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這小家夥行動倒是迅速

字數:7418   加入書籤

A+A-


    “老師要求真高啊。”
    朱雄英小團子麵露苦色,心中暗誓下次要答得更好。
    隨後,葉軒引領朱雄英小團子走向另一方向。
    人潮漸稀,行人衣著愈發簡陋,補丁隨處可見。
    朱雄英小團子尚未察覺異樣,而緊隨其後的毛驤等錦衣衛卻微微皺眉。
    “那邊是……”
    “毛大人,是否應阻止葉大人與皇長孫殿下前行?”
    “那地帶複雜,多為貧民與無賴之徒。”
    “皇長孫殿下身份尊貴,不宜涉足此地。”
    錦衣衛請示道。
    毛驤粗獷麵容上顯現出遲疑,片刻後言道:
    “葉大人自會拿捏分寸。”
    “我們的任務是守護他們二人。”
    “而非阻攔。”
    毛驤深信葉軒自有主張。
    保護朱雄英與葉軒乃他們之責,貿然幹涉,恐遭責罰。
    於是,毛驤決定緊隨葉軒二人其後,不予阻攔。
    隨著葉軒、朱雄英步入貧民區,眾人警覺倍增,全身緊繃,手已悄然握上繡春刀柄,準備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貧民區內,盡是貧民、無賴、流氓與乞丐,甚至不乏亡命之徒。
    葉軒與朱雄英衣著光鮮,顯然是富貴人家,在這片區域的人眼中,猶如兩塊誘人的肥肉,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衝突。
    “提高警惕!”
    “一旦發現周圍人有異,立即製止。”
    毛驤身軀魁梧,肌肉緊繃,眼神淩厲如刃,手已穩穩握住繡春刀柄,猶如蓄勢待發的猛獸,四處搜尋潛在威脅。
    “遵命!”
    身後數名錦衣衛低聲回應,同樣提高了警覺。
    朱雄英與葉軒,一為皇長孫,一為皇帝寵臣,任何一人受損,他們都難辭其咎,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
    貧民區內,房屋破敗,腐爛氣息彌漫。
    居民衣衫破舊,或穿著補丁累累的粗布衣裳,麵容枯槁,身形消瘦,宛如行走的骷髏,顯然飽受饑餓之苦。
    他們不時以異樣目光打量葉軒與朱雄英。
    顯然,他們難以理解這兩位顯赫大人物為何會親臨他們這卑微之所。
    這樣尊貴的人物,理應不屑於涉足此地。
    此地隻會玷汙他們尊貴的鞋履。
    朱雄英目瞪口呆,眼前的景象宛如地獄畫卷。
    “老……老師。”
    “這是何處?”
    朱雄英困惑,京城繁華之地,怎會有如此貧瘠之所。
    他自幼生活在錦衣玉食之中,見識過無數繁華,卻未曾目睹此等貧窮。
    “方才我們在京城城內。”
    “而此處是京城郊外的貧民窟。”
    “這裏聚集了眾多貧困的民眾。”
    “他們衣衫襤褸,食不充饑,甚至無家可歸,隻能流落街頭。”
    葉軒解釋道。
    朱雄英的嘴巴張得更大,沉默許久後開口:
    “老師。”
    “為何繁華的京城會有這樣的地方?”
    “有富人,自然就有窮人。”
    “這不是理所當然嗎?”
    葉軒反問。
    朱雄英一時語塞。
    的確,有富便有貧,這是常理。
    隻是他從未深思過此等現實。
    “老師,大明像這樣的貧苦人家,多嗎?”
    朱雄英聲音略顯艱難地問道。
    “很多。”
    “甚至,這才是大明常態。”
    “大明仍有許多百姓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無家可歸,淪為流民。”
    “他們生存艱難。”
    “至於你在城內所見百姓,已算富足。”
    “你之前所見的繁華,不過是富人區的景象罷了。”
    “此景難得一見。”
    “切莫以偏概全。”
    “大明之內,尚有無數百姓正經曆極端困苦。”
    “並非所有民眾都能衣食無憂。”葉軒言道。
    朱雄英心情異常沉重,默然不語。
    葉軒的話語在他腦海中回蕩。
    大明之中,仍有無數百姓身處苦難。
    他一直以為大明極為強盛,家家富足,甚至有餘糧,能過上優渥生活。
    卻未曾料到,之前所見的繁華僅是少數。
    大明所謂的盛世……
    而今大明,仍有百姓饑餓難耐,衣衫襤褸。
    這樣的大明,豈能稱為盛世?
    第324章 朱雄英身為皇族之擔當,心懷萬民!
    朱雄英自幼生於深宮,見識過無數繁華。
    然而如此貧困之景,卻是初見。
    眼前的世界仿佛人間煉獄。
    百姓骨瘦如柴,仿佛隨時會被寒風擊倒,衣衫破舊,難掩身軀。
    他們麵黃肌瘦,臉上卻滿是麻木,似乎對寒冷無知無覺。
    天氣嚴寒,地上尚有積雪,即便他身著厚衣,仍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朱雄英一直認為,天下皆如京城般富饒繁華。
    未曾想,竟有如此貧苦之民。
