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質疑與驗證

字數:2251   加入書籤

A+A-


    質疑與驗證
    淩晨兩點的心髒醫學中心頂樓,顧承川的白大褂下擺掃過堆滿數據的會議桌,帶翻的咖啡在《柳葉刀》最新質疑文章上洇開深色痕跡。文章標題《中國製造的 “機械心髒”:噱頭還是突破?》旁,李小南用紅筆圈出刺眼語句:“缺乏長期臨床數據支撐,存在致命安全隱患”。
    “顧主任,英國皇家醫學會要求我們 48 小時內提供完整隨訪數據。” 李小南推來筆記本電腦,屏幕上跳動的患者監測曲線在冷光下泛著青灰。年輕人的襯衫領口結著鹽漬,那是連續三天駐守 icu 的印記。阿依古麗的衛星電話突然接入,背景音混著呼嘯的風聲:“顧大夫,外媒說我們的設備是‘沙漠裏的海市蜃樓’!”
    顧承川的鋼筆尖在 “陳陽術後第 30 天數據” 欄停頓。監護儀記錄顯示,患者不僅能自主上下三層樓,心髒泵血效率還比植入前提升 42。他突然起身撞翻椅子,白大褂口袋裏的鎮痛膏藥包裝散落一地:“通知所有術後患者,準備全球直播!”
    直播籌備室裏彌漫著緊張的氣息。張大媽正幫陳陽整理衣領,老人布滿皺紋的手反複摩挲年輕人胸口的疤痕:“別怕,當年虎娃被假藥害成那樣,不也讓顧大夫給救回來了?” 李小南蹲在地上調試攝像頭,鏡頭掃過牆角 —— 那裏堆著二十三個鐵皮盒,每個都裝著患者手寫的康複日記,最上麵那張紙條寫著:“我第一次聽見自己的‘心跳’,像春天的溪流。”
    直播開始前 17 分鍾,技術團隊突然發現信號傳輸異常。顧承川抄起工具箱,白大褂下擺塞進皮帶裏,露出磨得起球的藏藍毛衣 —— 那是李建國留給他的遺物。他趴在服務器機櫃後,手指被金屬劃傷也渾然不覺,直到阿依古麗的聲音從衛星電話傳來:“顧大夫,邊疆的牧民們把太陽能板都架起來了,說要給直播當備用電源!”
    當倫敦時間早上八點的鍾聲敲響,全球千萬雙眼睛同時聚焦在屏幕上。顧承川站在康複大廳中央,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患者送的幸運石。“這是陳陽,術後第 45 天。” 他指向正在跑步機上慢跑的年輕人,監護儀實時數據同步投射在大屏,“請注意他的血氧飽和度和心肌耗氧量。” 鏡頭切換,西藏的藏族阿媽正在轉經,胸前的人工心髒檢測儀閃爍著穩定的綠光;新疆的哈薩克牧民騎馬放牧,馬鞍袋裏裝著便攜式監測設備。
    “這些不是數據,” 顧承川突然提高音量,震得麥克風嗡嗡作響,“是二十三個活生生的人!” 他抓起桌上的一摞文件,紙張邊緣被翻得發毛,“這是我們的隨訪記錄,精確到患者每天的飲水量、睡眠時間。” 他的目光掃過鏡頭,仿佛穿透屏幕直視質疑者:“你們問穩定性?我告訴你們 ——” 話音未落,身後的玻璃門突然被撞開。
    青岩村的老周帶著十幾個村民衝進來,虎娃舉著大紅橫幅:“國產心髒,救命恩人!” 老人布滿老繭的手顫抖著展開錦旗:“俺們村的二柱,裝了這顆‘鐵心’,現在能下地幹活了!” 直播彈幕瞬間沸騰,英文、阿拉伯文、日文的驚歎刷滿屏幕,某國際醫療器械巨頭的 ceo 留言:“請求技術合作!”
    最有力的回擊發生在直播尾聲。一位德國專家突然連入視頻,白發下的眼睛閃著激動的光:“顧教授,我們追蹤了您公布的所有數據,” 他舉起厚厚的報告,“這是醫學史上的奇跡!” 顧承川沒有說話,隻是轉向鏡頭外 —— 那裏站著整個研發團隊,李小南的眼鏡片裂了道縫,阿依古麗的馬靴還沾著戈壁的沙土,小王的手指纏著創可貼,那是調試設備時被齒輪劃傷的。
    直播結束時,顧承川收到李建國兒子發來的郵件,附件是父親的未公開日記。其中一段用紅筆標注:“真正的醫學突破,不在於器械多精密,而在於它能讓多少人重獲尊嚴。” 他摸著口袋裏的老懷表,金屬表殼傳來體溫般的溫熱。窗外,北京的燈火次第亮起,像無數重新跳動的心髒,在夜色中訴說著生命的倔強。
    當國際醫學期刊連夜修改頭版文章時,顧承川正在病房查房。陳陽舉起手機,屏幕上是海外患者發來的求助信息:“顧醫生,我們也想有顆‘中國心’!” 年輕人的胸口微微起伏,人工心髒的嗡鳴與真實心跳交織成獨特的韻律。顧承川突然想起李建國臨終前的話:“醫學的戰場,不在手術室,而在人心。” 此刻,他知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用最滾燙的初心,贏得了勝利。
    喜歡醫河長路請大家收藏:()醫河長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