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第二次美國內戰
字數:8116 加入書籤
“意大利光榮的國民們!黑衫軍驕傲的兄弟們!”
“向元首致敬!(sauto a duce!)”
“哇啊啊啊──!!”
1931年8月5日。
在比夏日驕陽更熾烈的呼喊聲中,墨索裏尼的聲音回蕩在羅馬的天空。
自從墨索裏尼政權上台以來,這樣的場麵早已在羅馬家常便飯。但這一次的演講,卻比以往更為特殊。
“在跨越大西洋的美利堅,麥克阿瑟將軍號召秩序,掀起革命,對抗政治腐敗的消息,諸位應當都已知曉。”
不可能有人不知。
這是此刻燃燒整個世界的焦點事件。
“而就在剛剛,美國新政府向我們意大利發來邀請——作為歐洲法西斯主義的先驅與先鋒,希望我們與他們一道,投入這場反紅、反腐的聖戰!”
準確地說,與其說是美國的請求,不如說是拉·羅克挑唆墨索裏尼,借機派遣誌願軍。
“法西斯絕不會無視渴求援手的朋友!意大利絕不會背棄同盟!因此,我決定接受美國的請求,派遣誌願軍前往大洋彼岸!我們將援助美利堅的兄弟,讓正義在美洲大陸得以伸張,讓意大利的名聲從大西洋傳遍太平洋!”
“哇啊啊啊──!!”
墨索裏尼話音未落,巨大的歡呼再次炸響。
他像沉醉於樂曲般,享受著人們無休止的頌揚,隨後轉身走入官邸。
“元首,您真的打算把部隊送去美國嗎?”
然而,才踏進官邸,他就聽見空軍大臣、心腹伊塔洛·巴爾博那刺耳的質疑聲。
“伊塔洛,你又想說什麽?”
“把誌願軍送去美國,對意大利沒有半點好處。反倒隻會引起英國和德國的戒心。更何況,我們何必去替那個連《桑蘇西條約》都擺不平的拉·羅克擦鞋呢?”
“我們不是替拉·羅克擦鞋,而是要讓法國和美國欠下人情!”
“哈!可真是好算計啊。”
巴爾博冷嘲的語氣,令墨索裏尼額頭青筋暴起。
自去年12月17日至今年1月15日,他駕駛薩沃亞·馬爾凱蒂 s.55水上飛機,從意大利橫跨至裏約熱內盧,一舉贏得了世界聲譽後,從此似乎就再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了。
“無論如何,派遣誌願軍的決定絕不更改。”
更何況,這次機會對墨索裏尼而言,是揚名立萬的絕佳契機。
昔日令意大利蒙羞的埃塞俄比亞,早因失去東非殖民地而無路可走;而垂涎的阿爾巴尼亞,卻在奧斯曼帝國的勸說下,前不久加入了德國關稅同盟。
對急於立功的墨索裏尼來說,美國的誌願軍計劃,即便國王反對,也絕不能錯過。
“所以,立刻著手準備派遣部隊!”
“是,元首!”
伴隨著墨索裏尼的命令,諸位將領紛紛敬禮,急匆匆退了出去。
意大利,依舊是那個意大利。
......
“嘖,墨索裏尼這家夥還真是一如既往啊。大概有多少兵力?”
“看上去在兩萬到三萬之間。”
以誌願軍來說已算龐大,但若一想到那是意大利軍隊,就覺得有些寒磣。
畢竟在原本的曆史裏,西班牙內戰時意大利派了五萬,數量是這次的兩倍,可表現卻比派出更少兵力的德國還不如,這就說明一切了。
“法國那邊沒有動靜嗎?怎麽說拉羅克也不可能放任墨索裏尼一個人單幹吧?”
