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我們還得等三年才能再考

字數:8508   加入書籤

A+A-


    不久,身著緋紅色孔雀補子官服的葉軒出現在朱元璋麵前。
    “葉卿,想必你已明了朕召你進宮之意。”朱元璋開門見山地說。
    葉軒自然心知肚明,禮部官員已向他透露過此事。
    本屆鄉試人數銳減,這對於旨在通過科舉選拔官員的朱元璋而言,無疑意味著朝廷可用之才減少,他對此頗為不悅。
    “葉卿,朕深知你才華橫溢。”
    “對你的識人之能從無懷疑。”
    “但你出的題目,委實太難了。”
    葉軒一時語塞,隨即委婉回應:
    “皇上,臣已盡力降低考題難度。”
    “其實鄉試題目難度適中。”
    “隻要考生解題思路正確,便可通過。”
    朱元璋揉了揉額頭。
    “考題難度暫且不論。”
    “單說這一屆秋闈中舉人數,較往年幾乎減半。”
    “葉卿,朝廷正值用人之時。”
    “亟需更多人才啊。”
    “大明正日益強盛,官員需求俱增,單論高麗,地域遼闊,亟需官員治理。”
    “老四目前采取軍事管製。”
    “這非長久之策。”
    “故考慮派遣大明官員至高麗,協助老四管理廣袤地域。”
    “至於高麗民眾,難以信任。”
    “讓他們掌管要害之地,實難安心。”
    “且隱患重重,恐對老四構成威脅。”
    “因此,派遣大明官員更為妥當。”
    “自家人,用得放心。”
    “如此,也不必憂慮高麗人生事,老四亦能安穩統治高麗。”
    “葉卿,此計如何?”
    葉軒表麵附和朱元璋,內心卻頗為無奈。
    他洞悉了朱元璋的真實意圖:欲借派遣官員之手,掌控高麗,實則削弱朱棣權勢,使其徒有虛名。
    當初朱元璋允諾,藩王征服之地即為藩國,可自治。
    而今此舉,無疑是違背前言,剝奪藩王實權。
    藩王之位雖存,有權無權,天壤之別。
    再者,高麗已為朱棣藩國,地域雖廣,朱棣既可任用本地官員,亦可提拔高麗人士,管理非難事。
    何須朱元璋插手?
    實則,朱元璋意在奪權,欲將高麗據為己有,以製衡藩王。
    美其名曰為子考慮,實則虛偽至極。
    “葉卿,高麗需我大明官員治理,而今朝中官員匱乏。”
    “那便需比往年多選些官員。”
    “可如今中舉人數銳減。”
    “這可如何是好?”
    朱元璋麵帶憂慮。
    他欲讓葉軒主持科舉,選出更多為朝廷效力之才,不料葉軒篩選之下,人數愈發稀少,鄉試中舉者不及往屆半數。
    如此下去,何談派遣官員至高麗?
    加之朱標、徐達已征服東瀛大半,他亦需派遣官員管理東瀛。
    官員,實在是太少了!
    他渴求更多官員!
    “皇上以為該如何是好?”
    葉軒問道。
    鄉試結果已出,人選已定,且得朱元璋認可,豈有反悔之理?
    然朱元璋之意,究竟何為?
    事已至此,難道還能回爐重造?
    不過,選拔更多人才,亦非無解。
    另尋他法亦可。
    ……
    葉軒思緒紛飛之際,朱元璋開口了。
    “朕欲讓你考量,能否給予落榜考生再試之機。”
    “試題難度過高,落榜者怨聲載道。”
    “若再予選拔之機,既可平息怨念,亦可為朝廷增添人手。”
    葉軒眉宇輕蹙,“皇上之意,是讓落榜考生重考,即補考?”
    “正是!”
    朱元璋頷首。
    他心中暗讚葉軒聰慧,能迅速領悟其意。
    補考之事,葉軒自是熟悉。
    前世,考試不及格者,常有補考之舉。
    不過是重新出題,再考一次罷了。
    有何難哉?
    葉軒離了皇宮,步入禮部。
    “葉大人,您竟親自來了。”
    “葉大人。”
    禮部眾官員見葉軒,皆露驚異之色。
    葉軒鮮少至禮部,此刻現身,實乃稀奇。
    鄉試既已落幕,禮部於葉軒而言,暫無要務。
    常理之中,葉軒身影難覓。
    然而,他卻在此刻出現。
    “於乾、海寬。”
    “速將禮部所有科舉考官召集。”
    “吾等又有新任。”
    於乾等人麵露疑惑。
    鄉試既畢,何來新事?
    待楊乾知、顧江陵等考官齊聚,葉軒傳達了上意。
    落榜考生,可獲補考之機。
    葉軒言:
    “通知那些才情出眾卻落榜的考生,來京補考。”
    “補考通過者,皆賜予舉人身份。”
    第339章 大明cpu大師!葉軒
    “啊!”
    “上意果真如此?”
    “落榜考生可補考,且通過即為舉人?”
    “前所未有啊!”
    “還能補考,這屆落榜考生待遇過厚了吧?”
    於乾等人驚駭萬分。
    補考一事,大明開國至今,未嚐有之!
    “葉兄,上意真要落榜考生補考?”
    楊乾知審慎問道。
