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鐵打的寶慶
字數:7133 加入書籤
鹹豐十年,夏。
寶慶城外三十裏,太平軍連營十裏,旌旗如林。
石達開立於一處高坡之上,遠眺那座被圍困數月的城池,他身著素白戰袍,腰懸長劍,眉宇間透著幾分疲憊,卻仍掩不住那股睥睨天下的氣勢。
"翼王,城內糧草將盡,守軍已是強弩之末。"部將賴裕新拱手道,"不出十日,寶慶必破。"
石達開微微頷首,目光卻越過城牆,望向更遠的西方。
"寶慶不過一城,取之易如反掌。然此地乃入川要衝,若得之,我等可西進巴蜀,據險而守,成一方霸業。"。
他頓了頓,又轉向東北方向,"亦可順資江而下,入洞庭,直取武昌,與天京遙相呼應。"
正說話間,一騎快馬飛奔而至,馬上斥候滾鞍下馬,單膝跪地:"報!湘軍李續宜部已至新化,距此不足百裏!"。
石達開眉頭一皺:"李續宜?李續賓之弟?"
"正是,還有劉長佑部從武岡趕來,左宗棠、劉嶽昭亦在途中。"
石達開冷笑一聲:"好啊,都來了。李續宜為兄報仇,劉長佑替江忠源雪恨,左宗棠一向視我為眼中釘。"
他轉身對眾將道,"傳令下去,加固營壘,準備迎敵。湘軍雖眾,不過烏合之眾,各部必有嫌隙,我等以逸待勞,必可一戰而勝!"。
資水河畔,湘軍大營。
李續宜立於帳前,望著湍急的江水出神。他年約三十五六,麵容剛毅,眉宇間與已故兄長李續賓有七分相似。
李續賓在三河鎮被石達開原下屬陳玉成、李秀成等設計圍困,力戰而亡,屍骨無存。
如今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李軍門,劉軍門到了。",親兵上前稟報。
李續宜收斂心神,轉身迎向騎馬而來的劉長佑。
劉長佑年近四十,身材瘦削,雙目炯炯有神,乃是江忠源舊部。江忠源在廬州一戰中死於石達開之手,此仇不共戴天。
"劉兄,別來無恙。"李續宜拱手道。
劉長佑翻身下馬,還禮道:"李軍門久等了,左季高何時能到?"
正說著,遠處塵土飛揚,一隊人馬疾馳而來。為首者一襲青衫,麵容清臒,正是左宗棠。
他身後跟著一位年輕將領,約莫三十出頭,英氣逼人,乃是劉嶽昭。
"兩位久等了。",左宗棠下馬笑道,"嶽昭賢弟從長沙帶來了新式火炮,正可一試鋒芒。"
劉嶽昭上前見禮:"見過兩位軍門。周寬世周總兵所贈火炮二十門,皆已運抵,射程可達三裏,精準無比。"
四人入帳議事,親兵奉上茶水後退下。帳內一時沉默,各懷心思。
左宗棠輕咳一聲,打破沉默:"石達開擁兵十萬,圍困寶慶三月有餘,城內糧草將盡,若不速救,恐有不測。"
李續宜冷哼一聲:"石逆狡詐多端,必有防備,我等若貿然進攻,恐中其計。"
"李軍門所言極是。"劉長佑點頭,"石達開善用地形,當年廬州一戰..."
話未說完,李續宜猛地拍案:"劉兄何必提那舊事!今日我等齊聚,隻為剿滅石逆,何必再提過往恩怨?"
帳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左宗棠見狀,連忙圓場:"兩位息怒。石達開正是希望我等內訌,他好坐收漁利。當此之際,唯有同心協力,方能克敵製勝。"
劉嶽昭也勸道:"左公所言極是。石達開雖兵多將廣,然孤軍深入,後援不繼,1我等若配合得當,必可一戰而勝。"
李續宜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怒火:"左兄有何良策?"
左宗棠走到地圖前,指點道:"石達開主力駐紮城東,背靠資水,自以為得地利。我有一計,名曰"圍魏救趙"..."
