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原來不過是個曾謀麵的教書先生
字數:4938 加入書籤
原來不過是個曾謀麵的教書先生,連其名姓都不甚了了。
單憑外表便覺其氣質非凡,滿腹經綸?他能看出什麽名堂,偏他還自詡能識人。
郭攸之對自家那不著調的兒子頗感無奈,但隨即又沉思起來。
笵家的教書先生?
那位神醫,竟是神女的先生,也即笵若若的先生。
如此說來,倒是對上了。
郭攸之收斂了對郭保坤的不滿,轉而露出一絲笑意。
“嗯,想必便是他了。”
如此看來,郭攸之對兒子也多了幾分讚許。
保坤在人選上,確實有些眼光。
教書先生……
郭攸之心中開始盤算起來。
郭保坤見父親神色肯定,一時心生得意。
沒想到自己隨口一提,胡亂揣測,竟歪打正著。
看來自己,在人選上還是頗有見地的。
見父親對這位蘇先生頗為賞識,
郭保坤順勢望向父親,笑道:“父親,這位蘇先生如此了得。”
“要不要跟太子提一提。”
“讓蘇先生做太子少師如何?”
一方麵,他不願讓笵思哲獨占這位良師;另一方麵,宮裏那位少師太過嚴厲。
這位蘇先生,看上去倒是頗為溫和。
郭攸之神色凝重地看了兒子一眼,搖了搖頭:“不可。”
“太子少師之職,自有皇上定奪。”
“保坤,此事不可與太子提及。”盡管語氣嚴肅,但郭攸之心底實則讚同兒子的提議。
他身為太子少傅,自是深知其中利害關係。
雖說太子年僅八歲,
但諸多事宜,皆需未雨綢繆。
陛下對二皇子始終偏愛有加,近日更是頻頻誇讚。
身為太子之師,他不能不為太子的未來籌謀。
蘇渝日後必成大器。
早日為東宮增添一員大將,實為明智之舉。
況且林相也對蘇渝頗為看好。
若蘇渝成為太子之人,林相與太子的關係,自然也會更進一步。
郭保坤聽後,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哦。”“好。”
慶國,皇宮,東宮之內。
一位相貌俊秀,舉止得體的八歲孩童,在宮女的侍候下,正穿衣洗漱。
盡管年歲尚幼,但其言行舉止已頗為端莊,與宮中另一皇子形成鮮明對比。
隻是孩童終歸孩童,難免有些貪玩。
聞聽下人稟報,伴讀們已到宮中,尤其是郭保坤已在殿外等候。
太子聞言,眼中頓時亮了起來。
他最喜歡與這位名叫郭保坤的伴讀玩耍,每次都能聽他講述不少宮外的新鮮事。
遠比宮中的日子有趣得多。
況且,郭保坤的眼神清澈純淨。
相較於他在宮中遇見的多數人,他的心靈更為純淨。
他深知,郭保坤性情純樸,心思簡單。
與這樣的人相處,他感到格外輕鬆,隻是這些感受他不敢輕易言表。
往昔,他曾悉心照料過一隻幼貓,與之嬉戲數日。
不料,母後責備他沉迷玩物,忘卻誌向,而後那隻貓便悄然失蹤,他也不敢深究貓咪的下落。
自此,太子對於吐露心聲變得謹慎起來。
至少,他不敢公然表達自己的喜好與厭惡。
故而,盡管此刻他內心喜悅,但麵上依舊波瀾不驚。
然而,孩童的急躁終究難以完全掩飾。
當宮女前來為他潔麵時,他十分順從地將小臉湊近。
在宮女手中的熱毛巾中輕輕一轉,迅速完成了潔麵,隨後不慌不忙地走出。
直至見到郭保坤,他才悄悄展露笑顏。
“今日怎如此早到?”
郭保坤尚未回應,太子便已挑眉而笑。
“待會兒要上禮儀課吧?”他對這位伴讀的了解頗為透徹。
畢竟,郭保坤的父親,禮部尚書郭攸之,正是他的少傅,負責在宮中監督他的言行舉止,教授品德禮儀等。
每當禮儀課來臨,總會有一些不同於其他課程的狀況發生,如有人稱腹痛或腳痛,從而缺席。
毋庸置疑,這其中便有他的二皇兄。
二皇兄最為厭惡此課,每次前來總要受到一番訓斥,因此他總是尋找借口避而不來。
父皇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少傅自然也不好多說什麽。
除了那些缺席者,還有一人總是早於眾人到來,那便是郭保坤,畢竟這是他父親的課程。
郭保坤對父親的尊敬,太子早已察覺。
郭保坤向太子行禮後,微笑著回答。
“正是。”
兩人一邊向偏殿走去準備上課,一邊在路上交談著。
郭保坤終究是個藏不住話的人。
與太子多聊了幾句,埋怨了一番少師之後,他早已將父親叮囑他不可直接向太子提議更換少師的話拋諸腦後。
郭保坤睜著那雙小小的眼睛,直截了當地問道。
“殿下,您想不想換個少師?”
“我聽說有位蘇先生,相當不錯。”太子一時愣住,竟不知該如何回應。
在他沉默之際,郭保坤繼續介紹著那位蘇先生,乃是司南伯府的教書先生,同時也是神醫,更是春闈榜首,如何如何了得。
於是,那日課後,太子在向慶皇請安時說道。
“父皇,孩兒想換個少師!”
郭攸之授完課後,便攜子返回府中。
一路上,父子倆盡顯慈孝之情。
郭保坤詢問了一些課上的內容,郭攸之耐心解答。
路過熱鬧街巷中的麵人兒鋪時,他還特地讓馬車停下片刻,派人前去購買麵人兒給兒子享用。
他深知,保坤或許並非天資聰穎之人,
在外人眼中,大抵隻是個紈絝子弟,草包一個。
但他心裏明白,保坤實則是個極為孝順且懂事的好孩子。
郭攸之並不會像其他嚴父那般,對保坤要求極為苛刻。
他唯一的期望,便是保坤能夠健康地成長。
至於學業,他亦無過高要求,
隻盼他能多讀些書,多明些事理,
日後不至於輕易被人所利用。
當然,他也想為保坤物色一位良師。
畢竟,良師一句話,勝過十年苦讀。
無論是為了太子,還是為了自己家的孩子,
他都打算找個機會,向陛下提議讓蘇渝擔任太子少師。
倘若陛下應允,太子便能多一份助力。
而自己的兒子,也能多一座靠山。
再者,若蘇先生願意教導保坤,
保坤定能成長得更快,未來也會擁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