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房東黃有德

字數:1818   加入書籤

A+A-


    張天一考核完後,原準備請何兵和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兩位院長一起再吃個飯的。但何兵要陪周市長參加一個招待會沒時間。陳院長也有應酬,隻有唐副院長沒啥事。由於唐院長愛吃火鍋,因此兩人也沒去什麽高檔的地方,而是去了涪水河邊的一家露天火鍋店。兩人吃火鍋自是沒啥氣氛,於是唐院長人又叫了四名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到了一看,這幾人張天一都認識。一人是大內科主任,去年腫瘤科事件時因支援腫瘤科而病倒,被張天一救過,後來人事變動升為大內科主任,姓鄭。其他三人都是內科那邊的,其中兩人是副主任,一人是護士長,剛好兩男兩女。四人到了後都熱情地與張天一打起了招呼,然後也不拘束,各自坐下,六人圍坐在一起吃起了火鍋,喝起了啤酒,聊起了天,很是別有一番風味。涪城市的涪水河邊有很多這樣的露天火鍋店。客人們可以一邊吃喝,一邊欣賞涪城河的夜景,非常安逸享受。
    席間,唐院長和張天一談起了租鋪麵的事。唐院長告訴張天一:“天一老弟,我那做中介的侄子告訴我,在玉堂街有一間現成的中醫診所要轉讓。你可以在看看,如果合適就可以轉過來,什麽東西都是現存的,隻需補充些藥材即可開業。”張天一聽了很高興,讓唐院長聯係他侄子明天去看看。唐院長幹脆把他侄子直接叫了過來,邊吃邊聊。
    西南省的火鍋是有獨特魅力。無論是男女老少,富豪百姓,不同職業,不同階層的人隻要坐到一起吃上火鍋,都能找到共同語言聊得其樂融融。張天一他們也是如此。一個市管三甲醫院的副院長,三名主任,一名護士長,一個房產中介,外加張天一這個道士。七人也是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幾人吃到晚上十點多才散去。張天一和唐院長侄子約好,明日在玉堂街口見麵,才回了酒店休息。
    第二日上午九點,張天一如約來到玉堂街口,唐院長侄子早已等在那兒了。玉堂街全是火車站拆遷居民的自建房。隨著城市發展,每家人的小樓都建到了六七層高,因是自建房,故房租較為便宜,吸引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和陪讀家長來此租房。故人口密集,周圍又無大醫院,很適合張天一這樣的中醫發展。
    唐院長侄子將張天一帶到那個要轉讓的診所前。那個診所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中醫開的。門麵所在的房子是那個老中醫的自建房,共三間六層樓。其中一二樓連在一起的是門麵房,中間那間正是那中醫診所,左邊是間理發店,右邊是早餐店。這些一都是老中醫的房子。三至六樓設計成套房,租給了外來人員居住。
    老中醫名叫黃有德,祖傳中醫。因修建火車站,搬遷至此,在當地小有名氣。奈何兒女都對中醫沒興趣,在省城做生意,隨後在省城定居下來。去年黃有德的老伴去世了,兒女們不放心他一個人留在涪城,就想把黃有德接到省城去居住。於是黃有德就想著把這個中醫診所盤出去。黃有德的醫術是從祖父傳給他父親再傳給他,也算三代家傳了。這突然要關門了還有些不舍,就想著把診所轉讓給同行,這樣有時間回來,還能看到診所,也是一種慰籍。
    當黃有德看見張天一的時候,還以為張天一是幫家裏的長輩來看門麵的。於是對張天一道:“小夥子,你家長輩沒來嗎?改天叫你家長輩來,我們同行好交流交流。”張天一聽得一臉懵,忙解釋道:“黃老,其實我就是來接手診所的,我也是學中醫的。”黃有德一聽,頓時臉黑了下來,不客氣道:“小夥子,行醫可不是開玩笑的,你確定你開得了診所?再說你有《中醫師資格證》嗎?”張天聽到黃有德這麽說不知道怎麽回答好。心道:“我怎麽就不能行醫了,在壺口村最近這一年師父都沒怎麽看病,都是我在看,也沒見出什麽岔子。難道就因為年輕嗎?”張天一雖然心裏有些憤憤不平,嘴上還是客氣地答道:“黃老放心,我雖然年輕,但也知道分寸的,如果沒幾分把握,我也不敢行醫的,對不?至於《中醫師資格證》,再過一個月應該能下來。”黃有德又仔細打量了一下張天一道:“莫非你是中醫藥大學畢業,小夥子,實話告訴你,即使你大學畢業,那也是空有理論,沒有實踐,還是開不了診所的”。
    喜歡鄉村道士請大家收藏:()鄉村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