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梵蒂岡的永樂大典

字數:7755   加入書籤

A+A-


    1862年的秋天,羅馬城籠罩在一片金色的陽光中。
    完成對英吉利的訪向,湖南提督周寬世在回國途中攜女友露西訪問了梵蒂岡。
    周寬世站在梵蒂岡城牆外,抬頭仰望著這座歐洲精神核心的宏偉建築群。
    他的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袖中那份沉甸甸的禮單,三千兩黃金的捐贈憑證,這是他獲得進入梵蒂岡圖書館禁區的通行證。
    "大人,主教已經同意接見我們了。"隨行的翻譯低聲提醒道。
    周寬世微微頷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特意為此次訪問訂製的深藍色錦緞官服。
    作為湘軍將領,他本不該出現在這萬裏之外的異國他鄉,但朝廷急需歐洲的鋼鐵與火炮技術,而他又通曉一些洋務,這才被委以重任。
    穿過聖彼得廣場時,周寬世的腳步不自覺地放慢了。
    廣場上矗立的方尖碑在陽光下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四周的巴洛克式建築氣勢恢宏,卻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
    這裏的一切都與他熟悉的東方建築風格截然不同,沒有飛簷翹角,沒有雕梁畫棟,有的隻是筆直的線條和誇張的立體感。
    "歐洲人用石頭說話,"周寬世在心中暗想,"而我們用木頭和筆墨。"
    進入教皇宮後,周寬世被引入一間裝飾華麗的接待室。
    牆上掛滿了宗教題材的油畫,天花板上繪著繁複的濕壁畫,講述著他看不懂的聖經故事。
    空氣中彌漫著熏香和古老羊皮紙混合的氣味,讓他不自覺地皺了皺鼻子。
    "提督閣下,歡迎您來到上帝在人間的居所。"一位身著紅色長袍的主教推門而入,用流利的拉丁語說道。
    翻譯迅速將話轉述成中文。
    周寬世行了一個標準的拱手禮:"蒙特尼格羅主教,久仰大名。感謝您撥冗接見。"
    主教年約六旬,麵容慈祥卻眼神銳利,胸前掛著一個精致的黃金十字架。
    他微笑著接受了周寬世的禮節,然後示意侍從端上一個鑲嵌寶石的盒子。
    "您慷慨的捐贈將用於修繕我們的孤兒院,"主教打開盒子,裏麵是一份精美的羊皮紙證書,"這是教廷對您善舉的正式感謝。"
    周寬世接過證書,指尖感受到羊皮紙特有的粗糙觸感。
    他注意到證書邊緣燙金的紋章,兩把交叉的鑰匙和一頂三重冕,象征著教宗至高無上的權力。
    "主教大人,我此次前來,除了表達對貴教會的敬意外,還希望能有幸參觀貴館的圖書館。"
    周寬世直視著主教的眼睛,"聽聞那裏收藏著歐洲最珍貴的知識寶藏。"
    蒙特尼格羅主教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光芒:"圖書館確實向學者開放,但有些區域...是受到特殊保護的。"
    周寬世從袖中取出另一份文書,輕輕放在桌上:"這是我朝皇帝親筆簽署的文化交流文書,希望能獲得更深入的訪問權限。"
    主教接過文書,指尖在玉璽印鑒上停留了片刻,然後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提督閣下似乎對我們的藏書有特別的興趣?"
    "求知若渴,是人類共通的美德。"周寬世回答得滴水不漏。
    主教沉吟片刻,突然改用生澀的中文說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夫子的話,對嗎?"
    周寬世驚訝地挑了挑眉:"主教大人通曉中文?"
