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無人機蜂巢和空中小秋
字數:3923 加入書籤
在災難降臨後第10天,暴風雪開始後的第6天,風雪逐漸減小。
博覽園站避難所的管理層終於協調好了物資和人員,安排改造後的車隊出發往周邊分散探查,尋找失去通訊聯係的避難所,搜尋幸存者。
其中有幾支隊伍是向著南邊過來的。
搜索隊的的動向是付小秋在前出偵查的過程中發現的。
在暴風雪逐漸減小,搬運物資的過程中,方大寶在確認過付小秋的能力後,就讓暫時沒有偵查任務的付小秋,前往離基地更遠的幾個民間避難所和6號線博覽園站避難所盯梢觀察。
而這也是方大寶第一次見到付小秋展示他的能力。
付小秋的能力絕不像她自己鬼扯的那樣,隻是利用身體敏捷、速度強化後潛伏、突襲技巧。
倒更像是對陰影或者空間能力的一種運用。
隻見付小秋做了一個向下跳躍的動作,然後人直接就掉進自己影子裏消失,然後幾乎是瞬間,就在更遠的一處陰影裏出現。
付小秋自己將能力命名為陰影跳躍,這能力使他可以在陰影中穿行或者躲藏。
這能力怎麽看怎麽高端,明顯屬於是加權值比較高的能力,應該沒那麽容易被識破。
暴風雪後的市政的通訊網絡破壞的比較嚴重,室外的監控幾乎全毀,隻是通過監控通信設備得到的信息還是不夠直觀,方大寶擔心出現遺漏。
而且隨著時間的過去,付小秋能力的逐漸增強,20公裏對她來說也就是不到半個小時的事。
果然,付小秋這幾天一直在博覽園避難所活動,甚至還進避難所裏麵轉了一圈都沒有人能夠發現他。
在確認了博覽園派出的搜索小隊的行動速度後,方大寶才叫付小秋撤了回來,和大小梁一起邊清理痕跡,邊撤回了基地。
連續幾天的暴風雪,導致室外的積雪很厚,博覽園避難所能提供的車輛以改造後的卡車為主,雖然輪胎加寬,載重盡量減輕。
但是在現在的極端環境下,遠不如方大寶升級的履帶式運輸車,而且搜查隊伍以尋找幸存者為主要目的,搜查的很細致,進展也就很緩慢,所以方大寶撤退的並不匆忙。
在零下70度的天氣,12米厚的積雪下,尋找幸存者,可不是簡單的事。但他們又不能不找,速度自然快不起來。
地鐵站和嵐山城之間,中間有幾個大大小小的城市濕地公園,工業園、物流園,即便博覽園派出幾支隊伍分區域搜索,要搜到嵐山城附近,估計35天就過去了。
但自己這邊,那可是一天一個樣子。
......
撤回基地後,各人就都回房間休息了,梁江和梁小軍住在22棟的102,和付小秋是隔壁鄰居。
考慮到畢竟不能讓付小秋一直在基地外圍巡邏,超能力牛馬也不能這麽用啊。
正好生存點已經有富裕,方大寶決定優先把無人機蜂巢係統升級出來,從工業園區找回的無人機正好能派上用場。
“小美,顯示無人機蜂巢係統的升級需求”
安全係統v1):無人機蜂巢係統,需消耗生存點142點,靈魂強度1.42點,是否確認升級。”
“確認”。
無人機蜂巢係統已升級。生存點數剩餘1423,精神強度2.71.28。
無人機蜂巢係統包括無人機集群和智能巢穴兩部分。
方大寶將22棟住宅左右兩側的疊墅頂層設置為無人機的智能巢穴,負責對無人機進行充電和例行維護。智能巢穴的防護外殼,也能保證它在極端天氣下不會破壞。
無人機集群則由17架大中型工業無人機改造的具有光學偽裝功能的母艦無人機為核心。
母艦無人機的極限升高可以達到7000米,續航時間超過24小時,可以搭載中小型無人機,且抵抗惡劣天氣的能力很不錯。
由母艦無人機中繼信號,理論上無人機集群的偵查範圍隻受限於無人機的數量和續航能力。
方大寶將部分母艦派出,交替對博覽園避難所的搜索重建隊伍進行監視。
剩餘的無人機則使用配備的激光雷達,開始從嵐山城開始往周邊擴展,進行建築和地形的測繪工作。
相關數據可以用來建立基地和周邊的三維模型,為以後小美的精確指揮積累數據情報。
由於搜索隊中有點規模的隊伍都可能會配置感官強化的覺醒者,方大寶並不敢明目張膽的讓無人機抵近觀察。
雖然他本身的出發點也隻是以防範為主,並沒有什麽惡意。但是被逮到了,沒惡意也變成有惡意了。
所以無人機監視以有光學偽裝的母艦無人機遠距離觀察為主,無人機觀察不清楚的,再由付小秋利用陰影能力近距離觀察。
母艦無人機分大型和中型兩種,大型母艦載重達到了2噸,中型的也有500公斤。飛行速度也能達到80120公裏。所以基地內經常能看見一個景象:無人機吊著一個小團子飛來飛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雖然空中飛人有點滑稽,而且也不好飛的太高,但還是大大加強了付小秋的機動能力,省了不少力氣。隻是付小秋被凍的有點慘兮兮,強烈要求將母艦改造成運輸無人機。
對此,方大寶隻能說“吊票都是要靠搶的好吧。而且吊著視野更好,遇到危險你主動跳下來生存幾率還更高。。”
然後堅決地拒絕了他的要求,是什麽給了你錯覺,讓你覺得老板會有良心這種狗不要的東西?
按照實地觀測和小美窺屏得到的信息,博覽園避難所派出的隊伍有9支,其中規模比較大的5支隊伍,基本已經選定了自建避難所的位置,而且得到了城市避難所的支持。
陸續有施工隊伍後續過去,幫助他們進行地下室改造。
其中兩隊人選擇了地鐵附近的商業綜合體。商業綜合體因為地下停車和布置大型超市的原因,地下室層數一般都在三層以上,還有做五層地下室的。
而且商場裏還會有大量的物資,確實非常適合拿來建立避難所。這兩隊也是人數最多的,負責人看著像是商人,估計是原來這些商業的管理團隊。
另外的三隊,一隊選擇了地鐵附近的一個高端住宅小區,這個小區當時以環保、節能為賣點,設置有地熱係統。領頭的是一對外貌差異很大但兄弟相稱的覺醒者兄弟。
一隊選擇了大型連鎖超市的新區旗艦店,與超市周邊的超高層辦公樓組團連通,設有一條地下商業街,雖然地下室隻有兩層,但物資無疑是很豐富的,負責人是位30歲左右的職業女性。
特殊的是五隊搜索隊的最後一隊,有大量的人入住了西部雲計算中心。這可不是盆地的雲計算中心,而是周邊幾省最大的雲計算中心。
喜歡避難所:謹慎的我建起一座城請大家收藏:()避難所:謹慎的我建起一座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