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連續 48 小時的掌心溫度

字數:2013   加入書籤

A+A-


    連續 48 小時的掌心溫度
    顧承川的白大褂在淩晨五點的走廊投下搖晃的影子,後背的汗水印出不規則的地圖,那是 40 小時未換的防護服在他身上烙下的印記。李小南遞過第 12 杯涼透的咖啡時,看見他用膠布纏著右手無名指 —— 那裏在給孕婦做手術時,因長時間按壓漏風口而嚴重腫脹。
    “您的心率 122 次  分,” 李小南的指尖按在顧承川的腕動脈上,“比正常值高 40。” 顧承川扯下膠布,露出被金屬碎屑劃破的掌心:“當年李爺爺連續手術三天,用棗核針給自己放血提神,我們現在有更溫柔的續航法。” 他晃了晃口袋裏的椰殼導絲模型,那是牧民患者寄來的消毒工具,經過陽光暴曬,帶著撒哈拉的溫熱。
    實習生小林抱著溫熱的椰殼模型跑來,後麵跟著三班倒的規培生,每人手中都捧著患者送的 “能量包”:巴西患者的咖啡豆、日本患者的抹茶餅幹、鎮沅老患者的烤紅薯。“牧民說,” 小林把椰殼模型塞進顧承川掌心,“這東西吸過沙漠的陽光,能焐熱任何冰冷的金屬。”
    淩晨 615,顧承川靠在清潔區的儲物櫃上打盹,掌心的椰殼模型滾落在地,露出裏麵刻著的非刻字,僅壓痕)“縫口” 二字 —— 那是牧民的孩子用指甲劃的。突然,窗外傳來嘈雜聲,他睜開眼,看見康複患者們在隔離區外舉著標語:“醫生的掌心有光,照進了我們的生命縫口。” 最顯眼的是張大爺的毛筆字,宣紙邊角還帶著 icu 的消毒水味。
    “顧主任,” 護士王敏遞來個信封,“孕婦陳露讓丈夫送來的,說是寶寶的第一份禮物。” 拆開後,裏麵是張超聲波照片,胎兒的小腳印旁畫著道縫,縫口處貼著撒哈拉的細沙。顧承川突然想起,自己在負壓罩上按了 20 分鍾的掌紋,此刻正與照片上的沙粒重疊,形成獨特的生命印記。
    上午 9 點,李小南在設備間發現顧承川靠在 ct 機旁睡著了,右手還保持著握導絲的姿勢。他輕輕放下件白大褂當枕頭,看見顧承川的口袋裏露出半截烤紅薯,那是鎮沅老患者趁送飯時塞進去的,溫度已經傳到白大褂的纖維裏。
    “醫學的續航力,” 顧承川在晨會時晃了晃烤紅薯,“不是靠咖啡因,而是靠患者塞在口袋裏的、帶體溫的感謝。” 他舉起牧民的椰殼模型,上麵還留著自己掌心的汗漬,“當我們的手掌焐熱患者送的工具,患者的信任也在焐熱我們的心髒 —— 這才是最持久的能量源。”
    醫療日誌的紙頁上,顧承川貼著掌心的傷口照片,寫道:“今天的白大褂口袋裏裝滿了陽光:撒哈拉的椰殼、鎮沅的紅薯、孕婦的超聲波照片。這些帶著體溫的饋贈,讓連續 48 小時的疲憊,變成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溫度傳遞。當張大爺的標語映在 icu 的玻璃上,我突然明白:我們的掌心之所以有光,是因為無數患者在絕境中,把自己的希望,聚成了照亮縫口的火炬。”
    下午 3 點,顧承川走進新改造的負壓手術室,實習生們偷偷在他的操作台上放了串椰殼手鏈 —— 每顆椰殼都刻著非刻字,僅壓痕)患者的名字。他摸著粗糙的纖維,想起牧民說的:“每道縫都是星星的入口。” 此刻,手術燈的光穿過椰殼的縫隙,在患者身上投下斑駁的亮斑,像極了沙漠夜晚的星空。
    走廊盡頭,康複患者們的標語還在風中輕輕搖晃,陽光穿過玻璃,將 “掌心有光” 四個字,投射在醫院的地麵上。顧承川看著自己的影子與標語重疊,白大褂的第三顆紐扣孔漏出的光,正與患者們手中的星星,連成一片溫暖的銀河 —— 那是醫學最持久的續航力,是人性最明亮的星光,在每個生命的縫口處,永遠閃耀,永不熄滅。
    喜歡醫河長路請大家收藏:()醫河長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