    "年輕時曾在澳門傳教,"主教微笑著站起身,"既然提督閣下如此執著,那麽...請隨我來。"
    離開接待室後,主教領著周寬世穿過一係列錯綜複雜的走廊。
    牆壁上的燭台投下搖曳的光影,照亮了沿途懸掛的曆代教宗肖像。
    他們經過了幾道由瑞士衛隊把守的拱門,每經過一處,衛兵都會向主教行禮,同時用警惕的目光打量著周寬世這個東方來客。
    "我們即將進入bibiotheca secreta,"主教在一扇厚重的橡木門前停下腳步,"秘密圖書館。這裏收藏的典籍不向普通學者開放。"
    周寬世注意到門上複雜的鎖具和兩側全副武裝的守衛,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他從懷中取出一個繡有龍紋的錦囊,遞給主教:"一點小小心意,來自東方的茶葉,據說有延年益壽之效。"
    主教接過錦囊,指尖輕觸那精致的刺繡,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他示意守衛打開大門,門軸發出沉重的吱呀聲,仿佛幾個世紀未曾開啟。
    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混合了黴味、墨香和古老羊皮紙的複雜氣息。
    周寬世跟隨主教步入其中,眼前是一排排高聳的書架,上麵擺滿了皮革封麵的古籍。
    陽光透過高處的彩繪玻璃窗照射進來,在塵埃中形成一道道神秘的光柱。
    "這裏收藏著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珍貴文獻,"主教的聲音在空曠的圖書館中回蕩,"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
    周寬世的目光掃過那些燙金的書脊,上麵多是拉丁文和希臘文的標題,偶爾也能看到阿拉伯文和希伯來文的典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的手指輕輕撫過一排排古籍,感受著那粗糙的皮革表麵和書脊上凸起的燙金紋路。
    "主教大人,您剛才提到"從世界各地收集"..."周寬世試探性地問道,"不知館中可有來自東方的典籍?"
    蒙特尼格羅主教停下腳步,轉身麵對周寬世,臉上的笑容變得微妙起來:"提督閣下為何對東方典籍如此感興趣?您不是來學習歐洲的鋼鐵與火炮技術的嗎?"
    周寬世心中一緊,但麵上不露分毫:"文化交流應當是雙向的。正如貴教會的傳教士將歐洲的知識帶到東方,我們也希望能將東方的智慧介紹給歐洲。"
    主教沉默了片刻,突然說道:"請隨我來。"
    他們穿過主閱覽室,來到一扇隱蔽的小門前。主教從懷中取出一把古老的鑰匙,插入鎖孔時發出清脆的金屬碰撞聲。
    門後是一段向下的螺旋樓梯,牆壁上的火炬投下搖曳的光影,將兩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很少有人能進入這裏,"主教的聲音在狹窄的樓梯間回蕩,"但我想,您會對此特別感興趣。"
    隨著深入地下,空氣變得愈發陰冷潮濕。周寬世能感覺到自己的官服下已經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不知是因為地下室的悶熱,還是內心逐漸升騰的某種預感。
    樓梯盡頭是另一扇鐵門,這次由兩名身著黑袍的修士把守。見到主教,他們立刻行禮讓開。
    主教從懷中取出另一把鑰匙,打開了鐵門上的三道鎖。< arcanu,"主教的聲音突然變得莊嚴肅穆,"絕密檔案室。"
    門開的瞬間,周寬世感到一陣奇異的香氣撲麵而來,那是他熟悉卻又久違的氣息。
    檀香、墨香和古老宣紙混合的味道,與地上圖書館中歐洲典籍的氣味截然不同。
    當他的眼睛適應了室內昏暗的光線後,眼前的景象讓他如遭雷擊。
    整齊排列的紅木書架上,擺放著一排排藍布封麵、黃絹包背的線裝書。書脊上用金粉題寫的楷書在燭光下熠熠生輝《永樂大典》。
    周寬世的雙腿突然失去了力量,他不得不扶住身旁的書架才不至於跪倒在地。
    這些裝幀、這些字體、這種紙張,毫無疑問,這是大明永樂年間編纂的那部曠世巨著,傳說中收錄了自古至明初所有重要典籍的百科全書。
    "這...這不可能..."周寬世的聲音顫抖著,"《永樂大典》的正本在明末就已..."
    "失蹤了?"主教接過了他的話,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微笑,"是的,按照你們的曆史記載是這樣。但實際上..."
    "這不可能......"
    他的官靴在石地上打滑。燭台脫手,滾落時照亮了整麵牆的書架。
    那裏整齊碼放著上千冊藍布封麵的大書,每一冊的書脊上都燙著熟悉的金字:《永樂大典》。
    周寬世跌坐在地。他想起幼時在嶽麓書院,山長指著空蕩蕩的西廂房說:"這裏本該放著永樂大典的副本,可惜甲申之變後......"