    葉軒還言,大明多數地區皆是如此。
    這給朱雄英帶來極大震撼。
    本以為大明已是盛世,富饒無比,豈料此景僅在少數繁華之地可見。
    多數百姓仍飽受饑餓與寒冷之苦。
    朱雄英不禁自問,這樣的盛世,真可稱為盛世嗎?
    “老師。”
    “這,便是盛世嗎?”朱雄英問葉軒。
    “盛世……”
    要了解當下是否為盛世,首要之務是明晰“盛世”的定義。
    盛世,通常意味著國家在長時間內維持著繁榮與昌盛,無論是朝廷的文治還是武功,皆達到相當的高度。
    盛世的具體表現,涵蓋了對內的經濟蓬勃發展、科技日新月異、思想自由開放、文化燦爛輝煌;對外則體現在軍事力量的強大、貿易的昌盛以及廣泛的影響力。
    大明王朝現今無疑已具備其中的多項特征,因此可以斷言,大明正處於盛世之中。
    然而,盛世之中亦非人人都能共享富裕,實現全麵小康。
    葉軒語調平和地闡述著。
    朱雄英小臉上寫滿了困惑。
    “共同富裕?”
    “小康又是什麽意思?”
    葉軒解釋,小康即指百姓生活介於溫飽與富裕之間,如京城內的多數百姓,雖能飽腹卻尚未達到富裕之境。
    至於共同富裕,近乎於一個宏大的願景,旨在讓所有百姓都能享有幸福、寬裕、美好的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但實現這一目標極為艱難,因為貧富差距自古有之,有人窮困潦倒,有人富甲一方。共同富裕便是要讓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這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葉軒心中浮現前世的一些理念,即通過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帶動和幫助貧困地區的人民,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但這難度極大,因為一旦先富之人變得自私,不願伸出援手,反而會加劇貧富差距,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即便是前世,共同富裕的理想也曆經多年仍難以實現,全民小康也僅是勉強達成。
    大明欲求全民共富,
    實屬艱難之路。
    葉軒亦難擔保此願。
    朱雄英心念葉軒之言,
    思索小康與共富之夢。
    大明子民尚未達小康之境,
    共富更遙不可及。
    望著周遭貧苦之民,
    朱雄英緊握葉軒衣袖。
    葉軒不解其意,回望小團子。
    小團子輕咬下唇,喚道:“老師。”
    “我願助他們一臂之力。”
    “身為皇長孫,他們乃我大明子民,亦如我之子民。”
    “願引領他們步入小康之境。”
    葉軒聞言,頗感興味,笑問:“你有何良策?”
    朱雄英道:“百姓身處水火,我身為皇族,當心懷天下,勤政愛民,以保安泰,使民小康,衣食無憂,不挨餓受凍。”
    葉軒聞此,心生欣慰。
    此徒責任感強,心地善良。
    “雄英,勿忘今日之言。”
    “不忘初心,方能成就仁慈明君之名。”
    朱元璋已明示朱雄英為三代繼承人,葉軒無須避諱。
    朱雄英繼承人之位,確鑿無疑。
    隻差朱元璋明書其額,以示其尊。
    “老師,我定銘記今日之言。”
    “雖未登基,我亦是皇族一份子。”
    “我真希望能為他們做點事。”
    “老師,我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朱雄英抬頭望向葉軒,眼中滿是詢問。
    葉軒忍俊不禁,這小家夥行動倒是迅速。
    “若你真想幫忙,倒也可以。”
    “身上有帶錢嗎?”葉軒問道。
    朱雄英點了點頭,“出宮時,內侍給了我一袋寶鈔。”
    說著,他解下腰間的錢袋,雙手遞給葉軒。
    葉軒打開錢袋,寶鈔數量並不多,想要讓貧民區的人飽餐一頓還有些困難。
    他問:“把你的銀子全給這些貧民,你介意嗎?”
    朱雄英搖了搖頭,“沒關係,隻要能幫到他們就好。”
    葉軒點頭,從自己錢袋中拿出幾張大額寶鈔,加上朱雄英的大部分寶鈔,然後將空錢袋還給他。
    隨後,他朝不遠處的毛驤招手。
    毛驤一臉疑惑地走近。
    葉軒遞給他一疊寶鈔,“派些人去搭粥棚施粥,這些應該夠了,不夠再來找我。”
    說完,葉軒便帶著朱雄英離開了,留下滿臉困惑的毛驤。
    毛驤連忙將寶鈔遞給下屬,並轉述葉軒的話,隨後帶著錦衣衛去追葉軒和朱雄英。
    下屬一臉茫然,隻能去安排粥棚施粥。
    在這寒冷的冬日,貧民區的百姓喝到了一碗熱騰騰的粥。
    第325章)葉軒教導朱雄英,務必遠離酒  惑。
    臨時粥棚一座座搭起,錦衣衛雇傭平民施粥,貧民區的百姓有序排隊,等待著溫暖的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