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西北事
字數:6300 加入書籤
大齊國近百年來,最大的外患便是北帝國。
北帝國的鐵騎軍隊驍勇善戰,民風彪悍,一直對大齊國的富饒土地虎視眈眈。
他們時常在兩國邊境挑起爭端,燒殺搶掠,使得邊境百姓苦不堪言。
鎮國大將軍還在世時,他的軍旅生涯有大半生都在與北帝國的軍隊交鋒。
他憑借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勇氣。
多次擊退北帝國的進攻,保衛了大齊國的邊境安寧。
在戰場上,鎮國大將軍指揮若定,排兵布陣如臂使指。
無論是遭遇戰還是攻堅戰,都能巧妙應對。
讓北帝國軍隊吃盡了苦頭。
鎮國大將軍早就看穿了北帝國的狼子野心。
也深刻意識到——隻有打到他們懼怕,不敢再犯,才能換來長久的和平。
因此,他不僅注重軍隊的訓練,還積極修築防禦工事,加強邊境的巡邏與警戒。
在他的努力下,北帝國的軍隊不敢輕易越過邊境線。
邊境百姓也能過上相對安穩的日子。
可就是這樣一位舍小家保國土的大將軍,卻死於皇權之下的陰謀詭計。
在打完最後一場戰役時,鎮國大將軍回到軍營毒發身亡。
他手握的兵符隨著他身亡的軍報送回了朝廷。
中毒身亡的不止鎮國大將軍一人,還有那些跟著他多年征戰沙場的將領。
這十多名將領可謂是鎮國大將軍的左膀右臂。
他們精通兵法謀略,具有大將之風,皆能獨當一麵。
也是鎮國大將軍為大齊國精心栽培出的下一代戰將。
他們與鎮國大將軍並肩作戰多年,配合默契,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
如今卻一同命喪黃泉。
西北軍營裏即便沒了大將坐鎮,可也輪不到那位居心叵測的四品趙將軍。
暫代管理西北軍營的是駐守邊境多年的三品副將周平。
周平為人沉穩堅毅,對大齊國忠心不二,在軍中也頗有威望。
他察覺到鎮國大將軍和一眾將領之死背後必有隱情。
更清楚當下西北軍營麵臨著內憂外患的嚴峻局麵。
在當地郡守和負責糧草的趙將軍向朝廷發出八百裏加急軍報後。
他當機立斷,迅速召集士兵們,穩定軍心,強調堅守崗位,不得慌亂。
趙將軍是朝廷任命過來的人,且他手下還帶有五千兵士,周平不敢輕易動他。
但也派兵卒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還有鎮國大將軍和一眾戰將的屍骨,也是周平帶著兵士們妥善安葬。
周平帶兵駐守在西北邊境,一麵防止北帝國再次入侵。
一麵等著朝中有人過來為他的頂頭上司們翻案。
皇天不負,周平終於等來了以都察院左都禦史沈硯為首的欽差大臣。
他們正是為徹查鎮國大將軍等一眾將領的死因而來。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調查組力求查明真相,周平調動士兵們全力配合。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示一下。
為了不打草驚蛇,文德帝繼位後,並未將睿王造反的事傳到西北邊境。
隻是命人通知了奔赴西北的欽差沈硯他們。
而睿王府和趙家全部被斬首,根本沒人通知還留在西北軍營的趙將軍。
是以,沈硯他們到了軍營,第一時間以叛黨餘孽的罪名將趙將軍拿下。
那五千兵士本就屬於朝廷編製,怎會站在叛黨這邊?
在軍營大牢裏,各種刑具輪番上陣。
那趙將軍受不住刑,很快便招供,正是他與戶部送糧官在軍用物資中動了手腳。
給鎮國大將軍和將領們議事營帳裏的茶葉中,下了無色無味的毒。
當地郡守也很快被押來軍營嚴刑拷問。
燒紅的烙鐵還沒烙到他的身上,那郡守便忙不迭的招供。
“欽差大人饒命啊!是趙將軍威逼利誘我,說隻要我配合,事後必有重賞。”
“他抓走我家中老小,我也是迫於無奈,才答應了他。”
“那送糧官也是戶部官員,他們一起謀劃著毒害鎮國大將軍和各位將領。”
“我不知具體原由,隻在軍報中配合他們的說辭,實在不敢來軍營下毒啊!”