    此刻那些消失的典籍就在眼前,隔著薄薄的玻璃,散發著淡淡的樟腦味。
    最上層的一冊微微凸出,像是經常被人取閱。他顫抖著取下,藍布封麵下竟藏著另一個皮質書衣。
    翻開扉頁,一行拉丁文題記赫然在目:"致親愛的伽利略,願這些東方算術助你解開星空之謎——利瑪竇,1609年。"
    書頁間滑落一張泛黃的圖紙。周寬世展開一看,渾身血液都凝固了——那是《武備誌》中的"神火飛鴉"圖樣,邊緣密密麻麻標注著意大利文筆記。
    圖紙背麵用朱砂蓋著禮部的官印,印文已被血漬暈開大半。
    "原來如此。"他忽然笑出聲來,笑聲在密閉的石室裏撞出回音。
    那些在英吉利看到的蒸汽機,那些在普魯士見識的後膛炮,甚至巴黎街頭孩童玩的竹蜻蜓,全都能在這些書頁裏找到源頭。
    窗外傳來晨禱的鍾聲。周寬世迅速撕下三頁塞進貼身的荷包:一頁記載著"火龍出水"的配方,一頁是《農政全書》裏的治蝗方略,最後一頁繪著鄭和寶船的龍骨結構。
    周寬世踉蹌著走向最近的一個書架,手指顫抖著觸碰那些典籍。
    他的指尖感受到了宣紙特有的細膩紋理,那種觸感讓他想起了年少時在私塾讀書的日子。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冊,翻開泛黃的紙頁,墨香立刻湧入了他的鼻腔。
    "《周易》注疏..."周寬世喃喃自語,辨認著那些熟悉的豎排文字,"這是宋代理學家的注釋版本..."
    他的目光掃過書架,粗略估計這裏至少藏有上千冊《永樂大典》。
    而據他所知,這部巨著共有一萬一千多冊,這意味著...
    "你們...你們是怎麽得到這些的?"周寬世轉向主教,聲音中壓抑著憤怒與震驚。
    蒙特尼格羅主教的表情變得難以捉摸:"十七世紀初,我們的傳教士在北京活動時...收集了不少珍貴文獻。當時正值明朝衰亡,許多宮廷藏書流落民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收集?"周寬世幾乎是從牙縫裏擠出這個詞,"還是掠奪?"
    主教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走向房間深處的一個特別陳列櫃:"提督閣下請看這個。"
    櫃中陳列著一份精美的卷軸,展開的部分顯示這是一幅明代宮廷繪製的世界地圖。
    令周寬世震驚的是,地圖上不僅精確標注了歐亞大陸的海岸線,甚至還包括了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區,比他現在所知的任何歐洲地圖都要詳盡準確。
    "你們的曆史學家總說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記錄已經失傳,"主教輕聲說道,"但實際上...它們一直在這裏。"
    周寬世感到一陣眩暈,他扶住陳列櫃的邊緣才穩住身體。
    這些典籍中蘊含的知識,天文學、醫學、工程技術、哲學思想,足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而歐洲,正是從這些來自東方的智慧中汲取了養分,才有了後來的工業革命和科技飛躍。
    "為什麽讓我看到這些?"周寬世終於找回了自己的聲音。
    主教沉默了片刻,然後直視著周寬世的眼睛:"因為時代變了。
    蒸汽船和電報正在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秘密終究無法永遠保守。
    而且..."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我們也在尋找...某種合作的可能性。"
    周寬世的大腦飛速運轉。眼前這個歐洲宗教領袖的話語中似乎隱藏著多層含義。
    是真心希望文化交流?還是另有所圖?這些典籍對中國的複興至關重要,但他必須謹慎行事。
    "主教大人,"周寬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這些典籍對全人類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我希望能..."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樓梯傳來。一名年輕修士慌張地衝進檔案室,在主教耳邊低語了幾句。主教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
    "提督閣下,恐怕我們的參觀必須提前結束了,"主教迅速恢複了平靜的表情,"教廷有緊急事務需要我立刻處理。"
    周寬世知道此刻不宜多問,但他不甘心就這樣離開。在主教催促的目光下,他最後看了一眼那些珍貴的典籍,將手中的一冊《永樂大典》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
    離開檔案室時,他在借閱簿上看到最新的一行記錄:"1862年9月12日,達爾文先生借閱《本草綱目》禽部·卷四十七。"
    周寬世離開時,也注意到主教特意鎖好了每一道門,並向守衛下達了加強警戒的命令。
    這個細節讓他心中一沉,這些中國文化的瑰寶,顯然被歐洲人視為重要的戰略資源,而非可以共享的人類知識遺產。
    回到陽光下的那一刻,周寬世眯起眼睛適應突如其來的光亮。
    聖彼得廣場上,一群鴿子撲棱棱地飛過,在藍天下劃出優美的弧線。這平常的一幕此刻在他眼中卻充滿了諷刺。
    東方丟失的知識,卻在西方閃閃發光!。
    喜歡花屋湘軍傳奇請大家收藏:()花屋湘軍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