    葉軒答:
    “自然,乃皇上親言。”
    “落榜考生怨言頗多。”
    “為平此怨,皇上特允有才落榜者補考。”
    “大明官員匱乏,皇上此舉,意在增員。”
    聞葉軒此言,眾人對補考再無異議。
    隨即忙碌開來,篩選試卷優異卻落榜的考生。
    “此考生如何?”
    “字跡端麗。”
    “文筆亦佳。”
    “此考生不堪大用,文筆與字跡尚可,但解題思維貧瘠,理解力欠佳,題目尚未通透,學識自然有限。”
    “那這一位呢?”
    “解題思維尚算清晰。”
    “隻是文筆稍顯遜色。”
    “這名考生勉強可列入候選。”
    ……
    楊乾知等人逐一翻閱鄉試落榜考生的試卷,試圖從中挑出文采尚可之輩。
    時光匆匆,夜幕悄然降臨。
    楊乾知等人卻毫不猶豫地點亮燭火,決心加班加點。
    葉軒心中暗歎:
    這群人真是夠拚的,俸祿微薄,還如此內卷,實在……令人欽佩。
    葉軒自知無法與他們比肩,但作為科舉主考官,他怎能在下屬未離席前獨自離去?
    於是,葉軒站起身,神色莊重地說:
    “選拔補考考生責任重大,我們必須審慎行事。天色已晚,諸位還是先回去養精蓄銳,明日再戰。”
    “若今日疲憊不堪,明日又怎能全神貫注地選拔補考考生?我可不希望看到你們明日頂著黑眼圈,精神萎靡地前來。”
    楊乾知等人聞言一愣,隨即心生感動。
    葉軒真是體貼,擔心他們精力不足,影響選拔。
    若是換成朱元璋,定會讓他們不眠不休地工作。
    楊乾知等人覺得葉軒言之有理,今日若不休息好,明日何來精神選拔補考考生?
    此事萬萬馬虎不得。
    “那我們便先回去休息,養足精神,明日再繼續選拔補考考生。”
    楊乾知等人收拾好試卷,隨後離去。
    葉軒心中暗自慶幸,終於找到了不加班的理由。
    接下來的幾日,葉軒帶領著楊乾知等人繼續篩選補考名單。
    最終,上千名需補考的考生被甄選而出。
    他們的試卷表現尚可,卻遺憾未入榜單。
    簡而言之,他們具備些許才情,卻不夠出眾。
    隨後,禮部發布通告,召集這批鄉試落選的考生前往京城參加補考。
    補考的公告與名單遍布大明城的每個角落。
    軍士剛貼上公告,便被好奇的民眾團團圍住。
    “名單上的鄉試落榜者可前往京城補考。”
    “補考通過者,能直接成為舉人?”
    “哇——!!!”
    “補考?”
    “還有這等好事?”
    圍觀的人群中,不乏同樣落榜的秀才,他們對公告的內容驚喜交加。
    沒想到還有補考的機會!
    一旦通過,便能躋身舉人行列,為朝廷效力,甚至步入仕途!
    這簡直是意外的恩賜!
    他們滿懷激動地瀏覽著補考名單。
    “我在上麵!”
    “我被挑中了!!”
    “我也有資格去京城補考!!”
    “我也被選了!!”
    那些被選中的落榜考生,興奮得歡呼雀躍。
    “那邊為何如此喧囂?”
    同樣是鄉試落榜,且已落榜兩次的楊春,注意到不遠處城牆下人群聚集,還隱約聽見有人激動地喊著“我被選中了”之類的字眼。
    本是外出購買紙張的楊春,不由自主地走近,看到了城牆上的公告。
    “補考?”
    楊春閱讀公告內容,愣了幾秒後才回過神來。
    他心中激動萬分。
    這意味著,自己也有機會補考,成為舉人?
    他繼續瀏覽名單。
    楊春。
    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目。
    這意味著他也能進京補考。
    楊春的心情由陰轉晴。
    原本以為鄉試落榜後,還需苦等三年。
    沒想到竟又迎來了一次寶貴的機會。
    “聽說補考的主考官還是葉軒。”
    “葉軒?要是題目還像之前那麽難,補考也難通過啊。”
    “但葉軒給了我們補考的機會。”
    “或許這次真能通過,成為舉人!”
    “葉軒真是大好人。”
    “沒有他,我們還得等三年才能再考。”
    “不管怎樣,盡力一試吧。”
    楊春無意中聽到旁人的議論。
    葉軒?補考和他有關?是他安排的補考?
    葉軒真是好人,又給落榜的我們一次機會。
    補考的消息迅速傳開,被選中的考生紛紛稱讚葉軒,認為是他給了他們新希望。
    “叮!名望值提升!”
    葉軒聽到腦海中的係統提示,有些驚訝。
    這些考生已經被他虐習慣了?現在給點小恩小惠就這麽感激?
    這或許是個增加名望值的好辦法。
    葉軒開始思考,是否能利用這些考生。
    而那些補考考生,正滿懷歡喜地收拾行李,前往京城,全然不知已被葉軒注意。
    經過長途旅行,他們終於抵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