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考校

字數:1863   加入書籤

A+A-


    張天一聽了黃有德的話隻得再解釋道:“黃老,我不是大學出來的,我是考的“確有專長中醫師”,昨天剛通過考核。”黃有德聽後不敢置信,他也有一個徒弟,前兩年也想過考“確有專長中醫師”獲得醫師資格,結果想盡辦法,基層醫務辦公室都不肯出證明,現在都改行了,不然他都診所轉讓給他徒弟了,哪能在中介掛牌轉讓。所以黃有德認為張天一一定是靠關係考證的,這讓他更加看不起。他害怕張天一不學無術,是個庸醫,到時害了病人。要知道這些病人要麽是他以前的病人,要麽是他的左鄰右舍,到時他會內疚終生的。於是他果斷拒絕將門麵轉讓給張天一。
    張天一脾氣也上來了,問道:“黃老,您要怎樣才肯把診所轉讓給我?”黃有德一臉不屑道:“除非你能證明你確實會醫術,不是庸醫。”張天一大聲道:“好,我就證明給您看。我在您這兒坐一天診,有病人來了我先看,您後看。我看後,寫出診斷結果,診斷依據,開出處方交給您老審核,您老滿意就把診所轉讓給我,如果不滿意,我轉身走人。這總行了吧?”這等於把主動權交給了黃有德。也就是說張天一診斷得對不對都是他黃有德說了算,哪怕是對的他也可以說是錯的,張天一也沒辦法。但張天一相信黃有德不會。
    黃有德見張天一信心滿滿的樣子,終於點了點頭道:“好,一言為定,如果你有真才實學,診所我按八成的價格轉讓給你。”
    兩人就這樣訂立了賭約,還讓同來的唐院長侄子當了見證人。第一個病人是一名胃痛患者,張天一把脈後,診斷為脾胃虛寒。張天一忙寫出診斷結果和依據,並開好藥方交給黃有德。藥方開的是“附子理中湯”加減。黃有德看了看,又給那名患者把了一下脈,點了點頭道;“不錯,診斷正確。”又看了一下張天一的藥方,很是驚訝,張天一開的藥方居然比他更加完美,特別對劑量的把控那是更加準確,特別是加減得恰到好處。第二個病人是風寒犯肺,久咳不愈,導致的肺虛之症。同樣張天一把脈後,準確寫出診斷結果和診斷依據,並開出藥方。這次張天一開的是玉屏風散合小柴胡湯,並進行了加減。本來藥方就很對症,加減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之效,讓黃有德歎服不已。就這樣,一直看到了臨近中午時,共看了七個病人。張天一的診斷和處方無一錯處,有的比黃有德自己開的更加合理,還有一個病人,黃有德診斷還出現了失誤,是看了張天一的診斷依據才明白自己忽略了中醫四診的望診,導致對病症認識不全麵。黃有德意識到張天一比自己的醫術更高。他實在想不明白張天一的天賦有多逆天,自己鑽研了一輩子的中醫還不如張天一學三年。其實張天一能有這麽厲害,除了天賦了得外,還依賴於修習了道家正氣。道家正氣讓張天一記憶力成幾何倍提高,幾乎到了過目不忘的程度。故此這三年來,張天一讀遍了醫家典籍。更關鍵的是玄通觀曆代祖師都是醫道雙修,甚至更重視醫學。每代祖師都會把遇到的疑難雜症和醫治心得記錄下來,以傳後世。張天一更是把這些筆記全記在了腦子裏。與其說張天一厲害,還不如說張天一是站在曆代祖師的肩上。
    黃有德見張天一有真才實學,也就不再為難他了,決定將門麵轉讓給張天一。由於張天一的《確有專長中醫師資格證》要差不多一個月才能下來,於是張天一給黃有德付了兩千元定金,在唐院長侄子的見證下簽了轉讓協議,待一個月後張天一《確有專長中醫師資格證》辦下來後,再進行手續變更,這一個月仍由黃有德經營。不是張天一不願多給定金,而是張天一壓根都沒料到會這麽快找好門麵,所以沒帶這麽多錢出門。那個年代也沒有手機支付功能。而黃有德呢。也不在乎這點錢,要知道這棟樓他一年收房租都有七八萬,那還在乎張天一的訂金。他更希望的是在有生之年,他的中醫診所還能開下去,哪怕換了老板,換了招牌都無所謂。隻要回到老家還能看到曾經經營了近一輩子的診所還在,就心滿意足了。
    張天一也承諾,接手後診所後,盡量保持原樣,隻作細微調整。當然招牌還是得換的。也歡迎黃老隨時回來看看。
    處理完這些事後,已是中午時分,張天一請黃有德和唐院長侄子一起就近吃了午飯就離開了涪城回到豐玉鎮的家中。
    喜歡鄉村道士請大家收藏:()鄉村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