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生命的重啟
字數:2298 加入書籤
生命的重啟
消毒水的氣味在術後監護室裏凝滯,化作有形的重量壓在每個人肩頭。顧承川貼在觀察窗上的手掌漸漸洇出汗漬,玻璃的涼意透過掌心,卻撫不平他劇烈起伏的胸腔。儀器的滴答聲中,陳陽的心跳曲線正從鋸齒狀的尖銳,逐漸舒展成平緩的波浪 —— 這抹淺綠色的律動,是全國首例國產磁懸浮人工心髒植入成功的鐵證。
"核心參數穩定。" 李小南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破音的顫抖。年輕人死死攥著檢測儀,指節發白,護目鏡下的眼睛布滿血絲,鏡片上還沾著手術時不慎濺到的碘伏。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實驗室,顧承川盯著第 23 版失敗的人工心髒原型機,沉默著把報廢的鈦合金葉輪收進鐵皮盒 —— 此刻那個盒子正躺在他的儲物櫃裏,與青岩村孩子們寄來的祈福卡片並排擺放。
監護儀突然發出輕微的蜂鳴,陳陽的睫毛顫動了一下。顧承川的呼吸陡然停滯,白大褂口袋裏的手機卻在此時震動,是邊疆的阿依古麗發來的衛星定位 —— 她正帶著團隊在昆侖山腳下,為高海拔地區的心髒病患者建立移動篩查站。"顧大夫,牧民們說今天的雪山特別亮。" 簡短的文字配圖是飄揚的經幡,在陽光下折射出細碎的光,像極了手術台上人工心髒啟動時迸發的幽藍火花。
"血氧飽和度 98。" 護士的聲音驚醒了凝滯的空氣。顧承川轉身時,後頸的鎮痛膏藥發出細微的撕裂聲 —— 那是連續 87 小時未合眼留下的印記。他的目光落在牆角的恒溫箱上,此刻已空無一物的運輸盒外殼還殘留著液氮的寒意。指尖輕輕撫過金屬表麵的凹痕,那是某次運輸顛簸時留下的傷痕,卻意外讓他想起二十年前在青岩村接生的場景,新生兒皺巴巴的小手上,也有這樣細小的褶皺。
"顧主任,陳陽的母親想見您。" 李小南的提醒讓他回過神。推開家屬等候區的門,女人踉蹌著撲過來,膝蓋重重磕在瓷磚地麵。"大夫,俺兒子......" 她的聲音被嗚咽絞碎,雙手死死攥住顧承川的白大褂下擺,仿佛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張大媽從人群中擠出來,扶住泣不成聲的母親,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拍著她的後背:"當年虎娃也是這樣,從鬼門關轉了一圈回來......"
走廊的電子屏突然彈出新消息:"青海玉樹轉診患者抵達,急性心梗需立即手術。" 顧承川的腳步頓了頓,白大褂口袋裏的手機同時震動 —— 是青岩村老周發來的視頻通話。畫麵裏,虎娃穿著嶄新的白大褂,正帶著村醫們調試遠程診療設備:"顧老師,我們用您教的法子,昨天救下了放羊時犯病的紮西大叔!" 背景音裏傳來此起彼伏的歡呼,混著遠處雪山的風聲,讓他的眼眶突然發燙。
回到監護室,陳陽已經睜開眼睛。年輕人虛弱地抬手,指向胸口的位置,喉結艱難地滾動。顧承川立刻俯身,聽見氣若遊絲的呢喃:"...... 在跳,我聽見了......" 金屬葉輪旋轉的細微嗡鳴,此刻在寂靜的房間裏放大成生命的讚歌。他想起李建國臨終前說的話:"真正的醫者,要能聽見心跳聲裏未說出口的求救。"
深夜的辦公室,顧承川獨自摩挲著人工心髒的設計圖紙。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張字條,是參與研發的年輕工程師留下的:"顧老師,當看到它第一次在實驗犬體內搏動,我突然明白您說的 " 醫學是帶著體溫的科學 "。" 窗外的月光爬上圖紙,照亮那些被紅筆反複修改的參數,恍惚間與手術台上無影燈的光芒重疊。
手機再次震動,是國際醫學期刊發來的邀約:"請顧院士撰寫國產人工心髒的研發曆程。" 他沒有立刻回複,而是打開保險櫃,取出那個裝滿失敗原型機的鐵皮盒。指尖撫過粗糙的焊點、變形的軸承,突然想起阿依古麗常說的邊疆諺語:"胡楊要紮根地下三十米,才能接住第一滴雨水。"
淩晨三點,監護室的警報突然響起。顧承川衝進房間的瞬間,卻見陳陽正舉著水杯,對著護士露出虛弱的笑 —— 虛驚一場,不過是翻身時扯到了監測導線。年輕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輕聲說:"顧大夫,我夢見在草原上騎馬,風特別涼,可心裏特別熱。"
走出病房,李小南抱著新到的檢測報告等在門口,眼鏡片後的眼睛亮得驚人:"顧主任,全球已有十七家醫院申請技術合作!" 顧承川沒有說話,隻是望向走廊盡頭的玻璃幕牆。北京的夜色中,萬家燈火明明滅滅,像極了無數等待重啟的生命。他摸出李建國的老懷表,表蓋內側的 "仁心" 二字在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與遠處監護儀傳來的規律滴答,共同編織成永不消逝的生命長歌。
喜歡醫河長路請大家收藏:()醫河長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