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他們都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完))

字數:6354   加入書籤

A+A-


    忽然想起什麽,拉他起來,“走,帶你去我宿舍,我給你留了去年收的新米!”
    她的單人宿舍比兩年前更擠了,書架上擺滿了農技書和試驗記錄本,窗台上擺著個小花盆,陸安和湊近一看,是薄荷,綠油油的。
    雖然不經常通信,但從每次的的係統答題中得知,她答錯率越來越少,收獲的獎勵越來越多,他便知她進步很大。
    他每天的專研也很枯燥乏味,都是靠著每晚她答題的聲音度過的。
    “緲緲…”
    陸安和從帆布包裏摸出個用舊布裹著的長條形物件,“這個,給你。”
    “什麽東西?”
    周餘緲接過來,解開布裹,露出柄巴掌長的匕首。
    刀鞘是磨得光滑的深色木片,手柄處纏著細麻繩防滑,抽出來時,刀刃泛著冷亮的光。
    “你做的?”
    她握著刀柄試了試,很趁手,在桌上輕輕一滑,輕易就在上麵留下一道口子。
    很鋒利,刀刃上還刻有一個緲字。
    “嗯,上次實驗室下料剩的合金片。”
    陸安和靠在書桌邊,看著她翻來覆去地看。
    “你總往試驗田跑,有時天黑才回宿舍,這邊樹多草密,帶著它,萬一遇上野東西能防身。”
    他頓了頓,又補充,“刀刃鋒利,自己小心點。”
    “………”
    在驗田碰到的野東西,可能是隔壁養殖係的作業。
    她剛來第一年就是不知道,把別人的畢業論文給吃了。
    那學長差點哭死。
    周餘緲把匕首插回鞘裏,攥在手裏來回摩挲。
    “我放包裏,天天帶著。”
    ……
    她沒有放假,不過白校長知道陸安和來,也知道最近辛苦,給她放了兩天假。
    白校長是在試驗田邊找到她的,手裏搖著把蒲扇,笑盈盈地拍她肩膀:“周同學,放你兩天假。
    小陸來一趟不容易,別總泡在地裏了。”
    周餘緲直起身,手裏還抓著測土壤濕度的儀器,聽見這話愣了愣,隨即臉上熱起來。
    “白校長,我……”
    “別這那的。”
    白校長擺擺手,“你那雜交稻的數據我看了,穩著呢。
    小陸在武器研究所搞出了新名堂,聽說試產效果頂好,才好不容易請下這三天假。”
    “你們倆啊,一個在地裏刨學問,一個在實驗室造家夥,都是幹大事的,但也要適當休息。”
    這話倒是沒誇張。
    陸安和這一年進步飛速,還獲得了不少獎項。
    她的宿舍不能住人,他們在學校附近的旅館開了個房。
    她回去時陸安和坐在床邊翻圖紙,湊過去看,隻見上麵畫滿了密密麻麻的線條。
    上麵鉛筆跡深一道淺一道,顯然改了不知多少遍。
    “這就是你說的新步槍?”她手指輕點在圖紙上,“看起來比之前的手槍複雜多了。”
    陸安和嗯了聲,手指劃過圖紙上的一個零件。
    “之前手槍投入生產後,發現連續射擊時後坐力還是偏大,這次設計步槍特意調整了槍機結構。”
    他抬頭看她,順勢將她摟進自己懷裏,親了親她的臉。
    “不過試產時測過,精度和穩定性都比老款強,下個月就能送部隊試用了。”
    “不錯哦!”
    周餘緲勾住他脖子賞了他一個吻,“獎勵你的。”
    “不夠…”
    “……”
    陸安和合上圖紙,伸手把她往懷裏拉了拉,加深了這個吻。
    等兩人都氣喘籲籲,才舍得鬆開。
    “你上次信裏說,湛市試點田的稻種要是成了,能讓當地畝產多兩百斤?”
    “嗯!”
    一提這個,周餘緲就激動,從他懷中直起身,“李教授說,要是大麵積推廣,光粵西那邊就能多養活不少人。”
    她頓了頓,又補充,“我還在試生物防治蟲害的法子,減少農藥,對土壤好。”
    “緲緲真厲害。”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誰。”
    兩人小鬧著滾作一團。
    ……
    兩天假,他們沒去逛什麽景點。
    陸安和跟著她去了試驗田,看她拿著標尺量稻株高度,聽她講“三係雜交”的原理,雖然大多聽不懂,卻聽得認真。
    偶爾幫她遞個記錄本,遞瓶水,像個最稱職的助手。
