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想要攪動朝堂
字數:5087 加入書籤
想要攪動朝堂,成為治國能臣嗎?
思索片刻後,陳萍萍還是搖了搖頭。
他覺得,那個少年的眼神清澈明亮,氣質純淨高雅,不像是會涉足這渾濁官場之人。
陳萍萍揉了揉眉心,歎了口氣,便不再多想。
先密切留意吧。
而站在一旁的影子,還在回味著陳萍萍剛才的話語。
有的人,從軍能成為將領,讀書能高中狀元,習武能成為絕世高手。
影子思索片刻,點了點頭。
似乎這世間確有這樣的人物,他們確實天賦異稟。
比如五大人,即便雙目失明,也能隨手擊敗葉流雲。
但片刻之後,影子意識到,陳萍萍剛才所說的這番話,都是針對蘇渝的。
影子微微擺動著頭部,表示否定。
那位書生據傳確實文采飛揚,醫術亦不俗。
然而,影子並不認為他能成為武林中的絕世高手。
不過,念及整個鑒察院,
在陳萍萍或明或暗的布置下,都在密切關注著這位年輕人。
這也足以證明,他具備某種重要性和獨特之處。
這次,影子並未像上次那樣,直接反駁陳萍萍的觀點,而是選擇了沉默。
他目睹著陳萍萍時而搖頭,時而歎息,自己也跟著搖了搖頭。
這人每日裏究竟要思考多少事情?
難怪他衰老得如此之快。
片刻之後,
影子猛然抬頭,想到了另一件事情,於是開口問道:
“笵鹹是不是即將進京了?”
陳萍萍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輕輕點頭。
“是的。”
前些日子,費介已有書信傳來,告知他即將動身返京。
而伍竹也答應了笵鹹,會帶他一同進京。
所以他們幾個,將會一同前來。
其實,陳萍萍並不願意笵鹹來到京都,因為這裏危機四伏。
他的母親就是在這裏香消玉殞的。
一旦他的身份被人知曉,他無疑也會陷入險境。
但陳萍萍也清楚,那個瞎子既然已經拿定了主意,那麽即便他不同意,也是無濟於事的。
別說他不同意,就算是那位不同意,也無法阻止瞎子。
當然,那位想必是很樂意看到笵鹹進京的。
影子的眼神中突然閃爍起一絲激動。
他望著陳萍萍,問道:
“那五大人也會一同前來嗎?”
他知道,五大人一向守護在笵鹹身邊。
既然笵鹹要來京都,那麽五大人想必也會跟隨前來保護他。
陳萍萍緩緩抬頭,再次瞥了影子一眼,依舊沒有言語。
過了許久,他才冷冷地吐出一個字:
“嗯。”
聽到這個期待已久的回答,
黑袍之下的臉龐上頓時浮現出一抹笑意。
一雙黑色的眼眸中,光芒更甚。
“那我到時候去找五大人切磋一番。”不等陳萍萍開口,
丟下這句話,那個黑色的身影便從密室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隻留下輪椅上的老人,一臉無奈。
陳萍萍自行轉動著輪椅,
將被風吹落的手抄榜單撿了起來,
繼續凝視著榜單,陷入沉思。
京都,郭府。
一位長相氣質均透露出文人儒雅的中年男子,正端坐於書房之中。
他的麵容並不十分清臒,而是恰到好處。
一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透露出對世事的洞察和沉穩。
此人正是飽讀詩書、身居高位的禮部尚書郭攸之。
而在他的右前方,一個孩童端端正正地坐著,
一筆一劃地在白色的宣紙上認真書寫著。
八歲的孩童雖然皮膚略顯黝黑,但眸子卻炯炯有神。
他的眼珠子不時四處轉動,
周圍的一切似乎都無法打擾到他。
這個人還能是誰呢?
正是禮部尚書之子、太子伴讀郭保坤。
此刻,郭攸之正端坐於書房內,監督兒子郭保坤勤勉攻讀。
他無意間瞥見書桌一側,孩子正聚精會神地觀察著一隻飛舞的小蟲。
郭攸之輕輕皺眉,隨後以戒尺輕叩桌麵以示提醒。
郭保坤迅速調整坐姿,重又埋頭於宣紙之上,繼續筆墨耕耘。
然而,未幾,他又開始頻頻點頭,困意襲來。
郭攸之無奈地搖了搖頭,發出一聲悠長的歎息。
不久,府中仆人呈上一份手抄的春闈榜單。
郭攸之細致審閱著榜單,不時露出滿意的微笑,名單中不乏他先前看好的幾位才子,均榜上有名。
隨後,他的目光定格於榜首——“蘇渝”。
“竟是會試的頭名?”郭攸之微蹙眉頭,心生疑惑。
他聽說過這個名字,乃是近期聲名大噪的神醫,未曾想竟也才華橫溢。
但片刻的疑惑後,他接受了這一事實。
能登榜首,必有過人之才。
聯想到神醫的身份,郭攸之的目光中流露出讚許之色,連連點頭。
如此年輕,既為神醫,又中會元,實屬難得。
郭攸之心中對這位年輕人頗為賞識,隻是略感遺憾。
若能在春闈前結識此人,或許能建立一番交情。
但如今結果已揭曉,恐怕為時已晚。
更何況,此次春闈由林相主持,說不定蘇渝已投入其門下。
沒錯,似乎有同僚提及過此事。
林相對一位年輕考生頗為關注,想必便是蘇渝了。
念及此,郭攸之對蘇渝的未來更加看好。
作為文官之首的林相都如此賞識他,將來必將在朝堂上掀起波瀾。
而在一旁學習的郭保坤,正昏昏欲睡之際,聽到“蘇渝”二字,猛然驚醒,雙眼頓時有神。
他回想起,上次在一石居與小胖子爭鬥時,曾遇到過一位氣質非凡的先生,正是姓蘇。
當時他還想著要向太子舉薦,讓其入宮執教,不能讓笵思哲那小子占了便宜。
聽聞父親提及這個名字,且是會試榜首,他確信無疑,那便是上次所見的先生。
郭保坤眼珠靈動一轉,望向父親,道:“父親,我好像見過這個人。”
郭攸之微微皺眉,初時不甚相信。
略作思索後,好奇地問道:“你當真見過?”
雖知兒子在學業上並無多大成就,但平日裏也結識了不少文人。
莫非他真與蘇渝有過交集?那倒是件美事。
郭保坤抬頭望向天花板,略一思索,說道:“之前去一石居時,我曾見過他。
笵家的教書先生,也姓蘇。
看他那氣質,定是滿腹經綸。”
“必是那蘇渝無疑。”郭攸之聽罷,默然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