三日後,黎明時分。
石達開從淺眠中驚醒,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翼王,湘軍開始行動了!"
他迅速披衣出帳,隻見東方天際剛泛起魚肚白,遠處卻已火光衝天。
斥候來報:"李續宜部從北麵攻來,已突破第一道防線!"
"傳令賴裕新率部迎敵!"石達開沉聲命令,隨即又問,"其他方向可有動靜?"
"西麵劉長佑部按兵不動,南麵..."
話音未落,南方突然傳來震天動地的炮聲,緊接著是密集的槍聲和喊殺聲。石達開臉色一變:"左宗棠動手了!"
他飛身上馬,率親兵趕往南線。
途中,又接報東麵資水出現湘軍戰船,正炮擊沿岸營壘。
"好個左宗棠,四麵圍攻!"石達開冷笑,"傳令各部,堅守營壘,待敵疲憊,再行反擊!"
南線戰場,硝煙彌漫。
劉嶽昭站在一處高地上,手持單筒望遠鏡觀察戰況。他身後,二十門新式火炮排成兩列,炮手們正緊張地調整角度,裝填彈藥。
"報告統領,第三輪射擊準備完畢!"
劉嶽昭放下望遠鏡,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放!"
"轟——轟——轟——"
二十門火炮齊射,炮彈劃破晨空,精準地落在太平軍的防禦工事上。木柵、土壘在爆炸中四分五裂,守軍死傷慘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火炮是周寬世根據現代知識改良的,射程、精度和威力都遠超這個時代的普通火炮。炮手們經過嚴格訓練,能夠在三裏外精確命中目標。
太平軍哪見過這等火力,頓時陣腳大亂,劉嶽昭抓住時機,命令步兵衝鋒。
"殺啊!"
湘軍士兵如潮水般湧向太平軍營壘。太平軍雖奮力抵抗,但在火炮的持續轟擊下,防線很快被撕開一道口子。
"報——南線告急!賴將軍請求增援!"
石達開接到急報,心中大驚。南線是他布置最堅固的防線,怎會如此快被突破?他當即點齊五千精銳,親自趕往南線。
當他趕到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倒吸一口涼氣,營壘被炸得千瘡百孔,屍體堆積如山,幸存者四散奔逃。
遠處,湘軍旗幟已插上第一道防線,正穩步推進。
"那是...什麽火炮?",石達開眯起眼睛,看到遠處閃爍的火光。
每一輪炮擊都精準地落在太平軍密集處,幾乎彈無虛發。這讓他想起了數月前,多次阻擊他的周寬世,石達開倒吸了一口冷氣。
"翼王小心!"親兵突然撲上來,將他按倒在地。一發炮彈在不遠處爆炸,氣浪掀翻了數人。
石達開灰頭土臉地爬起來,意識到局勢已極為不利。
"傳令,放棄南線外圍營壘,退守第二道防線!同時從北線抽調五千人回援!"
北線戰場,李續宜親臨前線督戰。
"弟兄們,今日便是為李續賓大人報仇雪恨之時!殺啊!"他高舉佩劍,身先士卒衝向敵陣。
湘軍將士見主帥如此勇猛,士氣大振,喊殺聲震天動地。太平軍在北線的防守原本就較為薄弱,此刻更是節節敗退。
正當李續宜準備擴大戰果時,發現敵軍抵抗突然減弱,部分兵力開始後撤。
"軍門,石逆似在抽調兵力!"副將提醒道。
李續宜略一思索,恍然大悟:"必是劉嶽昭那邊得手了!傳令下去,加強攻勢,務必牽製住北線敵軍,不使其回援南線!"
與此同時,西線的劉長佑也察覺到戰機,命令所部發起佯攻,進一步分散太平軍兵力。
資水河上,左宗棠站在旗艦甲板上,滿意地看著兩岸戰況。
他命令水軍繼續炮擊東岸,同時派出一支精銳登陸,襲擾太平軍後方。
"石達開啊石達開,任你狡詐如狐,今日也難逃天羅地網!"左宗棠撫須笑道。
正午時分,戰鬥進入白熱化。
石達開意識到自己中了湘軍的調虎離山之計,北線、西線壓力劇增,而南線的湘軍火炮更是讓他頭疼不已。他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翼王,湘軍火炮犀利,我軍傷亡慘重,不如暫避鋒芒...",一員將領建議道。
"不可!"石達開斷然拒絕,"寶慶指日可下,豈能功虧一簣?傳我命令,集中所有騎兵,突襲南線湘軍炮兵陣地!"