“他們打算以人道主義援助的名義提供糧食。因為《桑蘇西條約》的限製,像意大利那樣直接派兵不可能,隻能改為出售糧食和物資。”
“哼,當初條約裏要是把糧食出口禁令也加進去就好了。”
當然,這隻是句玩笑話。
就算法國是戰敗國,要真連糧食出口都封鎖,那可就會被罵得太狠了。
“總之,既然麥克阿瑟、法國和意大利之間的合作已經完全暴露,我們也沒必要再顧慮什麽了。”
“沒錯,阿登納部長。正好羅斯福總統之前提出過要我們支援飛行員的請求,那麽我們索性就提前動手,派遣誌願軍前去支援。”
此時,巴拿馬運河的局勢也已經得到了有效控製,空降獵兵特戰隊成功地將麥克阿瑟派來奪取運河的部隊一舉消滅,將運河重新穩固掌握在了己方手裏。
這樣一來,他們就避免了繞道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再橫渡印度洋和太平洋去支援加州的漫長而令人作嘔的行程。
既然糟糕的情況已經避免,那麽現在就是時候展開真正的援助了。
“考慮到羅斯福總統的請求,那麽我們就先讓地麵部隊稍作準備,不必急於出發。而空軍方麵,先派遣盧夫特瓦費前往支援,你看如何?”漢斯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完全同意總理的意見,”阿登納部長回應道,“畢竟美國與德國之間的距離實在太遠,如果地麵部隊也一同動身,所需的時間將會成倍增加,這對於緊急的支援任務來說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那麽就先派盧夫特瓦費吧,至於指揮官人選?”魯登道夫一邊撫須一邊看向了漢斯。
“就由裏希特霍芬少將擔任。”
曼弗雷德也該積累一些實戰指揮的經驗了。
隻是那家夥的性格實在讓人放心不下,不過若將謹慎的英麥曼配在身邊,應當無妨。
“順帶一提,這次就把新引進的兵器投入戰場吧。”
“新兵器?”
“您該不會是打算借著美國內戰來積累新兵器的實戰經驗吧?”
“沒錯。雖說最重要的目標是支援加州共和國,但為迎接歐洲的戰爭,也絕不能錯過這次機會。”
同時順便也能給我們的軍官們漲漲實戰等級。
美國內戰正逐漸演變成另一場西班牙內戰,但麵對法西斯分子日益囂張,他們絕不能袖手旁觀。
畢竟所謂的發展,唯有在能前進之時勇往直前,方能真正實現。
......
嗡嗡嗡嗡──
“三點鍾方向發現敵機!”
“麥克阿瑟這狗娘養的,是真的瘋了。”
“準備對空射擊!準備對空射擊──!”
在意大利和法國宣布支持新政府並準備派遣誌願軍之際,德意誌也宣布支援加州共和國、籌備派兵。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以麥克阿瑟的加州空襲為起點,加州共和國與麥克阿瑟新政府的正麵較量終於拉開了帷幕。
“媽的,這事真能成嗎?”
“成不成關我們屁事?上頭讓幹,就得幹。”
“少廢話,準備投彈。三十秒後投下去。”
轟!轟隆!轟!
馬丁b10轟炸機呼嘯著掠過高空,仿佛要替麥克阿瑟展示他的怒火一般,盲目的將炸彈傾瀉在加州的城市之上。
一些飛行員心中仍有疑問:再怎麽說,彼此同是美國人,真的要做到這一步嗎?然而他們能做的,隻是遵守命令,拉下投彈杆。
砰!轟隆!砰!噠噠噠噠噠!!
“開火!開火!!”
“至少打下一架來!”
“洛杉磯全境發布空襲警報!請市民們立即進入地下室避難!”
“希兒先生,還不快跑?!”
“得先把鈔票帶上啊!”
“真是服了你......”
與此同時,轟炸機飛行員們強忍著不適將炸彈丟下,城中的人們瘋狂逃命,而布設在各處的高射炮則拚命咆哮,試圖阻擋這些死神。
本應陽光明媚、充滿加州溫柔陽光的晴朗天空,轉瞬間被高射炮火和硝煙染汙。加州人民對麥克阿瑟恨之入骨,但正如前麵所說,這僅僅隻是開始。
因為以巴頓為首的陸軍,正在以鹽湖城為據點,重新籌備西進的攻勢。
“嘖,麥克阿瑟學長,真是死也聽不得別人的話。”
然而,巴頓的臉色並不明朗。
他反對過轟炸加州。
一方麵,那是他的故鄉;另一方麵,這樣的行徑會如同fbi與胡佛在後方的所作所為一樣,親手損毀新政府的聲譽與正當性。
可麥克阿瑟不僅執意強行轟炸,還接受了法國與意大利的支援,硬是把外部勢力拖進了內戰。
“您到底要越過多少條線啊,學長。”
巴頓重重歎息,戴上鋼盔。
既然是自己選擇的路,就要負責到底。
即便麥克阿瑟一再自掘墳墓,他也沒打算此刻背棄。
既然如此,就隻能一路狂奔下去,為了阻止轟炸,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快攻下加州。
“據說在拉斯維加斯指揮叛軍在新政府眼中)的是那個廢物德拉姆,對吧?”
