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故去,五十年,老和尚是小和尚
字數:4911 加入書籤
豆腐西施的執行力很高。
轉天她就用竹簍背上來幾十本話本。
看在話本的份上,諸葛玄並沒有糾正她的錯覺。
而豆腐西施也完全不介意‘兒子’的冷漠。
諸葛玄偶爾用木棍在地上畫個圓,她都能高興好幾天。
她把兒子回來的事兒跟李家鎮上的百姓說了。
大家都不怎麽相信,甚至覺得她瘋了。
她對此並不介意,甚至會把這些人的反應當笑話講給‘兒子’聽。
久而久之,大家發現她除了堅信兒子的鬼魂回來了,其餘一切正常,甚至每天都很開心,也都逐漸期待世上真的有鬼魂。
沉寂已久的大悟寺,又開始香火鼎盛。
七年離亂,太多人失去親朋好友。
他們都由衷的祈求佛祖能讓他們的親人也回來團聚。
諸葛玄看在眼中,但什麽也沒做。
……
生命的最後五年,豆腐西施是開心的。
就連走的時候,她臉上都帶著笑。
“靈兒,娘很快就會下去陪你。”
諸葛玄歎了口氣,從儲物空間裏拿出一塊玉米粑粑放在她手裏。
豆腐西施說過,她最愛吃玉米粑粑。
“好……好兒子。”豆腐西施滿意一笑,永遠閉上了眼睛。
次日上午,見她沒有回家,鄰居上山找她,發現她已經身亡,將她的屍體背了回去。
當天晚上,李家鎮的喪樂一直持續到子時。
喪禮過後,豆腐西施被葬在大悟寺旁的一個土坡上,棺材頭正對著省城方向。
所有人都離開後,諸葛玄將三朵菊花靠在了豆腐西施的墓碑上。
回到本體旁,諸葛玄有些竊喜的嘀咕:“豆腐西施的墳墓距離這裏少說也有二十尺。”
“三十六年過去,我所能活動的範圍更大了!”
……
將近二十四年未歸,算算年紀,老和尚肯定已經圓寂。
而小和尚也該四十歲了。
若能回來,他恐怕早已回來。
沒了豆腐西施,大悟寺的日常清掃等事務總得有人負責。
就在豆腐西施離世的一個月後,一班和尚被請到了大悟寺。
這班和尚倒也負責,念經誦佛、打掃衛生、算卦解簽都做的很到位,很符合人們對和尚的固有認知。
隻是比起老和尚,他們到底差了些。
諸葛玄和他們處不太來。
反倒是前來上香的各色人等,他看著挺有意思。
二十四年足夠誕生三代人。
除了豆腐西施等少數人,原李家鎮百姓又都被遷移到了別處。
如今這批香客,沒幾個認識老和尚和小和尚,最多聽說過他們的一些事跡。
他們或求財或求子,或求明年有個好收成,或求家裏病人能痊愈。
他們的祈願有的實現了,有的落空了。
有的人趕來還願,喜極而泣。
有的人再沒進過大悟寺的門。
這批香客,一如當年那批香客。
時間一久,不僅是香客,連和尚都走了不少,來了不少。
諸葛玄隻是看著、等著。
穿越過來的第五十年,諸葛玄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
他已經能去鎮上看看了。
他的生命中由此多了很多樂趣。
三十多年過去,戰亂的陰影早已散去,經過三十多年的恢複、發展,李家鎮比之戰亂前還要繁華富裕。
戲樓、妓院、賭場開了一家又一家。
他時而去戲樓聽戲,時而去妓院賞舞,時而去賭場觀景。
賭場的景很有意思。
乍窮乍富,痛哭流涕。
揮金如土,癲狂瘋魔。
但他從不會幹涉。
哪怕他輕易就能讓出千的賭場的骰子變換點數。
哪怕有的賭徒輸急眼了會在一敗塗地後自殺。
這天傍晚,諸葛玄又一次來到鎮上的怡紅院。
怡紅院隻在晚上開業。
裏麵的員工都是有技術的小姐姐。
開始營業後,她們會進行勸酒、吹拉彈唱等業務,讓客人們過足眼癮手癮。
下半場活動就不怎麽公開了。
每逢此時,有錢的人會選擇單開一間房,或直接把看中的姑娘帶回家。
而隻出得起入場費的客人則意猶未盡的離開。
或是找一個最便宜的姑娘爽一爽,再提著褲子離開。
沒人看得見諸葛玄。
所以他不需要出入場費,過夜也沒有過夜費。
他從不在怡紅院過夜。
從來沒有!
他隻是喜歡欣賞那些自稱妾身的小姐姐的舞姿。
最近怡紅院來了位叫傾城的姑娘,跳得一手驚鴻舞,諸葛玄百看不厭。
舞蹈結束,諸葛玄目送著傾城小姐姐被一位六十多歲的老頭兒牽進包間,咂了咂嘴,轉身離開。
剛出鎮子,諸葛玄迎麵見到一位風塵仆仆的老和尚。
老和尚個子很高,身材很瘦,臉帶菜色,隻一雙眼睛又黑又亮,明顯是一位內心滿足、精神豐富但衣食難全的苦行高僧。
諸葛玄不太認得這個和尚,但隱隱覺得他有些熟悉。
站在路邊仔細看了又看,諸葛玄認出了他和老和尚相同的氣質。
是小和尚!
諸葛玄一路跟著小和尚來到大悟寺。
看著富麗堂皇的寺廟,小和尚笑道:“當年那批人應該過得不錯。”
諸葛玄欣慰道:“一葉知秋,當年的小和尚也長成智慧的大人了。”
小和尚一如既往的看不見諸葛玄,也聽不見他的聲音。
不想吵醒寺內僧人的他,選擇在豆腐西施的墳前打坐度過這個夜晚。
天亮後,他這才前往大悟寺拜訪。
他並沒有透露身份,隻是以論道的方式試探了一番寺內僧人的水平。
發現他們對佛法的理解不算精深後,小和尚將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傳授給了他們。
僧人們大受觸動,感激涕零。
這日正午,陽光明媚,小和尚獨自在寺廟裏走著。
逛了一圈下來,他發現隻有院子中間的紫鼎是當年的東西。
於是他在紫鼎旁坐下了,從懷裏掏出一本書看了起來。
諸葛玄好奇的蹲在一旁一起看。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身空而靈氣入,命強而性充盈。
——修性不修命,修行第一病,切記切記。
這竟是一本殘缺的修行功法!
喜歡長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請大家收藏:()長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