    這是他一直想做的事。
    他想參與她的的工作生活中。
    第三天中午,陸安和要回京市了。
    周餘緲想送他到機場,被陸安和拒絕了。
    “你這身體,還是別折騰了。”
    “得會坐車受罪的是你,心疼的還是我。”
    “行吧,那你自己注意安全。”周餘緲也不勉強。
    “放心吧,這裏我比你還熟悉。”
    “……”
    周餘緲上前給了他一個離別擁抱。
    從這裏到京市要飛差不多三小時,機票更是貴的可怕。
    一趟要一百多,他來一趟光機票和車費都要三四百。
    普通人一年的工資。
    若不是陸家有錢,哪裏坐得起。
    陸安和彎腰將頭擱在她肩窩,他聲低低的,“下次……下次我爭取多請幾天假。”
    周餘緲搖頭,“不,”
    “下次換我去找你。”
    她現在也不缺錢,跟陸二哥合作的建材生意,每年賺到的分紅都有好幾萬。
    “好。”
    ………
    後來的日子,兩人還是聚少離多。
    周餘緲跟著李教授把雜交稻推廣到了廣東好幾個地市。
    她更多時候光著腳紮在田裏,皮膚曬得黑了些,手上也添了不少薄繭,可每次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她就覺得值。
    陸安和在武器研究所紮了根。
    他設計的步槍列裝了部隊,得到了很好的反響。
    他又一頭紮進了新課題。
    偶爾在信裏提一句,說又改了多少遍圖紙,熬了多少個夜。
    到了87年“大哥大”現世,兩人開始手機聯係。
    但也不是經常的,不是話費貴,而是兩人都很忙。
    越到後麵越是忙到連見麵的時間都沒有,這不僅沒有磨滅他們的熱情,反而讓他們感情更加深厚。
    有時是他來廣州找她,她拉著他去試驗田,指給他看新試種的品種。
    有時是她去北方,站在他那擺滿圖紙的實驗室裏,聽他說槍管上的新設計。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兩人早已畢業,都選擇留校繼續鑽研。
    陸安和得到的表彰越來越多,各種獎項拿到手軟。
    而她也不例外。
    他們在畢業那年結了婚,草草度過一個月的蜜月後,都各負前程。
    ……
    時間一晃而過。
    1995年,北市展覽館正辦著一場“科技成就展”。
    28歲的周餘緲站在“農業科技”展區的玻璃櫃前,看著裏麵陳列的幾株顆粒飽滿的雜交稻標本。
    標簽上寫著“粵優1號”,是她和團隊花了6年培育出的品種。
    如今已在南方十多個省份推廣,畝產比當年試點時又提高了近三成。
    旁邊的屏幕上正放著紀錄片,鏡頭裏的農民伯伯捧著金燦燦的稻穗笑,她眼角也跟著發潮。
    這麽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周教授,這邊有人找您。”助手輕輕碰了碰她的胳膊。
    她回頭,看見人群裏站著個穿軍裝的男人,肩章上是亮閃閃的星。
    30歲的陸安和比以前更沉穩,早已不見當年的矜貴倨傲,此時正隔著幾步遠望著她。
    眼中含笑隻她一人。
    “你怎麽來了?”她走過去,在他麵前站定。
    “剛從研究所過來,順路。”
    “確定順路?”她雖然對這裏不熟,但也知道不可能順路。
    甚至繞了大半個京市。
    陸安和頓了頓,改了口,
    “知道你今天來參展,特意繞過來看看。”
    兩人並肩站在展區入口,相對而笑。
    他們一直向前跑,隻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
    ————全文完。
    ? ?這本書到此結束了。
    ?
    因pk失敗,沒有推薦,曾經一度想要放棄。
    ?
    但自己又實在喜歡,還有幾個眼熟的寶一直默默支持,才磕磕絆絆走到這。
    ?
    今天緲緲與她的小少爺要徹底和大家道別了。
    ?
    願大家都能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奔赴更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