥克阿瑟!”
    “我們的麥克阿瑟!”
    這些饑腸轆轆、隻盼著領取參戰補貼以換回血汗代價的酬恤軍,高聲呼喊著麥克阿瑟的名字。
    “麥克阿瑟說得對!”
    “政府的狗屁把戲,老子受夠了!”
    “別再給我們吃摻鋸末的肉餅了,狗娘養的!”
    加入的不隻是他們。
    大蕭條下,同樣陷入貧困的部分市民,也帶著布滿血絲的雙眼,將對政府的憤怒傾瀉而出,加入了從史密斯村燃起的熱潮中。
    “麥克阿瑟現在想幹什麽?”
    “難、難道......?”
    當然,還有不少市民滿臉茫然,隻是為麥克阿瑟的舉動感到震驚。
    “拿起武器吧,兄弟們!跟我一起!去奪回本該屬於你們的東西!”
    麥克阿瑟的話音未落,原本與酬恤軍對峙的鎮壓軍士兵便將武器遞了過來。
    而那些老兵們,幾乎沒有一絲猶豫,就接過了後輩遞來的武器。
    “我們進軍白宮!”
    “哇啊啊啊——!!!”
    伴隨著酬恤軍震天的呼聲,鎮壓軍轉身朝白宮而去。
    坦克調轉方向,軍官們也同樣轉過身,抽出了軍刀與手槍。
    ——政變。
    一場美利堅曆史上從未發生過的政變,就這樣在美利堅的心髒,華盛頓特區爆發了。
    “你、你這是在幹什麽!這、這是叛亂啊!”
    回過神來的艾森豪威爾,麵色慘白地吼道。
    “艾森豪威爾少校。”
    戴著墨鏡的麥克阿瑟依舊神色鎮定,甚至比任何時候都溫和地拍了拍他那因憤怒和恐懼而顫抖的肩膀。
    “既然如此,不如用‘革命’這個更好聽的詞吧。”
    ——這便是震撼美利堅、乃至震撼全世界的“白宮之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