賴裕新勸阻道:"翼王三思!敵軍火炮必有重兵保護,貿然出擊恐..."
"執行命令!"石達開厲聲道,"我親自帶隊!"
不多時,三千太平軍精銳騎兵集結完畢。石達開一馬當先,率領這支鐵騎繞過正麵戰場,從側翼直撲劉嶽昭的火炮陣地。
"殺啊!踏平湘軍火炮!"
騎兵衝鋒的轟鳴聲驚動了劉嶽昭。他通過望遠鏡看到太平軍騎兵如狂風般卷來,立即下令:"火炮轉向,瞄準騎兵!步兵列陣,準備迎敵!"
訓練有素的炮手們迅速調整火炮方向,裝填霰彈。這種彈藥專克密集衝鋒的騎兵,一發可覆蓋數十步範圍。
"放!"
"轟轟轟..."
衝在最前的太平軍騎兵如割麥子般倒下,但後續騎兵踏著同伴的屍體繼續衝鋒,距離迅速拉近。
"再放!"
第二輪炮擊效果更為顯著,太平軍騎兵隊形大亂。石達開的坐騎被彈片擊中,將他掀落馬下。親兵們慌忙上前護衛。
"翼王受傷了!"
這一喊不要緊,太平軍士氣頓時受挫。劉嶽昭抓住時機,命令步兵反衝鋒。
"活捉石達開!"
湘軍如潮水般湧來。石達開在親兵攙扶下勉強上馬,見大勢已去,隻得下令撤退。
"撤!全軍撤回廣西!"
太平軍聽到鳴金聲,如蒙大赦,紛紛棄營而走。湘軍各部趁勢追擊,斬殺無數。
黃昏時分,戰鬥結束。
寶慶城門大開,守軍與百姓湧出城外,歡呼雀躍。湘軍各部將領在城外會師。
左宗棠看著滿目瘡痍的戰場,感慨道:"此戰能勝,全賴諸位同心協力。"
李續宜抱拳道:"左兄運籌帷幄,居功至偉。"
劉長佑也道:"若非劉軍門火炮神威,恐怕難以如此迅速擊潰石逆。"
劉嶽昭謙虛地擺手:"此乃周寬世總兵之功,嶽昭不敢居功。"
正說著,一隊人馬從城內走出,為首者是個精瘦漢子,年約四旬,正是寶慶江湖勢力武昌寶慶碼頭"寶古佬"的幫主何開侖。
"多謝諸位軍門解我寶慶之圍!",何開侖抱拳行禮,"我幫中弟兄熟悉地形,願為向導,助大軍追擊石逆殘部!"
左宗棠大喜:"何幫主深明大義,實乃寶慶之福!"
當夜,湘軍在城外紮營慶功,中軍帳內,諸將把酒言歡,共商追擊事宜。
酒過三巡,李續宜忽然起身,舉杯道:"今日大勝,李某有一言不吐不快。往日與諸位或有嫌隙,然此戰讓我明白,唯有同心協力,方能成就大事。這一杯,敬湘軍團結!"
眾人紛紛起身,舉杯相和:"敬湘軍團結!"
帳外,星月交輝,寶慶之圍已解,石達開敗走廣西,從此一蹶不振。
而湘軍各部經此一役,配合更加默契,為日後平定太平天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入夜,寶慶府城外的某處高山上,駐紮著一隊裝備極為精良的隊伍,有位麵色冷峻的將軍,正俯視遠方燈火通明的寶慶城,低語:“功可不在我"。
而側立他身邊的,正是苗女青禾,“夫君,一場戰爭數萬人的傷亡,此功不要也罷"。
喜歡花屋湘軍傳奇請大家收藏:()花屋湘軍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