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炮火洗橫江

字數:2458   加入書籤

A+A-


    金沙江的怒濤拍打著南岸的峭壁,石達開站在橫江鎮外的白果坪高地上,遠眺對岸清軍連綿的營壘。
    他的身後,是六萬太平軍精銳,這些從廣西轉戰千裏、曆經天京事變仍誓死追隨的老兵,是翼王最後的脊梁。
    “駱秉章把四川的湘軍全調來了。”,部將李福猷低聲道。
    石達開冷笑:“劉嶽昭?湖南提督周寬世轄下的那個‘果毅營’,不過仗著火炮多。”
    他攥緊腰間的佩劍,劍鞘上“斬妖”二字已被磨得發亮。
    自天京出走後,他輾轉六省,唯有攻下成都,才能在這亂世中再起風雲。
    三十裏外的捧印場,劉嶽昭正擦拭著一門新到的西洋炸炮。
    這位湘軍悍將年近四十,眉宇間透著冷峻。
    駱秉章的信擺在案頭:“橫江若失,全川震動。務必殲滅石逆於此。”
    他望向沙盤,橫江鎮三麵環山,一麵臨水,石達開在此築壘三十餘座,卡堅路險,儼然鐵桶。
    “翼王善用‘夾江為營’,這次,我要讓他無處可逃。”,劉嶽昭暗暗的在黑暗裏捏緊了拳頭。
    1863年1月8日,黃鱔溝
    黎明時分,湘軍的炮火撕裂了寂靜。
    三十門劈山炮、十二門西洋炸炮同時怒吼,鉛彈與開花彈如暴雨般砸向太平軍的土壘。
    白果坪陣地上,木柵被炸得粉碎,碎石混著殘肢飛濺。
    “清妖的火炮……怎會如此之多?”,一名太平軍哨官剛喊出口,便被一枚炮彈掀上半空。
    劉嶽昭站在黃金井的高坡上,手持千裏鏡,冷眼看著太平軍營壘在炮火中搖晃。
    湘軍的戰術簡單而殘酷:先用火炮轟垮工事,再以抬槍隊壓製,最後步兵衝鋒。
    這套“反客為主”的打法,是湖南提督周寬世從戚繼光兵書中學來,專克太平軍的野戰優勢。
    石達開親臨前線,命令士兵伏低避炮,待湘軍逼近再反擊。
    太平軍的鳥槍和土炮射程不足,隻能咬牙忍耐。
    炮擊持續了整整三日,雙龍場的三十座營壘被夷平大半,關河的河水被染成暗紅。
    1863年1月30日,炮火暫歇的深夜,雲南提督胡中和率兩千精兵,沿後山秘道摸進橫江鎮。
    與此同時,太平軍部將郭集益、馮伯年突然倒戈,打開西門引清軍入城。
    火光衝天中,石達開的中軍大營被焚,囤積的糧草化為灰燼。
    “翼王!西路已斷,退往燕子坡吧!”,李福猷滿臉煙塵,拽住石達開的馬韁。
    石達開望向潰散的部隊,喉頭滾動——這些老兵跟隨他轉戰七年,如今卻像稻草般被炮火收割。
    他想起離京時對洪秀全的誓言:“臣必為天國開疆拓土……”,而今,連四川的泥土都未能踏足。
    1863年2月,石達開殘部退至金沙江畔時,僅剩萬餘人。
    石達開回頭望去,橫江的硝煙仍未散盡。劉嶽昭沒有追擊——此戰殲敵四萬,湘軍亦傷亡慘重。
    但朝廷的嘉獎已快馬送至:劉嶽昭擢升雲南按察使,從此步入封疆大吏之列。
    “早知如此,當初該直取成都……”,石達開喃喃道。
    幕僚苦笑:“我軍無重炮,無水師,縱使渡江,又如何攻破駱秉章的堅城?”翼王沉默。
    他忽然明白,自己敗給的不僅是湘軍的火炮,更是整個時代的碾壓,西洋軍械、湘軍的“主客之道”。
    湘軍用其最先進的鐵與火的槍械炮彈,將太平天國的舊夢擊碎。
    三個月後,石達開在紫打地強渡大渡河,洪水與土司的圍剿終結了他的最後一搏。
    而劉嶽昭的名字,從此與“橫江大捷”一同載入湘軍戰史。
    這場戰役沒有英雄,隻有勝者與敗者。火炮轟鳴之下,舊時代的悍將終究敵不過新世界的鐵律。
    喜歡花屋湘軍傳奇請大家收藏:()花屋湘軍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