“是的,將軍!”
“所有人發動引擎!速戰速決,碾過去,然後直取加州!”
“哇啊啊啊!!”
巴頓的號令一出,連戰連捷的新政府軍士兵士氣高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無論兵力還是裝備,他們都占絕對優勢,空軍的戰鬥機也在頭頂護航。
這種情況下,他們怎會沒有信心?新政府軍毫不遲疑,穿越莫哈維沙漠,直撲拉斯維加斯。
“德拉姆司令官,敵軍正在逼近!”
“快下命令!”
“呃......嗯......”
相較之下,加州共和國軍的局勢糟糕透頂。
<),因為軍銜最高,卻被眼前的險境與沉重的責任壓得喘不過氣來,根本下不出有效的指令。
“為了保衛美國,打倒麥克阿瑟!”
“呃......哦......”
連司令官都這副樣子,士兵的士氣更是可想而知。
加州共和國軍由州國民警衛隊、海軍陸戰隊、民兵以及剛被征召的新兵拚湊而成,此刻瑟縮在戰壕裏,勉強守著陣地。
再加上反猶主義色彩濃厚的福特與通用汽車都倒向了麥克阿瑟,導致共和國軍在裝甲與炮兵上嚴重不足。
誰都看得出,他們就像蒲公英的種子,隨時可能被風一吹就灰飛煙滅。
然而,幸運的是,上天並未拋棄美國,在絕境中,他們依舊有一絲希望。
“斯特拉特邁耶上校,叛軍戰鬥機正在逼近!”
“布萊德雷這王八蛋,為什麽偏偏把我拉過來......”
“什麽?”
“沒事。立刻下令海軍航空隊攔截,不惜一切代價!”
加州共和國的最大底牌,正是海軍。
雖然無法得到艦炮支援,但為彌補這一點,大量格魯曼ff艦載機被投入拉斯維加斯防禦戰。於是,海軍戰機們不畏險境,毅然飛上荒涼沙漠的天空,對抗蜂擁而至的陸軍航空隊。
“打起精神來,德拉姆司令!”
“啊,艾森豪威爾準將......”
“您若動搖,全軍都會動搖。請把戰鬥交給我們,您隻需挺身而立,成為軍心的支柱!”
“......明白了。”
其次,便是那些早早被迫戴上將星的年輕人,艾森豪威爾、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oar neson bradey)等人。
馬歇爾不是傻子。
早在大戰時期,他就清楚德拉姆的能耐有限。但無論如何,德拉姆軍銜最高,為了維係軍中綱紀,他隻能任命其為司令,再安排艾森豪威爾、布萊德雷等人全力輔助。
說是輔佐,實際上就是替代他指揮。
“眼下必須全力阻擋的是敵方裝甲部隊。”
“那敵機怎麽辦......”
“我們沒餘力再顧及敵機,那就交給海軍。無論是被打成麵包還是燕麥片,都隻能交給他們。我們要集中所有炮兵,轟碎敵軍的裝甲部隊!”
“明、明白。要攔住那個瘋狂牛仔巴頓,就必須傾盡一切!就當明天不存在,把所有火力都給我砸上去!”
幸好,德拉姆沒有硬撐自尊,而是選擇聽取年輕將領的意見。
“嘖,漢斯那家夥,說什麽如果我敢親自開戰機衝鋒,就立刻把我革職。哪有這麽過分的......”
“過分的,是你的良心吧,曼弗雷德。”
就在加州共和國軍團結一致拚死苦撐時,第三道希望,正從大洋彼岸駛來。
由“紅色男爵”親自率領的德國空軍誌願軍,獵鷹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