郡守滿身髒汙,頭發亂蓬蓬的跪在地上,涕淚橫流,將他所知道的和盤托出。
沈硯和周平聽後,怒不可遏。
他們沒想到趙將軍竟然如此膽大包天。
為了一己私利,勾結戶部,毒害忠臣良將後還嫁禍誅心。
沈硯讓人又給趙將軍上刑,直到他體無完膚了,才將他和那位郡守一同押上囚車。
至於那位戶部送糧官早就回京複命去了,也在徹查戶部尚書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沈硯並沒忘他另一個任務,那便是帶眾將領的屍骨回京。
周平自然全力配合,一具具用材普通的棺槨被挖了出來。
棺槨雖簡陋,卻承載著這些忠勇將領的赫赫英魂。
周平讓士兵給棺槨上一一做好確認無誤的標識。
看著這些棺槨,他眼中滿是悲痛與敬意。
輕輕撫摸著棺木,仿佛在與逝去的戰友們做著最後的告別。
沈硯敬佩這些將領為大齊國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為這些將領們深感不平。
他安排人小心將十幾具棺槨放到專用車輛上,務必保證這些屍骨能安然帶回京城。
隻要將罪人和將領們的棺槨運回京城。
——便能讓真相大白於天下,洗清鎮國大將軍莫須有的汙名,讓奸人得到應有的下場。
臨行那一日,大營外刮起了寒風,西北軍營眾多兵士齊齊跪拜。
與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做最後的告別。
沈硯的隊伍還未踏上返程的官道,便有斥候來報。
北帝國似乎察覺到了大齊國的異變,邊境軍隊集結有了異動。
北帝國屬於草原民族,那裏的男兒從小就在馬背上成長。
骨子裏就帶有野獸一般的侵略性。
草原上的勇士就如春生夏長,層出不窮。
他們對大齊國覬覦無數年。
若是得知了坐鎮西北邊境的鎮國大將軍——已經不在人世,隨時都可能大軍來犯。
沈硯和護送他們過來的那一支羽林衛同時頓住腳步。
“周副將,北帝國軍隊在邊境集結,似有進犯之意。”
斥候焦急匯報。
沈硯得知這一情況眉頭緊鎖,考慮著該不該走。
護送的羽林衛統領走到沈硯身邊,抱拳拱手。
“沈大人,還請盡早啟程,我等定護您和將領們的棺槨周全回京複命。”
沈硯隻是一個文人,這時不禁擔心起邊境戰火再起。
官服的袖袍下,他拳頭緊握,指甲深深掐進了肉裏。
若是鎮國大將軍和眾多將領還在.....
他回頭狠狠的看向囚車裏隻露出一顆腦袋的趙將軍,恨不得當場將他誅殺。
這時周平大步走了過來。
“沈大人請盡快出發,末將需得整軍,盡快部署邊境防禦。”
沈硯不懂軍事,他猶豫著道。
“不如,讓羽林衛留下來協助對抗外敵。”
周平一臉滄桑,連忙擺手,朗聲道。
“沈大人,羽林衛護送將領們的屍骨回京一事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北帝國軍隊來犯,我西北軍營將士自當奮勇殺敵,守護家國乃是我們駐守在此的職責。”
“我們定竭盡全力,禦敵於國門之外。”
沈硯心中仍有擔憂,但也明白周平所言有理。
他望向那即將踏上的返程之路,又看了看嚴陣以待的西北軍營將士,最終點了點頭。
“周副將,此次禦敵,還望多加小心。”
沈硯鄭重說道。
周平抱拳拱手。
“請大人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待大人回京後,還望能為大將軍和眾將領的忠魂討回公道。”
沈硯鄭重應下,隨即又說道。
“邊境動蕩,切記八百裏加急軍報告知朝廷,也能盡早得到朝廷的支援。”
周平默默點頭,軍報自是要發往朝廷的。
隻是據他以往的經驗來看,朝廷的支援總是讓人望眼欲穿。
就不知如今換作文德帝繼承大統,對邊境戰事是否會鼎力支援。
沈硯不再遲疑,帶著隊伍踏上返程。
回頭再看時,周平已經翻身上馬,帶著兵士們朝著軍營疾馳而去。
適逢入冬,西北軍營本就是一片肅穆之色。
眼前的景象就像蒙上了一層草木灰,又似一幅即將燃燒殆盡的古老畫。
這讓沈硯的內心就像灌了鉛。
幾日後的盛京城,陸沉被文德帝急召入宮。
朝廷收到了西北軍營送來的八百裏加急軍報......
大齊國,西北邊境,戰事再起。
