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淩晨三點的負壓警報

字數:2267   加入書籤

A+A-


    淩晨三點的負壓警報
    感染科主任的拳頭砸在調度室桌上時,掛鍾的指針剛劃過 307。顧承川手中的 ct 膠片還帶著患者的體溫,上麵的雙肺磨玻璃影像極了撒哈拉的沙塵暴 —— 隻不過這次,風暴在人體內肆虐。
    “現有 3 間負壓手術室,” 主任的聲音帶著血絲,“但急診走廊還躺著 7 個需要氣管插管的患者,其中 2 個是孕婦。今晚必須改造 5 間普通手術室,否則……” 他沒說完的話,被遠處傳來的無創呼吸機報警聲撕成碎片。
    顧承川的對講機在掌心震動,他敲了敲頻道:“李小南,帶設備組去 5 樓拆空調,用 ct 機的梯度磁場原理改造送風係統;顧李,去急診搬庫存的無創呼吸機,注意檢查管道密封性;小林,規劃孕婦患者的轉運動線,避開清潔區的回風井。” 調度室的白板上,他用紅筆圈出 5 間手術室,每個圓圈裏都畫著帶縫的心髒 —— 那是他二十年前學斷針縫合時的習慣。
    實習生小林在轉運通道撞見那個孕婦。她蜷縮在輪椅上,護目鏡後的眼睛死死盯著手中的超聲波照片,邊角用馬克筆寫著:“爸爸在抗疫,寶寶要堅強”。照片上的胎兒影像被反複摩挲,邊緣泛起毛邊,像極了顧承川檔案裏那些被體溫焐熱的黏土心。
    “我幫您拿著吧?” 小林伸手時,孕婦突然攥緊照片,指節發白。“別怕,” 他想起顧承川教的 “縫口溝通法”,“您看,手術室的門簾是帶縫的,就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留的呼吸孔,我們會讓光漏進來。” 孕婦的肩膀鬆了鬆,照片上的 “28 周 + 3 天” 在應急燈的冷光下,突然有了溫度。
    5 樓的手術室裏,李小南的螺絲刀在空調管道上劃出火星。“壓差至少需要 5pa,” 他對著對講機喊,“但現有風機隻能提供 3pa,得用 ct 機的梯度磁場增強送風!” 顧承川摸出隨身攜帶的棗核針,在管道接縫處敲了敲:“當年鎮沅發洪水,李爺爺用竹篾補手術燈,現在我們用膠帶封負壓縫 —— 醫學的智慧,永遠長在絕境的裂縫裏。”
    淩晨 415,第一間改造中的手術室突然斷電。顧李抱著無創呼吸機衝進黑暗,聽見顧承川冷靜的聲音:“打開手機手電筒,照著管道接縫處。李小南,用血氧儀探頭做壓差監測,小林,帶孕婦走消防通道,那裏有備用電源。” 應急燈亮起的瞬間,顧承川看見李小南的白大褂上沾滿管道灰,像極了當年非洲草原的沙。
    孕婦被推進臨時負壓艙時,小林發現她仍攥著超聲波照片。“寶寶的爸爸是急診科醫生,” 她突然開口,“他已經三天沒回家了。” 小林想起自己的父親,也是疫情中的社區誌願者,口袋裏同樣裝著孫子的滿月照。“您看,” 他指著艙壁上的通風口,“這個縫對著東方,等天亮了,陽光會從這裏照到寶寶。”
    淩晨 540,顧承川的對講機再次響起:“負壓係統壓差達標!” 他靠在牆上,看見李小南正在用垃圾袋和膠帶製作臨時過濾裝置,顧李蹲著調試呼吸機參數,實習生們抱著各種設備在走廊奔跑,白大褂的下擺掃過地麵,像極了鎮沅橋洞手術室裏,當年那些匆匆的腳步。
    醫療日誌的紙頁上,顧承川貼著孕婦的超聲波照片邊角,寫道:“負壓係統的壓差可以計算,人心的壓力無法計算。今晚擰的每顆螺絲釘,封的每條膠帶縫,都是在給生命的安全閥上弦。當孕婦攥緊寶寶的照片,當醫護人員用身體擋住斷電的黑暗,我突然明白:醫學的負壓,從來不是隔絕病毒的金屬牆,而是用體溫和心跳,為生命守住的、帶縫的防線。”
    清晨 623,第一台改造後的負壓手術開始。顧承川戴著三層手套,卻仍能感受到患者手腕的溫度。無影燈下,他看見孕婦的超聲波照片被護士悄悄貼在器械台上,胎兒的輪廓與手術燈的光斑重疊,形成一道帶縫的、會發光的生命印記。
    走廊盡頭,小林望著逐漸亮起的天際線,想起顧承川說的:“每個縫口都是光的通道。” 此刻,手術室的負壓管道正在發出低沉的嗡鳴,像極了撒哈拉的季風,又像極了鎮沅的河水 —— 無論是什麽聲音,都在為生命,奏響帶縫的、永不閉合的讚歌。
    喜歡醫河長路請大家收藏:()醫河長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